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縣誌

上海縣誌

1928年,繁華之地悉屬上海特別市,上海縣成為一個農村縣。 60年代起,上海縣發展成為上海市最主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之一。 1958年發展公社辦工業,全縣工業產值增長,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提高到27.5%。


上海縣已經走過了700年的路程。上海縣的700年,在中華文明史上佔有重要的一頁,對上海的發展來說,更具有決定性意義。上海縣從漁村、鹽場、市鎮走了出來,到近代,則孕育了我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解放后,又發展成為工農業發達,貿易興旺,經濟實力居全國2000多個縣前列,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上海縣。
這裡有許多可以值得研究的地方。我想,上海縣的發展,除了其他眾多原因,如地理位置優越,社會相對穩定等原因外,是否與上海縣不失時機地發展經濟,尤其是商品經濟,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寬厚胸襟,兼容態度,接受和吸收一切有用的東西,發展對外(國內國外)交往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我們分析造成上海縣歷史上幾次經濟發展高潮的原因,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如19世紀中葉前在全縣經濟中佔主導地位的農業和手工業,在唐宋時期主要還是種植供本地區食用的糧食,經營曬鹽業。隨著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元代植棉和棉紡織業迅速興起,所產棉花和棉布主要用來交換和貿易,其經濟效益明顯高於其他種植業和手工業,這已經是以贏利為目的的商品生產了。到了明代,棉紡織業更長盛不衰,成為全縣經濟支柱之一。一業帶百業,促進了全社會的繁榮。在不很長的時間內經濟結構發生如此迅速的變化,按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不可謂不快。更耐人尋味的是,棉花和棉紡織技術都不是“土生土長”的,而引自稱為“蠻族”的地方。棉花引種於閩廣一帶,紡織技術則是上海縣人黃道婆向黎族同胞學習,從海南島帶回來的。拋棄地方和民族偏見,虛心學習人家的長處和技術,這在當時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膽識。又如開埠后的上海縣,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壓榨是一回事,但在對待西方科學技術和管理手段上,多持取而用之,改而用之,最終發展自己的態度,而不一味排外。這種態度無疑是十分科學和開明的。正是這種不斷進取,不斷吸收,不斷求發展的精神,到清末民初,上海縣迅速發展成為全國工商業和金融的中心。上海縣在1928年析出上海特別市后,經濟則大大滯后了,即便在江蘇省60、多個縣中也已無足輕重。因政治腐敗,社會動蕩,地域狹小而造成的經濟活力的窒息不能不說是經濟滯后的重要原因。到1949年,全縣幾乎未能建造一條像樣的公路,人均收入不足50元。解放以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一系列的生產關係變革,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經濟建設,其目的是為了發展地方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經濟確實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長期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甚至到 70年代中期,在部分地區還未能很好解決農民的溫飽問題。原因很複雜也很多,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縣幹部和群眾始終未能安下心來一心一意進行經濟建設,全縣的經濟活動基本上處於封閉狀態,以致一次又一次喪失良機,難以充分發揮和利用大城市近郊縣這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發展商品經濟,未能改變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形態。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大力發展鄉村工業和第三產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經濟迅速起飛。在1979~1991年12年中,累計實現國民生產總值135.8億元,比1950~1978年28年中實現的43.6億元,還多出2.1倍。在較短的時間裡,國民經濟走完了以農業經濟為主向以工業經濟為主轉換的路程,基本奠定了全縣經濟格局,打下了較為雄厚的物質基礎,較好地解決了過剩勞力的出路問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這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其深遠的歷史意義將難以估計。這個局面的取得,其基本經驗,我以為是抓住了經濟建設這個頭。
當我們把視線從歷史轉向現實的時候,可以看到今天的上海縣更加充滿生機,在發生深刻的變化。這變化既是80年代以來變革的延續,又是更高層次上的發展,甚至可以說在經歷一場“蛻變”,迅速城市化的蛻變。這是時代的使然,勢不可當。可以預料,到本世紀末,或在稍長的時間裡,呈現在人們眼前的上海縣這片土地,不再是田園牧歌式的場景,將是一幅絢麗多彩的圖畫。這裡有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成片的住宅,宏偉的工廠,先進的市政設施,舒適的文化場館,美麗的校園,人們安居樂業,享受著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這樣說是有充分根據的。
