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胃炎伴糜爛
萎縮性胃炎伴糜爛
(一)外源性因素
某些藥物如非甾體類消炎藥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腎上腺皮質類固醇、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損傷胃的粘膜屏障,導致粘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氫離子回滲入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糜爛、出血。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可使鹽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減少、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更新速度減慢而導致本病。
(二)內源性因素
包括嚴重感染、嚴重創傷、顱內高壓、嚴重灼傷、大手術、休克、過度緊張勞累等。在應激狀態下,可興奮交感神經及迷走神經,前者使胃粘膜血管痙攣收縮,血流量減少,後者則使粘膜下動靜脈短路開放,促使粘膜缺血缺氧加重、導致胃粘膜上皮損害,發生糜爛和出血。嚴重休克可致5-羥色胺及組胺等釋放,前者刺激胃壁細胞釋放溶酶體,直接損害胃粘膜,後者則增加胃蛋白酶及胃酸的分泌而損害胃粘膜屏障。
發病機制: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制和應激性潰瘍有關,但又不完全相同,應激性潰瘍有其本身的發病特點。①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胃是應激狀態下最為敏感的器官、情緒可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蠕動,緊張和焦慮可引起胃黏膜糜爛,早已由冷束縛動物實驗證明。②胃黏膜屏障的損傷:是其非常重要的致病原因之一,也可以說是發病的必要條件。胃黏膜是功能十分複雜的組織結構,在黏膜表面遍布為數眾多的胃小凹,每個小凹內又有許多細頸瓶狀胃腺的開口,胃腺的腺上皮由幾種不同功能的細胞參雜組成。壁細胞分泌胃酸,主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原,靠近瓶頸部的杯狀細胞分泌黏液。在小凹與小凹之間為表層上皮細胞,這種細胞內富含碳酸酐酶,能產生HCO3,雖然其分泌量只有H的5%~10%。但其基礎分泌率為300~400µ,所以胃黏膜同時存在泌酸和抗酸的機制以起到自家保護的作用。胃黏膜分泌的胃酸-胃蛋白酶是高效能的消化液,在胃酸達到最高濃度時,黏膜內外的H+梯度可相差1000萬倍,如根據物理學的半透膜原理,H必然大量擴散至黏膜內,為了充分發揮HCO3的作用,就必須藉助黏液的功能。胃黏膜表面覆蓋的黏液為濃度30~50mg/ml的糖蛋白膠體,厚度為0.5mm,其本身並不足以防止H的滲透,但可以使表面上皮細胞分泌的HC03得以在黏液中集聚,不致流失,緩慢地向胃腔擴散,成為防止H逆行侵襲的有效緩衝層。此外,當胃酸增高時,除了HCO3持續分泌以外,還可出現鹼潮(alkaline tide),以維持平衡。
