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泣學
明朝李贄創作的文言文
《邴原泣學》出自《初潭集》,講述邴原貧不喪志、刻苦學習的故事。邴原,東漢時人,是當時著名的學者與名士,與管寧、華歆等稱"遼東三傑"。其在幼年喪父、生活極度貧困的情況下仍立志學習文化知識,最終感動了書塾里的教師,成就了一則學與教的佳話。一個"泣"字形象傳神寫出了邴原強烈的求學慾望。
邴原,三國時人,是當時著名的學者與名士,與管寧、華歆等稱“遼東三傑”。其在幼年喪父、生活極度貧困的情況下仍立志學習文化知識,最終感動了書塾里的教師,成就了一則學與教的佳話。一個“泣”字寫出了邴原強烈的求學慾望。
本文用順序的記敘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貧,泣而求學;得到上學機會後,勤學苦讀,僅用一個冬天,就能熟練背誦兩本經書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個立志求學而且成績顯著的幼童形象活靈活現地站立在我們面前。文中採用讓人動容的對話描寫,著重記敘了邴原泣學的經過。全文不枝不蔓,言簡意賅。
我們應該向邴原學習他貧不喪志,立志求學的精神和他在學習上刻苦勤奮的精神。書塾中的老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學費,為下一代無私奉獻的精神魅力。我們要好學,並且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也應向文中老師學習,無私給予別人求學的幫助,尊重愛學習、有志向的人。
邴(bǐng)原,東漢末官吏。字根矩,號一龍,北海朱虛(今山東臨朐東)人。家貧、早孤。初為北海相孔融所舉。曹操為司空,任原為東閣祭酒。建安十五年(210),任為丞相征事,后又代涼茂為五官將長史,閉門自守,非公事不出。隨曹操征吳,卒。
后得歸,太祖闢為司空掾。原女早亡,時太祖愛子倉舒亦沒,太祖欲求合葬,原辭曰:“合葬,非禮也。原之所以自容於明公,公之所以待原者,以能守訓典而不易也。若聽明公之命,則是凡庸也,明公焉以為哉?”太祖乃止,徙署丞相徵事。
漢建安十五年[公元二一零年]初置徵事二人,原與平原王烈俱以選補。代涼茂為五官將長史,閉門自守,非公事不出。太祖征吳,原從行,卒。邴原是三國時人,是當時著名的學者與名士,與管寧、華歆等稱“遼東三傑”。
邴原泣學《初潭集-卷十二》
《初潭集》·十二卷(內府藏本)注:《初潭集》
《初潭集》明李贄撰。贄有《九正易因》,已著錄。此乃所集說部,分類凡五:曰夫婦,曰父子,曰兄弟,曰君臣,曰朋友。每類之中又各有子目,皆雜采古人事迹,加以評語。其名曰初潭者,言落髮龍潭時即纂此書,故以為名。大抵主儒、釋合一之說。狂誕謬戾,雖粗識字義者皆知其妄,而明季乃盛行其書,當時人心風俗之敗壞,亦大概可睹矣。
本文用順敘的記敘方式,把邴原幼小家貧,泣而求學;得到上學機會後,勤學苦讀,僅用一個冬天,就能熟練背誦兩本經書的事交代得清清楚楚,一個立志求學而且成績顯著的幼童形象活靈活現地站立在我們面前。文中採用讓人動容的對話描寫,著重記敘了邴原泣學的經過。全文不枝不蔓,言簡意賅。
我們應該向邴原學習他貧不喪志,立志求學的精神和他在學習上刻苦勤奮的精神。書塾中的老師值得我們敬佩的是他免收邴原的學費,為下一代無私奉獻的精神魅力。我們要好學,並且珍惜我們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也應向文中老師學習,無私給予別人求學的幫助,尊重愛學習、有志向的人。
李贄(1527~1602),漢族,1527年(丁亥年)11月23日出生,福建泉州人。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名:溫陵居士、百泉居士。明代官員、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
嘉靖三十一年舉人,應會試。歷共城教諭、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今湖北省紅安縣)、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間還有不少婦女。李贄在社會價值導向方面,批判重農抑商,揚商賈功績,倡導功利價值,符合明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要求。其重要著作有《藏書》《續藏書》《焚書》《續焚書》《史綱評要》。他曾評點過的《水滸傳》《西廂記》《浣紗記》《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李贄還評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最後被誣下獄,1602年(壬寅年)5月7日,自刎死於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