首先,是地理位置的優越。上海縣位於上海市的腹部,幾乎把市區的西部和南部包了起來。解放后,就成為上海市區的延伸地,建造了大批的工廠、住宅、市政和文化設施,近年又開闢了虹橋、漕河涇和閔行3個經濟技術開發區,部分地區劃入浦東開發區。今天,隨著上海城市的擴大和走向國際化,面積幾乎相當於上海市區一半的上海縣370多平方公里土地,無疑是城市發展的寶地。
其次,擁有完備的交通設施和先進的通信手段,投資環境十分優越。上海最大的河流黃浦江和吳淞江流經縣境;上海唯一的航空港虹橋飛機場坐落境內;滬杭鐵路及外環線縱橫貫通全縣;公路四通八達,兩條國道是連接上海市和外地省市的交通要道。電話裝機容量2萬餘門,又有微波通信設施,國內首座衛星地面接收站也設在縣內。
第三,工農業生產先進,經濟發達,人員素質較高。1991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22.5億元,社會總產值68.7億元,財政收入3.8億元。以副食品和瓜果、花卉生產為主的農業生產,生產手段較為先進,商品率很高,在全市居有重要地位。今正進一步以城市和外貿出口市場的需要調整生產結構,這一領域將大有作為。工業門類較為齊全,固定資產原值達17多億元,工業總產值在千萬元、利潤百萬元以上的骨幹企業有61家,縣、鄉鎮正在規劃和建設工業小區,企業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生產技術將日趨先進,企業等級和產品檔次將迅速提高。房地產業已成為重要產業,起步早,實力雄厚。以商業、農村倉儲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緊緊依託城市和外貿出口,在國民經濟中佔有相當比重,1991年已佔國民生產總值的33.3%。外向型經濟突飛猛進,1991年,中外合資企業達81家;全縣工業品外貿撥交值占工業總產值19.8%。雄厚的經濟實力,較為合理的產業結構,為全縣經濟高速度發展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誠然,全縣人民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心同德,開拓視野,自覺置身於改革開放的洪流中,既腳踏實地地工作,又敢為天下先,善於吸收一切有用的東西,藍圖才會變成現實。
上海縣在歷史上曾編纂過10餘種縣誌。尚存的10種縣誌,為我們借鑒歷史經驗,研究上海的發生和發展,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料。今天,我縣地方志編纂工作者十年磨一劍,終於編纂完成了新《上海縣誌》,這是十分有意義的事。這是因為,第一,我們這屆修志,恰逢一個偉大的時代,為實事求是,較為客觀全面記載縣內的事和事物提供了根本的保證。第二,就志書本身來說,在記載的時間跨度上,跨躍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時代,社會主義時代豐富多彩的生活,為縣誌提供了大量的有價值的資料;從縣誌記載的內容來看,大大突破了舊縣誌的臼窠,突出了經濟部類;從縣誌記載的範圍看,與10種舊縣誌不同的是,縮小了記載的範圍,基本限於1984年時的縣域,填補了1928~1984年“小上海縣”縣誌的空白,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也是第一部《上海縣誌》。我相信,閱讀或查閱這樣一部全面記載上海縣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等情況的百科性資料書,不只會勾起許多同志對過去歲月的美好回憶,或引起苦澀的笑,更重要的是將增強和激勵起我們每一個人對建設好上海縣的今天、明天的信心和雄心。
我到上海縣擔任領導工作已屆9年。9年中,我時時刻刻感受到上海縣這塊熱土日新月異,也時時刻刻感受到全縣人民無比的創造力,可以說在上海縣度過的9年,是我一生中最為繁忙而又美好的時光。我衷心祝願上海縣繁榮昌盛,人民幸福。

凡例


一、本志所載,基本以1984年8月上海縣域為限,由此上溯到1958年8月前的上海縣縣域和西郊區(不含真如區部分)、新涇區(蒲淞區)、龍華區(漕涇區)區域。1928年前因上海縣、市分治而划屬上海市的地區的史實,除有關大事記、建置沿革、區劃、戶口、警務司法等連續性較強,地區難以分清的史料外,經濟、文化等重要史料不分散在各有關篇中記述,另設《特記(上)》專文記述。
二、本志根據上海縣域變化頻繁,今縣域基本在1958年由上海縣和西郊區兩部分組成的實際情況,所記各時期史實發生地,均直書其所隸乾的建置名稱,以保持資料的完整性。常用的除“上海縣”外,主要有抗日戰爭前“蒲淞區”、“漕涇區”;抗日戰爭勝利后至1956年“新涇區”、“龍華區”(有時簡稱為“兩區”、“西郊地區”);1956~1958年“西郊區”。“今縣境”,泛指1958年8月前上海縣和西郊區(不含真如區部分)及紀王地區。特殊情況另作說明。
三、本志不定上限,大多起記於事物、事件的發端期,下限1984 年,有的延伸,一般不過1988年。因上海縣撤銷,《大事記》、《建置》、《政權政協》、《政黨團體》等追記至1992年底為止。
四、本志“解放前”、“解放后“稱,上海縣以1949年5月15日,新涇區、龍華區以 1949年5月 24日為界。
五、本志分篇、分目、條目三層次記述,條目(用[]作符號)為主要載體。
六、本志不為生人立傳,所載人物以上海縣籍人物為主,人物排列按生年為序。
七、本志所用的解放后全縣性統計資料,原則根據縣統計局統計資料;各部門統計數據,參考各部門資料;各項經濟統計數據,除註明者外,均不包括境內的中央、市屬企事業單位。1955年前的人民幣按1955年新幣制折算。
八、本志所用資料,主要取自或參考上海縣檔案館、上海市檔案館、江蘇省檔案館和各種部門檔案室檔案資料,各鄉、鎮、局和各部門編寫的史料,報章刊物、專著,以及有關人士口碑和回憶材料。

總述


