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後三國的結果 展開
后三國
中國歷史時期
公元534年,魏孝武帝奔走長安,原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由當時最有實力的鮮卑化漢人高歡擁立魏孝文帝年僅十一歲的曾孫元善見為魏孝靜帝,為自己登上帝位而鋪路,並與宇文泰所建的西魏對立,建都鄴城(今屬河北省)。中國大陸也進入了南北朝末期的“后三國時代”。隨後,東魏被北齊高洋所篡,西魏為北周宇文家族繼承,梁朝也經侯景之亂后被陳霸先所取。新成立的三國,開始了新一輪的互相攻伐。公元577年,北周在宇文邕的帶領下攻滅北齊,后三國結束,形成南北對峙。
公元547年,東魏將侯景受東魏及西魏逼迫投奔梁,梁武帝任用他北伐東魏。但在梁軍戰敗后,梁武帝意圖送還侯景以求和。他得知后舉兵叛變,南攻建康,史稱侯景之亂。梁將蕭正德引他渡江,使侯景攻入建康,梁武帝退至台城。之後各地雖有勤王之師,但皆觀望。侯景聞知勤王師后一度和談,但最後叛約並攻陷台城。建康淪陷后他屠殺江南世族,為南朝政治帶來毀滅性打擊。梁武帝最後餓死,侯景先後立殺梁簡文帝蕭綱及蕭棟,最後篡位,建國漢。但是侯景勢力僅在江東一帶,湖廣、四川一帶依舊由梁室掌控,只是各軍互相牽制,不願討伐。之後由廣州太守陳霸先率軍與湘東王繹派遣的王僧辯合進攻滅侯景。
梁元帝被殺后,陳霸先與王僧辯立晉安蕭方智為帝,即梁敬帝。而後北齊迎蕭淵明南下,梁軍被擊敗,王僧辯屈事而迎立為梁帝。陳霸先於是率軍殺王僧辯,復立梁敬帝,之後陸續擊潰北齊南侵及王僧辯餘黨,專政梁廷。最後於557年篡位,建國號為大陳改元永定,史稱陳武帝,梁亡。
中國歷史上朝代名與皇帝之姓重合者,僅南朝陳一家。公元557年,陳霸先廢梁敬帝,自立為帝,建立陳,是為陳武帝。
陳武帝是吳興人,此時,中國南方經過了多年的戰亂,當時僑姓世族及吳姓世族皆因侯景之亂而受創,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許多地方勢力亦紛紛割據。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國家,便註定是短命的。由於陳武帝無法盡數平定而采安撫的方式。
武帝死後其侄陳蒨繼位,即陳文帝。此時盤據兩湖的王琳叛變,聯合北齊、北周大軍東征建康。陳文帝先是擊潰王琳北齊聯軍,繼而封鎖巴丘,阻止北周順江東進。至此國勢方定。在位時期,他勵精圖治,復甦江南經濟,使南朝陳國勢強盛。
陳朝疆域以太建(569~582)時為最廣。太建五年伐北齊,得和、南司、衡、巴、羅、定、揚、霍、合、江、西楚、東廣、淮、涇、南譙、東豫、光、建、譙、仁、潼、安、朔、青、冀等州,不僅恢復了淮南故土,而且也恢復了淮北的部分州縣。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陳的統治,但畢竟由於國力衰微。當時北齊衰落,陳宣帝本能趁機攻滅,但他只想守成即可。而後北周趁機攻滅北齊,並在577年南征,陳軍慘敗,南朝陳岌岌可危。然而北周武帝突然去世,北周朝政內亂,北周遂無意南征。
534年高歡殺賀拔岳。孝武帝則任宇文泰代之,並與高歡決裂投奔宇文泰,高歡追之不及,改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即魏孝靜帝,遷都鄴城。孝武帝西奔后不久被宇文泰所殺,宇文泰改立南陽元寶炬為帝,即魏文昭帝,定都長安。北魏於534年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后滅亡。
東魏與西魏對峙
東魏534年建立,西魏535年建立。東魏及西魏表面上由拓跋氏後裔所繼承,實際上分別由高歡及宇文泰控制,所以在數年後分別篡奪,形成北周與北齊的對峙。基本上東西魏為沿山西陝西的邊河黃河為界。由於東魏繼承北魏的國力較多,所以不論在軍力、經濟或文化上均勝過西魏,但東魏在多次進攻后皆失利,雙方的對峙至此已定。
