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鎮

廣東省東莞市下轄鎮

道徠滘(jiào)鎮,隸屬廣東省東莞市,位於東莞市西部、穗深經濟走廊中部,毗鄰東莞市區,北距廣州36公里,南距香港90公里。 

歷史沿革


原名到滘,始建於元朝至正二年(1342年)。
清代屬中堂司。
道光十七(1837)建濟川方。
徠1956年稱道滘區。
1958年改公社。
1981年析出洪梅公社。
1982年改道滘區。
1987年撤區建鎮。
2014年,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道滘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興隆社區、南城村、閘口村、北永村、永慶村、厚德村、蔡白村南丫村、九曲村、大羅沙村、小河村、昌平村、大嶺丫村、大魚沙村。

地理環境


位置

道滘鎮位於東莞市的西部,處於廣深高速公路橫跨鎮區,從道滘立交口往廣州33公里,到深圳93公里,東江南支流貫穿鎮區。

氣候

道滘鎮處於東江南支流下游水網地帶,水道縱橫,河涌成網,年平均氣溫23℃,全年無霜期360天,年平均雨量1819毫米,年平均日照1834小時,

自然資源


動植資源

道滘鎮主要野生動物有:哺乳類、鳥類、魚類、甲殼類和多種貝類、兩棲、爬行類、昆蟲類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樹類15種、竹類3種、內陸水域水生維管束植物42種,水果類30多種。

礦產資源

道滘鎮可開發的礦產資源分別有石灰石高嶺土、鐵礦石等。

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道滘鎮常住人口14.17萬,其中戶籍人口5.71萬,外來暫住人口8.46萬人。

經濟


綜述

道滘鎮俯瞰圖
道滘鎮俯瞰圖
2014年,道滘鎮完成生產總值74.8億元,同比增長6.4%;工業總產值180億元,增長8%;各項稅收總額13.6億元,增長9.4%;鎮本級可支配收入6.88億元,增長10.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億元,增長9.2%。
2016年,道滘鎮致力產業轉型,動能轉換領先一步。一手抓存量激活,突出“六新”產業發展定位,加快打造以銀禧、雄林、國立等企業為龍頭的新材料產業集群;培育“新三板”掛牌企業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排名水鄉第2位;引導搜於特集團通過創新供應鏈業務,實現交易額倍增;推動6個市級重大項目完成投資3.7億元,完成投資計劃的105.36%。一手抓增量導入,成功招引中技克美、寶鴻模具、利揚電子、阿里巴巴LBS、菜籃子等一批優質項目落戶;啟動廣東省智能激光裝備產業園、北晨綠色建築產業園建設;著力建設華南貿易金融創新示範基地,成功引進橫琴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推動服裝面輔料、木材、生豬、進口酒水、車用油品等大宗交易的集聚。成功舉辦第七屆中國(道滘)美食文化節、首屆東莞(水鄉)新型旅遊展、首屆道滘新藝術節,接待遊客突破75萬人次。加快推進12個都市農業園區建設,引導各村累計籌集2.05億元投資理財產品和入股鎮屬物業項目,每年為村集體增收約1500萬元。道滘作為“水鄉綜合創新中心”的區域定位和輻射功能正不斷凸顯。
2018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13.39億元,同比增長10.1%;規上工業增加值42.3億元,同比增長6.9%;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2.01億元,同比增長1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22億元,同比增長11.3%;各項稅收總額21.6億元,同比增長17.3%。1-11月外貿進出口總額60.15億元,同比增長34.3%。
推動倍增企業擴容提質,形成5家市級試點企業、26家鎮級試點企業和19家市協同倍增企業的“倍增計劃”企業庫,推動市鎮兩級試點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9.53億元,同比增長33.8%。召開非公有制經濟企業代表座談會,深化與各類金融機構對接合作,研究制訂扶持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政策,建立非公有制經濟重點企業庫。新增上市後備企業1家,推動58家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大力培育外貿新模式新業態,1-11月外貿進出口總額60.15億元,同比增長34.3%。
2019年,道滘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5%,增速排名全市靠前;規上工業增加值48.7億元,增長13.8%;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5.36億元,增長15.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3億元,增長8.6%;外貿出口總額37.2億元,增長15.6%;各項稅收總額23.5億元,增長8.5%。

第一產業

道滘鎮的農業生產布局最初是以香(大)蕉、水稻、甘蔗三大作物為主,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現已轉變為以香(大)蕉、火龍果、石榴等經濟作物為主。
2014年,道滘鎮耕地面積4萬多畝,香蕉的種植面積36880畝,總產57212噸;推廣、擴大優質水果的種植面積,其中台灣青棗663畝,楊桃890畝。2001年全鎮生豬飼養量23214頭,三鳥出欄量2萬隻,存欄量38458隻。農業生產總值117503萬元。2009-2013年農業生產總值5.65億元。

