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貓兒刺的結果 展開

貓兒刺

冬青科冬青屬植物

貓兒刺(學名:Ilex pernyi Franch.):貓兒刺冬青科冬青屬。株高可達2米。基部常有主桿,多分枝,皮灰褐色,有光澤,小枝細長有條棱,托葉和葉柄在長枝上硬化成刺,短枝上的脫落。偶數假掌狀複葉,小葉4,倒卵狀披針形,頂有針尖。花梗單生,中部以上有關節,花蝶形,黃色,萼筒狀鐘形,基部有囊狀突起,雄蕊10個,2體(9+1)。莢果圓筒形,無毛。

形態特徵


貓兒刺
貓兒刺
貓兒刺為常綠灌木或喬木,高1-5(-8)米;樹皮銀灰色,縱裂;幼枝黃褐色,具縱棱槽,被短柔毛,二至三年小枝圓形或近圓形,密被污灰色短柔毛;頂芽卵狀圓錐形,急尖,被短柔毛。葉片革質,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1.5-3厘米,寬5-14毫米,先端三角形漸尖,漸尖頭長達12-14毫米,終於1長3毫米的粗刺,基部截形或近圓形,邊緣具深波狀刺齒1-3對,葉面深綠色,具光澤,背面淡綠色,兩面均無毛,中脈在葉面凹陷,在近基部被微柔毛,背面隆起,側脈1-3對,不明顯;葉柄長2毫米,被短柔毛;托葉三角形,急尖。
花序簇生於二年生枝的葉腋內,多為2-3花聚生成簇,每分枝僅具1花;花淡黃色,全部4基數。雄花:花梗長約1毫米,無毛,中上部具2枚近圓形,具緣毛的小苞片;花萼直徑約2毫米,4裂,裂片闊三角形或半圓形,具緣毛;花冠輻狀,直徑約7毫米,花瓣橢圓形,長約3毫米,近先端具緣毛;雄蕊稍長於花瓣;退化子房圓錐狀卵形,先端鈍,長約1.5毫米。雌花:花梗長約2毫米;花萼像雄花;花瓣卵形,長約2.5毫米;退化雄蕊短於花瓣,敗育花藥卵形;子房卵球形,柱頭盤狀。
果球形或扁球形,直徑7-8毫米,成熟時紅色,宿存花萼四角形,直徑約2.5毫米,具緣毛,宿存柱頭厚盤狀,4裂。分核4,輪廓倒卵形或長圓形,長4.5-5.5毫米,背部寬約3.5毫米,在較寬端背部微凹陷,且具掌狀條紋和溝槽,側面具網狀條紋和溝,內果皮木質。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長環境


貓兒刺
貓兒刺
弱陽性,耐寒,耐修剪,抗有毒氣體,生長慢。生於海拔1050-2500米的山谷林中或山坡、路旁灌叢中。宜在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中生長,但也耐陰,有一定的耐寒性,能耐-5-0℃低溫,相對濕度中等,50%-60%。

分佈範圍


產中國陝西南部(山陽、鎮安、安康、平利鎮坪嵐皋、紫陽、石泉寧陝佛坪洋縣城固南鄭勉縣略陽寧強、西太白山)、甘肅南部(武都、舟曲、康縣、徽縣、文縣)、安徽(岳西、霍山)、浙江(慶元)、江西(安福)、河南(西峽、浙川、商城、南召、新縣)、湖北西部(宣恩、恩施、咸豐、鶴峰、利川、建始、巴東、宜昌、長陽、興山、神農架、房縣、十堰、竹溪、南漳、保康)、四川和貴州(正安、道真)等省區。

