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核桃樹的結果 展開

核桃樹

胡桃科胡桃屬植物

核桃樹,又名胡桃樹,屬胡桃科植物,品種分為野生山核桃和人工嫁接改良品種核桃。原產於中亞地帶,中國各地均有種植,一般選擇種植人工改良后的品種,因為改良后的品種要比野生的品種產量高,殼薄,俗稱泡核桃。野生的殼厚、個大、油多等特點,吃起來較香,俗稱鐵核桃。胡桃樹可作道路綠化的防護林;由於其木質堅韌、富有彈性,也是工業中使用的上等材料;核桃殼可以加工成藝術品。核桃同扁桃腰果榛子在國際市場上被並稱為“四大堅果”。核桃樹適應於土壤深厚、疏鬆、肥沃、濕潤、氣候溫暖涼爽的生態環境。

物種簡介


1972年發現磁山文化遺址,在磁山遺址發掘的灰坑中,發現兩座坑
核桃樹
核桃樹
底部有樹籽堆積層,可辨認的有榛子、小葉朴胡桃
胡桃就是如今的核桃,以往認為核桃是漢代張騫通西域時傳入內地的,磁山遺址胡桃的出土,證實7000多年前這一帶就有種植。

分佈範圍


產於華北西北西南華中、華南和華東。分佈於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

生長環境


核桃樹
核桃樹
生於海拔400-1800米之山坡及丘陵地帶,我國平原及丘陵地區常見栽培,喜肥沃濕潤的沙質壤土,常見於山區河谷兩旁土層深厚的地方。

形態特徵


核桃樹
核桃樹
喬木,高達20-25米;樹榦較別的種類矮,樹冠廣闊;樹皮幼時灰綠色,老時則灰白色而縱向淺裂;小枝無毛,具光澤,被盾狀著生的腺體,灰綠色,後來帶褐色。奇數羽狀複葉長25-30厘米,葉柄及葉軸幼時被有極短腺毛及腺體;小葉通常5-9枚,稀3枚,橢圓狀卵形至長橢圓形,長約6-15厘米,寬約3-6厘米,頂端鈍圓或急尖、短漸尖,基部歪斜、近於圓形,邊緣全緣或在幼樹上者具稀疏細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側脈11-15對,腋內具簇短柔毛,側生小葉具極短的小葉柄或近無柄,生於下端者較小,頂生小葉常具長約3-6厘米的小葉柄。花期5月,果期10月。

下級分類


秋子核桃

一種野生核桃,主要產在東北。特徵是有明顯的六條楞。
核桃樹
核桃樹
註:主要用於低端的文玩核桃,價格不高,但也比食用的稍貴。

麻核桃

半野生核桃,主要在華北的山西河北一帶。具體品種很多,是主要的文玩核桃品種。
果核近於球狀,頂端具尖頭,有8條縱棱脊,其中2條較凸出,其餘不甚顯著,皺曲;內果皮壁厚,具不規則空隙,隔膜厚,亦具2空隙。
核桃樹
核桃樹
產北京郊區南口和夏口、河北北部。木材堅硬,可作軍工用材。

鐵核桃

產於雲南、貴州、四川西部、西藏雅魯藏布江中下游。生於海拔1300-3300米山坡或山谷林中。雲南已長期栽培,有數品種。種子含油率高,食用;木材堅硬。

棉核桃

適合食用、榨油的品種,皮薄,仁大,表面較平整,紋路很淺。

山核桃

果核倒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有時略側扁,具極不顯著的4縱棱,頂端急尖而具1短凸尖,20-25毫米長,直徑15-20毫米;內果皮硬,淡灰黃褐色,1毫米厚;隔膜內及壁內無空隙;子葉2深裂。4-5月開花,9月果成熟。
核桃
核桃
產於我國浙江和安徽。適生於山麓疏林中或腐殖質豐富的山谷,海拔可達400-1200米。果仁味美可食,亦用以榨油,其油芳香可口,供食用,也可作配製假漆;果殼可制活性炭;木材堅韌,為優質用材。

主要價值


核桃樹冠雄偉、樹榦潔白、枝葉繁茂、綠蔭蓋地,在園林中可作道路綠化有防護作用。
核桃樹木質堅韌、富有彈性、紋理細膩、色澤美觀,俗稱假楸木,是軍工和家具行業使用的上等材料。
種仁含油量高,可生食,亦可榨油食用;木材堅實,是很好的硬木材料。