上海縣是上海市郊10縣之一。位於上海市腹部,與上海市區西南部犬牙交錯。縣境北端是東流的吳淞江;上海最大的河流黃浦江,從女兒涇入縣境,在閘港折而迤北,經龍華鎮東流入上海市區,把全縣分成浦西、浦東兩部分。1983年,面積427.83平方公里,耕地38.7萬畝;居民14.8萬戶,55.6萬人,農業和非農業人口分別佔69.6%和30.4%;轄有5個縣屬鎮、17個鄉。1988年,面積378 44平方公里,耕地33.6萬畝;居民12.3萬戶,41.6萬人,農業和非農業人口分別佔79.3%和20.7%;轄3個縣屬鎮、16個鄉。縣治辛庄鎮。
上海縣地處長江三角洲東南前緣。6000~7000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汪洋。因長江泥沙和海浪的沖積,4000多年前今馬橋鄉俞塘村向北經青浦縣徐涇一線以西的地區已經成陸。1300多年前今縣境全部成陸。全縣平均海拔4米左右。地表土層厚達180~300米,為長江帶來的泥沙沉積物形成的土壤質土,形成良好的農業耕作層。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並有礦泉水分佈。氣候具明顯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徵,溫暖潮濕,四季分明。
上海縣地接上海市區,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又具有完備的航空港、鐵路、公路、航道等交通設施和條件,對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極為有利。上海唯一的航空港虹橋飛機場坐落境內。滬杭鐵路及其外環線縱橫貫穿全縣,設有新龍華、莘庄等車站。公路四通八達,82條公路把各鄉與上海市區、鄰縣聯成一體,318、320兩條國道是聯接上海市和江、浙、皖及南方各省的交通孔道,近年又建成莘松高速公路。運營於境內的37條公交客運線路,組成滬西公交客運樞紐。黃浦江在縣內流經35公里,一半河道可通航萬噸輪船,納百川而形成以吳淞江、大治河淀浦河、橫瀝港等為主幹航道,縱橫交錯的航運網路。沿江河百餘座碼頭,年裝卸量可達千萬噸。郵政電信事業頗為發達,設於莘庄鎮的上海市內電話局莘閔區局,電話總機容量2.8萬門,縣郵電部門還裝有微波電信等設施。
上海縣具有良好的社會發展環境。大批市屬企業、重要的市政設施、住宅區、學校在縣內建成。虹橋、漕河涇、閔行經濟技術開發區如3顆寶石鑲嵌在縣之東部和南部,北新涇化工區、漕河涇電子儀錶區、長橋建築材料工業區、朱行工藝美術品區、吳涇化工區、閔行重型機器工業區等6個各具特點的工業區橫亘東部、南部,氣勢磅礴。田林等上海市住宅小區和新涇、長橋等新村陸續建成,形成上海重要的住宅區。設有華東化工學院、上海師範大學等6所大專院校以及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等研究機構。縣屬城鎮和鄉集鎮大多在改造。莘庄鎮已成為生活、文化設施較為齊全,交通方便,清潔、文明的新城鎮,大部分居民遷居新村。30年代部分地區始有自來水供應,近年建成可供百萬人口飲用自來水的長橋水廠和黃浦江上游引水工程臨江取水泵站。縣內又自辦縣、鄉、村水廠。1984年全縣65%人口飲用自來水。煤氣使用始於1955年,1984年全縣用戶2.2萬戶。
上海縣是上海市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蔬菜、家禽、鮮蛋、生豬、花卉、藥材生產在全市佔有重要地位。經長期演變,農業形成蔬菜區、糧棉油蔬菜夾種區和糧棉區3個生產區。物產豐富,商品生產率高,各種農副產品可滿足不同層次的上海市民的消費需要,還是重要的出口產品。
上海縣是上海市主要的旅遊勝地之一。有屬於良渚文化的馬橋古文化遺址,有黃道婆、宋慶齡等名人墓地,有上海烈士陵園。上海規模最大的佛教叢林龍華寺、現代化娛樂場錦江樂園以及上海動物園、上海植物園兩家專業公園均坐落境內。
上海縣在歷史上孕育了上海中心城區,近、現代又經歷了歷史巨變。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地理形勢,經濟的迅速發展,不斷的城市化,導致數百年來,上海縣縣域變化不已。1984年面積不及立縣時的1/5,縣治9遷,甚而引起1927年(民國16年)和1957年的撤縣之議。
上海縣立縣於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時面積約 2000平方公里。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1726年(清雍正四年)、1810年(嘉慶十五年)先後折地設青浦、南江兩縣和 川沙撫民廳(今川沙縣),面積僅為立縣時的1/3。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上海開埠,至1862年(同治二年),全縣被割裂為“公共租界”、“法租界”及“華界”(縣城區和與租界相鄰的地區)和鄉村4個部分。上海縣的土地上,實際形成了三權鼎立的局面,縣之管轄權僅限於華界和鄉村地區,政令不能通行於租界。上海縣開始了其屈辱的歷史。同時,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也在上海縣母體內迅速孕育起來,上海縣開始了其近代化的進程。上海城市規模的擴大,使得原以鄉村為主要管理對象的縣署及縣級機構難以對城市進行有效的管理。為適應這種變化,本世紀初建立了旨在適應城市管理的各種自治機構,在不根本改變縣行政職能的情況下有效的取代縣署的某些管理職能,形成了一種十分奇特的行政管理體制。但未能根本解決問題。1927年(民國16年),鑒於上海在全國的特殊地位和複雜情況,國民政府計劃,撒上海縣建上海特別市;這是上海縣行政管理體制上的一個根本性的變革,從而確立了上海的市級行政管理體制和城市的規模,以及特大城市的地位。因撤縣遭到反對,終於次年縣、市劃界,上海縣僅剩閔行等西南8鄉,從而也確立了上海縣的規模和地位,面積僅152.86平方公里,人口11.4萬人,為江蘇省61縣中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一個縣。這種情況差不多延續到1958年。是年,因上海市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城市擴大的需要,上海縣從江蘇省划入上海市,上海市西郊區的大部分地區併入,全縣面積擴大到463平方公里,人口增至43.2萬人。此後,又分別於1959年析出閔行和吳涇地區設立閔行區,1984年析出北新涇、漕河涇和龍華3鎮,縣域又不斷縮小。
