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魯彥

王魯彥

王魯彥(1901年—1944年),原名王衡,浙江鎮海人,20世紀20年代著名的鄉土小說家。20年代初曾在北京大學旁聽魯迅的《中國小說史》課程,大受裨益,開始創作時遂用筆名“魯彥”以表達對魯迅的仰慕之情。

王魯彥的小說主要是短篇,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柚子》、《黃金》等,30年代寫有長篇小說《野火》(《憤怒的鄉村》)、《童年的悲哀》、《小小的心》、《屋頂下》、《河邊》、《傷兵旅館》和《我們的喇叭》等。

人生經歷


1920年,參加由李大釗、蔡元培等創辦的工讀互助團,自上海到北京大學旁聽。1923年夏,先後到湖南長沙平民大學、周南女學和第一師範任教。同年,在11月號的《東方雜誌》發表處女作《秋夜》。此後陸續發表不少小說,其中包括描述軍閥殺人暴行的早期代表作《柚子》。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說集《柚子》。1927年任湖北武漢《民國日報》副刊編輯。1928年春至南京國民政府國際宣傳部任世界語翻譯。
王魯彥
王魯彥
1930年,至福建廈門任《民鍾日報》副刊 編輯。此後輾轉在福建、上海、陝西等地的中學任教,在極不安定的生活中迎來了文學創作的豐收期。採用浪漫、象徵等不同手法進行創作探索,逐漸成為鄉土寫實派的一位重要作家。發表於1927年7月號《小說月報》上的《黃金》標誌著王魯彥的“鄉土小說”創作進入了成熟的境界。小說描寫了一個小有產者不斷遭逢災禍的境遇,深刻的反映了舊社會的人情世態。此後,他更多的關注現實。抗戰前夕,重要作品長篇小說《野火》出版,作品描寫了江南農民的悲慘生活和走向自發反抗鬥爭的真實圖景。
抗戰期間,創作了《炮火下的孩子》、《傷兵醫院》等短篇小說並結集出版,並在《廣西日報》副刊上連載長篇小說《青草》。1941年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組織工作。這一時期最主要的貢獻是主編大型文學刊物《文藝雜誌》,為抗戰後期大後方最有影響力的文學期刊之一。1942年出版了最後一部小說集《我們的喇叭》。
1944年於貧病交困中在桂林逝世。

作品簡介


短篇小說 《柚子》以反諷的語言描繪了在長沙處決犯人時人們傾城出動、爭相觀賞的“盛況”,一方面諷刺了民眾的看客醜態與嗜血心理,另一方面抨擊了軍閥政府草菅人命殘酷統治。作者本擬以反諷的語言表現激憤,但由於激憤的情緒太強烈,“冷峻”在此變成了“冷話”,反而削弱了情緒的單純。最體現魯彥鄉土小說特徵的,是 《菊英的出嫁》和 《黃金》等。
《菊英的出嫁》描繪了浙東農村的“冥婚”(既為死人辦婚事)的陋習。菊英七八歲時便死去,十年後她的母親張羅為她尋找一個同在陰間的“丈夫”。先是請人說媒,合八字,然後大肆置辦婚禮,極盡鋪排。作者以略含嘲笑的筆調敘述菊英母親為這場婚禮耗費的精神、體力與金錢,描繪人物對於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所傾注的飽滿熱情。充實的物質鋪張、忙碌的人物行為,反襯出人物精神的空白與生命本質的無意義。
《黃金》敘述了發生在浙東一個叫陳四橋的小鎮的世態炎涼。主人公如史伯伯本是家境殷實的人家,兒子在外工作並按月匯款到家,而陳四橋又似乎是個民風淳樸的世界,如史伯伯在這一帶相當受人尊重,鄰里之間關係融洽。某月兒子的匯款不知何故過期還未匯來,如史伯伯的處境因此發生戲劇性的改變:人們猜測他的兒子出了什麼事,無錢寄回家了,於是,關於如史伯伯破產的流言迅速蔓延開來,人們對他家的態度立即改變。上門行乞的乞丐突然變的盛氣凌人,滿含鄙夷起來;債主們紛紛提前上門索款,並動手搜拿東西;如史伯伯的女兒在學校無端受到欺侮,連他家的狗也被人打傷。僅僅因為一個毫無根據的臆猜,昔日倍受尊重的如史伯伯便如喪家之犬,世人以他們最得心應手的市儈手段,給予如史伯伯一家難以承擔的羞辱。魯彥以他對故鄉人情世故的諳熟,通過一種戲劇性情景的設置,將浙東小鎮人們的勢力心態揭示殆盡。《聽潮》是王魯顏的一篇很好的作品。

