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薟草
菊科豨薟屬植物
豨薟草(Xī Xiān Cǎo)一年生草本,高達1m以上,枝上部尤其是花序分枝被紫褐色頭狀有柄長腺毛及白色長柔毛。葉對生,葉片質薄,兩面被短毛,沿葉脈有白色長柔毛,中部葉闊卵形至闊卵狀三角形,長7—20cm,寬5—18cm,邊緣有大小不等的齒,頂端短漸尖。頭狀花序直徑2—3cm,多數,排成傘房狀;外層總苞片長1—1.5cm;舌狀花長約3.5mm。瘦果長約3.5mm.。生林緣、林下、荒野、路邊。腺梗豨薟、豨薟、毛梗豨薟等同類植物廣泛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地區,以野生為主,人工也可栽種培育。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切直立,上部分枝常成復二歧狀,全部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對生;基部葉花期枯萎;葉部葉三角狀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0cm,寬1.8-6.5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下延成具翼的柄,邊緣有不規則的淺裂或粗齒,上面綠色,下面淡綠,具腺點,兩面被毛,三出基脈,側脈及網脈明顯;上部葉漸小,卵狀長圓形,邊緣淺波狀或全緣,近無柄。
豨薟草
頭狀花序多數,集成頂生的圓錐花序;花梗長1.5-4cm,密生短柔毛;總苞闊鍾狀;總苞片2層,葉質,背面被紫褐色頭狀具柄的腺毛,外層苞片5-6枚,線狀匙形或匙形,開展,長8-11mm,寬約1.2mm;內層苞片卵狀長圓表或卵圓形,長約5mm,寬約1.5-2.2mm;外層托片長圓形,內彎,內層托片倒卵狀長圓形;花黃色;雌花花冠的管部長約0.7mm;兩性管狀花上部鍾狀,上端有4-5卵圓形裂片。瘦果倒卵圓形,有4棱,先端有灰褐色狀突起,長3-3.5mm,寬1-1.5mm。
腺梗豨薟與豨薟的區別在於;花梗和分枝的上部被紫褐色頭具柄的密腺毛和長柔毛;中部以上的地卵圓形或卵形,邊緣有尖頭齒;分枝非二歧狀。總苞背面密被紫褐色頭狀盼柄腺毛;舌狀花的花冠管部長1-1.2mm,舌片先端2-3齒裂,有時5齒裂。瘦果4棱,先端有灰褐色球狀突起。毛梗豨薟與前2種的不同點在於;花梗和枝上部疏生平伏的短柔毛;葉片卵圓形,有時二角狀卵形,邊緣有規則的齒;莖上部分枝非二歧狀。總苞片背面密被紫褐色頭狀有柄的腺毛;托生倒卵狀長圓形,背面疏被頭狀具柄腺毛。
性狀鑒別
莖圓柱形,表面灰綠色、黃棕色或紫棕色,有縱溝及細縱紋,枝對生,節略膨大,密被白色短柔毛;質輕而脆,易折斷,斷面有明顯的白色髓部。葉對生,多脫落或破碎;完整的葉片三角狀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0 cm,寬1.8~6.5 cm,先端鈍尖,基部寬楔形下延成翅柄,邊緣有不規則淺裂或粗齒;兩面被毛,下表面有腺點。有時在莖頂或葉腋可見黃色頭狀花序。氣微,味微苦。
顯微鑒別
粉末鑒別:葉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略平直,下表皮細胞垂周壁呈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花梗表皮可見單細胞頭及雙細胞柄或多細胞頭而柄部細胞排成2行的腺毛。非腺毛有2種,一種較長,先端銳尖,由2~4~8個細胞組成,長110~368~758 μm;另一種較短,多彎曲,壁極薄,由 4~6~12個細胞組成,長 30~130~272 μm。花粉粒圓形,直徑約 30 μm,表面具有較密的刺狀突起,具萌發孔3個。
理化鑒別
(l) 取本品粗粉 2 g,加水適量,置溫水浴中加熱溫浸 30 min,濾過。取濾液2 ml置試管中,加斐林試劑2~3滴,置水浴上加熱 5~10 min,有紅棕色沉澱發生。
(2) 取本品粗粉 2 g,加 75%乙醇 10ml,溫浸 20 min,濾過。取濾液2~3滴,滴在濾紙上,置紫外光燈下檢視,顯亮藍色熒光。
生於山野、荒草地、灌叢、林緣、山坡、路邊、荒地及林下,也常見於耕地中,海拔110-2700米。多野生,適應性強。喜溫暖、濕潤環境,在富含腐殖質的肥沃粘土和沙質壤土中生長好,產量高。土壤水分不定較多,否則易引起根部腐爛。低洼、積水地區不適栽培。
種子繁殖,可育苗和直播。
育苗:秋收后將土地耕深20cm左右,來年穀雨前復耕1次,每1hm2施堆肥75000-105000kg,整平作畦,播種,每1hm2用種3.75kg,覆土1-1.5cm,播后澆水,15-17d出苗,苗高5-10cm時間苗,苗距5cm。北方麥收後進行整地,施肥,作畦移栽(這時苗高30cm左右),每畦2行,行距45cm,株距30cm。
豨薟草
直播,芒種前10d,在麥地行間開溝,深3cm,覆土2cm。每4hm2用種最7.5kg,播后澆水。麥收后苗高7-10cm時,行距45cm,株距30cm。
直播地苗高6-10cm時,即行澆水和鋤草。苗高30-45cm時追施人糞尿或餅肥,施后澆水,或每1hm2施硫酸銨75kg。在植物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