上海縣域的變化,是上海縣經濟發展和不斷城市化的必然結果,為上海城市的崛起和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同時,對全縣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產生極大的影響。特別是1958年,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物產、不同風俗地區的組合,地區間的長短互為補充,更為上海縣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但其後縣域的頻繁變動,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如不利於全縣經濟建設、社會事業長期規劃的制定和實施,難以形成傳統的經濟、文化中心,縣內各地區間的經濟有機聯繫,也常因區域的變動而被割斷。
上海縣以經濟立縣,以經濟興縣。經濟興衰在其發展進程中起著決定的作用,而經濟的不斷發展,又始終是上海縣充滿活力的原因所在。
唐代,上海地區漁業、鹽業發達;捍海塘興築,平野沃疇,宜稻宜寂,又成為重要產糧區。宋代,海上貿易、漁業均有發展,酒稅成為重要稅源,以至到北宋熙寧年間有上海務之設。南宋咸淳年間,上海務一帶,“人煙浩穰,海舶輻輳”,儼然東吳一富庶之區,形成上海鎮,取代青龍鎮,設立市舶分司,成為貿易港口。元初,上海鎮有榷場、酒庫、軍隘、官署、儒塾、佛仙宮館、氓廛賈肆,“市易日盛,戶口繁多,民物富庶”。上海地區具備了立縣的條件。元代,植棉業、棉紡織業興起。曆元明兩代至清,植棉、棉紡織、沙船運輸等業和貿易都有長足的發展,上海縣日趨繁榮,孕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萌芽。農業上,元代引進棉種,植棉業逐漸普及,明代已大面積商品生產,至清嘉慶年間糧食種植已大部分為棉花所取代,進而全縣農田“棉七稻三”。棉紡織業因元初黃道婆革新棉紡技術,日益興盛,沙岡一帶有三梭細布,烏泥徑一帶有花紋被褥生產。降至明代中葉,上海縣已成為全國棉紡織業的中心,布匹行銷海內外,“龍華尖”、“七寶尖”、三林標布等布之精品馳譽天下。與棉紡織業同步發展起來的棉布、棉紗染色業也以靛藍而獨樹一幟,到明末發展為染踹業。附麗於棉紡織業和染端業的其他各業也日益興盛。為適應海運漕糧而興旺的沙船運輸業,起自元代。曆數百年,適及清康熙、雍正開海禁,更形興旺,到清乾隆嘉慶年間躍為上海縣一大經濟支柱。經濟和貿易的發展,使得上海縣的地位日益提高,乾隆、嘉慶年間,上海縣已成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但是,到鴉片戰爭前,上海縣在全國的經濟和貿易地位仍在廣州、寧波等城市之下。
除了經濟發展促進了上海縣繁榮外,明清兩代,還有兩件事在上海縣發展過程中,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一是明永樂年間,開浚范家浜,接黃浦,黃浦江成為上海最大的河流,聯長江,通東海,海船直抵上海縣城。位居中國海岸線中點的上海縣控江踞海,既有優良的港灣,又有富饒的長江沿江和三角洲作為廣袤的腹地,具備了發展海上貿易,最終成為國際性大城市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另一是清康熙、雍正開海禁后,上海縣憑藉上海港的優越條件,發展海上貿易和轉口貿易,上海港成為全國重要的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與外國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上海縣逐漸為國外所注意,也為上海縣優越的條件所吸引。遠在鴉片戰爭前,19世紀30年代就已成為西方商人尋覓的通商口岸,上海縣經濟和居民意識也更具有開放性和兼容性,為將來上海成為國際都市所必須具備的開放型經濟和文化的構築作了準備。
鴉片戰爭的炮火,把上海縣迅速地推向了世界。根據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上海被列為通商口岸之一。1843年上海開埠,這是上海縣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轉折點,從此上海縣進入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時代。一方面,英美法列強把上海租界變成完全獨立於中國和上海縣行政系統和司法制度以外的殖民地,並控制海關和江海航運,開設銀行,經營多種近代工商業,把上海縣變為傾銷商品,搜刮原料的主要口岸,掠奪中國財富,控制中國金融的基地,侵略中國的橋頭堡。另一方面,進一步催化了上海縣原有的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進一步確立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從而使上海縣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發祥地,對外貿易、金融、工業、商業、市政建設、交通郵電等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到19世紀末、本世紀初,上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最大的港口和金融、貿易中心。到20年代,更發展為國際大都市。上海縣成為中國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最集中,傳播馬克思主義最早的地方,誕生了中國共產黨。這一系列的變化,同樣也帶來了文化教育,乃至居民心態。生活習俗、居民籍貫構成等方面的巨大變化,形成了五方雜處,科學文明和愚昧落後相交織,東西文化衝撞而激蕩,躁動不安的文化風貌,鑄就了“上海人”。
