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悲歌行的結果 展開
- 唐代李白的詩作
- 漢樂府
悲歌行
唐代李白的詩作
《悲歌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有人認為後人偽托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古詩。《悲歌行》本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古辭是寫遊子思歸而不得的悲感,李白此詩從內容和形式上都作了創新和發展。他以恣肆的文筆,發泄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哀嘆,是一篇聲討封建社會壓抑人才的檄文。此詩以四個”悲來乎,悲來乎“為標誌可分四段。第一段開頭作者直抒胸臆,接著在宴會上唱出了心中的孤獨與寂寞,隨之情感的格調由抑變揚,宴會氛圍又重新轉入熱烈之中;第二段表達作者對富貴和生死的看法,第三段用孔子、微子、李廣、屈原等典故,為古人也為自己的懷才不遇鳴不平;最後一段繼續用典,可以看作是李白一生中理想與現實矛盾衝突的生動闡釋。
第一段此詩的開頭便是“悲來乎,悲來乎”,直抒胸臆,這也是李白詩歌慣常的抒情藝術手法,營造了時光奔騰,人生易老的一個深刻的人生感悟,在這場酒宴上,李白一開始就高嘆“悲愁來了,悲愁來了”,也體現了李白詩歌中天真、率直的一面。李白詩中更是體現著一种放言無憚的天真和率性,很多詩句都是脫口而出,直言袒露,較少思慮避諱偽飾。“悲從中來,不可斷絕”,於是一曲《悲來吟》,唱出了李白心中的那份孤獨與寂寞,“悲來不吟還不笑,天下無人知我心”,或許真的是“古來聖賢皆寂寞”,這位聲振寰宇,名播華夏的歌者,此時此刻,寂寞的心境又有誰人能懂,此時的李白已經是不如了人生的晚年,曾經的理想抱負,曾經的萬丈豪情,或許已經和那曾經的大唐盛世一起埋葬在那再也回不去的時光中。“琴鳴酒樂兩相得,一杯不啻千鈞金”,宴會氛圍又重新轉入熱烈之中,這便是李白性格的純真,感情汪洋恣肆,隨性而發,不為物惑,同時在這裡也看得出,“酒”在李白詩歌中的重要意義,他即使李白詩歌中精神寄託的一種意象,也是他揮灑萬丈豪情的工具。李白最突出的一個藝術特徵就是豪放灑脫,而酒便是這種性格不可缺少的陪襯品,使他衝破了清規戒律,任意揮灑,從而形成了酣暢恣肆,奔騰雄奇的藝術個性。“李白的詩歌個性主要憑藉於他始終常見的日月風雲、黃河滄海等雄偉壯闊的藝術境界,但也體現在他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酒和月,成為他最重要的精神伴侶。“酒”也是李白厭倦世俗后遁世的一種工具,因為他本生的儒道互補思想,也就決定了他在追求現實世界中建功立業的志向受阻后,轉向游山問道,寄情山水。
第二段同樣是以“悲來乎,悲來乎”起興,來表達李白對富貴和生死的看法。“天雖長,地雖久”取自於《老子》上篇第七章,而“金玉滿堂應不守,富貴百年能幾何”也同樣是取自於《老子》上篇第九章。大意是:金玉滿堂,不能長久。富貴而驕奢,自己招來禍患。在這裡李白也明確表明了他的富貴觀,以及道家所謂的任性自然,並不去刻意的追求,他的浪漫灑脫心境也決定了他對金錢看得很淡,為了“人生得意須盡歡”,而寧願用“五花馬,千金裘”去“呼兒將出換美酒”,有人認為李白有種及時行樂的消極頹廢思想,而這正是李白純真率直性格的體現。道家崇無為而尚不爭,作為有著“詩仙”之譽的李白當不會為這滾滾紅塵中的俗物所裹足,他追求的是高蹈塵外的瀟灑。
李白在對待生死問題明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生死有命,順其自然,雖然不否認早年李白也有過追求長生不老的想法,但此時的李白,已經是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了,在看盡了世事變化后,也對生命有了最本質的看法,“死生一度人皆有,孤猿坐啼墳上月”,不必去窮盡這死生的奧秘,不如“且須一盡杯中酒“來的灑脫快活。
而最後一段則可以看做是李白一生中理想與現實矛盾衝突的生動闡釋。李白身負傲世才華,有身逢開元盛世,所以“盛唐士人積極入世、進取的人生態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李白是個功名心很強的人,有著強烈的“濟蒼生”“安社稷”的儒家用世思想。但他既看不起白首死章句的儒生,不願走科舉入仕之路,又不願從軍邊塞;而是寄希望於風雲際會,李白本身的浪漫主義詩人的氣質,也決定了他對功名偉業的追求,他一直仰慕著古代的魯仲連、范蠡、酈食其等人,能夠憑一己之力建立不是功勛。
全詩直抒胸臆,更體現著一种放言無禪的天真率性。
此詩作於李白晚年。李陽冰為在“疾亟”之中的李白《草堂集》作序,時在寶元年十一月初十。安旗《我讀李太白》云:“此序當是曾經李白過目而為之首肯者”。郭沫若曰:“李白在當時或許尚在病中,但離去世也不會太遠了。”據此此詩約作於寶應元年(762)末,作於《笑歌行》之後。
李白曾經在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后因得罪高力士而離開宮中。天寶十一年(752年),李白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后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台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游華山,南下回宣城,後上廬山。至德元年(756年),李白被三次邀請,下山赴尋陽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后,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關嶺縣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李白遇赦后在江南一帶漂泊,於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李白的作品想象豐富,浪漫奔放,意境獨特,才華洋溢,在詩歌的藝術成就被認為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巔峰。其詩作在全唐詩收錄於卷161至卷185,有《李太白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