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硫

無色易升華的固體

三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易升華的固體,有三種物態。(高中化學一般認為其在通常情況下是液體,標準狀況下是固體,加熱后是氣體。)α-SO3絲質纖維狀和針狀,密度1.97g/cm³,熔點62.3℃;β-SO3石棉纖維狀,熔點62.4℃,在50℃可升華; γ-SO3玻璃狀,熔點16.8℃,沸點44.8℃。溶於水,並跟水反應生成硫酸和放出大量的熱。因此又稱硫酸酐。溶於濃硫酸而成發煙硫酸,它是酸性氧化物,可和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鹽。三氧化硫是強的氧化劑,只能在高溫時氧化硫、磷、鐵、鋅以及溴化物、碘化物等。SO3在標況(273k,0℃)下為固態,在常溫常壓下為液態。

上游原料


上游原料:二氧化硫、硫磺、硫酸、氧氣。

理化性質


三氧化硫是非極性分子。它的氣體形式是一種嚴重的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來源之一。
常溫下為無色透明油狀液體或固體(取決於具體晶型),標況為固體,具有強刺激性臭味。強氧化劑,能被硫、磷、碳還原。較硫酸、發煙硫酸的脫水作用更強。對金屬的腐蝕性比硫酸、發煙硝酸弱。

成鍵方式


SO中,S元素採取sp²雜化,在豎直方向(就是沒形成雜化軌道剩下的p軌道)上的p軌道中有一對電子,在形成的雜化軌道中有一對成對電子和2個成單電子,有2個氧原子分別與其形成σ鍵,2個氧原子豎直方向上p軌道各有1個電子,一個氧原子與雜化軌道的孤對電子形成配位鍵,其豎直方向上有2個電子,這樣,在4個原子的豎直方向的電子共同形成一套四中心六電子大π鍵,這套大π鍵是離域的鍵。

分子構型


氣態的SO是一種具有D3h對稱的平面正三角形分子,這與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所預測的結論是一致的。
三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價為+6,分子為非極性分子
SO分子中的S已經達到+6價,所有的電子都參與成鍵,沒有孤對電子,不需要給孤對電子留出空間了,所以它是很對稱的平面正三角形。
與二氧化硫一樣都是硫的氧化物。

化學反應


SO是硫酸(HSO)的酸酐。因此,可以發生以下反應:
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
和水化合成硫酸:SO(l) + HO(l) = HSO(aq) (=-88 kJ/mol)
這個反應進行得非常迅速,而且是放熱反應。在大約340 ℃以上時,硫酸、三氧化硫和水才可以在平衡濃度下共存。
三氧化硫也與二氯化硫發生反應來生產很有用的試劑——亞硫醯氯:
SO+ SCl →SOCl + SO
三氧化硫還可以與鹼類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鹽及其它物質,如:SO+2NaOH=NaSO+HO
三氧化硫不可用濃硫酸乾燥,因為SO和濃硫酸會生成焦硫酸:
HSO+SO=HSO
二氧化硫可轉為三氧化硫(催化劑一般為VO):
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

固態結構


天然的SO固體有一種令人驚訝的、因痕量水導致結構改變的複雜結構。由於氣體的液化,極純的SO冷凝形成一種通常稱作γ-SO的三聚體。這種分子形式是一種熔點在16.8 ℃的無色固體。它形成的環狀結構被稱為[S(=O)2(μ-O)]³。
γ-SO3分子的結構模型
γ-SO3分子的結構模型
如果SO在27 ℃以上冷凝,可形成熔點為16.83℃的"α-SO" . α-SO 外觀為類似石棉的纖維狀(雖然兩者相差甚遠)。在結構上來說,它是形如[S(=O)2(μ-O)]n的聚合物。聚合物分子的每個末端都以-OH結束。β-SO是與α構型相類似、但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纖維狀聚合物,其分子末端亦皆為羥基,熔點為62.4 ℃。γ構型和β構型都是介穩的,在長時間放置后最終會轉化為穩定的α構型。這種轉化是由痕量水導致的。
在同一溫度下固體SO的相對蒸氣壓大小為α<β<γ,亦指明它們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液態三氧化硫的蒸氣壓說明它是γ構型。因此加熱α-SO的晶體至其熔點時會導致蒸氣壓的突然升高,巨大的壓力甚至可以衝破加熱它的玻璃管。這個結果被稱為 "α爆炸"。SO 極易水解。事實上,該水化熱足以使混合了SO的木頭或者棉花點燃。在這種情況下,SO使那些碳水化合物脫水。
SO中氧硫鍵的鍵長並不相同,固態SO主要以兩種形式存在:一種是三聚體的環狀形式,另外一種是石棉鏈狀的纖維結構兩種結構中,共享的S—O鍵長和非共享的S—O鍵長是不同的。