在租界和華界極度膨脹和繁榮,不斷城市化的同時,上海縣的鄉村地區,面對漸來的西風,最初反應則是寂然的。鄉村居民依然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田地里依然是牛在犁地,牛力車、風力車、人力車在打水灌田。軋(棉)花行里人力在軋花,油車裡牛在榨油,農家機抒聲不斷。然而,鄉村地區在悄然發生變化。同為上海縣居民,已經有了“上海人”和“鄉下人”的稱呼之別,而“鄉下人”為“上海人”所看不起。蔬菜、花卉商品生產因城市日趨繁榮而迅速發展。集鎮出現了鐵、木、竹和軋米、榨油作坊,手工業得到發展。原來自編自用的編結品、刺繡品成為重要的出口品,編結、刺繡家庭手工業因而日益興盛。本世紀初,又出現一系列新事物,新式學校創辦,公路、鐵路修築,內河裡航行小客輪,郵局設立,報紙發行。20年代,近現代大型工廠建造,公路通行客運汽車,有的鄉村居民已不滿足於在當地購買日用品,而喜歡到靜安寺徐家匯、十六鋪等地購物,有人離家到城裡謀職求學,華洋百貨開始出現在大小集鎮的商店。這一切都在改變鄉村的面貌。但是,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形態未有根本的變化,農村的貧窮蕭條與租界、華界的富足繁華形成鮮明的對照。
1928年,繁華之地悉屬上海特別市,上海縣成為一個農村縣。縣有款產73%為特別市所有,只剩25%強,財政來源靠雜稅、漕米,合計年收入10萬餘元(銀圓),經濟困難。全縣經濟以農業經濟為主,棉花、糧食(水稻、麥)為主要作物,面積分別佔耕地的2/3和1/3。常年畝產籽棉不滿40斤,水稻400~800斤,小麥100~150斤。每畝平均收益5~6元(銀圓)。所產糧食僅供全縣半年消費,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手工棉紡織和刺繡為主要家庭副業。本世紀初期和20年代出現近代工業,1913年閔行振市電氣公司開辦,20年代有信大、泰山磚瓦廠。30年代中孚染料廠開辦,其他如毛巾廠、紗廠等小型工廠也陸續開辦,手工作坊遍布大小集鎮。1949年,全縣有157家工廠,從業人員1740人,農副產品加工業和建築材料業從業人員分別佔52.6%和26%。手工作坊386戶,從業人員953人,資產15.1萬元。工業總產值211.5萬元。商業戶 1203戶,從業人員 3783人,閔行鎮為首鎮,商戶 300戶,其他集鎮77~221戶。居民生活普遍貧困,農村人口人均年收入不足50元。
組成今縣境的另一部分的西郊地區(原為新涇區、龍華區),地接上海市區,北臨吳淞江,東南瀕黃浦江。地理條件優越,交通較為發達。1901年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修築虹橋路等馬路,1909年滬杭鐵路築成過境,1922年龍華航空港開闢,1928年通客運班車。近代工業始於19世紀下半葉,1874年江南製造局黑藥廠在龍華鎮創辦。1920~1933年,一批規模較大的工廠沿吳淞江和黃浦江陸續開辦,成為上海的重要工業區。上海水泥股份公司龍華廠和天原電化廠均為國內同行業最高生產水準的代表。大小集鎮均開設有數家軋花廠、軋米廠和油車。1949年,該地區有148家工廠,從業人員1.5萬人,紡織業從業人員佔一半以上。個體手工作坊296家,涉及40種行業,主要行業有鐵、木、竹器業和縫紉業。本世紀初、蔬菜、花卉商品生產迅速發展,解放初該地區已成為上海主要的生產區。農民兼業極為普遍。本世紀初至40年代,外國人、民族工商業者和官僚競相在虹橋路一帶購置地產,或營建花園別墅,或伺機高價拋售,形成上海重要的花園別墅區。
上海縣和西郊地區的工農業生產、居民生活水平均有較大差別,總體上西郊地區高於上海縣。生活習俗也有異殊。
解放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上海縣的經濟建設、社會事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並以其獨特的地理和人文條件,取得了發展的優勢。經過土地改革、農業合作化等生產關係的變革,大力開展興修水利、農田基本建設,發展農業生產,全縣生產力有較大提高,經濟實力增強,人民生活也有改善。但從總體上看,經濟建設長時期未能取得應有的發展水平。造成這種情況有縣內、外方面的原因,而縣內原因的形成又大多是外部影響的結果。概言之,縣內的主要原因是:(1)未能自覺地利用與上海市區相接的有利條件,未能發揮市郊結合的特點,發展商品生產,發展生產為城市、為外貿出口的產品;(2)把農業生產看作是發展農村經濟的唯一途徑,而對人多地少,依靠農業無法提高全縣生產力這樣的縣情缺乏認識,或認識不足,長時間只注重農業生產,忽視包括副業在內的其他產業;(3)把鄉村工業僅看作為農村經濟的補充部分,限制過多;(4)忽視第三產業。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上海縣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走城鄉一體化的道路,優先發展鄉村工業和第三產業,發展商品生產,經濟建設以較高的速度發展。上海縣已發展成為以工業經濟為國民經濟支柱,農、副、工、貿各業全面發展,外向型經濟成份不斷增長,經濟較為發達的縣。社會事業也取得令人矚目的進步。綜觀解放40餘年,變化較大的有:
縣域擴大,為全縣發展奠定了基礎。1958年,上海縣從江蘇省划屬上海市,西郊區大部分地區併入,縣域擴大了1/3,人口增加了91%,經濟實力大為增強。對上海縣的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上海縣的經濟建設,從此納入上海市總體規劃,上海縣成為上海市區的主要延伸地之一。1953~1985年,國家在縣內征地10萬餘畝,一大批建設工程平地而起,擴建了兩個航空港,拓辟了數十條公路和滬杭鐵路外環線。建設了田林等近10個居民住宅區,遷入了大批市區居民。建成了6個市工業區。工廠星羅棋布,1984年縣內有市屬工廠175家。建成3個經濟技術開發區。還開辦了6所大專院校、7家公園。形成了良好的發展經濟的社會環境。
為城市服務的功能不斷加強。60年代起,上海縣發展成為上海市最主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基地之一。蔬菜供應長年占上海市郊總上市量的1/3,品種多達300餘種,板葉喬菜、小閘黃狼南瓜等20多種特色品種,均為市民所喜愛的嘉蔬。近年又引進百餘種外國品種,以適應上海對外開放的需要。家禽、鮮蛋、生豬為主的副食品生產在全市舉足輕重,1979年後鮮蛋、生豬常年上市量占上海市郊總上市量的1/4和1/5。“文化大革命”中瀕於絕跡的花卉種植,近年恢復,除了康乃馨、富蘭等傳統品種,還引進國外小蒼蘭、扶郎花等新品種,上海縣成為上海最大的花卉生產基地,切花常年上市量佔全市80%。50年代中期發展中藥材生產,80年代種植面積佔全市2/3,近年成功引伸西紅花,常年上市量佔全國70%以上。
