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黏膜
胃腔內面的粘膜
胃粘膜:胃腔內面的粘膜為胃粘膜,是胃壁的最內層。新鮮胃粘膜呈淡粉色。胃在空虛時或半充盈時,胃粘膜形成許多皺壁。胃小彎處約有4~5條縱行皺壁;胃大彎處多為橫行或斜行皺壁;其他部分的皺壁形狀不規則。胃粘膜由上皮、固有層及粘膜肌層3層組成。臨床所見的各型胃炎(及潰瘍)主要為胃粘膜的病變。胃粘膜病變較多見,尤以炎症、潰瘍、粘膜脫垂、癌等為重要。
胃粘膜上皮:系胃粘膜層內面部分。胃粘膜上皮是單層柱狀上皮,很薄,其下面的血色可透過上皮映現出來,使上皮亦呈現淡玫瑰色。胃上皮下陷構成大量的胃腺,如胃底腺、賁門腺、幽門腺,這3種腺都存在於固有膜內,其分泌液到胃混合后叫胃液,對消化有重要意義。胃粘膜上皮可受多種理化因素及微生物感染的影響,其中萎縮型胃炎可使腺上皮萎縮。
胃黏膜屏障:指胃粘膜具有防止氫離子迅速由胃腔侵入粘膜本身以及防止鈉離子從粘膜內迅速向胃腔內彌散的特性。在結構上,粘膜屏障是由胃上皮細胞頂部的細胞膜和臨近細胞的緊密連接構成的一層脂蛋白層,離子物質不能透過。系胃粘膜細胞頂部的細胞膜與相鄰細胞間的緊密連接構成的脂蛋白層。胃粘膜屏障可防止胃腔內的H+侵入胃粘膜及胃粘膜內的Na+擴散入胃腔。一定量的酒精、阿斯匹林、膽酸和乙酸等藥物作用於胃粘膜后,可破壞胃粘膜屏障,胃腔內的H+侵蝕破壞胃粘膜,造成胃粘膜腫脹、出血,引起胃潰瘍等疾病。
在胃腔和胃粘膜間隙之間存在一道十分嚴密的屏障,稱為胃粘膜屏障,它是由上皮頂部細胞膜和相鄰細胞間的緊密連接構成的。在正常情況下,此屏障可阻止胃腔中的H+順濃度差向粘膜內擴散而侵蝕粘膜層,防止酸度極高的胃液損傷胃粘膜。某些物質或藥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乙醇、醋酸和膽酸等,可破壞胃粘膜屏障。此屏障一旦受到損傷,則H+便會迅速向粘膜內侵襲,而引起一系列病理過程,導致粘膜水腫、出血,甚至壞死,形成潰瘍。某些物質如前列腺素(PG)具有防止或明顯減輕有害物質對粘膜損傷的作用。胃粘膜上皮細胞不斷地合成和釋放大量的內源性PG,某些胃腸激素如生長抑素等都對胃粘膜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其保護機制與抑制胃酸分泌,促進胃粘膜分泌粘液和HCO3-,促進粘膜細胞更新,改善粘膜血流等因素有關。
1、胃粘膜脫落:胃粘膜脫垂,為胃幽門前庭粘膜脫垂於十二指腸冠部而引起腹痛、腹脹為主要表現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本病發生與胃粘膜的解剖上的特點和生理上的特點有關,相當中醫學中的“胃脘痛”範圍。本病可因飲食不節、脾胃受損,或情志因素,致使肝氣不疏,橫逆犯胃而發病。主症為胃脘痛、腹脹、納差噯氣等。治療功法常用有內養功、虛陰功等。內養功強調取左側卧位,用第一種呼吸法,以調和胃氣。每日練功3次,每次40~60分鐘。虛明功取仰卧位或左側卧位,行聚散呼吸法,引意運丹,以化滯解郁,調和脾胃。每日練功3次,每次40分鐘。癥狀較輕者可輔以保健功、行步功等。
幽門粘膜鬆弛,垂入十二指腸者稱為胃粘膜脫垂。
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幽門粘膜較鬆弛,附著於粘膜下層,與肌層缺乏堅固的連接,粘膜下層水腫或粘膜受慢性刺激引起炎症性肥大時,強烈的胃蠕動波和胃內容物的壓力,使幽門區粘膜脫垂到十二指腸球部。有人指出,胃粘膜脫垂是功能性狀態,癥狀可隨胃蠕動的強弱加劇或緩解。也有認為與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和幽門管的過度寬大有關。
脫垂的胃粘膜有充血、水腫、糜爛或出血,可併發潰瘍。幽門壁肥厚,幽門腔正常或狹窄,脫垂的粘膜可使幽門管部分梗阻。
缺乏典型癥狀。上腹部偏右突然發作疼痛,為脹痛或灼痛,多呈間歇性,陣發性加劇,不向他處放射。粘膜的炎症、充血或合併潰瘍,導致反覆小量或大量出血。上腹部飽脹感於進食后加重,有噁心、嘔吐和幽門梗阻現象。幽門區有時觸得可活動塊物。病兒有消化不良,病程長者有消瘦和體重下降。
幽門管寬、長度有改變。鋇餐檢查見十二指腸球部中央有充盈缺損,外形光滑,可見胃粘膜皺紋,脫垂的粘膜周圍有鋇劑包裹,略呈蕈傘狀。粘膜回縮到胃內后,十二指腸球部的充盈缺損消失。十二指腸球部無激惹現象。從臨床癥狀的輕重、出血量的多寡和體檢的結果不能鑒別出血來自胃粘膜脫垂,潰瘍或憩室。
內科療法包括安靜休息和合理的飲食制度。有明顯癥狀時給鎮靜及解痙葯。多數可獲緩解。
手術適應證:①反覆出血或有繼發性貧血。②多次嘔吐有幽門梗阻癥狀。③癥狀頑固,有持續疼痛和體重減輕者。
幽門成形術、胃腸吻合術或切除多餘的胃粘膜,療效均不滿意;胃部分切除的療效較好。
(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表現。嘔血比黑便多見。出血前可無任何不適;或有上腹部不適、疼痛或食慾減退等。
(二)有服用刺激藥物史或發病前正處於應激狀態下,如嚴重創傷、燒傷、凍傷、大手術、感染、休克、顱內病變、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尿毒症、惡性腫瘤等。
(三)確診主要靠纖維胃鏡檢查。宜在出血后24~48h內進行,鏡下可見多個糜爛出血灶或淺表潰瘍出血灶。
(一)絕對卧床休息,禁食。
(二)治療原發病,停服刺激性藥物。
(三)H2受體阻斷劑:
(1)甲氰咪胍0.4~0.6g,靜滴或靜注,2次/d。
(2)雷尼替丁0.15g,2次/d,口服;或50~100mg,靜滴,2次/d。
(3)法莫替丁20mg,2次/d,口服。
(四)冰鹽水灌胃:去甲腎上腺素8~16mg,加冰鹽水80~100ml,4~6次/d;或用冰鹽水洗胃(胃管灌入4℃冰鹽水500~800ml,轉動體位后隨即抽出,反覆3~5次)。
(六)內鏡下局部止血:出血灶少者可用激光、微波、高頻電凝止血;出血灶多或瀰漫性出血,可噴灑5%孟氏溶液(鹼式硫酸鐵,50~100ml/次)。
(七)輸血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禁食者補液量在2500~3500m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