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城
上都城
上都是元王朝建立的陪都,又稱做灤京、上京,城址在今正藍旗五一牧場境內。
目錄
元王朝的創始人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生於1213年(太祖八年)。成吉思汗臨終前遺命第三子窩闊台繼承汗位,大汗的領地、宮帳及兵馬都交給幼子拖雷。拖雷有子11人,正妻所生有蒙哥、忽必烈、旭烈冗、阿里不哥等4子。蒙哥(憲宗)於1251年繼承汗位時,任命其弟忽必烈總領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忽必烈奉命由漠北南下,駐帳於金蓮川,召募天下名士,既有滿腔經綸的學者,又有精通治理國家的謀士,有人獨具一技之長,有人是戰功卓著的勇將,成為一個文武兼備的政治集團,稱為金蓮川幕府。忽必烈在這些幕僚的策謀和參與下,對邢州、河南、關中等地進行綜合治理,採取中原地區傳統的漢法,改變了蒙古汗國傳統的統治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忽必烈在總理漢地軍國事務時,不出征的夏季便駐在金蓮川,冬季則尋找避寒的地方居住。金蓮川幕府的大多數人都來自南方,不習慣於草居野次的賬蓬生活。
忽必烈為了解決這一矛盾,便在1254年(憲宗四年)修復在戰亂中已經破壞的撫州,充做幕府人員的暫時住所,隨後去金蓮川上籌建城郭,做長期經營的打算。1256年(憲宗六年)忽必烈命令劉秉忠選擇合適的地點興築城郭,劉秉忠選中了桓州城東面、灤河北岸的沖積平川為築城地點。這座城郭地址的北半部為一條東西橫豆的土崗,取名為龍崗,南臨灤河,東西都是廣闊的草原,背靠起伏的山巒,氣派宏偉,適宜於興築大規模的城郭。興築工程用了三年時間,第一年先建宮室,第二年開始築城,第三年基本建成,命名為開平。正當營建開平的時候,有人告發忽必烈及幕府人員偷用國庫錢財和濫收賦稅。蒙哥汗對於忽必烈的所作所為,違背蒙古傳統的統治方式,觸犯了蒙古統治集團的利益,便派人到各地考核、羅織罪名。忽必烈不得不妥協讓步,交出河南、陝西、邢州的權力,撤回幕府人員,將愛女送到蒙哥處當人質,蒙哥才停止了考核。蒙哥汗於1259年(憲宗九年)在四川釣魚山死去,在鄂州前線的忽必烈和留守漠北的阿里不哥聞訊后,都開始了爭奪汗位的活動。忽必烈從前線北撤,在燕京城外屯住了三個月,等待大軍北撤和聯絡支持他的宗王,1260年三月才回到開平。蒙古宗王從東西道率部來會,忽必烈的妻子也被護送回來。同年十月便在開平登蒙古大汗位,建元中統。
阿里不哥在漠北也自稱為大汗,與忽必烈唱開了對台戲。忽必烈便率兵北上,奪取蒙古汗國的都城和林,取消阿里不哥的汗位,終於佔領了和林,阿里不哥西退。忽必烈鑒於和林的地理位置、經濟狀況和當時的政治形勢都不適宜作為全國的統治中心,便將官帳南遷,從此和林城便失去了都城的位置。