國民經濟迅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1949~1984年年均遞增8.58%(1949~1955年含新涇區、龍華區,1956、1957年含西郊區,下同),1949年3650萬元,1984年65121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分別佔24%、57.3%和18.7%。1988年達157378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分別佔13%、61.9%和25.l%。社會總產值,1949~1984年年均遞增12.2%,1949年2662萬元,1984年150497萬元,工、農業分別佔64.9%和17.7%。1988年399160萬元,工、農業分別佔71.6%和10.9%。縣財政收入,1949~1984年年均遞增15.2%,1949年133萬元,1984年19029萬元。1988年 29105萬元,在全國各縣中居第八位。
工農業生產結構發生根本變化,大批農村勞力向工業轉移。70年代前,全縣經濟以農業經濟為主。1949年工農業總產值3269萬元(1980年不變價,下同),工、農業分別佔6.9%和93.l%。1958年發展公社辦工業,全縣工業產值增長,在工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提高到27.5%。1970年工、農業產值分別占工農業總產值45.5%和54.5%。1971年工業產值首次超過農業,占工農業總產值51.9%。此後,工業生產始終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1984年工、農業產值分別占工農業總產值80.7%和19.3%,1988年則為92.3%和7.7%。鄉村工業吸收了大批農村勞力。1958年社辦工業從業人員占農村勞力6.8%,1962年下降為0.8%,1971年上升到 10.3%(含大隊工業,下同),1979年占 20.5%。1984年,農村勞力25.1萬人,鄉村工業(含生產隊工業,下同)從業人員佔41。2%,農業(含種植業、畜牧業、副業、林業、漁業,下同)從業人員佔42.2%。1988年,農村勞力22.1萬人,鄉村工業從業人員佔51.2%,農業從業人員佔24%。
農業生產增長,內部經濟結構調整,以蔬菜、生豬、家禽、鮮蛋為主的副食品生產發展尤為迅速。1949年農業產值3043萬元,1984年24071萬元,1949~1984年年均遞增6.09%,1988年達22599萬元。農業生產長期以糧、棉、油為重點,副業生產不斷削弱。60年代,為適應上海市區對副食品需求增加,發展蔬菜種植業和畜牧業,全縣農業基本形成了以糧、棉、油、蔬菜、畜牧生產為主的生產格局。在農業產值中,1950年種植業佔85%,畜牧業佔4.9%,副業佔9.6%,1958年種植業佔88.5%,畜牧業佔8.2%,副業2.8%,1964年種植業佔82.3%,畜牧業12.4%,副業4.4%,1984年種植業佔58.1%,畜牧業35.4%,副業5.5%,1988年分別佔47.3%,44.7%和5.9%。林業、漁業歷來僅各佔0.1~2%。解放后,糧食生產仍不足自給。1959年後,把提高糧食產量作為全縣經濟工作主攻方向,擴大糧田面積,增加熟次,全面推廣三熟制,糧田面積從1949年的11萬畝,擴大到1958年的13萬畝,1960年更達到23.3萬畝解放后最高水平。“文化大革命”中把糧食生產提高到政治問題的高度,凡與糧食生產爭勞力、財力、肥料的其他農副業生產均受到限制,糧田長年穩定在18萬畝上下。1984年糧田16. 5萬畝,常年畝產874公斤,總產14.6萬噸。此後調整種植結構,減少棉花播種面積,繼續擴大糧食生產,爭取農村人口糧食自給。1988年糧田擴大到21.4萬畝,常年畝產648公斤,總產14.1萬噸。全縣糧食生產和消費有半數之差,除馬橋、諸翟等鄉有商品糧生產外,余則不足自給,由國家供應部分統銷糧;蔬菜區用糧基本由國家供應;畜牧業用糧大部分從外地調入。棉花是最主要的經濟作物,種植逐年減少。1952年棉田24.4萬畝,佔全部耕地52.8%,1961年僅8.4萬畝,只佔耕地19.9%。以後長年穩定在10萬~14萬畝。1984年10.l萬畝,畝產皮棉60公斤,總產0.6萬噸。1985年起大幅度壓縮棉田,1988年僅種植0.1萬畝,畝產皮棉39公斤。油菜解放后成為重要經濟作物,長年面積6萬畝左右。1984年5.7萬畝,畝產132公斤,1988年5.5萬畝,畝產108公斤。蔬菜、家禽、鮮蛋、生豬生產商品率將近100%。在經營思想上,長期把副食品生產是為了上級下達的任務,而不作為商品生產,單純追求產量,忽視精細和名特品種的生產,影響經濟效益,難以形成與上海這特大城市相適應的現代化生產,在出口生產上始終徘徊不前。但副食品生產基本保證了上海市區居民的正常需要,為安排好市區居民生活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蔬菜生產,1952年菜田4.7萬畝,次年發展到6.2萬畝,1959年10萬畝,為解放后菜田最多的一年。1964年降至5萬畝。1984年6.1萬畝,畝上市蔬菜154.3擔。1988年6萬畝,畝上市量114.3擔,畝產值1255元。家禽、鮮蛋、生豬生產一度發展緩慢,60年代才有規模商品生產。1957年僅上市0.7萬羽家禽、4.l萬公斤鮮蛋,1966年增加到15.8萬羽家禽、14.8萬公斤鮮蛋、19.7萬頭生豬。1978年,擴大副食品生產,上市家禽204萬羽、鮮蛋3309萬公斤、生豬 30萬頭。此後發展千頭豬場和萬羽雞場規模經營,上市量增加,經濟效益提高。1984年上市家禽209萬羽、鮮蛋 18481萬公斤、生豬39萬頭,1988年分別上市家禽 370萬羽、鮮蛋1967.l萬公斤、生豬45.6萬頭。