生長繁殖


繁殖方式為播種或扦插。

栽培技術


貓兒刺的花果枝葉欣賞
貓兒刺的花果枝葉欣賞
盆栽貓兒刺宜用含腐殖質豐富、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一般在春季2月至3月萌動前上盆,栽后澆透水,放在半陰處緩苗2周至3周。生長期間保持土壤濕潤而不積水,並經常向葉面噴水,以營造一個空氣濕潤的小環境,使葉片蔥蘢,果實眾多。夏季高溫時要加強通風,稍作遮陰,防止烈日暴晒。
移栽可在春秋兩季進行,而以春季較好。移時需帶土球,因貓兒刺鬚根稀少,操作時要特別防止散球,同時要剪去部分枝葉,以減少蒸騰,否則難以成活。貓兒刺耐修剪,可修剪成各種樹姿,供觀賞。
貓兒刺耐修剪,每年的6、7月份和10月份各做一次修剪,剪去枯枝、病蟲枝、過密枝及徒長枝,過長的枝條要剪短。冬季移至陽光充足的低溫室內,保持盆土偏干一些,0℃以上即可安全過冬。每年春季換盆一次,盆土可用腐葉土、園土和沙土各1份的混合土,並加入少量的蹄甲片或骨粉等含磷量較高的肥料作基肥。貓兒刺生長期常有紅蠟蚧為害枝幹,要注意及時防治。

主要價值


園林應用

貓兒刺葉形奇特,鮮艷美麗,是良好的觀葉、觀果樹種。宜作基礎種植及岩石園材料,也可孤植於花壇中心、對植於前庭、路口,或叢植於草坪邊緣。同時又是很好的綠籬(兼有果籬、刺籬的效果)及盆栽材料,選其老樁製作盆景亦饒有風趣。果枝可供瓶插,經久不凋。

