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頊

吉頊

吉頊(生卒年不詳),洛州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唐朝武周時期宰相。

吉頊進士出身,曾任明堂尉,后告發綦連耀,勸武則天誅殺來俊臣,被擢升為右肅政台御史中丞、控鶴監內供奉,成為武則天的心腹。后極力擁護李氏,曾規勸張易之張昌宗兄弟,使得唐中宗李顯被立為太子。他於聖歷二年(699年)拜相,擔任天官侍郎、同平章事。

久視元年(700年),吉頊因受到武氏諸王的嫉害,被貶為安固縣尉,不久去世。睿宗年間,追贈御史大夫。

人物生平


早期事迹

吉頊雕像
吉頊雕像
吉頊早年參加科舉,以進士及第,累遷至明堂尉。他生性陰毒,但敢於進諫。

諫殺來賊

神功元年(697年),箕州刺史劉思禮自稱善於相術,稱洛州錄事參軍綦連耀有天子之命。而這歷來都被視為禁忌。吉頊得知消息,心中不安,便告知酷吏來俊臣,讓他向朝廷告發。但來俊臣不但將功勞據為己有,還羅織罪名,準備加害吉頊。吉頊忙向朝廷告變,得到武則天的召見,面稟實情,這才倖免於難。
是年六月,來俊臣下獄,被法司判處死罪。但武則天卻認為來俊臣有功於國,始終猶豫不決,遲遲不肯批複。當時,吉頊正擔任右肅政台御史中丞。他隨武則天遊園,趁機進諫道:“天下臣民皆對陛下不肯處死來俊臣感到疑惑。來俊臣誣殺忠良,罪惡如山,乃是一個國賊,殺之何惜!”武則天遂下定決心,命處斬來俊臣。

升任宰相

聖曆元年(698年),突厥入寇,攻陷趙州、定州等地。武則天任命吉頊為相州刺史,讓他招募士卒,抵禦突厥南侵。吉頊雖以不通武事相推辭,但未得到武則天的批准,只得到相州赴任,卻招募不到士卒。不久,武則天命太子遙領元帥之職,當即便有數千人應募。吉頊回朝後,在朝堂上當眾講述此事。武氏諸王都對他非常憎惡。
聖歷二年(699年),武則天成立控鶴府,任命男寵張易之為控鶴監。吉頊因與張易之交好,也被引入控鶴府,與銀青光祿大夫張昌宗、殿中少監田歸道、鳳閣舍人薛稷、正諫大夫員半千、夏官侍郎李迥秀一同擔任控鶴內供奉。他為人幹練,被武則天倚為心腹。是年臘月,吉頊升任天官侍郎,加授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成為宰相。

獲罪被貶

久視元年(700年),吉頊因擁護太子李顯,受到武氏諸王的嫉恨,被揭發出其弟冒官一事。他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貶為琰川尉,又改任安固尉(《新唐書》作始豐尉)。不久,吉頊去世,但具體時間不詳。
景龍四年(710年),唐睿宗繼位,追論吉頊之功,追贈為左御史台大夫。

主要成就


吉頊為相時間不足一年,在施政上並無建樹。但他在拜相之前卻頗有一番作為。
• 諫殺來俊臣:吉頊擔任御史中丞時,曾勸諫武則天,使得武則天下定決心,誅殺來俊臣,結束了酷吏政治。
• 抑武擁唐:吉頊曾通過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兄弟,向武則天進言,勸其迎復廬陵王李顯。後來,吉頊被貶出朝廷,仍不忘進諫皇帝,試圖削弱武氏諸王的勢力。
• 抵禦突厥:吉頊在突厥之亂時出鎮相州,負責招募士卒,抵禦突厥南侵。后又擔任河北道監軍使,輔佐狄仁傑,迅速驅除了突厥勢力對趙州等地的控制。

家族成員


父親:吉哲,官至易州刺史。
兄弟:吉琚,官至鄠縣縣令。
妻子:崔氏,南宮縣丞崔敬之女。
兒子:吉渾,官至司勛郎中。
侄子:吉溫,天寶年間著名酷吏,官至武、禮二部侍郎。

軼事典故


獻妹救父

吉頊的父親吉哲曾因受賕獲罪,依律當判死刑。吉頊便去求見魏王武承嗣,表示願意把兩個妹妹獻給武承嗣為妾。武承嗣非常高興,用牛車將二女接入府中。但二女接連三天都不說話,武承嗣非常奇怪。二女道:“父親犯法要被處死,所以心中憂慮。”武承嗣便奏請皇帝,免除吉哲的死罪,還升了吉頊的官職。

規勸二張

吉頊曾對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道:“你們兄弟並不曾建有大功,只因皇帝寵信,便有如今的地位。天下人側目已久,你們當如何自全呢?”二張忙問他可有良策。吉頊道:“天下人都未忘記李唐恩德。如今廬陵王被貶在外,相王幽閉宮中,皇帝年事已高,武氏諸王並不被天下所認同。你們何不勸皇帝迎復廬陵王、相王,以順天下之心,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免禍,還能長保富貴。”二張便多次勸說武則天。武則天遂命人迎回廬陵王李顯,后立為皇太子。

