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西黑陶

起源於雲南香格里拉的陶藝

尼西是雲南省香格里拉縣的一個藏族鄉村,是舊時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在這裡一直有著悠久的制陶歷史,民間的制陶工藝已相傳2千多年。

工藝介紹


尼西是雲南省香格里拉縣的一個藏族鄉村,是舊時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在這裡一直有著悠久的制陶歷史,民間的制陶工藝已世代相傳2千多年,尼西黑陶享譽滇西北及全藏區,在中國黑陶藝術中獨具一格。這種陶具大方美觀,廣泛的使用於滇西北部以及我國的藏區,烹飪飪出的食物有著現代化的炊具所無法提供的地道的泥土味。

工藝特色


黑陶的製作主要分三個步驟來完成,即:選料、加工、燒結。黑陶的選料是保證質量的主要環節,加工的質量好壞取決製作者的藝術修養,採用獨特的燒結工藝使陶變黑是黑陶的最大特點。黑陶的材料主要含有:氧化硅、氧化鋁、氧化鐵、氧化鈦、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鉀氧化鈉氧化錳等元素。比例較大的是氧化硅與氧化鋁,分別佔66.32%和14.90%。
從眾多出土的黑陶看來,多數黑陶原料屬黃河衝擊下來的純凈而細膩的紅膠土,由於這種材料的可塑性好,因此一直沿用至今。紅膠土主要分佈在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的比較細膩。好的制陶材料要經過涼曬、風凍、淘洗、沉積這樣幾個過程。采來的紅膠土要有專門的存放地點,首要條件是:有足夠的陽光,地面高於周圍,要經常反曬,最好是經過5年以上風凍的陳泥。風凍了的紅膠土不易開裂,且使用方便。多數制陶者都有保存完好的這樣的材料。在加工材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所有的泥漿水必須通過濾網!首先把風凍好的紅膠土倒入攪拌池然後加水進行細緻的攪拌,在攪拌的同時要不斷地觀察泥漿的密度;如果太大會很難通過濾網,在就需要多加入水來稀釋泥漿。通過濾網的泥漿流入沉澱池,這樣一直到沉澱池沖滿為止就等於完成了整個材料的淘洗過程。最後用紗窗蓋好以防灰塵進入。

工藝過程


為了保證黑陶的質量,對材料首先要進行淘洗,淘洗的目的是過濾不必要的雜質,一般使用120#的濾網作為最高標準。淘洗材料的設備需要有一個高於地平面1米的水泥池,它的長與寬可以根據規模來確定。一般是2x3米;在泥池的底部留有一5cm直徑的圓空,主要是方便排放泥漿水;緊挨泥池的就是一個長15米,寬1米的沉積池,沉積池是存放攪拌好的膠泥水的上面蓋有窗紗的一個專門設備。所有沉積泥將在這裡變成優質的制陶材料。
尼西黑陶是香格里拉尼西湯堆村的一種紅土而製成的。如果說建水紫陶世溫文爾雅,賞心悅目的話,那尼西黑陶就猶如藏族大漢,奔放豪爽。同樣是由紅土製成,而湯堆村的紅土燒出來的陶土就是墨黑的。尼西黑陶是如此的神秘,可它燒制的方法卻十分簡單。把紅土製成的器皿堆在地上,上面鋪上稻草,用火點燃。

藝術價值


尼西湯堆村位於香格里拉縣西北部,介於北緯27度51秒—28度51秒,東經99度21秒—99度37秒之間,海拔2960米,距縣城33公里。湯堆村地處乾熱河谷地帶,糧食作物以青稞小麥包穀洋芋為主。全村總人口140餘戶,700多人,均為藏族,其中有22戶家庭製作黑陶,生產陶器時間大多是在農閑時進行。從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我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後在德欽永芝、納古、石底,香格里拉縣尼西、幸福、奔東等地發掘300餘座石棺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黑陶隨葬品。其中出土器物的典型器大鑒耳陶罐,與尼西湯堆現今燒制的黑陶罐無論是從製作工藝、器型、質地等都具有眾多的相似處,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迪慶的土著先民就已經熟練掌握黑陶製作燒造技藝。
尼西鄉湯堆村黑陶工藝不僅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而且還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近年來,在香格里拉知名度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遊客湧入迪慶,湯堆村的原始制陶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尼西鄉成立了“香格里拉尼西黑陶有限責任公司”,並在獨克宗古城和湯堆村德維路開設了10餘家黑陶銷售網點,使產品遠銷國內外。
孫諾七林雲是南省高級民間工藝師,從11歲開始跟爺爺羅布思珠學藝,做了43年土陶,最讓孫諾七林得意的還是教徒弟。湯堆村136戶人家,有20多戶做土陶製品,全是跟他學的。外鄉也有慕名而來的,只要肯學,他都教。大兒子會做土陶,孫諾七林和大兒子做陶器,一年能有一兩萬的收入。他家的產品遠及美國、日本、瑞士和印度,訂貨最多的是台灣客商。儘管如此,他依然以銷售給附近的藏民為主,因為他並不熱衷於生產工藝品,或是城裡人使用的花瓶煙灰缸一類的產品。同樣,孫諾七林不管外人把他的產品當成什麼藝術品,只是依尋著古老的土法,繼續地做著。一是他的產品價格非常便宜,就是生活用品的價,並沒有因為他是名人而把價錢提的高高的,二是他的產品依然保持著簡潔粗獷的形式,這點是非常難得的。而在一些飯店,旅遊景點出售的黑陶器,價格昂貴,而且圖案現代繁複,十分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