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失

詞語

自失,漢語辭彙,拼音是zì shī。

詞語解釋


⒈因感空虛、不足而內心若有所失
⒉自己失去時機。
⒊失身。
⒋自己逃逸。失,通“逸”。

引證解釋


⒈因感空虛、不足而內心若有所失。
列子·仲尼》:“子貢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
《史記·日者列傳》:“宋忠賈誼忽而自失,芒乎無色,悵然噤口不能言。”
葛洪《抱朴子·嘉遯》:“赴勢公子勃然自失,肅爾改容。”
劉肅《大唐新語·舉賢》:“太宗嘗問侍臣曰:‘朕子弟孰賢?’ 魏徵對曰:‘臣愚不能盡知,唯霍王元軌,數與臣言,臣未嘗不自失。’”
⒉自己失去時機。
劉基《諭甌栝父老文》:“惟父老審圖之,無自失。”
⒊失身。
《易·比》:“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程頤 傳:“二雖中正,質柔體順,故有貞吉自失之戒,戒之自守,以待上之求。”
⒋自己逃逸。失,通“逸”。
《莊子·應帝王》:“明日又與之見 壺子,立未定,自失而走。”

出現課文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十六課,社戲,在課文中的意思:完全為笛聲所陶醉,彷彿自身都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