工業經濟成為全縣國民經濟支柱,鄉村工業發展為主要經濟成份。鄉村工業的發展,產生了始所未料的深遠的歷史意義,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縣的面貌,改寫了千百年農村的歷史,鑄就了一代新人。鄉村工業的發展,也經歷了坎坷曲折的道路。解放初,縣地方工業主要由私營工業和個體手工業組成。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縣地方工業形成兩個系統,一是原私營企業、個體手工業作坊經過1956年對私營工業社會主義改造而組合的縣屬工廠和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統稱縣屬工業;另一系統是為了增加人民公社全民所有製成份,體現人民公社“一大二公”,配合農業機械化而興辦的人民公社工業,統稱社辦工業。經過1962年“調整、鞏固、充實、提高”,企業減少,工業產值下降。1963年,企業減至137家,縣屬企業和公社企業分別佔54.7%和45.3%;從業人員4344人,縣、公社分別佔60%和40%;產值5816萬元,縣、公社分別佔66 6%和33.4%。在全縣經濟中,工業處於配角地位,部分公社企業只維持社內農業機械的維修業務。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縣工業發展遇到了契機。從內部環境看,60年代初已見端倪的農村人多地少矛盾日益嚴重,到1966年農村人均耕地僅1.01畝,而每畝耕地產值只有185.4元,生產資金匱乏,農民收入低微,生活改善困難,大批勞力尋找出路。從外部環境看,受1966年發生的“文化大革命”影響,不少市屬工廠生產不正常,一批產品下放到郊縣企業生產,同時,部分污染環境嚴重的工廠也把產品轉移到公社企業生產。內外環境的雙重影響,為上海縣工業,尤其是公社工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1970年,中央提出發展公社工業和“五小”工業(小鋼鐵、小機械、小化肥、小煤窯、小水泥),更為全縣工業發展開闢了道路,各農業生產大隊也陸續興辦企業,以解決勞動力出路和生產資金匱乏問題。全縣有工業企業474家,縣、公社大隊分別佔11.4%和77.8%;從業人員2.2萬人,縣、公社大隊分別佔23.l%和43%;產值10387萬元,縣、公社大隊分別佔60.l%和33.4%。因在發展社隊工業和發展農業的關係上,和發展社隊企業所帶來的“走什麼道路”等問題上的看法,對社隊企業的經營方向、職工人數、報酬分配等各方面仍多加限制,企業發展艱難。但因社隊企業自找供銷渠道,自負盈虧,講究經濟效益,社隊工業還是成為全縣經濟中最為活躍的成份,工業經濟在農村經濟中所佔比重日益增大,農村經濟實力大為增強,斂集了更多的農業和水利建設資金,吸收大批勞力,社隊企業在重重阻力中得以發展。至1976年,全縣企業雖然仍只有449家,但從業人員增加到5.3萬人,企業規模擴大,實現產值28052萬元。1979年,全縣調整產業結構,把發展工業作為發展國民經濟最主要的途徑,全縣經濟工作的重點轉向工業,工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縣辦企業調整產品結構,以市場為產品生產導向,轉產市場適銷產品,增加出口產品的生產。社隊工業增加投資,擴大生產規模,逐步改變作為城市大工業附庸的情況,生產獨立產品,把產品推向市場。同時,利用城市大工業的優勢,發展市鄉聯營企業,並於1985年創辦第一家中外合資工廠。社隊工業在全縣工業中迅速取得了主角的地位。1984年,全縣企業767家,縣、鄉村(含生產隊,下同)分別佔7.3%和91.9%;從業人員11.8萬人,縣、鄉村分別佔11.9%和87.2%;產值100836萬元,縣、鄉村分別佔20.7%和68.3%。全縣形成10個主要行業,主要產品100餘種。1988年,有企業1960家,縣、鄉村分別佔3.9%和87. 6%;從業人員16.7萬人,縣、鄉村分別佔9.4%和86.7%;產值303097萬元,縣、鄉村分別佔14%和82.7%。
商業零售擴大。1956年後,商業經營由私營商業為主轉為以國營、供銷合作社商業為主渠道;以經營生活資料為主,擴大為生活、生產資料並重,商業網點覆蓋率進一步提高。1970年形成以國營、供銷合作社商業為主體,集體商業、個體商業同步發展的多種渠道的流通體制。社會零售額顯著增長,1950年2705萬元,1956年8388萬元,1966年 10078萬元,1976年 20348萬元。1984年 46568萬元,1988年 100106萬元,居全國各縣之首。
房地產業成為重要產業之一。50年代至80年代前,房地產業主要是公房出租,1984年公房面積115萬平方米,年收入房租135萬元,長年收不抵支,靠國家財政補貼維持經營。1982年,開拓商品房,並在市郊結合部開闢5個商品房基地。到1987年,開工面積11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52萬平方米。1988年,縣、鄉兩級房地產開發所得利潤達4000餘萬元。
積極發展倉儲業。50年代中期,倉儲業在近郊農村發展,主要為市屬工廠、商店或公司儲存物資,收取費用,發展緩慢,后又被嚴厲禁止。1979年後,倉儲業成為近郊農村主要產業之一,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1985年有倉庫797座。1988年,發展到1107座,其中內倉166萬平方米,外倉151萬平方米;儲存物資300000萬元;從業人員6000人;收入8734萬元。
外向型經濟發展迅速,成為全國十大縣級出口產品基地之一。出口產品年有增長,50、60年代以農產品、手工藝品為主,近年服裝、玩具、機電產品成為主要出口產品。外貿出口撥交值逐年增長,1978年達3588萬元,1984年18328萬元,其中工業品13643萬元,占工業總產值0.5%,出口產品生產廠50餘家。1988年,外貿撥交值47027萬元,其中工業品44001萬元,占工業總產值15.7%,出口產品生產廠近百家。近年還積極引進外資,開辦中外合資合作企業,1985年第一家中日合資企業虹麻綉品有限公司創辦后,至1988年中外合資企業32家,吸收外資9048.6萬美元,外資吸收額居上海市郊之首。為改善投資環境,1983年起陸續興建一批賓館、飯店、別墅,有西園、新苑、程橋等飯店、賓館及虹橋、假日、花園等別墅。