激怒女皇

吉頊拜相后,曾與河內王武懿宗在御前爭功。吉頊體格魁梧,且又能言善辯。他怒視著矮小駝背的武懿宗,聲色俱厲,毫不相讓。武則天勃然大怒,道:“吉頊在朕的面前,尚且如此輕視我武氏子弟,這種人以後豈可依靠?”
幾日後,吉頊又到御前奏事,援引古今例證,還沒說完便被武則天打斷。武則天怒道:“你所說的,朕已經聽夠了,你就不要再多說了。昔年太宗皇帝有一匹獅子驄,性烈無比,無人能夠馴服。朕當時侍奉御前,曾對太宗說:‘我能馴服此馬,但需鐵鞭、鐵楇、匕首三物。先用鐵鞭抽打,不服便用鐵棍敲擊它的腦袋,再不服便用匕首割斷它的喉管。’如今你是不是也想試一試朕的匕首啊?”吉頊恐懼不已,汗流浹背。

佛道之喻

吉頊貶謫時,向武則天辭行。他道:“臣此番離朝,永無再見之日,願進一言。請問陛下,把水和土和成一塊泥,會有紛爭嗎?”武則天認為沒有。吉頊又問:“那把泥分為兩半,一塊塑成佛祖,一塊塑成天尊,會有紛爭嗎?”武則天認為這就會產生紛爭了。吉頊正色道:“宗室(李氏)和外戚(武氏)各守本分,則天下安定。如今太子已然確立,而武氏卻依舊為王,這是陛下為他們造成將來的必爭之勢,臣怕他們會兩不得安。”武則天沉默良久,嘆道:“朕也知道,但事已至此,徒之奈何?”

崔女代嫁

吉頊的父親吉哲擔任冀州長史時,想與南宮縣丞崔敬結親,讓吉頊娶崔敬長女為妻。崔敬出身名門望族,看不上吉家,不肯答應婚事,后因吉哲借故脅迫,只得同意。崔妻對此並不知曉,直到迎親時花車登門方才得知。她抱著女兒大哭,道:“我家門戶低,配不上吉郎。”崔女也不肯出門。崔敬的小女兒見狀,對母親道:“父親有急難,做女兒的理應捨命救解,就算是去為奴為婢也在所不辭,還在乎什麼門戶高低。既然姐姐不肯,那就讓我代替好了。”她當即出門登車,代姐出嫁。後來吉頊拜相,其妻代嫁之事被傳為美談。

望柳駱駝

吉頊身材高大,走路時喜歡高昂著頭,視高而望遠,被張元一謔稱為“望柳駱駝”。

史書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八十六上·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七·列傳第四十二》
《資治通鑒·卷二百六·唐紀二十二》

人物評價


李旦:吉頊體識宏遠,風規久大。嘗以經緯之才,允膺匡佐之委。曩時王命中圯,人謀未輯,首陳反正之議,克創祈天之業。(《贈吉頊御史大夫詔》)
康堯臣:① 相國挺其傑,故能偉望成揚,大略清朝,列岳而郡國式瞻,佐時而社稷與在。② 武后稱制,皇綱不維,先相國扶護二宗,協規大象。
宋祁:① 中宗之立,頊實倡之。② 昭德、頊進不以道,君子恥之。雖然,一情區區,抑武興唐,其助有端,則賢炎遠矣。
司馬光:張吉非能為唐社稷謀也,欲求己利耳。若仍立皇嗣,則己有何功,故勸太后立廬陵為太子,而太后從之。然則欲召還廬陵者,仁傑之志也;立為太子者,張吉之謀也。
鄭玉:李昭德雖有姑侄相篡之言,不過詭計以奪武承嗣之權;吉頊雖有請還廬陵王之語,不過為二張長保富貴之策。
王夫之:武、韋之世,其宣力中外者,則劉仁軌裴行儉王方翼、吉頊、唐休璟郭元振、姚元之、張仁願悉無所掣曳以立功名。
蔡東藩:鸚鵡入夢,諷諫有人,狄公以外,復有吉頊,天之有意扶唐,於此益見。
羅振玉:吉頊,舊史載之酷吏,歐公以其有抑武興唐之功,特拔出之,歐史之所以賢於舊史,此亦其一矣。

人物爭議


關於吉頊在歷史上的地位,史籍記載頗有爭議。《舊唐書》將他與來俊臣、周興索元禮等酷吏一同列入《酷吏傳》。而在《新唐書》中,吉頊則以宰相的身份與裴炎劉禕之、魏玄同、李昭德四人合作一傳。
根據《舊唐書·吉頊傳》記載,吉頊向朝廷告發劉思禮、綦連耀謀反,並與河內王武懿宗一同審理此案。二人以減免死罪為誘惑,讓劉思禮大肆攀咬朝士。劉思禮遂誣告宰相李元素、孫元亨以及劉奇、石抱忠等三十六人,皆是海內名士。吉頊與武懿宗又嚴刑逼供,屈打成招,使得李元素等人全被族誅,親故連累竄逐者千餘人。這也是吉頊被列入《酷吏傳》的最大罪證。
但據《舊唐書·來俊臣傳》記載,吉頊是將劉思禮謀反一事告知來俊臣,由來俊臣向朝廷揭發的。武則天命張網窮織,殺數十族。來俊臣欲將功勞全部據為己有,還羅織罪名準備加害吉頊。而《新唐書》、《資治通鑒》在記載此事時,都只記為武則天命武懿宗親訊,而吉頊只是告密者,並未參與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