栽培技術


土肥水管理
改善土壤條件的方式主要採取深翻,保持水土和中耕除草。每次深翻改土要間距一年或半年。
中耕除草
除草鬆土在幼樹生長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除草鬆土一年需要進行多次。需要結合該年的降水量和生草量而定。除草應遵循“有草要除,雨後要除,灌水后除草”的原則。
適量施肥
施肥量需要結合核桃樹的生長情況,土壤的客觀問題,從而確定肥料的品種和數量。肥料種類的正確選擇對於核桃樹的生長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選擇適宜適量的肥料品種對於提升核桃的質量和數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種植管理
管理工作一般是在核桃種植生長期進行,實時監測核桃樹每個階段的生長情況,從而對於出現的問題採取及時的管理措施。種植之前學習相應的種植技術、檢測技術以及防治護手段,從而促進核桃樹的良好生長。
灌水
核桃樹在生長階段中必須有水的參與,例如,光合作用蒸騰作用、吸收養分等。核桃相對於其他作物抗旱性較好,一旦土壤的持水量低,核桃樹就會難以維持正常生長。
修剪
新栽樹苗的修剪
在每年3月上旬或者中旬,在嫁介面位置上20厘米左右,或者是在高於地面40厘米之上,截干進行新栽核桃品種樹苗。乾的高度需要以當時立地情況明確,平原地區普遍在1.5~2.0米。
幼樹修剪
新栽幼樹定干之後的3~5年內,需要對主幹和各層主枝進行修剪。中央主幹剪留長度應該保持在80~100cm,各級層主枝從分支算起,與基部一起共60~70cm。將競爭枝剪除,留下其他枝條,最後形成母枝。
成齡樹修剪
修剪期可以定在春季堅果收成后或秋季收成后。成齡大的核桃樹需要進行秋季修剪,一般在核桃採收之後。對於一些影響母枝生長,擋住其他普通枝接受光養分的密枝進行修剪。修剪一般2~3年進行一次。

播種

8~9月果熟后採種,脫皮、晾乾、干藏。3月中旬將種子用冷水浸泡2~3天,撈出后混濕沙,堆於向陽處。高30~35cm,上面蓋l0cm厚的濕沙,每天洒水1次保持濕潤,晚間蓋草簾或薄膜保濕保溫,10~15天果殼開裂、露白即可播種。每天挑選1次,分批播種,播種時應足墒播種。
先按行距40~50cm開溝,株距按15~20cm點播,點播時兩條合縫線平行於地面,深度以果上距地表3~5cm為宜,覆土后壓實保墒,播種量100kg/畝左右,產苗量7000~8000株/畝。

嫁接

嫁接在3月下旬至4月上
核桃樹
核桃樹
旬進行。首先採集接穗,3月中旬在芽即將萌動時,採集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1年生枝作接穗,采後分品種進行濕沙貯藏,4月上旬待核桃砧木芽萌動開始嫁接。砧木要求粗度在1.5cm左右,距地面10cm處進行嫁接。
核桃嫁接時有傷流,不易成活,嫁接前12小時內必須在根際部刻傷至木質部“放水”,再行劈接或插皮接,接後用塑料條綁緊傷口,接穗上端用漆塗抹防止水分蒸發。成活后及時除萌鬆綁,鬆綁時間以新稍生長20cm以上時進行為宜。待嫁接苗長至40cm左右時,用小竹竿或木棍固定,以防風折。

種植管理

栽植時間在3月下旬萌芽前後,栽植1~2年生苗木成活率高,栽后應澆透水,並加強水肥管理,經常鬆土除草,雨季注意排水,在6-7月注意防治病蟲害。生長期應進行修枝,干高保持在3m以上。落葉后不可剪枝,否則易造成傷流,影響樹木長勢。
栽植時間落葉果樹一般以冬季為宜,常綠果樹以春季為宜,定植時要做到規格化,達到橫豎成行。定植時嫁介面應露在地面,根系要伸展,然後培土、踏實、灌水,水滲后再封穴,以利保水。
樹體高大核桃樹壽命長,上百年的大樹仍能保持較高的產量。樹體高大、枝粗葉茂,一株大核桃樹的冠徑可達10餘米,佔地面積100~200平方米。
核桃樹
核桃樹

混交林模式

核桃樹與泓森槐混交林模式
核桃樹與泓森槐、楊樹混交林,可以充分的利用土地資源和光照資源,達到經濟利益最大化
根據植物喜光與耐蔭,樹根紮根的深度,植物生長周期以及嗜肥性的特性進行不同混合搭配,從而達到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合理分配不同層的光照,水分和養分。;混合林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林內光照減弱,水分蒸發減少,可以形成林內的小氣候混合林的根系更加發達,在保持水分和防風固沙的效果會更佳;混合林葉冠層厚,枯落物比較多,單位面積落葉更多,比單純林更能提高土壤肥力;混合林品種多,生境比較好,病蟲害的天敵比較多,從而可以有效的抑制病蟲害的繁殖和傳播;由於混交林溫度低、濕度大、風速小,火災的危險係數更低;混交林的主要樹種在伴生樹種的輔助下,主幹可以長的更加通直、圓滿,乾材質量更好。