藥用

果實
【採收和儲藏】冬季採摘成熟的果實,揀去果柄雜質,曬乾。
【性狀鑒別】果實圓球形或類球形,直徑7-8毫米;表面淺棕色至暗紅色,微有光澤,外果皮多干縮而形成深淺不等凹陷;機端具宿存柱基,基部有果柄痕及殘存花萼,偶有細果柄。外果皮質脆易碎,內有分果核4格言,分果核呈球體的四等分狀,黃棕色至暗棕色,極堅硬,有隆起的脊紋,內有種子1枚。氣微,味微澀。以果大、飽滿、色紅、無雜質者為佳。
【化學成分】枸骨子中含脂肪油9.84%。另含生物鹼、皂甙鞣質
【性味】苦;澀;微溫。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筋活絡;固澀下焦。主休虛低熱;筋骨疼痛;崩漏;帶下;泄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0克;或泡酒。
【各家論述】
《本經逢原》:活血散瘀,堅強筋骨,填補髓臟,固斂精血。
《南京民間藥草》:治筋骨痛,泡酒服。
《江蘇植葯志》:用於陰虛內熱,作滋養解熱葯,與女貞子同功。
葉子
【採收和儲藏】為冬青科植物枸骨的葉。8-10月採收,揀去細枝,曬乾。
【性狀】乾燥葉呈長橢圓狀直方形,長3-7.5厘米,寬1-3厘米,革質,捲曲,先端具3個硬刺,基部有兩個硬刺,有的葉中間左右各具1刺,上面黃綠色,光澤,有皺紋,主脈凹陷,下麵灰黃色或暗灰色,沿邊緣具有延續的脊線狀突起,葉柄短,常不明顯。氣無,味微苦。以色綠、無枝者為佳。
【化學成分】含咖啡鹼、皂甙、鞣質、苦味質。
【藥理作用】
①用離體豚鼠心臟灌流后,枸骨注射液(以乙醇、NaHSO2處理后之水溶液)有增加其冠脈流量、加強心收縮力的作用。
②避孕作用
枸骨的水及醇浸液或其他有關製劑給小鼠灌胃,皆可使之減少懷孕,抑孕率為80-100%;陰道塗片法證明,枸骨能使小鼠正常性周期發生改變,主要是使休息期延長,其次是超越或縮短動情期。枸骨葉的醇提物(綠色粉狀物,有甙的反應)有避孕作用。組織切片未發現子宮及卵巢的病理變化,故認為是生理性避孕。
【性味】
①《本草匯言》:味苦,氣涼,無毒。
②《本草求真》:苦,平。
【歸經】《本草匯言》:入足厥陰、少陰經。
【功能主治】
補肝腎,養氣血,祛風濕。治肺勞咳嗽,勞傷失血,腰膝痿弱,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①《本草拾遺》:枝葉燒灰,淋取汁,塗白癜風。亦可作稠煎敷之。
②《本經逢原》:治勞傷失血痿軟,能調養氣血。
③《本草從新》:生津止渴,用葉代茶甚妙,祛風。
④《中國葯植志》:枝葉:和以亦糖、紅棗或烏棗同煎煮,補肝腎,健腰膝。
⑤《廣西中藥志》:治跌打,洗風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浸酒或熬膏。外用:搗汁或煎膏塗敷。
【附方】
①治肺癆:枸骨嫩葉一兩。烘乾,開水泡,當茶飲。(《湖南藥物志》)。
②治腰及關節痛:枸骨葉,浸酒飲。(《湖南藥物志》)。
【各家論述】
①《本草經疏》:枸骨,《本經》不載氣味所主,然觀陳藏器所云,應是苦寒無毒。氣味俱陰,入肝入腎之葯也。惟其入肝,故主白癜風,蓋肝為風木之位,藏血之臟,血虛則發熱,熱甚則生風,苦寒能涼血清熱,故主之也。其補腰膝令健者,腰為腎之府,腎虛則濕熱乘之,而腰膝不利;又腎為作強之官,虛則熱而軟,故其性慾堅,急食苦以堅之。此藥味苦入腎,正遂其欲堅之性耳;腎氣既實,則濕熱自除,而腰膝自健矣。秘方取其汁煮飲,治痰火甚驗。蓋痰火未有不因陰虛火炎,上灼乎肺,煎熬滓液而成。此葯直入足少陰經,補養陰氣,則痰火自消,為釜底抽薪之意也。兼能散風毒惡瘡。昔有患楊梅結毒,已三十年,服此葯,瘡愈而顏色轉少,皆借其清熱涼血之功耳。
②《本經逢原》:枸骨,《本經》、諸家《本草》皆誤列“女貞”條下,味苦甘平,有補中安五藏,養精神,除百病之功,皆指枸骨而言。女貞至陰之物,安有如上等治乎?今每用數斤,去刺,入紅棗二、三斤,熬膏蜜收,治勞傷失血痿軟,往往獲效,以其能調養血氣,而無傷中之患也。
【備註】本品在大部分地區作十大功勞葉使用,參見十大功勞葉條。又江蘇、浙江、北京等地所用的苦丁茶,亦為枸骨的葉,參見苦丁茶條。
樹皮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剝,去凈雜質,曬乾。
【化學成分】含咖啡鹼、皂甙、鞣質、苦味質、澱粉。
【性味】微苦;涼。
【歸經】肝;腎經。
【功能主治】補肝腎;強腰膝。主肝血不足;腎腳痿弱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克;或浸酒。
【各家論述】
《本草拾遺》:浸酒,補腰腳令健。
《本草從新》:補陰,益肝腎。
【性味】
①《福建民間草藥》:苦,微寒,無毒。
②《浙江民間草藥》:味微苦帶酸,性平,無毒。
【功能主治】
補肝腎,清風熱。治腰膝痿弱,關節疼痛,頭風,赤眼,牙痛。
①《福建民間草藥》:補肝腎,健腰膝,涼血清熱,逐風療痹。
②《江西中藥》:用作強壯葯,適用於腰膝痿弱。
③《廣西中藥志》:去痰癧。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鮮者0.5-1.5兩)。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勞動傷腰:枸骨根一兩至一兩五錢,烏賊干二個。酌加酒、水各半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②治關節炎痛:枸骨根一至二兩,豬蹄一隻。酌加酒、水各半,燉三小時服。(《福建民間草藥》)
③治頭風:功勞根一兩,煎服。
④治赤眼:功勞根五錢,車前草五錢至一兩。煎服。
貓兒刺
貓兒刺
⑤治牙痛:功勞根五錢。煎服。(③方以下出《浙江民間草藥》)
⑥治痄腮:枸骨根,七蒸七曬,每次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⑦治臁瘡潰爛:枸骨根四兩。煎湯洗滌,日一、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⑧治絲蟲病大腳瘋流火:一鮮枸骨樹根二兩(干用一兩四錢),鮮紅莖土牛膝五錢。黃酒適量(按患者酒量大小酌加)煎服。二鮮拘骨樹根一把切片約二至三兩,茅草根一束約兩許,也加黃酒煎服。三鮮枸骨樹根二兩,檳榔三錢。水煎服。(《浙江中醫雜誌9(8):37,1959)
⑨治百日咳:枸骨根三至五錢。煎服。(《湖南藥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