家庭背景


王魯彥夫婦
王魯彥夫婦
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中,適逢資本商業的進入引起農業社會家庭結構變異的年代,其父已轉向出外當店員、夥計打工謀生。他本人僅從私塾讀到高小,15歲就去上海的商店當學徒。但他受到民主思想的啟蒙,不甘心而求上進,走上了補習自學的“自學成才”道路。18歲就到北京參加了“工讀互助團”,一邊以在北大門口擺飯攤和洗衣等服務謀生,一邊在北大旁聽魯迅講授“中國小說史”和自學世界語。
20歲開始發表新詩和譯文,21歲開始發表短篇小說《秋夜》。隨後其著作和譯著逐年增多並出版了不同時期的小說集,散文集和譯文集等等。其終生除在中學、師範、大學教授語文、文學、世界語和擔任報刊文學副刊編輯工作外,主要是從事著、譯工作。王魯彥有著浙東人的剛毅倔強,高小二年級時,因學生所尊敬的校長被校董方面無理辭退,他與許多同學一道憤而停學。後來輾轉來到北京,加入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等創辦的工讀互助團,同時到北京大學旁聽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等課。
王魯彥父子
王魯彥父子
地靈人傑的東海之濱賦予聰慧和韌性,洶湧澎湃的“五四”新潮給予時代的洗禮,王魯彥自學成才,20年代初步入文壇,成為文學研究會會員,在其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了11部短篇小說集,1部中篇小說,兩部半長篇小說,4部散文集,還通過世界語翻譯了11部外國文學作品。1944年8月20日,抗戰勝利前夕最艱難的時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桂林分會主席王魯彥,終因貧病交加,在桂林與世長辭。由於戰事頻仍,當年桂林文藝界同人立下的墓碑竟然不知去向,就連墓地所在也難以尋覓。這位嘔心瀝血為人民的作家,並沒有被後人所忘懷。他的家鄉浙江寧波北侖區大碶鎮為之開闢了魯彥文學生涯展覽室,他的作品集不斷有新版本問世,《聽潮的故事》等散文名篇為人們所喜愛,《黃金》等小說成為被文學史家所稱道的經典作品,形象而生動地記敘著王魯彥淳樸而深邃的遊子之心。

後世影響


魯彥短暫的一生是舊中國進步知識分子在民族危難中奮起鬥爭,掙扎於貧病加劫難之中的真實寫照,在當時文化界曾引起巨大反響。遠在重慶的周恩來副主席發唁電致哀,並請馮雪峰代表黨轉送撫恤金撫慰遺孤。桂林文化界發起募捐料理後事。1944年8月30日在將淪陷前緊急疏散之際,桂林文化界人士二百多人舉行追悼大會,由歐陽予倩主持,邵荃麟代表全國文協致悼詞。遺體安葬在七星岩后星子岩之陽,墓碑刻有“作家王魯彥之墓”。
遺憾的是,由於歷經戰爭、土改、大躍進、文革等變遷,家人與文化界友好雖經多次訪尋,王魯彥墓碑、墓址一直未能找到。而廣西、全國文化界友好與家人多年擬重建魯彥墓的願望與計劃,也一次次被各種主客觀的因素影響,拖延至今未能實現,致使魯彥白骨無定所,孤魂至今仍在野外漂泊難以安息。

鄉土情結


王魯彥全家福
王魯彥全家福
在王魯彥的心靈和創作中,浙東鄉土佔有重要位置。當他流徙異鄉時,故鄉的雨,故鄉的天,故鄉的山河與田野,故鄉的釣魚方式與情趣,故鄉那蔚藍中襯著整齊的金黃菜花的春天,藤黃的稻穗帶著可愛的氣息的夏天,蟋蟀和紡織娘在濡濕的草中唱著詩的秋天,小船吱吱地觸著沉默的薄冰的冬天,還有那故鄉的楊梅———奇異的形狀、可愛的顏色、甜美的滋味,無一不令人相思的楊梅……那讓他魂牽夢縈、遊子思歸的故鄉,不時溢於筆端,呈現出一幅幅明艷的浙東鄉土景象。作家那孤獨寂寞的遊子之心得以慰藉,也讓無數讀者泛起清冽而甜蜜的鄉愁。他以樸實而冷雋的筆觸描繪出那個時代浙東農村的社會生活畫卷。這裡看得見軍閥混戰帶給社會的陰鬱氛圍,看得見小生意人在外來工業文明衝擊下走向破產的滿面悲哀,看得見包含著親情和愚昧的古老的冥婚民俗,看得見鄉民面對天災的無可奈何與荒謬舉措,也看得見農村青年的正直善良、多才多藝,看得見底層社會憤懣的爆發與民族意識的覺醒。從整體結構到細節描寫,都飽含著作者對社會矛盾的焦慮和對人民的同情。王魯彥富於個性的鄉土寫實,當時就贏得了魯迅、茅盾等“五四”新文學前驅者的肯定,後來也得到文學史家的高度讚揚,楊義在《中國現代小說史》第一卷中稱之為“鄉土寫實流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之一”。