忽必烈即汗位的最初幾年,面臨著治理中原地區和處理漠北阿里不哥叛亂兩大難題。在建都方面,也有建都燕京、符合漢人地主階級幫助蒙古統治者建立正統王朝?還有建都開平,利用自己的根據地,建立與內蒙本土的聯繫中心,照顧蒙古民族利益和生活習慣的問題。忽必烈即位之初,大部分時間都駐在開平,到燕京也是駐在城郊的潮河川或州等地,直到1263年(中統四年)才確定將開平府升格為都城,定名為上都;第二年又將燕京改名為中都,以中都為首都,上都為陪都,確立了兩都制度。1272年(至元九年)改中都為大都,1276年(至元十三年)在原中都城東北新建的大都城基本建成,宜到1285年(至元二十二年)官署和居民大多遷入新城中。
上都城的擴建和改造也經歷了幾年。1261年(中統二年)時,先在開平設立宮殿府,負責營建工程。第二年將興州、松山縣和望雲縣劃歸開平府。確立兩都制度后,便著手在上都進行大規模建設。1263年(中統四年)設立上都路總管府,升上都路管領的望雲縣為雲州,松山縣升為松州;又將宣德州升為府,改屬上都路。后又經過多次調整,到1267年(至元四年),上都路已管轄有一府、六州;十五縣,直到元王朝滅亡。上都路管領的府為宣德府,府治宣德(今河北宣化縣),直轄宣德、宣平(今河北張家口市東北)、順聖(今河北陽泉)三縣。府轄兩州:奉聖州(今河北琢鹿縣)下屬永興、懷來(縣治已為今官廳水庫淹沒)、紹山(今北京延慶縣);蔚州(今河北蔚縣)下屬靈仙、靈丘(今山西靈丘縣)、飛狐(今河北源縣)、安定(今河北白樂)、廣靈(今山西廣靈縣)等五縣。還轄有興州,州治 興安(今河北承德市西部),轄興安、宣興(今河北灤平縣二縣;松州(今赤峰市郊西八家)桓州(新桓州、今正藍旗黑城子)、雲州(今河北雲州)等地。
上都城內先設置上都路總管府,遇車駕巡幸時,行駛留守司職權。1281年(至元十八年)正式設置了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總管府事,改變了以往用路總管府代替留守司的作法,負責宮廷守衛、供應、修繕、車馬、園林、飲食等等。元王朝的主要機構,在上都城都有分衙或下屬官署。這些官署主要是為每年隨從皇帝到上都駐夏的官員處理政務所設置,有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大司農司、翰林國史院、集賢院、宣政院、宣徽院等的分衙。其次是長期住在當地管領稅課、人匠、站戶、各斡耳朵及各投下人戶等軍事的官署。還有管領慎戍護衛軍隊的軍事機構等等。
上都是皇帝駐夏用的陪都,既是皇帝避暑、遊樂的場所,又是處理國家政務的地方,在總體布局上要體現中原地區傳統的都城布局觀念,也要考慮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特點,具有救郁的草原城市特色。上都城垣由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組成,城外的美麗地帶則分佈著大面積的民居,再遠些則分佈著軍營和據守點等軍事設施。(圖十三)。
宮城是上都城中最主要的建築,位於全城東部偏東,為皇帝居住的宮殿區域,總體設計上採用園林式,不同於中原地區歷代王朝建築的宮城,城牆用黃土夯築,外面用青磚包砌而成,現今殘高約5米,下寬10米,頂寬2.5米。城垣東西寬570米,南北長820米,四角有角樓。東、西、南三面城牆正中開設城門,東面叫東華門,西面叫西華門,南面叫御天門。御天門直對著皇城南門明德門,每年皇帝巡幸時,文武百官至此下馬步行,唯有皇帝騎馬直入。皇帝在上都期間有重大決策詔偷時,在御天門前舉行隆重的儀式宣讀詔書,再送往大都轉發全國各地。