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雲

河北成安縣紅十五軍軍長

李青雲“(1903~1934),字梯青,1903年生,河北成安縣賈庄村人。1920年考入武漢軍校,畢業后留校任教。

1926年北伐軍攻克武漢,他擁護北伐,成為一名活躍分子。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叛變革命,大肆捕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他作為一名竭誠擁護北伐革命的活躍分子也在被捕之列,只好化妝逃出武漢,回到家鄉。1928年,馮玉祥所屬西北軍路經賈庄村,他投身西北軍,隨部隊到達陝西,任二十三軍軍部上尉參謀,由此結識軍參謀長趙博生。1930年任十四軍特種兵旅旅部副官長。中原大戰失敗后,到董振堂的二十六路軍七十三旅,任旅部少校參謀。193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2月下旬,率部參加援助紅三軍團攻打贛州戰鬥。

1934年因病去世,享年31歲。

人物生平


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北伐軍攻克武漢后,湖北講武堂改為黃浦軍校武漢分校,李青雲被聘任為軍事教官。他深感振奮,帶領學員以高昂的鬥志進行軍事操練,並積極參加宣傳、勞軍等活動,企盼國民革命軍迅速北進,將反動軍閥全部消滅。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大肆逮捕、屠殺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武漢的汪精衛集團也於7月15日叛變革命,武漢三鎮一片白色恐怖,李青雲也面臨被捕的危險。危急中,他換上老百姓的衣服,機智地混出城外,擺脫了敵人的魔爪,長途跋涉回到家鄉。
1928年春,馮玉祥所屬一支騎兵路經賈庄,李青雲投身該部隊,隨軍開赴陝西。他被任命為第二十三軍軍部上尉參謀,因工作認真,不久晉陞為少校參謀。該軍參謀長趙博生,調李青雲任旅部副官長,主持教導團的訓練工作。
1930年,李青雲不肯為蔣賣命,與趙博生、孫毅、郭如岳等好友經過周密謀划,宣布起義,成立了“三民主義救國軍”,趙博生任軍長,李青雲、郭如岳分任一、二支隊支隊長。他們計劃:翻越秦嶺,入漢中,另創革命局面。中原大戰失敗后,到董振堂的二十六路軍七十三旅,任旅部少校參謀。
1931年2月,李青雲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積極開展黨的活動,先後發展9名黨員。接著,又任七十三旅學兵連連長和二十六路軍中共特別支部士兵支部書記,參與策劃寧都起義的一系列工作。14日午夜開始起義,奉命扼守寧都城內大街,佔領總指揮部電台。起義成功后,他任工農紅軍第五軍團一二九團團長。
1932年2月下旬,率部參加援助紅三軍團攻打贛州戰鬥。之後升任紅四十三師師長。7月,率部參加在水口擊潰粵敵陳濟棠部的戰鬥,受到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的嘉獎。升任紅十五軍軍長。
1933年10月,蔣介石又調集50萬重兵,對中央蘇區開始第五次“圍剿”,並採取“堡壘主義”的新戰略。李青雲率紅十五軍擔負著在蘇區北線抗擊敵人進攻的艱巨任務,惡仗一個接著一個,環境十分艱苦。
1934年夏,率十五軍擔負蘇區北線抗擊敵人任務時身患疾病,仍抱病堅持指揮部隊作戰,病逝於江西永豐縣藤田地區醫院,年僅31歲,葬江西。1994年,其骨灰遷入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