藝術風格


生活中的王魯彥可謂鐵骨錚錚,而在文學世界里對人性的體察則細緻入微,心理開掘廣袤而深邃。早期創作所表現的傷感與憤激、迷惘與執著,在五四新文化運動落潮之後具有典型意義。如果想要了解那個時期的知識分子心態,他的早期作品也像郁達夫、王統照、廬隱、石評梅、丁玲的小說,戴望舒徐志摩、聞一多、馮至的詩歌與魯迅的《孤獨者》、《在酒樓上》、《野草》一樣,具有精神史的價值。
他的戀愛題材小說,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對幼稚愛情的戲擬,實際上真實地表現出青少年在戀愛不同階段的心理真實。他在《菊英的出嫁》里對菊英娘的心理刻畫尤其入木三分。透過冥婚風俗的表層,可以看到這位母親對冥婚的熱衷,其實不只因為她對夭折的女兒的刻骨銘心的思念,還有她作為丈夫常年在外的商人婦對性愛生活的渴求。個體心理與性別心理之外,社會心理的剖析更為犀利深邃。
《柚子》勾勒出專制暴政所必然產生的冷酷心理與冷嘲現象,《許是不至於罷》表現出在一個中產階級匱乏的社會裡帶有普遍性的仇富心理與小有產者的惶恐不安,《黃金》通過主人公經濟生活的一次小波瀾揭示出社會等級意識的無所不在及其戕害人心的嚴重性。《自立》還通過堂兄弟之間的一場官司觸及了嫉妒這種人類的普遍心理,告誡世人:原始慾望一旦失控,親情就會被燒得灰飛煙滅。當年,王魯彥在聽魯迅講授《中國小說史》時,彷彿聽到了全人類的靈魂的歷史,感受到揭去虛飾的巨大震撼力。也許與魯迅的影響有關,王魯彥始終如一地關注心靈問題,翻譯時注意選擇心理內涵豐富的作品,創作中也十分注重心理世界的開掘,這是王魯彥小說區別於其他鄉土文學作家的重要特徵。

評價


從其一生的著、譯、為人和文學活動看,魯彥不僅是一位忠貞於現實主義文學的作家,而且還是以魯迅為首的中國左翼作家陣營中的一員忠誠鬥士。而到抗日戰爭爆發,他更成為偉大的抗戰文藝的一位前線勇士,其在世的最後五年大多在廣西桂林,除文學創作外,主要參加了作為抗戰文化前哨的桂林的文化活動,如參與文協桂林分會的籌建和各種抗日文化活動,歷任文協常務理事,理事。特別是抱病堅持籌辦並主編了大型文藝月刊“文藝雜誌”,直到結核病重不治逝世。享年僅四十二歲。

主要作品


創作作品

《柚子》(短篇小說集)1926,北
《黃金》(短篇小說集)1928,人間
《童年的悲哀》(短篇小說集)1931,亞東
《小小的心》(短篇小說集)1933,天馬
《屋頂下》(短篇小說集)1934,現代 《驢子和騾子》(散文集)1934,生活
《嬰兒日記》(日記體小說)與夫人覃谷蘭合著,1935,生活
《雀鼠集》(短篇小說集)1935,文生
《鄉土》(中篇小說)1936,上海文學出版社
《魯彥短篇小說集》1936,開明
《河邊》(短篇小說集)1937,良友
《旅人的心》(散文集)1937,文生
《野火》(長篇小說)1937,良友;又名《憤怒的鄉村》,1938,中興出版社
《傷兵醫院》(短篇小說集)1938,漢口大路書店
《隨蹤瑣記》(散文集)1940,上海三通書局
《橋上》(短篇小說集)1940,上海三通書局
《惠澤公公》(短篇小說集)1941,上海三通書局
《我們的喇叭》(短篇小說集)1942,重慶烽火社
《魯彥散文集》1947,開明
《魯彥選集》1951,開明
《魯彥散文選集》1982,百花
《魯彥散文集》1984,上海文藝

翻譯作品

《猶太小說集》1926,開明
《給海蘭的童話》(童話集)俄國馬明。西爾皮雅克著,1927,光華
《顯克微支小說集》波蘭顯克微支著,1928,北新
《花束》(文藝論文集)法國查理斯。拉姆貝爾著,1928,光華
《世界短篇小說集》1928,亞東
《失了影子的人》(中篇小說)德國嘉米瑣著,1929,光華
《苦海》(長篇小說)波蘭先羅什伐斯基著,1929,亞東
《在世界的盡頭》(短篇小說集)1930,神州
《懺悔》(長篇日記體小說)南斯拉夫米耳卡波嘉奇次女士著,1931,亞東

傳播世界語


王魯彥(1902-1944)浙江鎮海人。原名王衡。魯彥是筆名。18歲到上海學徒,後到北平參加蔡元培、李大釗等創辦的工讀互助團。受“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影響,走上文學道路。曾任武漢《民國日報》編輯。後到上海、福建、陝西等地從事教育和文化工作。曾發表《柚子》、《黃金》、《童年的悲哀及其他》、《野火》等作品,成為我國現代著名作家。1939年到桂林創辦《文藝雜誌》。1944年因積勞成疾,不幸逝世。
大約在1921年開始學習世界語。1923年曾在北京大學任俄國盲詩人愛羅先珂的世界語助教。后曾在長沙協均中學、平民大學、湖南第一師範學校開辦過世界語班。從世界語譯成中文的主要譯著有:《猶太小說集》、《顯克微支小說集》、《苦海》、《肖像》、《失掉了影子的人》、《在世界的盡頭》、《世界短篇小說集》、《花束》、《老僕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