現今僅存有門址。宮城城牆的東西兩牆外約25米處,有寬約1.5米的石砌夾牆,沿夾牆外有條通道,在北牆外約100米處與皇城北牆內的通道相通,就是沿央牆東西通道,經皇城北門,可進入外城的北半部的御苑區域。自宮城南門進入的大路,與東、西華門內的大道相交,呈了字形的路口,在丁字口的北面有一座方形大建築台基,有人推測為大安閣遺址。在北牆正中還有一座大型建築台基、與城牆等高,平面呈門形,東西長約75米,類似北京明清故宮的午門,但台基下部無門道,有人認為是穆清閣遺址,或是大安閣遺址,或是司天台遺址。官城內的建築物,
陳了這兩處大台基位於城中央外,其餘都是隨地形而布置,多環繞不規則形池沼,墊出地基,上建殿、堂、亭、謝;每組建築物的平面布局,大都是呈品字形是正堂前配以東西廂房,個別建築物平面布置如工字形。宮城內的建築物,除上面已提到的名稱外,主要建築物還有洪搐殿、水晶殿、香殿、宣文閣、容思閣、仁春閣,其餘建築物有鹿頂殿、歇山殿、祟壽殿、隆德殿、清寧殿、摘木亭、萬安閣、統天閣等等,現今都已不能考定出確切的位置。
皇城位於全城東南部,包圍著宮城。城牆用黃土夯築,外表用石塊包砌,上高6米,下寬12米,頂寬2.5米。城垣平面為方形,每邊長1400米。南、北牆正中各開門,並加築有方形翁城;東、西兩牆上各開2門,加築馬蹄形瓮城。皇城的南門叫做明德門,北門可能叫做復仁門,在東城牆上的3門,分別叫做東門和小東門;在西牆的2門、分別叫做西門和小西門。皇城內街道布局整齊,主次分明,對稱布局。以明德門至御天門的大街為中軸,左右各有一條南北大街,與東、西門間的大道十字相交,並與小東門、小西門內的街道相交呈丁字街;在這幾條主要街道兩側有銜巷.相通。由這些整齊布局的街巷,將城內劃分成若干方形的街區。在這些建築區內,現今還可看出一些較大的建築址和圍牆遺跡,朝廷機構就是分佈在這些街區中,還建有一些佛寺、道觀和孔於廟等。城內東北隅和西北隅為兩處規模較大的寺院,西北角的是乾元寺,東北角在是大龍光華嚴寺,都是藏傳佛教薩邊派的寺院。元朝皇帝崇尚薩派儲教,尊奉其首領為國師,因此所建寺院位置與官城一樣佔據主要位置。孔子廟在皇城內東南角,現存有前後兩殿遺跡,外有圍牆環繞;西北連接一座小院落,應是國子監遺跡。外城在皇城的西北兩面,用土夯築了西、北兩牆及東、
南兩牆的半段,即外城的東、南兩牆與皇城的東、畝兩牆相接,構成了外城的東、南兩牆,形成全城總平面皇正方形,每邊長2200米。外城城牆不用磚石包砌,殘高約5米,底寬10米,頂寬3米。西、南兩牆上各開1門,並築有馬蹄形瓮 城;北牆上開設2門,外築方形瓮城。在城外西北角及東南角挖有城壕,城牆上無馬面及角台遺跡。自皇城西北角至外城西牆之間,築有一道矮牆,寬約2米,現殘高約1米,格外城分割為南北兩部分,南北不能相通。外城的南半部分為上都留守司、上都路總管府等地方官署、寺院、作坊分佈區域,現今尚可辨認出局部地區的街巷布置情況。西牆與皇城西門之間有一條大道,但通至西牆前為止,原來這裡似應有門,但經改筑後封閉。外城的北半部分為皇家園林區域,元代稱為北苑,又稱做御苑、御花園、內園、御林苑等等,為