第二產業

2014年,道滘鎮有工業企業178家,其中,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達40億元,佔全市高新企業總產值的12%。2002年,工業總產值(當年價)717295萬元。2008年,道滘鎮有工業企業560家,工業總產值(當年價)4185160萬元。2009-2013年工業生產總值456.92億元。

第三產業

2014年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16.56億元。2014年6月,道滘鎮簽約引進15個優質電商項目,總投資達208億元,簽約的電商項目涉及糧油、汽車、鋼鐵物流、網路購物、食品配送等多個領域。

社會


2016年,聚焦民生福祉改善,發展基礎更加堅實。以“十件實事”為抓手,統籌推進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就業扶持、食品安全等各項民生事業。升級改造道滘醫院硬體設施,積極開展大型義診、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簽約4438戶,占轄區居民總戶數的26.5%。全面推廣食品藥品安全網格化監管,完成農產品快檢室建設任務,有效保障群眾飲食安全。

文化


曲藝之鄉

道滘鎮--中國曲藝之鄉
道滘鎮--中國曲藝之鄉
道滘鎮有粵劇曲藝協會,常年排練演出各類粵劇曲藝節目,創作了大量的優秀現代劇目,
許多群眾創編的小粵劇目,如《彩菊回生記》、《情暖老人心》等還獲省、市創作、演出等多項金獎。
1999年道滘被中國曲協、文聯評為"中國曲藝之鄉",2000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授予道滘鎮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粵曲)的光榮稱號。

民俗風情

道滘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道滘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麒麟引鳳”在水鄉道滘鎮已流傳100多年了,道滘的“麒麟引鳳”分為文場及舞場兩大類。文場者,麒麟先舞,然後鳳凰出,與麒麟對舞。舞完后,由粵劇曲藝演員演唱一些粵劇中流行的小曲。武場者,麒麟與鳳先舞,然後由武術隊員表演武術。
蔡家拳洪拳南拳及器械。道滘的套路儘管各隊有各隊的舞蹈法,所謂各師各法,但大同小異。