黏膜表面的黏液逐漸被胃酸和蛋白酶降解,而又不斷有新的黏液分泌補充。另外胃表面上皮細胞內,胃小凹基底的新生上皮細胞移行至黏膜表面進行更新,每3天置換1次。上皮細胞的種種功能活動是個耗能過程,保證其功能的必要條件是胃黏膜血流。胃壁血循環很豐富,漿膜的血管經肌層穿支至黏膜下層,在此層內有少量的動靜脈交通支,動脈和靜脈分出小動脈和小靜脈,經過一個很薄的黏膜肌層(muscularis mucosa),在此層內小動脈分支為後小動脈,隨之經前毛細血管及毛細血管前括約肌卻進入黏膜層成為毛細血管,經同層次的靜脈迴流。③胃酸和H的作用:胃酸和H一直被認為是潰瘍病發病的重要因素。胃酸增多顯然能加重胃黏膜防衛系統的負荷,但SU時胃酸一般不高,甚至減少,儘管如此,仍不能否定H在應激性潰瘍發病中的作用。④代謝產物的影響:胃黏膜各種細胞,特別是胃黏膜表面上皮細胞的頻繁更新,使得膜磷脂的代謝產物—花生四烯酸增多,做為底物在環加氧酶的催化下合成前列腺素,其中產量較多的PGl2和PGE2有很強的生物活性,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PGl2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增加胃黏膜血流量,增加黏膜HCO3和黏液的分泌,防止H逆行擴散。⑤幽門螺桿菌(Hp)感染:可產生強活性的尿毒酶,使胃黏膜上皮表面的尿素快速分解,產生NH3。⑥膽鹽的作用:膽鹽對胃黏膜的作用不容忽視,是降低胃黏膜損害排行第3位的物質。
1、一般來講,老年人萎縮性胃炎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據一組調查資料顯示,16-30歲組患萎縮性胃炎僅9%,而51—65歲組高達53%,年齡每增長10歲。其發病率平均遞增約14%,故發病以老年人多見。隨著年齡的增長,消化道的結構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變,粘膜小血管扭曲、血管壁增厚和血管腔狹窄致胃粘膜營養不良,粘膜屏障功能低下,在各種致病因素影響下易發生粘膜的萎縮。
2、口咽部慢性炎症患者,如有慢性口腔、鼻腔、咽喉部感染者,因經常吞下病灶排出的細菌及炎性分泌物,刺激胃粘膜產生炎症反應,日久導致胃腺體萎縮。
3、因病需長期服用對胃有損傷藥物者。
4、有不良飲食習慣者,嗜食辛辣、油炸之物,多量飲酒,饑飽無常等人群常比其他人群易患萎縮性胃炎。
5、工作緊張、情緒不穩者。
1、糜爛性胃炎的臨床癥狀包括噁心、嘔吐和上腹部不適,多為非特異性的。嚴重的話就會產生消化性潰瘍,甚至出現上消化道出血。
2、大部分患者會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反酸、餐后飽脹、食慾減退等,也有患者會出現貧血、腹泄、舌炎和水瘦等現象。個別患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
3、糜爛性胃炎起病較急,在原發病的病程中突發上消化道出血,表現為嘔血及黑糞,單獨黑糞者少見。出血常為間歇性,大量出血可引起暈厥或休克,伴貧血,出血中上腹隱痛有不適或觸痛感。內鏡檢查可見胃粘膜糜爛、出血或淺表潰瘍,尤以高位胃體部多見。
疾病特點與引起應激狀態的原發疾病有關,原發病越重,應激性潰瘍發生率越高,病情也越兇險。應激性潰瘍的基本特點:
①上腹部疼痛隨原發病不同發生率不一,疼痛程度可由輕微不適到燒灼痛,甚至劇痛。其次是噁心、嘔吐、食慾減退;
②多數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國外文獻報告出血率為11%一36. 3%不等,國內因標準不一差異更大;
③鏡下表現與原發疾病輕重有關,但無平行關係。一般以多發性糜爛、潰瘍為主,伴隨點狀或斑片狀出血或黑褐色大面積地圖樣血痂,潰瘍深淺大小不一,輕症經治療病變黏膜在數日內即可修復,修復后的黏膜不留瘢痕。嚴重者除死於原發病外,多直接死於上消化道大出血。
本病典型損害是多發性糜爛和淺表性潰瘍,常有簇狀出血病灶,可遍布全胃或僅累及其一部分、最常見於胃底。顯微鏡檢查見胃粘膜上皮失去正常柱狀形態而呈立方形或四方形,並有脫落,粘膜層有多發局灶性出血壞死,以腺頸部的毛細血管豐富區為明顯,甚至固有層亦有出血。有中性粒細胞群聚於腺頸周圍而形成小膿腫,亦可見毛細血管充血及血栓形成。
依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可提示本病,但確診需靠急診內鏡檢查。超過48小時,病變可能已不復存在。