種植方法

園地選擇
核桃的適應性較強,對環境條件要求不嚴。一般海拔500-1500米,年平均氣溫9~16℃,年降雨量800-1200毫米,沙壤土或含石灰質土,PH6.5-7.5,土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均可種植。土壤過粘、過濕,排水不良的土壤不宜栽植。核桃為喜光果樹,要求光照充足,在山地建園時應選擇南向坡為佳。
精細整地
整地是提高核桃栽培成活率和生長發育的重要環節。整地時間一般在造林前半年進行。整地方式可根據核桃園立地條件選擇:一般坡度在10度以下或平地,採用全面整地,進行翻耕;坡度10-20度,採用反坡梯地整地。即根據栽植的株行距,隨坡的走勢修成反坡梯地;坡度大於20度,用魚鱗坑整地。即在栽植點修成小平台,下面用石塊砌坎。同時,按栽植密度,在整好的園地挖栽植坑,一般要求1米見方,挖坑時土壤分層放置,將表土與農家肥、綠肥、農作物秸稈分層或混合填入坑。

樹苗防寒

由於核桃樹苗枝條髓心大、含水量高,所以抗寒能力較差,在比較寒冷、乾旱的地區容易遭受凍害,造成枝條幹枯。因此為了保證核桃幼樹的正常生長,冬季防寒工作顯得十分重要。
培土防寒
在核桃苗木的基部30公分範圍內培一土堆,這樣可以有效增加根系土壤的保護層厚度,就像給它多穿件棉衣,從而達到防寒的效果。
埋土防寒
對裸露在室外不能安全越冬的1至2年生幼苗,可將整個樹體向一側彎曲,並附上30至40公分厚的土壤,也可達到保溫防寒的作用。
塗白防寒
通過對幼苗樹榦塗白的方式,可以有效緩解樹榦陰陽面的溫差,防寒效果非常好。常用塗白劑配方:用食鹽生石灰,清水按1:12:30的比例配製,配製中可適量加入黏著劑以增加其塗抹效果。
包裹防寒
這種方法最為傳統,效果也最直接。即用秸稈或塑料薄膜包裹樹榦,達到防寒的效果。

防治方法


化學防治

一般在萌芽之前和雌開花之前進行噴射預防,石硫合劑對於核桃炭疽病以及細菌性黑斑病具有十分積極的功效。

農業防治

選擇相適應的肥料為核桃樹提供充足的養分,以抵抗病蟲害的侵害。發現帶有蟲菌的枝丫要及時修剪,如果樹體大部分被病蟲害感染,需立即進行無害化處理

生物防治

微生物之間會產生一種反應叫做拮抗作用,對於預防病原菌的擴散具有很大作用。而拮抗作用還被稱為寄生作用、抗生作用以及競爭作用。益菌病菌在同一個環境下生長,益菌為了爭取養分就會排擠病菌,從而很好地阻礙了病蟲害的發生與發展。

核桃枝枯病

該病屬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枝幹,造成枝幹枯死。一
核桃樹
核桃樹
般植株受害率20%左右,重者可達90%,該病主要影響樹勢生長和產量。
病害癥狀是1~2年生枝梢或側枝受害后,從頂端向主幹逐漸乾枯,葉片黃化脫落。枯枝上產生密集小黑點,濕度大時,流出粘液,並形成黑色瘤狀突起。病菌在病枝上越冬,通過傷口侵入,該病只危害弱樹。
防治方法是清除病枝,集中燒毀;防治時間和使用的藥劑同核桃炭疽病的防治。

菌核性根腐病

菌核性根腐病又叫白絹病,多危害一年幼苗,使其主根及其側根皮層腐爛,地上部枯死,甚至全部死亡。
1.病害癥狀:高溫、高濕時,苗木根頸基部和周圍的土壤及落葉表面有白色絹絲狀菌絲體產生,隨後長出小菌核初為白色後轉為茶褐色
2.發病規律:病菌在病株殘體上及土壤越冬,多從幼苗頸部侵入,遇高溫,高濕時發病嚴重,一般5月下旬開始發病,6~8月為發病盛期,在土壤黏重,酸性土或前作蔬菜,糧食等地塊上育苗易發病
3.防治方法:
(1)選好圃地,避免病圃連作,選排水好,地下水位低的地方位圃地,在多雨區採用高苗床育;
(2)晾土或客沙換土,換土可每年一次,一般1~2次見效;
(3)種子消毒及土壤處理,播前用50%多菌靈粉劑0.3%拌種,對酸性土適當加入石灰草木灰,以中和酸度,可減少發病,此外,用1%硫酸銅或甲基托布津500~1000倍液澆灌病樹根部,再用消石灰撒入苗頸基部,或用代森氨水劑1000倍液澆灌土壤,對病害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註:病害有炭疽病、蟲害有蚜蟲、天蛾類食葉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