高歡所控制的東魏,是由鮮卑化的六鎮流民及河北世族所組成,高歡本身也是鮮卑化漢人,使得在政治上較倚重鮮卑族。後來北齊皇帝也都有意保持鮮卑習俗,提倡說鮮卑語及武事。高歡用人惟才是用,朝中不少名臣都是其夥伴,這些皆為後來的北齊打下堅固基礎。然而他戰術不及宇文泰,三次戰役屢敗。536年高歡率竇泰等人西征西魏,於潼關戰敗,竇泰自殺。隔年高歡趁關中大飢時率軍再度西征,於沙苑之役敗給軍力不多的宇文泰。至此分裂局勢大定,戰場也轉向河東地區。546年高歡再率十萬大軍西征,於玉壁和西魏守將韋孝寬發生玉壁之役。最後高歡戰敗,死傷七萬餘人,隔年病死於晉陽。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繼承霸業,對外驅逐叛將侯景,鞏固疆土,對內加強高氏根基,積極準備代魏自立,但不久離奇遇刺。其弟高洋繼任後於550年廢殺東魏帝,並屠殺東魏皇室,東魏亡。他建立了北齊改元天保,史稱北齊文宣帝。
宇文泰所控制的西魏,在八柱國等將領協助下,有效地抵抗東魏的多次進攻,鞏固西魏局勢。當時西魏在經濟及文化不如梁及東魏。他讓蘇綽等人改革,建立關中本位使胡漢將領同心協力、設置府兵制以建立職業軍人,維持尚武精神。這些皆使西魏國力強盛,也影響隋唐的政治制度與集團分佈。宇文泰趁南朝梁於侯景之亂后諸王內鬥之際,先後攻下蜀地及江陵,並立西梁為魁儡國。西魏帝後由廢帝、恭帝相繼繼立。556年宇文泰去世后,其侄宇文護專政。他於隔年廢西魏恭帝,國號周,立宇文泰子宇文覺為北周孝閔帝,西魏亡。
北周與北齊對峙
北齊繼承東魏版圖,於550年由齊文宣帝建國。齊文宣帝先後擊敗庫莫奚、契丹、柔然、山胡(屬匈奴族)等族,並攻下南朝梁的淮南地區。在經濟方面,農業、鹽鐵業、瓷器業都相當發達。北齊大致上同北魏,持續推行均田制。這些使得北齊的國力在初期均勝過北周及南朝陳。然而齊文宣帝在後期荒淫殘暴,並為了維護鮮卑貴族,屠殺漢人世族。他對人民的壓迫更重,使得北齊國勢衰落。齊廢帝繼立后,由其叔高演輔政。但高演不久即篡位殺帝,是為齊孝昭帝。齊孝昭帝在位期間,國力漸漸復元,還親征庫莫奚。但於兩年後去世,由其弟長廣王高湛繼立,即北齊武成帝。北齊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高緯同其父昏庸好色,國政混亂,還誅殺名將斛律光。之後北齊被陳攻下淮南,並在577年亡於北周。
北周繼承西魏版圖,於556年由北周孝閔帝立國,但朝政由堂兄宇文護掌握。周孝閔帝意圖聯合趙貴、獨孤信推翻宇文護。然而被其發現,趙及獨孤二人被殺,周孝閔帝於隔年先廢后殺。宇文護改立宇文毓為帝,即周明帝,但於560年又毒死周明帝改立宇文邕,即周武帝。周武帝采韜晦之計,在十二年後成功殺死宇文護,親掌朝政。周武帝為人英明雄偉,在他任內推動多方面的改革,使北周國力更盛。
577年周武帝東征昏庸混亂的北齊,於隔年攻克鄴城,北齊亡。
北周以儒家學說作為思想武器,去除鮮卑族的一些落後習俗和摒棄風靡一時的空談玄理。宇文邕注重培養大批具有儒家思想觀念的人士,作為政權的支柱。
僅僅說軍事方面,宇文邕當政期間也大量地吸納漢族為兵源,並且使得漢族和鮮卑族的將士們懂得協調作戰。而不像北齊那樣,鮮卑人嫉妒漢族,漢族懼怕鮮卑族。
東魏(534年-550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的一個地方性政權,中國北朝之一。都鄴,有今河南汝南、江蘇徐州以北、河南洛陽以東的原北魏統治的東部地區。由鮮卑化漢人高歡擁立魏孝文帝年僅十一歲的曾孫元善見為魏孝靜帝,為自己登上帝位而鋪路,並與宇文泰所建的西魏對立,建都鄴城(今屬河北省)。在整個東魏統治時期,政權一直掌握在丞相高歡家族手中,執政期間關東地區胡漢矛盾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東魏與西魏多次交戰,互有勝負,由於佔據了山東傳統富饒地區,東魏當時的經濟實力、人口數量都居三國(東魏,西魏,南梁)之首。原北魏政權在魏末各族人民大起義打擊下搖搖欲墜,統治階級內部展開了激烈的權力爭奪。