1、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血紅蛋白下降,血細胞比容下降。
(2)大便隱血試驗:陽性。
2、X線檢查:因病灶過淺鋇餐X線檢查沒有診斷價值。
3、纖維胃鏡檢查:可以排除其他出血病變,明確診斷。若出血量大,看不清楚,可以作選擇性動脈造影。
4、選擇性動脈造影:可確定出血的部位及範圍,且可經導管注入藥物止血。
應積極治療原發病,除去可能的致病因素。嘔血停止后給予流質飲食。靜脈滴注組胺H2受體拮抗劑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質子泵抑製劑如奧美拉唑等維持胃內pH>4可明顯減少出血。瀰漫性胃粘膜出血可應用冰鹽水洗胃,小動脈出血者可在胃鏡直視下採用高頻電凝止血或激光凝固止血。前列腺素製劑米索前列醇(喜克潰)能預防應激性潰瘍的發生,如經上述治療仍未能控制大出血者,可考慮手術治療。有報道舒克菲可預防出血又不致引起由於抗酸藥物抑酸吞咽部細菌繁殖引起的肺炎。
萎縮性胃炎伴糜爛以胃脘痛、痞脹等證為著眼點,結合其他兼證及整體情況,辨其寒熱虛實、在氣在血及臟腑病位。
1、辨虛實、病位:新病暴病多在肝胃屬實,久病多及於脾屬虛,每兼寒、氣滯、痰濕。脹滿畏食,飽則痛甚多實滯;隱痛冷痛,得食稍安為中虛o.補而不效多實;愈疏愈劇多虛。痞脹得噯則舒為氣有餘;脘悶食後為甚,氣脹作墜為氣不足。呃逆噫噯,氣逆在胃;脹及胸脅少腹,氣滯於肝;脘痞腹脹,多脾虛氣滯。
2、辨寒熱:胃脘陣痛,痛勢急迫,灼熱口苦,為胃有實火;冷痛得痛減,為中虛胃寒。胃脘灼痛嘈雜,得食暫止,口乾苔凈為胃陰不足,或虛胃熱;嘈熱醋心,或兼吞酸,多肝胃鬱熱。泛酸口乾,或為肝膽鬱火,重為中虛脾胃不和。
3、辨氣血:初病痛而且痞,病在氣分,脘痛經久,刺痛拒按,屢蟊少效,已入血絡。有便血史,或素日嗜飲者多兼瘀。便下紫黑血塊,疼痛手按,為絡傷之血凝聚,瘀血在胃。中年以後,脘痛反覆不止,糞黑形瘦,習時善郁,或嘔黏液血絲,當慮惡變。
【茶療名稱】古方謂崧茶
【性狀規格】2克/袋 20袋/小盒,3小盒/大盒。
【方劑特色】本方秉承中醫標本兼治之原則,深入病灶治療,一方面兼顧修復胃黏膜,深度濡養胃部,使胃壁形成免疫隔離層;另一方面,恢復胃功能,免疫力提升,抵抗力增強,胃黏膜煥然一新,治標又治本,長期調理,養胃護胃。
⑴全身性措施:包括去除應激因素,糾正供血、供氧不足,維持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及早給予營養支持等措施。營養支持主要是及早給予腸內營養,在24~48小時內,應用配方飲食,從25ml/小時增至100ml/小時。另外還包括預防性應用制酸劑和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控制感染等措施。
⑵局部性措施:包括胃腸減壓、胃管內注入硫糖鋁等保護胃十二指腸黏膜,以及注入H2-受體拮抗劑和離子泵抑製劑等。
應激情況的病人產生應激性潰瘍的可能極大,所以對於這類病人應及時處理,補充血容量,糾正循環障礙,改善組織灌注,保證通氣,給氧,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應激性潰瘍病人的胃酸雖不一定有過度分泌,但胃酸是產生應激性潰瘍的必要條件,所以對嚴重應激情況的病人最好都能留置胃管持續吸引胃液,一則保持胃內缺酸,二則防止因胃擴張而加重胃壁缺血。但胃黏膜脆弱容易出血,吸力不宜過大。同時靜脈注射H2-受體拮抗劑(甲氰咪胍)抑制胃酸分泌及用抗酸葯(鎂乳或氫氧化鋁)通過胃管間隔打入洗胃,中和胃酸。有條件的可每小時從胃管灌入抗酸葯30ml,灌后夾管45分鐘,然後吸出胃液,抽吸15分鐘后測胃內容的pH,若pH5。有的人不主張用H2-受體拮抗劑,因為壁細胞產生胃酸時每分泌一個H就同時產生一個HCO3(鹼潮)分泌至胃腔,H2-受體拮抗劑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時也影響HCO3的生成,不如抗酸劑能中和胃酸而不影響HCO3的分泌。
