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尾寒羊

偶蹄目牛科動物

大尾寒羊屬大脂尾羊,為農區綿羊品種。具有被毛同質性好,羔皮輕薄,肉質好,繁殖力強的特性。

河南大尾寒羊是生長於河南省優良的地方綿羊品種,其主產區為中國河南省的郟縣寶豐縣.該品種具有體質結實、結構勻稱、早熟、多胎多產、生長發育快、產肉性能高、羊毛品質好、耐粗飼、繁殖率高、抗病力強等優良特性,其具有獨特的種質特性和較高的保種利用價值。

2020年5月29日,大尾寒羊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

物種簡介


產地(或分佈):主要產區為山東省聊城和河北省黑龍港。
數量:1980年有4.7萬隻。

形態特徵


大尾寒羊
大尾寒羊
屬大脂尾羊,為農區綿羊品種。具有被毛同質性好,羔皮輕薄,肉質好,繁殖力強的特性。性情溫順,前軀發育較差,后軀比前軀高,四肢粗壯,蹄質結實。體重:成年公羊平均72千克,母羊52千克。羊毛品質:由細毛、兩型毛及極少量粗毛組成。剪毛量:公羊為3.8千克,母羊為2.7千克。毛長按春季測定,公羊平均為10.4厘米,母羊為10厘米。被毛纖維類型重量比,細毛和兩型毛佔95%。粗毛約佔5%。毛細度:肩部為26微米,體側為32微米。凈毛率為45%。生產的羔皮潔白,有花穗結構,毛股有6~8個彎曲。屠宰率:成年羊為62~69%,一歲羊為55~64%。成年母羊的尾脂重一般為10.5千克左右。產羔率為190%。

產地及環境


大尾寒羊產於冀東南、魯西聊城地區及豫中密縣一帶。產區為華北平原的腹地,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炎熱多雨。是我國北方小麥、雜糧和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之一。農作物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為大尾寒羊提供較豐富的農副產品。野生牧草生長期長,綿羊可終年放牧。

分佈範圍


大尾寒羊屬於肉裘兼用型品種,原產于山東與河南、河北三省接壤地帶,中心產區是山東聊城的臨清市,主要分佈於臨清的新華、大辛庄、康莊、金郝庄、老趙莊、松林等鄉(鎮、辦事處)。聊城市冠縣高唐茌平德州市夏津以及河北省的館陶、臨西清河等地也有少量分佈。其主產區為中國河南省的郟縣和寶豐縣。大尾寒羊現主要分佈在山東省臨清市,各村鎮均有大量飼養。

品種性能


大尾寒羊是耐粗飼、適應性廣、抗病力強和肉脂性能好的肉脂裘毛兼用型地方綿羊品種。大尾寒羊成年公羊平均體高、體長、胸圍和體重分別為:73.6厘米,74.1厘米,91.0厘米,72.0公斤,成年母羊分別為:64.05厘米,68.47厘米,87.26厘米,52.0公斤。產區一年剪毛兩次或三次,剪毛量,公羊平均為3.30公斤,母羊平均為2.70公斤。產肉性能和肉質好,繁殖力高。

主要價值


大尾寒羊的羔皮和二毛皮,毛股潔白、光澤好,有明顯的花穗,毛股彎曲由大淺圓形到深彎曲構成,一般有6~8個彎曲。毛皮加工后質地柔軟,美觀輕便,毛股不易鬆散。以周歲內羔皮質量最好,頗受群眾歡迎。大尾寒羊毛被同質性好,羊毛可用於紡織呢絨、毛線等。成年羊和羔羊的毛皮輕薄,毛股的花穗美觀,其二毛裘皮和羔皮深受群眾歡迎。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29日,大尾寒羊入選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品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