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見爾朱氏之亂)控制了北魏中央政權。永安三年( 530 ),魏孝庄帝元子攸利用朝見機會殺爾朱榮,榮侄爾朱兆起兵赴洛陽,殺死孝庄帝,立元恭為帝(北魏節閔帝)。太昌元年(532),原爾朱榮部將高歡在河北大族的支持下,消滅潼關以東的爾朱氏勢力,殺節閔帝,立元修為帝,即孝武帝。北魏政權落入高歡手中。永熙三年(534) ,孝武帝不願作高歡控制的傀儡皇帝,逃往長安,投靠宇文泰。高歡本欲立元亶為皇帝,但後來打消了此念頭,隨即立元亶(文宣王)的兒子元善見為帝(孝靜帝),從洛陽遷都於鄴,史稱東魏。次年,宇文泰在長安立元寶炬為魏文昭帝,北魏正式分裂為東、西魏。
高歡以原六鎮流民為主,建立強大武裝,自己住在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使之成為東魏政治中心。高歡所控制的東魏政權,實質上是北魏將領和河北大族相結合的產物。他為了獲得鮮卑貴族的支持,竭力推行鮮卑化的政策;為了得到漢族豪強地主的擁護,聽任他們貪污聚斂,為非作歹,吏治日趨腐化。東魏與西魏相較,東魏地域廣、人口多,經濟發達。高歡屢次發兵進攻西魏,企圖吞併對方。天平四年( 537),東魏軍西征,在潼關左邊的小關遭西魏軍襲擊大敗,大都督竇泰自殺,高歡被迫撤軍。此後,雙方互有勝負。武定四年(546),高歡親率大軍 10餘萬人圍攻西魏據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苦戰50餘天,他病倒軍中被迫退兵,次年年初,死在晉陽。其子高澄、高洋相繼掌握東魏政權。武定八年(公元550年),高洋廢東魏孝靜帝,代東魏自立,東魏亡。東魏傳二帝,享國十六年,后高洋建立北齊。
高歡
西魏(535年-556年),中國南北朝時期的一個地方性朝代,532年北魏宗室元修被高歡立為帝即孝武帝。534年孝武帝與高歡決裂,高歡帶兵從晉陽南下,魏孝武帝元修被迫入關中投靠關隴軍閥鮮卑人宇文泰。十二月孝武帝被宇文泰毒殺,孝武帝死後,在535年正月宇文泰擁立魏孝文帝的孫子南陽王 元寶炬為帝,改元大統,與高歡所擁立的東魏對立,建都長安,政權實際上由宇文泰操控。551年三月,元寶炬死,長子元欽嗣位。554年元欽被宇文泰所廢,不久被毒死。元寶炬四子 元廓即位,同年去年號稱元年,為了迎合宇文泰胡化運動而被迫改複姓拓跋。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護承繼。557年宇文護得將領支持,迫魏恭帝禪讓,西魏滅亡。由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即大周天王,建立北周。建都長安(即今陝西西安)。至此西魏被宇文氏的北周取代,總止經歷兩代三帝,享國二十五年。在整個西魏統治時期,一直都由權臣宇文泰控制著政權,在他努力下,任用蘇綽等人改革,採用和北攻南策,使西魏進一步強盛。甚至攻入南梁的成都,奪取南朝西川荊雍地盤。在北方經濟逐漸恢復,人民安居樂業,且在三次戰役中大敗東魏大軍(最著名的是兩魏沙苑之戰),奠定北周統一中國北方和隋朝統一中國的基礎。
經濟上,勸課農桑,恢復了均田制。並注意屯田以資軍用。曾採納蘇綽建議進行改革,制定了公文格式,以硃色、墨色區別財政支出與收入,定出戶籍冊和臚列次年課役大數的計帳制度。大統十三年的計帳,在敦煌石室里有殘卷保存下來。后又針對地方官員制定六條詔書:清心、敦教化、盡地利、擢賢良、恤獄訟、均賦役。
又改革軍隊統轄系統,建立府兵制,以擴大兵源。這個制度為隋唐所沿用。形式上採取鮮卑舊八部制,立八柱國,實為六軍。每個柱國大將軍下設有兩個大將軍,共12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有兩個開府,共24個開府;每個開府下有兩個儀同,共48個儀同;一個儀同領兵千人。這樣,六柱國合計有兵四萬八千人左右。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府兵。
