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之鄉

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的美稱

茯苓之鄉,位於大別山主峰南麓的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是盛產茯苓的主產區。這裡的茯苓質量居全國之首,產量為全省第一,被人們譽為“茯苓之鄉”。相傳成吉思汗率兵征戰黑海,由於全軍兵馬受阻,征程維艱,處於瀕臨覆沒的狀態。經醫生診斷後,服用了羅田茯苓,官兵精神大振。明清時,羅田茯苓被列為我國中草藥寶庫中“八珍”之一。歷代醫學家稱它“通神而致靈,和魄而煉魂,利竅而益肌,厚腸而開心,調營而理胃,乃上品仙藥也。”相傳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曾多次到羅田縣九資河一帶採集茯苓。據清史記載,慈禧太后為了保養身體,在太醫推薦下,令御膳房製作“茯苓餅”供膳,並以此賞賜王公大臣。因此,該食品被譽為宮廷上等貢品。現代醫學研究又有了新發現,茯苓含有效抗癌成分,對腫瘤癌細胞以及高血壓症引起的肝硬化糖尿病等中老年人常見病均有明顯的預防抑制作用

羅田縣茯苓生產歷史悠久,技術精湛。早在元、明時,羅田就改茯苓野生為人工種植,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據近代方誌學家王葆心考證: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鎮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鳩鶿國,九資就是鳩鶿的變音和異寫。

名詞釋義


茯苓是一種名貴藥材,性味甘平,具有滲濕、健脾、安神等功效,對腎炎水腫的療效極高,且有利尿功能。鄂東大別山區均有出產,尤以五桂墩村一組水家山‘‘田氏茯苓”為冠,馳名中外,出口東南亞國家。昔日五桂墩村山民採用單純種植的簡單模式。茯苓食品已被如今採用了科學方法,成功地研製出了茯苓保健食品。如茯苓酒茯苓茶、茯苓山楂汁等產品。也讓茯苓,這個被人們譽為“神的食品”的健康藥材,走入千家萬戶。

發展概況


從清代中葉開始,九資河的茯苓就向南洋、東亞等地出口。因其質量好,藥用價值高,東南亞許多國家把它當作高級飲料,所以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茯苓年種植規模250萬噸以上,茯苓年產量250萬噸左右,居全省領先地位。中國主產區在湖北,湖北主產區在九資河,九資河位於大別山南坡,松林茂密,陽光充足,雨水調和,空氣凈化,種植茯苓非常適宜。

榮譽認證


九資河茯苓”聞名中外。據《湖北貿易志》記載:從1872年起,羅田縣鳩鶿(九資河古稱)茯苓就經漢口廈門、廣州等商埠出口東南亞、日本及歐洲各國,被國外客商譽為中藥珍品。1914年(有文謂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被確定為出口免檢商品,1957年被定為中國茯苓外貿出口基地;1985年被國家醫藥管理局定為茯苓生產基地;1995年被國家中藥管理局定為中國茯苓重點生產基地。2007年批准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