一東西橫豆的土崗。崗上見有幾處建築址,土崗中部有一處用石塊壘砌的大圍牆,東西長350米,南北寬200米。苑內是為皇家豢養禽獸和培植花木的地方,以供皇帝玩賞,自官城的夾道經皇城的北門,就可進入北苑之中。城外的東、南、西三面的關廂地帶,都有街道和民居建築遺跡。東關長約800米,並向東北方延伸,南關長約600米,與灤河南面的建築物相連,今河岸還存在有連接兩岸的石橋基礎;西關向西延伸約1000米,北城牆外側無建築及街道遺跡。居民和市肆所在的關廂地帶,街道較窄,且隨地形曲折;建築物低矮,一艇均無建築台基,臨近小山坡地方的房舍,僅是土築牆身的小房子,有的為半地穴式的簡陋房子,僅可棲身而已。在東、西關地帶,有兩處規模巨大的糧倉,有牆圍繞,院內有巨大的倉房基址,東關的叫萬盈倉,西關叫廣積倉。在城垣北面約1公里的山坡下,分佈有大面積建築基址,有整齊的布局,房舍和道路秩序井然,有的大築群外還築有圍牆環繞,這些應是衛戍鎮守上都城軍兵居的營房區域。在這個區域內的建築遺址中,地表散布的文化遺物甚少,在一處小型佛寺遺址內,出土有殘瓦及泥塑佛像碎片等物。上都是元王朝皇帝的離官別墅,忽必烈每年四五月間從大都來到這裡駐夏,直到八月才回到大都,從此以後的歷朝皇帝,都作為制度承襲下來,直到元朝末年農民起義軍燒毀:上都宮殿,不再值得行幸為止。忽必烈在上都登上皇帝寶座,後繼的成宗、武宗、文宗和順帝也都是在上都即位的。皇帝即位時,要舉行隆重的忽里台(大朝會),對先朝斡耳朵(官帳)、駙馬、諸王及蒙古各部長等,都要大加賞賜,並舉行盛宴慶祝,一般都要宴飲三天。出席這種盛大宴會的,每天都要穿同一顏色的服裝,稱為詐馬宴,或譯寫為質 孫宴,同一色的服裝稱為質孫服。詐馬宴安排在城外的昔刺 斡耳朵內舉行,昔刺為黃色的意思,這個地點漢人直稱為西內。舉行宴會的宮帳稱為棕毛殿或棕殿,可容納兩三千人同
時宴飲,應是夏季多雨時在帳頂上鋪蓋棕毛而得名。棕毛殿旁還建有慈仁殿、龍光殿等建築物。皇帝每年到上都駐夏對,大多數蒙古宗王都要來到上都朝,稱為朝會;派到各行省的主要官員,有時也參加上都朝會,討論國家軍國事每年到上都朝見皇帝也成為一種制度。朝會時,也有行詐詐馬宴這套儀式,只是規模較小些。皇帝在上都期間,除了處理國家大事外,宮廷要為他舉辦一系列的活動,主要是宴會、佛事、狩獵、祭把和其它娛樂活動。
上都城內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佛事活動是“游皇城”,每年夏六月十五日置白傘蓋1個,頂用素緞,用泥金書寫梵文,稱為鎮伏邪魔護安國剎,用諸色儀仗導引,自西華門登上皇城,在鼓樂聲中游轉皇城一周。如此盛大的游皇城活動,是1270年時據帝師八思巴的旨意舉辦的,是最有力的宣揚藏傳佛教的活動,後來成為慣例,每年二月在大都舉行,六月又在上都舉行一次。平時還有受戒、祈福、止雨等佛事活動,每年多達165次,后改為104次,皇帝幾乎每天都要參加佛事活動。道教和其宗教在上都也要舉行一些宗教儀式,有時皇帝也要參與其事。
上都城所在地方,是良好的牧場,不適宜於農業生產,每年從皇帝前來的王公貴族、官僚、僧道、士兵、僕役人等,以及前來朝勤的蒙古王公貴族及隨行人員,其數量都大大超過了上都城的常任人口,因此上都城的糧食和日用物品,都是遠道運來。燃料主要用松柴,砍伐附近山上的森林。馬牛羊肉、奶、酒等畜產品,是蒙古人生活必需品,都來自附近草原上的牧民。為都城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手工業用品,上都城外的關廂中有著一定的規模的手工業作坊和店鋪。