政治上,宇文泰實行以德治教化為主,法治為輔的原則。法律上,主張不苛不暴,而“法不阿貴”。思想文化上,推崇儒學,曾在行台設學。俘虜王褒、宗懍等均受到禮遇。后又令盧辯仿周禮更改官制,實行北周六官制,甚至政府文告也要仿先秦體。
宇文泰恢復鮮卑舊姓,如恢復元氏為拓跋氏。而所將士卒也改從主將的胡姓。從形式上胡化一批的漢人。
534年:魏孝武帝入關中投靠 宇文泰。
535年:正月宇文泰擁立 元寶炬為帝建立西魏。
551年:元寶炬死,長子 元欽嗣位。
554年:元欽被宇文泰所廢,元廓即位改名拓跋廓。
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護承繼其職。
557年宇文護逼迫拓跋廓退位,擁立宇文覺即大周天王,建立北周。
西魏 | |
首都 | 長安 |
君主 | 3帝 |
開國君主 | 元寶炬 |
亡國君主 | 拓跋廓 |
成立 | 535年,宇文泰擁立元寶炬為帝 |
滅亡 | 557年,拓跋廓被迫禪位於宇文覺 |
廟號 | 謚號 | 姓名 | 年號 | 使用時間 |
— | 孝武皇帝(出皇帝) | 元脩(有爭議) | 太昌 | 532年 |
永興 | 532年 | |||
永熙 | 532年-534年 | |||
— | 文皇帝 | 元寶炬 | 大統 | 535年-551年 |
— | 無,史稱廢皇帝 | 元欽 | 無,稱元年 | 552年-554年 |
— | 恭皇帝 | 元廓 | 無,稱元年 | 554年-556年 |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國歷史上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三個朝代。梁朝後期國勢敗壞,北齊和西魏相繼來攻,失去了大片土地,註定了北強南弱之勢。蕭衍建立,蕭方智時陳霸先廢帝自立,改國號陳。另外蕭衍的孫子蕭詧曾在江陵建立西梁,傳三帝,后亡於隋。
南北朝·南朝·梁之君主和年號 編輯 廟號 謚號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梁武帝
(南梁高祖追崇) 文帝 蕭順之— —
南梁高祖 武帝 蕭衍天監 502年—519年
普通 520年—526年
大通 527年—528年
中大通 529年—534年
大同 535年—545年
中大同 546年
太清 547年—549年
— — 蕭正德(本為臨賀王) — 549年
南梁太宗(初謚高宗) 簡文皇帝
(初謚明帝) 蕭綱在位時間 549年—550年 大寶 550年
南梁高宗 昭明皇帝(蕭棟追崇) 蕭統 — —
— 安帝(蕭棟追崇) 蕭歡— —
— — 蕭棟(本為豫章王) 天正 551年
— — 蕭紀(本為武陵王) 天正 552年
— 元帝 蕭繹 承聖
(承聖元年) 552年
梁朝
承聖(承聖二年) 553年
承聖(承聖三年) 554年
— 閔帝 蕭淵明天成 555年
— 敬帝 蕭方智 紹泰555年
— — — 太平 556年—557年
— — 蕭庄 — 557年
混亂的行政區劃梁朝行政區劃很混亂。512年,全國有23州,350郡,1022縣。540年,有107州,根據五品分級制,含上品20州,次品10州,再次品8州,再次品23州,下品21州。還有五品州外23州,不知在何處。
西梁(555—587年),又稱為後梁,為中國在南北朝時代出現的國家。承聖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殺梁元帝、立蕭詧為梁朝皇帝,史稱西梁或後梁。蕭詧是梁武帝之孫、昭明太子蕭統的第三子。字理孫,廟號中宗。西梁是梁朝宗室蕭詧在西魏扶持下建立的一個封建小朝廷,都江陵(今湖北江陵)。統治地區位於梁的西邊,故又稱為西梁。屬地僅有江陵附近數縣,先後是西魏、北周和隋的附庸,傳三世,歷三十三年(555—587年),滅於隋。
大梁VS/西魏/東魏
534 | 甲寅 | 中大通六年 | 北魏永熙三年 | 東魏孝靜帝 |
535 | 乙卯 | 大同元年 | 西魏文帝大統元年 | 天平二年 |
