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五井鄉

山西長治市平順縣的下轄鄉

中五井鄉位於平順縣北部河谷,距縣城10公里,全鄉東西寬約6公里,南北長約9公里,總面積55.39平方公里,屬丘陵山區。全鄉轄15個行政村,24個自然庄,總人口7578人,耕地8529畝。

內容介紹


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平均氣溫7.8 ,無霜期180天,年平均升降水量518毫米,最少日照2585小時,本鄉交通便利,公路長李線貫穿南北,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904元。
全鄉園地1042畝,有林地2.4萬畝,水域1011畝,未利用地3.8萬畝。
全鄉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穀子等。
乾鮮水果主要有花椒柿子核桃蘋果、棗,本鄉產的花椒聞名全國,是“中國大紅袍花椒之鄉”。

經濟情況


經濟作物

蔬菜、山鷹椒、葡萄草莓排珩村的無公害綠色“四季”蔬菜、天腳村的草莓、葡萄,佔領山化、平順市場,深受消費者青睞。

林副產品

“留村紅”牌花椒系列產品,“晉農情”牌農副系列產品,“玉鳳”牌烏雞蛋,天然蜂蜜等。

工業企業

選礦企業5個

農副產品企業

雙喜綠色有限公司、永信綠色食品公司、遠森色拉油廠等。

環境資源


自然環境與資源
中五井鄉屬丘陵山區,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平均氣溫7.8℃,無霜期180天,年平均降水量518毫米,蒸發量1300毫米,最少日照2585小時,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農業鄉。
全鄉主要農作物有玉米、小麥、穀子等;乾鮮水果主要有花椒、柿子、核桃、蘋果、棗;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葡萄、草莓等。
人口耕地
全鄉總戶數1952年為1218戶,1978年為1850戶,2010年為2647戶;總人口1952年為4899人,1978年為7698人,2010年為7747人;耕地面積1952年為11059畝,1978年為8650畝,2010年為8529畝;人均耕地面積1952年為2.25畝,1978年為1.12畝,2010年為1.10畝。
交通
該鄉地理位置優越,區位優勢突出,省道長李線像一條中軸線貫穿南北,留村、西賽、下五井、排珩、中五井、北頭、小賽、天腳等9個行政村由北向南分佈在長李線沿線,2007年全鄉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交通相對便利。
2010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3130.7萬元,糧食總產量2301噸,農民人均純收入2496元。

發展措施


抓科普示範創建 促農民增產增收
山西省中五井鄉歷屆黨委、政府領導都非常重視科普工作,把科普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了對科協工作的指導。鄉黨委書記兼任科協主席,並由一名黨委副職分管科協工作,日常科普工作由一名專職幹部具體負責。鄉黨委、政府的年初工作計劃中,把“加強科技興鄉步伐”作為指導思想之一,把“加強科普工作,增強農業科技含量”與“抓好黨建”等共同列為年度計劃,從而推動了科普示範創建。
注重宣傳培訓,促進科普示範創建
科學技術的普及推廣要以對科學技術的廣泛宣傳為先導。為了搞好科普宣傳,中五井鄉建立了科普惠農服務站,配備了15名科普惠農信息員,除利用科普惠農信息欄宣傳外,還利用廣播、板報、廟會等多種形式宣傳科普。並在全市首創了雙月刊《科普窗》,定期向農民宣傳科普常識、科技信息,引導農民學用科技,倡導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同時,還多次邀請市、縣有關專家對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指導農民科學種養。從而促進了科普示範創建。
抓好典型示範,強化科普示範創建
百姓創新意識不強,常有跟風的習慣“種地不用問,看人種甚咱種甚”。因此,典型的示範作用就很明顯。為此,中五井鄉科協採取了三種方式抓好典型示範。
一是以戶示範帶動全村。北頭村的縣人大代錶王志英率先辦起了“北頭村種植養殖協會”,從山東購進魯西黃牛飼養,帶動北頭村養殖業快速發展,養雞、養豬、養兔、養牛都初具規模,北頭村成為中五井鄉的養殖示範村。
二是以黨員示範帶動村民。后南頭的程海柱等三名黨員合股興建“玉風特種養殖場”養殖烏雞,帶動全村許多村民從事烏雞養殖和包裝加工。
三是以村示範帶動全鄉。排珩村是全縣有名的蔬菜種植示範村,中五井鄉科協多次引導推廣,到2009年,下五井、中五井、北頭、天腳、上五井、小賽等村從事蔬菜種植的村民越來越多,全鄉現有日光大棚50架,移動大棚50架,全鄉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1000畝,有力地促進了中五井鄉的產業結構調整。

經濟發展


規模種植業和特色養殖業。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規模農業,形成了以留村為主的核桃花椒區;以排珩、下五井等村為主的蔬菜區;以中五井村為主的扁桃區;以北頭村為主的優質水果區;以天腳村為主的特色種植區;以小賽村為主的畜牧養殖區。依託亞行貸款、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大力發展優質核桃和扁桃為主的乾果經濟林,在全鄉15個行政村,共新種植經濟林3000畝,其中核桃樹2550畝,果樹220畝,扁桃230畝,總投資180萬元。在發展特色養殖業上,共新建了小賽和諧種豬場、小賽祥瑞兔場、留村養羊場、龍峪溝坡養雞場,投資總規模420萬。
通過“一村一品”的實施,全力打造蔬菜種植基地、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乾果經濟林基地,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了農民收入,有力地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林業建設
“十一五”期間,全鄉共完成荒山綠化2500畝;建設后留村、后南頭等標準化園林村6個;環村和街道綠化1.5萬平方;通道綠化45公里;退耕還林補植補種2萬株;2008年、2009年先後成功迎接了全省和全國造林綠化現場會的參觀考察。

社會狀況


主要是新發展了排珩村蔬菜滴水灌溉15畝,擴建了排珩村一個養羊場、一個養豬場,新修了中五井至留村田間路11.3公里(包括3座漫水橋),新接農業灌溉管道1700米,擴建黨建活動場所5間30平方米,街巷硬化工程完成總任務的50%(總任務25公里)。留村觀光園新建高位水池一座,鋪設管道2萬米。
新建排珩、上五井群眾文化活動廣場2個,健身器材場所6個,農民書屋6個,標準化衛生所4個;街道改造20公里,硬化40公里,中五井、留村、二龍窪等村新修寬6.5米道路10公里;留村、后南頭、天腳自來水入戶達600戶2500人,新建和維修改造高位池2座,鋪設主管道7000米;大力發展戶用沼氣,有線電視網路達到全覆蓋。
農民幸福感
高度重視教育,中五井中心校進行了加固維修,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實施文化低保,新建鄉文化站一所,村村都有文化陣地,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健全完善了環境衛生整治長效管理機制,全鄉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整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實施,農民參合率達到了97%以上,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8%;農村低保覆蓋面擴大,“四老”人員待遇得到落實。
至2010年,全鄉60歲以上老人都按月領上了養老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實施,農民參合率達到了97%以上。林權改制工作確權到戶工作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工作全部完成,統計站順利通過市統計局的驗收。按照“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圓滿完成低保評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