豨薟草出自《唐本草》;“豨薟,葉似酸漿而狹長,花黃白色,田野皆識之。”“豬膏莓,葉似蒼耳,莖固有毛,生下濕地,所在皆有。” 《蜀本草》:“《圖經》雲,(豨薟)高二尺許,子青黃,夏采葉用,所在下濕地有之。”“豬膏莓,葉似蒼耳,兩枝相對,莖葉俱有毛,黃白色,五月、六月采苗,日干之。”《本草圖經》: “豨薟,春生苗,葉似芥菜而狹長,文粗,莖高二、三尺,秋初有花如菊,秋末結實,頗似鶴虱,夏采葉暴干用。近世多有單服者,雲甚益元氣。蜀人服之法: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九月九日,采其葉,去根莖花實,凈洗暴干,入甑中,層層涵酒與蜜,蒸之又暴,如此九過,則已氣味極香美。諧州所說皆雲性寒有小毒,與《本經》意同,惟文州高郵軍雲性熱無毒,去粗莖,留枝葉花實,蒸曬。
豨薟草
《綱目》:“《唐本草》謂豨薟似酸漿,豬膏母似蒼耳,列為二種。而成油《進豨薟丸(方)表》,言此葯與本草所述相異,多生沃壤,高三尺許,節葉相對。張詠名《(進)豨薟丸表》言此草金棱銀線,素莖紫荄,對節而生,蜀號火杴,莖葉頗同蒼耳。又按沈括《筆談》雲,世人妄認地菘為火杴,有單服火杴法者,乃是地菘,不當用火杴,火杴乃本草名豬膏母者,後人不識,重複出條也。按此數說各異,而今人風痹多用豨薟丸,將何適從。
李時珍常聚諸草諦視,則豬膏草素莖有直棱,兼有斑點,葉似蒼耳而微長,似地菘而稍薄,對節面生,莖葉皆有細毛,肥壤一株,分枝數十,八、九月開小花,深黃色,中有長子,如同蒿子,外萼有細刺粘人;地菘則青莖,圓而無棱,無斑無毛,葉皺似菘芥,亦不對節。觀此,則似與成、張二氏所說改編相合。今河南陳州采豨薟充方物,其狀亦似豬膏草,則沈氏謂豨薟即豬膏母者,其說無疑矣。蘇恭所謂似酸漿者,乃龍葵,非豨薟,蓋誤認爾。但沈氏言世間單服火杴,乃是地菘,不當用豬膏母,似與成、張之說相反。今按豨薟、豬冒母條,並無治風之說,惟《本經》地菘條有去痹除熱,久服輕身耐老之語,則治風似當用地菘,然成、張進御之方,必無虛謬之理,或者二草皆有治風之功乎。而今服豬膏母之豨薟者,復往往有效,其地菘不見有服之者,則豨薟之為豬膏,尤不必疑矣。”
藥性:辛、苦,寒。
歸經:歸肝、腎經。
功效:祛風濕,通經絡,清熱解毒,降血壓。
主治: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中風,手足不遂;癰腫瘡毒,濕疹瘙癢;高血壓。
豨薟草
用法用量:治療風寒濕痹宜制用;治熱痹、癰腫、濕疹宜生用。用量10-15克,煎湯或入丸劑。
注意事項:生用或大劑量易致嘔吐,故內服不宜過量。
配伍:配臭梧桐,既祛風濕、通經絡,又降血壓。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又有高血壓者最適宜。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腺梗希薟Siegesbeckia pubescens Makino的地上部分。
採收儲藏:夏、秋季開花前及花期采割,除去雜質,曬乾。
炮製: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段,乾燥。
1、《新修本草》:“主熱[匿蟲],煩滿不能食。”“主金瘡,止痛、斷血、生肉,除諸惡瘡,消浮腫。”
2、《本草拾遺》:“主久瘧、痰廕,生搗絞汁服,得吐出痰;亦碎敷蜘蛛咬、蟲蠶咬、蠼螋溺瘡。”
3、《開寶本草》:“療虎皮及狗咬瘡。”
4、《履巉岩本草》:“醫軟癱風疾,筋脈緩弱。為末,酒調服。”
5、《品彙精要》:“治中風失音不語,口眼歪斜,時吐涎沫。補虛,安五臟,生毛髮。明眼目,烏髭發,壯筋力。”
6、《本草蒙筌》:“療暴中風行邪,口眼喎斜者立效;治久滲濕痹,腰腳酸痛者殊功。”
7、《綱目》:“治肝腎風氣,四肢麻痹,骨痛膝弱,風濕諸瘡。”
8、《生草藥性備要》:“洗痔瘡,洗疳去腫。”
9、《醫林纂要·藥性》:“堅骨,行肝,燥脾,去熱。”
10、《分類草藥性》:“滋陰養血。”
1、對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2、抗炎作用。
3、降血壓作用和血管擴張作用。
4、抗血栓形成及對腸系膜微循環的影響。
5、抗早孕作用。
6、抗單純皰疹病毒作用。
7、其他作用,豨薟草甲醇提取物對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活性作用。
8、毒性,有小毒。
1、無風濕者慎服、陰血不足者忌服。
2、《唐本草》:“多則令人吐。”
3、《本草經疏》:“凡病人患四肢麻痹,骨間疼,腰膝無力,由於脾、腎兩虧,陰血不足,不因風濕而得,不宜服。”
4、《本草述》: “忌鐵。”
豨薟主要含萜和甙類,如豨薟糖甙(Darutoside)、豨薟精醇(Darutogenol)、異豨薟精醇(Isodarutogenol)、豆甾醇(Stigmasterol)、豨薟萜內酯(Orientin)、豨薟萜醛內酯(Orientalide)等。
《綱目》:“治肝腎風氣,四肢麻痹,骨痛膝弱,風濕諸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