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淺表性胃炎
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的疾病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症的疾病,為消化系統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可因嗜酒、喝濃咖啡、膽汁反流,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癥狀,如進食後上腹部不適、隱痛,伴噯氣、噁心、泛酸,偶有嘔吐。
● 消化內科或內科
● 淺表性胃炎的致病因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其中比較明確的病因有:
● 1.細菌、病毒及毒素
● 多見於急性胃炎之後,胃黏膜病變經久不愈或反覆發作,逐漸演變而成淺表性胃炎。鼻腔、口腔、咽部等部位的慢性感染病灶,如齒槽溢膿、扁桃體炎、鼻竇炎等細菌或其毒素的長期吞食,可反覆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淺表性胃炎。經發現90%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胃內有慢性炎症改變。
● 2.吸煙
● 3.藥物
● 4.刺激性食物
● 長期食用烈酒、濃茶、咖啡、辛辣及粗糙食物,以及過飢或過飽等無規律的飲食方式均可破壞胃黏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 5.循環及代謝功能障礙
● 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門靜脈高壓時,使胃長期處於瘀血和缺氧狀態,導致胃黏膜屏障功能減弱,胃酸分泌減少,細菌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胃黏膜炎性損害。慢性腎衰竭時,尿素從胃腸道排出增多,經細菌或腸道水解酶作用產生碳酸銨和氨,對胃黏膜產生刺激性損害,導致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
● 6.膽汁或十二指腸液反流
● 經胃鏡發現或證實膽汁反流是引起淺表性胃炎的一個重要原因。由於幽門括約肌功能失調或胃手術后十二指腸液或膽汁可反流至胃內,並破壞胃黏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向彌散至黏膜內引起一系列病理反應,導致淺表性胃炎。
● 7.幽門螺桿菌(Hp)感染
● 1986年,世界胃腸病學會第八屆會議上提出了Hp感染是淺表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Hp致病機理可能主要是通過破壞胃黏膜屏障,使H反向彌散,最終引起胃黏膜的炎症。
● 8.心理因素
● 由於心理衛生不健康,長期處於精神緊張、憂慮或抑鬱狀態,可引起全身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功能失衡。導致胃黏膜血管舒縮功能紊亂,造成胃黏膜血流量減少,破壞胃黏膜屏障作用,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反應。
● 大多數患者沒有明顯癥狀。可以表現為中上腹不適、飽脹、鈍痛、燒灼痛等,也可呈食欲不振、泛酸、噁心等消化不良癥狀。表現癥狀多不明顯,有時上腹輕壓痛。
1.上腹痛
最常見癥狀是上腹疼痛,大多數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癥狀。上腹部疼痛多數無規律,與飲食無關。疼痛一般為瀰漫性上腹部灼痛、隱痛、脹痛等。常常因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癥狀加重,少數與氣候變化有關。
2.腹脹
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多有腹脹。常常因為胃內瀦留食物、排空延遲、消化不良所致。
3.噯氣
患者有噯氣。表明胃內氣體增多,經食管排出,使上腹飽脹暫時緩解。
4.反覆出血
為常見癥狀。出血原因為在慢性淺表性胃炎基礎上併發的一種胃黏膜急性炎症改變。
5.其他
食欲不振、反酸、噁心、嘔吐、乏力、便秘或腹瀉等。
6.體征
檢查時有上腹壓痛,少數患者可有消瘦及貧血。
● 胃鏡及組織病理學檢查是慢性淺表性胃炎診斷的關鍵。
● 胃鏡
● ● 是慢性淺表性胃炎診斷首選方法,胃鏡檢查不僅可以觀察黏膜病變還可以取活檢。
● 幽門螺桿菌檢測
● ● 對於明確病因有輔助作用。
● 病理組織學檢查
● ● 組織病理學檢查及胃鏡檢查可用於確診慢性淺表性胃炎。
● 其他檢查
● ● 包括血清抗壁細胞抗體、內因子抗體及維生素B12水平測定,有助於排除自身免疫性胃炎。
● 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癥狀常常不明顯,主要依靠胃鏡及組織學檢查明確診斷。
● 胃鏡下病變部胃黏膜呈淡紅色,可伴有點狀出血和糜爛,伴或不伴水腫,表面可有黏液性滲出物。
● 如幽門螺桿菌檢測呈陽性,可明確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有助於指導治療。
● 如果經常出現上腹疼痛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相關檢查和診斷。
● 分為針對病因治療和針對癥狀治療。
● 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
● ● 應按照醫囑規範治療,根據我國專家共識意見,採用1種質子泵抑製劑+2種抗生素+1種鉍劑,療程10~14天。可選擇藥物有:
● ● 鉍劑:枸櫞酸鉍鉀、果膠鉍等。
● 十二指腸-胃反流
● ● 可應用保護胃黏膜、改善胃動力的藥物。
● 可用制酸藥物適度抑制或者中和胃酸、促動力劑或酶製劑緩解動力不足或消化酶不足引起的腹脹等癥狀,黏膜保護劑保護胃黏膜。
● 反覆上腹疼痛、噁心等癥狀反覆發作,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 如有誘因長期不斷刺激胃黏膜,可能會導致胃癌。
● 提倡分餐制減少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會。
● 倡導健康飲食,不吃霉變的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食物;避免過於粗糙、濃烈、辛辣食物。
● 避免飲酒、吸煙。
● 積極治療胃十二直腸反流、急性胃炎等疾病。
● 保持良好心理狀態以及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