製備


實驗室製法

在實驗室中常用濃硫酸與五氧化二磷共熱製取三氧化硫,其中會產生磷酸。在反應中生成的三氧化硫需要用冰水混合物冷卻,尾氣用濃硫酸(85%)吸收。

工業製法

SO的工業製法是接觸法。二氧化硫通常通過硫的燃燒或黃鐵礦礦石(一種含硫鐵礦石,主要成分二硫化亞鐵FeS)的煅燒得到的,先通過靜電沉澱進行提純。提純后的SO在400至600℃的溫度下,用負載在硅藻土上的含氧化鉀或硫酸鉀(助催化劑)的五氧化二釩作為催化劑,將二氧化硫用氧氣氧化為三氧化硫。鉑同樣可以充當這個反應的催化劑但是價格昂貴,比混合物更容易發生催化劑中毒(導致失效)。以這種方式製得的三氧化硫大部分都被轉化為了硫酸,但不能用水進行吸收,否則將形成大量酸霧,但如果採用98.3%硫酸作吸收劑,因其液面上水、三氧化硫和硫酸的總蒸氣壓最低,故吸收效率最高。

化學產品


品名及成分
化學品中文名稱:三氧化硫
三氧化硫化學分子結構式
三氧化硫化學分子結構式
化學品英文名稱:sulphur trioxide
中文名稱2:硫酸酐
英文名稱2:Sulfuric anhydride
技術說明書編碼:1236
CAS No.:7446-11-9
EINECS號:231-197-3
InChI:InChI=1/O3S/c1-4⑵3
分子式:SO
分子量:80.06
分子結構:S原子以sp²雜化軌道成鍵,分子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
有害物成分 三氧化硫
CAS No.7446-11-9
危險性概述
侵入途徑:
健康危害:其毒性表現與硫酸相同。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結膜炎、水腫。角膜混濁,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癥狀,重者發生呼吸困難和肺水腫;高濃度引起喉痙攣或聲門水腫而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的燒傷以至潰瘍形成。嚴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痙攣和聲門水腫、腎損害、休克等。慢性影響有牙齒酸蝕症、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和肝硬變等。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大氣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具強腐蝕性、強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
應急處理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的衣著並迅速擦凈接觸部分,之後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危險特性:與水發生爆炸性劇烈反應。與氟、氧化鉛、次氯酸、亞氯酸、高氯酸、磷、四氟乙烯等接觸劇烈反應。與有機材料如木、棉花或草接觸,會著火。吸濕性極強,在空氣中產生有毒的白霧。遇潮時對大多數金屬有強腐蝕性。
有害燃燒產物:硫氧化物
滅火方法:該品不燃。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噴水保持火場容器冷卻,直至滅火結束。滅火時盡量切斷泄漏源,然後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禁止用水和泡沫滅火。
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鹼工作服。儘可能切斷泄漏源。若是液體。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若是固體,用潔凈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潔凈、有蓋的容器中。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儘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橡膠耐酸鹼服,戴橡膠耐酸鹼手套。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與還原劑、鹼類、活性金屬粉末接觸。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水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易(可)燃物、還原劑、鹼類、活性金屬粉末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控制及防護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PC-TWA(mg/m³):1
PC-STEL(mg/m³):2
前蘇聯MAC(mg/m³):1
TLVTN:未制定標準
TLVWN:未制定標準
監測方法:氯化鋇比濁法
工程式控制制:密閉操作,注意通風。儘可能機械化、自動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必須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可能接觸其蒸氣時,應該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橡膠耐酸鹼服。
手防護:戴橡膠耐酸鹼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完畢,淋浴更衣。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備用。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純品
外觀與性狀:針狀固體或液體,有刺激性氣味。
熔點(℃):16.8
沸點(℃):44.8
相對密度(水=1):1.97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2.8
飽和蒸氣壓(kPa):37.32/25℃
燃燒熱(kJ/mol):無意義
臨界溫度(℃):無資料
臨界壓力(MPa):無資料
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無資料
閃點(℃):無意義
引燃溫度(℃):無意義
爆炸上限%(V/V):無意義
爆炸下限%(V/V):無意義
溶解性:劇烈反應
主要用途:有機合成用磺化劑。
其它理化性質:暫無
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穩定性:暫無
禁配物:強鹼、強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水、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觸的條件:潮濕空氣。
聚合危害:暫無
分解產物:2SO = 2SO + O
生態、毒理學
急性毒性:LD50:無資料
LC50:無資料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暫無
刺激性:暫無
致敏性:暫無
致突變性:暫無
致畸性:暫無
致癌性:暫無
生態毒理毒性:暫無
生物降解性:暫無
非生物降解性:暫無
生物富集或生物積累性:暫無
其它有害作用: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大氣的污染。有造成酸雨的危害。
廢棄處置
廢棄物性質:暫無
廢棄處置方法: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的要求處置。或與廠商或製造商聯繫,確定處置方法。
廢棄注意事項:暫無
運輸、法規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81010
UN編號:1829
包裝標誌:暫無
包裝類別:暫無
包裝方法:特製金屬容器,外用堅固木箱;耐酸壇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紋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
運輸注意事項: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起運時包裝要完整,裝載應穩妥。運輸過程中要確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墜落、不損壞。嚴禁與易燃物或可燃物、還原劑、鹼類、活性金屬粉末、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運輸途中應防曝晒、雨淋,防高溫。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
法規信息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誌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8.1 類酸性腐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