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等事業隨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呈現新面貌。近代教育濫觴於1899年,是年強恕學堂開辦。本世紀20年代,又有中學、職業學校開辦,30年代開辦民眾教育館,實施成人教育。40年代又設高中。1945~1949年學齡兒童入學率40~50%。但是大部分人無力上學,或中途輟學,1949年成人92%為文盲。解放后興建大批學校,初等、中等普通教育蓬勃發展,並開展掃除文盲教育。1970年後形成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和成人教育網,保證所有青少年都能得到接受初中教育的機會。1979年全縣基本掃除文盲,1983年普及小學教育,1985年在上海市郊率先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迅速,60年代中期全縣形成縣、鄉、村三級醫療網路,1984年有病床 1200張,90%以上人口得到公費、勞保、合作醫療的醫療保障。計劃生育率達99%以上。居民平均期望壽命71.94歲。文化事業呈現大城市城郊特色。文化設施較為完備,鄉有文化中心站,縣有文化館、工人俱樂部,全縣影劇院17座,座席2萬餘席。體育事業蓬勃發展,1973年建縣體育館、1982年建縣體育場,1987年建上海市賽車場,近年全縣有39%人口經常參加體育活動,1987年被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評為“全國體育先進縣”。
人民生活有了根本的改善。經濟收入提高。1949年農村人均收入不足50元,長期以農業為主要經濟來源,收入增長緩慢,1957年農村人均收入僅60元,1966年144元,1976年213元,大多數人只能維持日常生計,不少農民向生產隊透支。1979年後社隊工業發展,畜牧業也迅速發展,農民收入增加,1984年農村人均收入達638元,1988年1328元。城鎮職工收入增加,1958年人均586元,1966年622元,1976年574元,1984年999元,1988年1948元。經濟收入增長和消費觀念的變化,引起消費結構的變化。1981年根據農村40戶調查戶統計,食品消費佔總支出39.8%、衣著佔9.7%、住房14.1%。文化l.3%。1984年食品消費佔40.9%、衣著7%、住房21.7%、文化1.3%。1988年根據農村百戶調查戶統計,食品消費佔總支出38 5%、衣著10.3%、住房13.1%、文化0.1%。70年代後期起,日常生活變化最為顯著的是,一、城鄉均不虞溫飽;農戶家庭經濟中,農業收入所佔比重大為下降,來自工業或其他行業的收入一般佔60%以上,因而收入來源得到保證;二、農村住房條件有了根本改善,農戶普遍翻建樓房,1988年人均居住面積20平方米以上,大批城鎮居民住進新工房;三、80年代前還作為貴重耐用消費品的手錶、縫紉機、自行車等成為普通消費品,電視機、電冰箱等逐漸普及。
居民生活習俗隨時代變化而漸變。近年因經濟收入大幅度增加,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實行,大部分勞力從第一產業轉向第二、第三產業,對外交往日益頻繁廣泛,生活習俗的變化更為顯著。逐漸趨同於上海市區居民,同時又保持一些傳統習俗,呈現新舊交替,城鄉結合的特徵。社會價值觀念和消費觀念也發生變化,特別是年輕一代,正經歷著劇變。
已經過去的700年,是上海縣發生深刻變化的 700年;其中最後40餘年的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徹底改變了上海縣的面貌。今天上海縣即將步入她的第八個100年,而已經到來的本世紀最後10年,又是上海縣發展關鍵的10年,上海縣將加速城市化,將面臨歷史性的巨變,任重而道遠。面對撲面而來的奔騰洶湧的改革開放熱潮,全縣人民將勇於搏擊,積極開拓,充分發揮地接上海市中心區、經濟實力雄厚、農工商基礎設施完備等有利條件,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和第三產業,把這塊寶地建設成為開放型、多功能,產業結構合理,科學技術先進,充滿生機,美麗、富饒、文明的城鄉一體化的新城區。
1949~1988年上海縣主要國民經濟指標情況表
單位:萬元
年份
國民
生產總值
社會
生產總值
工農業
總產值
年份
國民
生產總值
社會
生產總值
工農業
總產值
1949365026623269l969184582284222822
19506799421651101970169992274421749
19517091418446571971182912639625155
1952815450405810l972200152989528510
19538295564263081973208773279130509
1954825059106439l974228023706034410
19558643629168691975232393940036311
1956994879559098l976264384480141771
1957994685759456l977251864546941377
19589377829887411978304985951749824
1959126361385214032l979342257056559465
19601390417526185271980412648847772279
196111399116321195119814613610073782584
196211669113181214719825051611071092741
1963114621229713258l98353848124105101948
1964137271545816787198465121150497124907
1965151631711618359l98582060198686160593
1966153041807819475198695302222076177834
1967151031751218824l987121232287294212718
196816389193352125319881573783991602294488
註:(1)資料出處縣統計局1980年上海縣統計資料。
(2)1949~1955年含新涇區、龍華區,1956、1957年合西郊區。
(3)工農業生產總值按1980年不變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