應忌飲濃茶、咖啡、酒類等;少吃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如土豆、紅薯、洋蔥、煮黃豆等
●食用流食
對於急性胃炎。應去除病因,卧床休息,禁食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或藥物,酌情禁食或給予流食,對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療。
●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
忌食過硬過辣、過咸、過熱、過分粗糙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腌臘食品、辣椒、大蒜等。不管柑橘類果汁、番茄製品、咖啡、酒類以及所有會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會不會引起胃酸,你最好避免食用。
●避免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酒、糖類、巧克力會使括約肌放鬆,造成迴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熱的癥狀,就應避免這些食物。
●細嚼慢咽助消化
細嚼慢咽對消化絕對有幫助,你應該徹底咀嚼食物,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用餐時避免有壓力,可以使你的消化作用有一個好的開始。
●飲食有規律
注意飲食調理養護,有規律地定時定量進食,以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律。切不可飢一頓飽一頓或不吃早餐,尤其應避免暴飲暴食。
●注意營養均衡
食物要選富有營養、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你可以吃煮熟的粟子、大米粥、羊奶、酸乳、白乳酪、開菲乳。如果癥狀嚴重,吃一些軟性食物,例如米湯、酪梨、香蕉、馬鈴薯、南瓜類。將所有蔬菜攪碎,再烹調。偶爾,吃一些蒸熱的蔬菜,例如紅蘿蔔、胡蘿蔔及綠花椰菜。
●少量多餐
一天三餐以上,比如六小餐,只要你覺得舒服就行。睡前忌進食,飲食不宜過多過飽,以免胃竇部擴張過度而增加胃酸的分泌。
●增加纖維素的攝取
●控制飲水
胃酸缺乏者,忌沖淡胃液。飲食中宜加入醋、檸檬汁、酸性調味晶,少吃難消化、易脹氣的食物.飯前及飯後盡量少喝水。
●喝菜汁
●少喝牛奶
長期以來,牛奶一直被視為極佳的胃酸緩衝劑,但它雖可暫時緩衝胃酸,但稍後,牛奶里的鈣和蛋白質會刺激更多的胃酸分泌,使胃更不舒服;杏仁奶是不錯的代替品。
●勿服用鐵質補充劑
你若有胃炎,服用鐵質補充物可能引起嚴重的反胃。鐵質是胃的刺激物。
●補充營養素
①維生素B12
用量依產品說明,慢性胃炎有可能由於維生素B12缺乏而引起貧血。
②維生素E及鋅
維生素E每天400IU,漸增。鋅每天50-80毫克,它們能增加粘蛋白的產生,保護胃粘膜及止痛。
③蘆薈汁
每天120cc,它能止痛及加速復原。
④蛋白質分解酵素
兩餐之間使用,分解殘留於結腸的食物,並幫助減少發炎。注意:勿使用含鹽酸的品牌。
⑤維生素A乳劑或膠囊
用量5000IU,一個月後降至2500IU。保護胃粘膜,幫助復原。
●用姜止痛
姜是印第安人拿來治療腸胃不適、胃腸脹氣和關節炎等發炎毛病的傳統藥方。姜粉可達到使胃平靜的作用。每次服用的分量約在半茶匙到一茶匙間(一至二克),如有必要,可以每天服用。
●保健葯膳
①仙人掌豬肚湯
仙人掌30-60克,豬肚1個。將仙人掌裝入豬肚內,人鍋加適量水,以文火燉至熱爛。飲湯,食豬肚。
功效行氣活血,健脾益胃。適用於氣滯血瘀,胃痛年久不愈等症。
②包心菜粥
功效緩急止痛。適用於胃部急痛。
③土豆粥
新鮮土豆250克(不去皮),蜂蜜適量。將土豆洗凈、切碎,用水煮至土豆 成粥狀即可。服用時加蜂蜜。每日清晨空腹食用,連服15日。