特產美食

煎堆
煎堆
煎堆
糯粉、秈粉混和,加韭菜、欖角碎、花生、鹽等,放入鐵鍋反覆兩面煎炕(鐵鍋當然要澆上油)直至熟透並微帶焦香為止,此款“晏晝”不難做。有人改為用麵粉(或加蛋)去做,也是在表面撒上些花生碎、白糖等,捲起來切段上碟(若想吃鹹的,則事先加鹽、加蔥花等)
糖環
糖環
糖環是過年時油炸粉果類的一個重要品種。它也是過年必備的一種粉果,因它的形狀是圓形的,與團圓、一家人環環相扣,故深受大眾青睞(有人認為過年時與甘蔗擺在一起,喻有“借〈蔗〉有還〈環〉”,可聊備一說)。也是用糯粉混秈粉,加糖,濕搓后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按進糖環專用的樟木模具中(這種模具陰刻成通花形狀),然後用薄刀順著模具面切去多餘粉團,再輕敲模背後脫出半成品,待半干後放入油鍋中炸至黃金色即可撈出。為喜慶計,也有部分在粉中加上“花米紅”(民間一種食物染色劑),變成了紅糖環。
道滘棕
道滘棕
粽子俗稱裹蒸粽(裹起來,再蒸熟)。道滘粽應分兩種:咸粽(或直稱裹蒸粽),灰粽。而最著名的則是咸粽,人們直稱為道滘裹蒸粽,簡稱道滘粽。
裹蒸粽要趁熱吃才香(故離鍋久的裹蒸粽吃前最好再作加熱處理),解開粽葉,用刀切開(正宗吃法是用原來捆粽的草繩絞開,更得天然之趣)
灰粽,是鹼水粽的統稱(以前農村土法取鹼,是用禾稈草灰浸水后隔灰,作鹼水用,故稱灰粽)。
做法是純用糯米,不加餡及味,吃時切開沾上糖漿(蜂蜜更佳)調味,浸過鹼水的糯米粽清爽可口,別有一番風味。由於灰粽太素白,故大多數人在做時外添加了蘇木浸出的紅水,或在粽心裡直接插入一根小蘇木條,熟后變成紅皮的灰粽或白皮紅心的灰粽了(蘇木也寫作崧木,是一種可浸出紅色液體的樹木,學名待考)。
還有一種別出心裁的灰粽:用豆沙、蓮蓉再加白糖等一類作餡,變成一種純甜的灰粽,相當有創意。
鹹菜炒蜆肉
將鹹菜洗凈,切絲,起鍋下油炒鹹菜片刻,加入蒜茸、蜆肉炒香,倒入調味料炒至收汁液就完成。蜆肉爽口鮮甜,配上不同品種的鹹菜,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註:此處“鹹菜”是通稱,細分其實有幾種:一種是用大芥菜腌制,以酸味為主,食用,稱咸酸菜,菜莖切成片狀,菜葉切成絲狀配用;一種是用小芥菜、耙齒菜等腌制而成,曬至半干取用,咸而微帶酸。
一般切成小粒狀配用;一種是用蘿蔔切成小條條腌制〈稱菜脯〉,基本是曬乾取用,炒蜆肉則再切成粒狀配用;還有用一種就叫大頭菜的蔬菜〈一般不鮮吃,專腌制鹹菜用〉腌制曬乾而成〈直稱頭菜〉,炒蜆肉時也是切成粒狀〈或絲條狀〉配用。)
水鄉燒鵝
水鄉燒鵝
水鄉燒鵝
水鄉美食城的燒鵝,味道很棒哦,聽負責燒制燒鵝的師傅介紹,無論在選鵝和燒鵝等方面他們都下足了工夫。
燒鵝常用的鵝種是每年春季清明和秋季重陽前後一個半月的鵝苗,待長至三四個月大,大約7斤重。這種鵝叫棚鵝,無污染,肉質好。
燒鵝時採用獨門秘方等為醬料,塞入鵝肚內,用繩紮緊搖勻,並以麥糖擦鵝身,用荔枝柴燒爐。
鵝掛在熱爐內,爐下置有鐵鑊接鵝油,避免把鵝燒焦,以中火燒烤約40分鐘便成。出爐后的燒鵝皮脆肉滑,還帶有淡淡的荔枝味。
道滘肉丸
道滘肉丸
道滘肉丸是道滘粥的主角,也是來道滘就餐的人(包括本地外出就餐的人)要求點的幾個道滘本地名菜之或不可缺的菜式——清蒸道滘肉丸(或魚、肉雙丸,或蒸時上面再加上幾塊土魷魚絲,更是美味)。
道滘肉丸誕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發明人(或稱家傳繼承人)叫葉成。但因他又能煮得一手好菜,故被調入公社飯堂當大廚。他當大廚時,天天菜色有變化,味道極佳,公社來客在飯堂搭食,人人食過都叫好。
究其做法,是選上好五花肉(肥瘦要相宜,且要帶些肉筋)回來后,趁新鮮即時用兩根實心鐵棍不斷捶打,直到完全捶成肉醬為止。再加上些魷魚須粒、蔥花、鹽、味精等調味,用手捏住肉醬,讓其一粒粒在拇指邊縫中脫出,在蒸籠中排好炊熟,一籠香噴噴的肉丸便宣告誕生!

旅遊


旅遊景點

粵暉園長廊
粵暉園長廊
2006年11月21日,全國最大的私家園林,集景觀與藝術為一體,休閑與文化交匯,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情趣融於一園的大型嶺南古建築點——粵暉園正式開園試業,
六一一亭
六一一亭是為了紀念1941年農曆6月11日,日寇第二次屠村時,被毒煙熏死的老百姓而建立的。
六一一亭
六一一亭
六一一亭又稱為“國殤冢”,於1949年2月24日揭幕,內有當時國民黨廣東、東莞軍政界人士題刻的石碑共十九塊,每塊都有名人題字。這些題詞既記錄了當時的悲壯歷史,也銘刻住廣大人民群眾反抗日寇,鬥爭到底,英勇無懼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
虹橋
虹橋,相傳也是同“巍煥樓”一起在明代所建。當年張家玉在道滘與葉如日、何不凡等率領義士抗清,清兵無法攻入泥城,后發現潮落時虹橋口有秘道可入,於是精心布置,一舉在水干時從虹橋口攻入道滘泥城,以至道滘陷落清兵之手。因此,虹橋建於明代是有根據的。
但早在清代倒塌。1982年,永慶鄉政府撥款,並發動群眾和港澳同胞捐款,重新建築水泥結構,聘請國內書法家麥華三書寫“虹橋”兩字。
主橋長40.7米,橋扶手高92厘米,橋寬3.6米,2010年後,鎮村兩級對橋也進行修楫,對橋旁的三棵挺拔的古棉加以保護,使之與巍煥樓相輝映,再現“虹橋晚望觀漁火,巍煥朝暉映露華”之風采。

所獲榮譽


道滘鎮已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道滘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1年1月,道滘鎮入選2020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鄉鎮(縣城)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