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彥翀
馬彥翀
馬彥翀(1886--1964),名驤,字彥翀,號本善。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十月十八日生於陝西省商縣龍駒寨(今丹鳳縣城)。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曾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軍,陝西副招討使,察哈爾省秘書長,天津市政府秘書長(權署市長)等職。盧溝橋事變后(1937年),天津淪陷,馬彥翀輾轉回到西安,任陝西省政府設計委員,西安市紙煙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西安紅十字會會長,西安易俗社常務理事,創辦民族工業西安益群煙草公司,出任總經理。
西安解放后,任西安市人民代表、西安市政協常委、西安市紅十字會常務委員。一九六四年八月十二日,因積勞成疾,久治不愈,逝世於西安,享年七十八歲。
馬彥翀,名驤,字彥翀。清光緒十二年十月十八(1886年)出生於陝西商州龍駒寨(今丹鳳縣城關)。其祖籍安徽省太湖縣小池驛,集體移民到陝西省商南縣試馬寨。其祖父因家道中落,無以為生,十二歲就離開商南試馬寨到商州龍駒寨謀生,在一家鞭炮鋪做學徒,因為其人忠厚老實,深的老闆喜愛。經過多年積累,自己成功開設一個字型大小為“仁義堂”馬家炮鋪。
其父馬朝林繼承祖業,在馬彥翀童年即送入私塾讀書,他聰明好學,於一九〇六考中秀才。清末,商州開辦學堂,馬彥翀又去商州中學堂求學,畢業后又於西安陝西高等學堂學習,他在學校期間成績優異,名列前茅。
高等學堂畢業后,馬驤接受焦子靜、王子瑞聘請,出任健本學堂教習。該校其實是陝西革命黨人進行秘密聚會的三大黨務機關之一(另兩處為公益書局和省咨議局),以培養革命人才為主要任務。嗣後,經井勿幕、李襄初介紹,馬驤加入同盟會。宣統二年(1910年)春因井勿幕奔走各地開展活動,不恆厥居陝西,故同盟會郭希仁、焦子靜、鄒子良、李襄初、王一山、馬彥翀等十餘人在西安大雁塔召開秘密會議,公推郭希仁為同盟會陝西分會支部長(郭其時公開身份是陝西咨議局議長),使西北革命組織愈形完善。會議之後,支部委派馬驤赴日本為黨人發動武裝起義購買軍火槍械。
![丹鳳縣中學塑像](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0/mc0e41a632216e459d3e4eb89a32b6204.jpg)
丹鳳縣中學塑像
同年二月初,陝西各界人士李陋吾等發起組建臨時省議會,取得軍政府當局贊同,遂於3月27日按東西南北中五區分別進行投票,每區議員8名,全省共40名。商州馬彥翀、於炳贏、王家賓三人當選。臨時省議會組成后,根據北京民國政府指示,又推選中華國民眾議院議員6人,馬彥翀名列其中,時年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