536 | 丙辰 | 大同二年 | 大統二年 | 天平三年 |
537 | 丁巳 | 大同三年 | 大統三年 | 天平四年 |
538 | 戊午 | 大同四年 | 大統四年 | 元象元年 |
539 | 己未 | 大同五年 | 大統五年 | 元象二年 |
540 | 庚申 | 大同六年 | 大統六年 | 興和二年 |
541 | 辛酉 | 大同七年 | 大統七年 | 興和三年 |
542 | 壬戌 | 大同八年 | 大統八年 | 興和四年 |
543 | 癸亥 | 大同九年 | 大統九年 | 武定元年 |
544 | 甲子 | 大同十年 | 大統十年 | 武定二年 |
545 | 乙丑 | 大同十一年 | 大統十一年 | 武定三年 |
546 | 丙寅 | 大同十二年/中大同元年 | 大統十二年 | 武定四年 |
547 | 丁卯 | 中大同二年/太清元年 | 大統十三年 | 武定五年 |
548 | 戊辰 | 太清二年 | 大統十四年 | 武定六年 |
549 | 己巳 | 太清三年 | 大統十五年 | 武定七年 |
550 | 庚午 | 梁簡文帝大寶元年 | 大統十六年 | 北齊文宣帝 |
551 | 辛未 | 大寶二年/梁豫章王天正元年 | 大統十七年 | 天保二年 |
552 | 壬申 | 梁元帝承聖元年 | 西魏廢帝元年 | 天保三年 |
553 | 癸酉 | 承聖二年 | 二年 | 天保四年 |
554 | 甲戌 | 承聖三年 | 西魏恭帝元年 | 天保五年 |
555 | 乙亥 | 承聖四年/梁閔帝天成元年 | 二年 | 天保六年 |
556 | 丙子 | 梁敬帝紹泰二年/太平元年 | 三年 | 天保七年 |
557 | 丁丑 | 太平二年 | (北周孝閔帝/北周明帝元年) | 天保八年 |
大陳VS北周/北齊
公元 | 干支 | 大陳 | 北周/大隋 | 北齊 | 後梁 |
557 | 丁丑 | 陳武帝永定元年 | 北周明帝元年 | 北齊文宣帝天保八年 | 後梁宣帝 |
558 | 戊寅 | 永定二年 | 二年 | 天保九年 | 大定四年 |
559 | 己卯 | 永定三年 | 武成元年 | 天保十年 | 大定五年 |
560 | 庚辰 | 陳文帝天嘉元年 | 武成二年 | 北齊廢帝乾明元年/北齊孝昭帝 | 大定六年 |
561 | 辛巳 | 天嘉二年 | 北周武帝保定元年 | 皇建二年/北齊武成帝太寧元年 | 大定七年 |
562 | 壬午 | 天嘉三年 | 保定二年 | 太寧二年/河清元年 | 後梁孝明帝 |
563 | 癸未 | 天嘉四年 | 保定三年 | 河清二年 | 天保二年 |
564 | 甲申 | 天嘉五年 | 保定四年 | 河清三年 | 天保三年 |
565 | 乙酉 | 天嘉六年 | 保定五年 | 河清四年/北齊後主天統元年 | 天保四年 |
566 | 丙戌 | 天嘉七年/天康元年 | 天和元年 | 天統二年 | 天保五年 |
567 | 丁亥 | 陳廢帝光大元年 | 天和二年 | 天統三年 | 天保六年 |
568 | 戊子 | 光大二年 | 天和三年 | 天統四年 | 天保七年 |
569 | 己丑 | 陳宣帝太建元年 | 天和四年 | 天統五年 | 天保八年 |
570 | 庚寅 | 太建二年 | 天和五年 | 武平元年 | 天保九年 |
571 | 辛卯 | 太建三年 | 天和六年 | 武平二年 | 天保十年 |
572 | 壬辰 | 太建四年 | 天和七年/建德元年 | 武平三年 | 天保十一年 |
573 | 癸巳 | 太建五年 | 建德二年 | 武平四年 | 天保十二年 |
574 | 甲午 | 太建六年 | 建德三年 | 武平五年 | 天保十三年 |
575 | 乙未 | 太建七年 | 建德四年 | 武平六年 | 天保十四年 |
576 | 丙申 | 太建八年 | 建德五年 | 武平七年/隆化元年 | 天保十五年 |
577 | 丁酉 | 太建九年 | 建德六年 | 北齊幼主承光元年 | 天保十六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