最值得注目的是:每年皇帝來此駐夏季節,各種商販也蜂擁而至,酒樓店肆紛紛在關廂地帶開張營業,內地及江南地方的各種生活用品,都有商販長途運來,以滿足各族各階層人士之需。而當息從隊伍離去以後,商品需求量立即下降,許多商人也就相繼離開了。在上都城附近的草原上,情況也大致相同,每年皇帝駐夏時節,前來朝勤的諸王貴族也隨同帶來了大量牲畜,氈車如雪,白馬如雲,牛羊散滿了草原。每年秋天皇帝及息從人員返回大都,諸王貴族們也紛紛離去,回到各自的冬營盤去過冬。元朝末年,有些宮帳戶的貧苦牧民,在定投無路的情況下,也有到上京城附近的金蓮川上冬營盤裡過冬的。
1358年(至正十八年)農民起義軍關先生、破頭潘、沙劉二等,由大同直趨上都,焚毀了上都宮殿,經歷一百年之久陸續建成的上都宮殿,便在農民戰爭中化為灰燼。1368年元順帝退出大都,先撤到上都,第二年撤至應昌府。1369年明王朝軍隊攻戰了上都,將城內殘存的房舍盡行拆毀,改築了城垣,改稱開平府。1371年(洪武四年)改設開平衛,隸屬大寧都指揮使司。1403年(永樂元年),將開平衛撤退至獨石口,改屬萬全都指揮使司。元上都城址變成一片廢墟。后入只見城址內建築台基很多,便將古城叫做兆奈曼蘇默,為蒙古語一百零八座廟的意思。巍峨宏偉的上都城,出現在蒙古高原之上,秀麗的草原風光,多彩的民族風情,絢麗的宮廷建築,俊秀的皇家園林,奇異的珍離猛獸,引起了當時國內外人士的矚目,給親臨其境者以難忘的印象,許多文人都寫下了詩文。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到上都鈔朝見世祖忽必烈,《馬可波羅遊記》中有專章記述上都,宮殿、御花園、棕殿和一些奇異故事都被記錄下來。元人的許多文集中,載有不少關於元上都的詩文,最有名的詩篇有:楊允孚《灤京雜詠》、薩都刺《上京雜詠五首》、胡助《上京紀行詩》、周伯琦(上京雜詩》、鄭彥昭《上京行幸詞》、王沂《上京詩》、宋本《上京雜詩》、乃賢《失刺斡耳朵觀詐馬宴》……等等。元代文人吟詠上都的詩篇多達五百餘首;題材包括山川、氣候、動物、植物、風俗、宴飲、朝會、佛事、宮廷、園林、街市等等,耳聞目睹的一切人間事物,都在詩篇中有所反映。如著名詩人薩都刺《上京雜詠五首》都是記述宮廷宴會的,其描寫開宴時盛況寫道:“一派簫韶起半空,水晶行殿玉屏風。諸王舞蹈千官賀,高捧蒲萄壽兩官。”描寫飲宴所在的棕毛殿“沙苑棕毛百尺樓,天風搖曳錦絨鈞。內家宴罷無人問,面面珠簾夜不收。”再如詩人楊允孚《灤京雜詠》,詩集多達一百首詩,描寫的民族風情最引人入勝。其中寫道:“紫菊花開香滿衣,地椒生處乳牛肥。氈房納石茶添火,有女寨裳拾糞歸。”自註:“紫菊花惟灤京有之,名公多見題品;地椒草牛羊食之,其肉香肥。納石,達旦茶。”記述“游皇城”盛況寫道:“百戲游城又及時,西方佛子閱宏規。采雲隱隱旌旗過,翠閣深深玉笛吹。”自註:每年六月望日,帝師以百戲入內,從西華入,然後登城設宴,謂之游皇城也。”描寫皇城內的景象時寫道:“偶因試馬小盤桓,明德門前御道寬。樓下綠楊樓上酒,年年萬國會衣冠。”自註:“明德門、午門也。”根據元人這些詩文,大致可以復現上都城的各種情景,因而也是很有價值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