功效緩急止痛。適用於胃脘隱痛不適等症。
④胡椒蔥湯
胡椒粉2克,蔥白3克,姜6克。先燒開水,下姜、蔥白,煮沸而成姜蔥 湯。用熱姜蔥湯,送服胡椒粉,或將胡椒粉放人姜蔥湯中即成。胃痛時將湯熱飲即可緩解。
功效暖胃行氣止痛。適用於胃寒痛症。胃熱痛者忌服。
⑤桂皮山楂湯
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紅糖30克。先用水煎山楂肉15分鐘,后入桂皮,待山楂肉將熟熄火,濾汁人紅糖,調勻即可,趁熱飲服。
功效溫胃消食止痛。適用於胃脘痛症。
●放鬆心情
精神緊張是慢性胃炎的促進因素,應予避免。情緒上的不安和急躁,容易引起胃粘膜障礙和胃機能障礙。所以應儘可能地避免情緒上的應激反應,解除緊張的情緒。平時做到遇事不怒,事中不急,急中不愁,保持心情舒暢,對胃炎的康復極有好處。
●服用抗生素
幽門螺旋桿菌會造成胃炎及其他消化道的毛病,服用兩個星期的抗生素,就可以打敗這些細菌。幽門螺旋桿菌可以藉由檢驗血液、唾液測得。
●使用抗酸劑
對於輕度胃炎治療常用抗酸劑,最好能在進食約1—2小時后服藥,此時正是胃酸最高峰,正好起到抗酸作用,如能夠在晚上9-10點臨睡前再服一次則效果更佳。
●謹慎用藥
●適當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是增加胃腸蠕動的好辦法,能有效地促進胃排空,使胃腸分泌功能增強,消化力提高,有助於胃炎的康復。
●戒煙
抽煙會促進胃痛發作。吸煙后,煙鹼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對胃粘膜產生有害刺激作用,過量吸煙導致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引起膽汁返流,使胃粘膜受損,並影響胃粘膜血液供應及胃粘膜細胞修復與再生,所以要戒煙。
●戒酒
酒精可直接破壞胃粘膜屏障,侵入胃粘膜引起粘膜充血、水腫、糜爛。
●注意日常保健
患有慢性肝病、糖尿病、膽道疾病時,可使胃粘膜局部防禦功能降低、胃功能紊亂而發生胃炎。另外扁桃體炎、鼻竇炎、齲齒感染等造成的帶菌分泌物下咽,常可使胃粘膜屏障功能降低,誘發胃炎。所以注意上述疾病的控制治療,對慢性胃炎的康復也是十分重要的。
食療藥方
材料:鮮仙人掌100克,鮮牛肉50克,調料適量。
功效:仙人掌清熱解毒,抗幽門螺旋桿菌。用牛肉溫熱之性調配,防止寒涼傷胃。
材料:泡辣椒20克,豬瘦肉絲80克,玉米油炒,佐餐食用。
功效:辣椒含辣椒素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炒肉後補充了萎縮性胃炎粘膜再生所需要的蛋白質。辣椒刺激前列腺素分泌,對胃粘膜有保護作用,所以少量吃辣椒對萎縮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是有益的。但大量吃辣椒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可使胃黏膜充血,可促使潰瘍出血。所以潰瘍出血以及慢性淺表性胃炎活動期要禁止食用辣椒。
材料:取新鮮土豆250克,洗凈去皮后切碎,將鮮甘藍150克白色葉片帶芯洗凈后切碎,二者放入果汁機,榨取汁液。現榨現飲,上、下午各1次(約200毫升)。
功效:清熱解毒,制酸生肌。土豆富含維生素C和天然消炎成分,有抑滅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甘藍(又名捲心菜、蓮花白)含有植物殺菌素、維生素U“潰瘍癒合因子”。
材料:鮮蒲公英60克,粳米50克。煮粥連吃3周以上。
功效:蒲公英有清熱解毒、抗菌的作用,對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慢性淺表性胃炎及膽汁反流性胃炎都有很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