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體病
衣原體病
衣原體病是一種能由禽類傳染給人的疾病,又稱鳥疫、鸚鵡熱。是一種由於人類接觸病鳥而發生的疾病。100多年前,人們發現由於經常接觸鸚鵡有時會得一種“肺炎”,於是人們將其定名為鸚鵡熱,後來,人們又將其稱為鳥疫,因為人們發現,除了鸚鵡而外,許多其他鳥類,如海鷗、鴿、火雞、鴨等也都可以使人發生類似疾病,只不過其癥狀比鸚鵡所引起的輕一些。
衣原體病
病原為鸚鵡熱衣原體。衣原體對高溫的抵抗 力不強,55℃經5分鐘、37℃經48小時即被滅活。日光照射下最多存活6天,在水中最多存活17天。本衣原體對酸和鹼的敏感性較低,但易被季銨化合物和脂溶劑等滅活。一般消毒藥如氯化苄烷銨碘酊溶液、70%灑精、3%過氧化氫可在數分鐘內破壞其感染性。本病原對煤酚類化合物和石灰具有抵抗力。衣原體是一類具有濾過性、嚴格細胞內寄生,並有獨特發育周期以二等分裂繁殖和形成包涵體的革蘭氏陰性原核細胞型微生物。衣原體是一類介於立克次體與病毒之間的微生物。衣原體歸於衣原體目(Chlamydiale)衣原體科(Chlamydiaceae)衣原體屬(Chlamydia)。屬下現有4個種:沙眼衣原體、肺炎衣原體、牛羊衣原體和鸚鵡衣原體。其中鸚鵡衣原體包括許多不同的生物變種和血清型。形態染色及發育周期衣原體在宿主細胞內生長繁殖時,有獨特的發育周期,不同發育階段的衣原體在形態、大小和染色特性上有差異。在形態上可分為個體形態和集團形態兩類。個體形態又有大、小兩種。一種是小而緻密的,稱為原體(Elementarybody,EB),另一類是大而疏鬆的,稱作網狀體(Reticulatebody,RB)。包涵體是衣原體在細胞空泡內繁殖過程中所形成的集團形態。它內含無數子代原體和正在分裂增殖的網狀體。鸚鵡衣原體在細胞內可出現多個包涵體,成熟的包涵體經姬姆薩氏染色呈深紫色,革蘭氏陰性。在四種衣原體中,只有沙眼衣原體的包涵體內含糖源,碘液染色時呈陰性,即顯深褐色。
衣原體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強,對熱較敏感(56℃5min;37℃48h和22℃12d均失去活力),一般消毒劑(如70%酒精、碘酊溶液,3%過氧化氫等)、脂溶劑和去污劑可在幾分鐘內破壞其活性,但對煤酚類50d才能滅活。雞胚卵黃囊或小白鼠體內具感染性的原生小體,在-20℃下可保存若干年,用頻率超過100千周的超聲波或去氧膽酸鈉處理能將其破壞。
衣原體病
鸚鵡熱衣原體對各種鳥均有致病性,鸚鵡、鴿子最具有易感性。病鳥和帶菌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本病可由污染的塵埃和散在空氣中的液滴經呼吸道或眼結膜感染,蟎等吸血昆蟲也可傳染。由於人也可被傳染,因此要注意自身的保護。
衣原體病
由於衣原體毒力強弱不同,病鳥的臨床表現也不一樣。鸚鵡、鴿子等可呈顯性感染。患病鸚鵡精神委頓,不食,眼和鼻有膿性分泌物,拉稀,後期脫水、消瘦。幼齡鸚鵡常歸於死亡。成年鸚鵡可康復,但長期帶菌。病鴿精神不安,眼和鼻有分泌物,厭食,拉稀,成鴿多數可康復而成為帶菌者。
衣原體病
(2)臨診特徵 大多數感染後為隱性感染。只是少數豬經過3-15天的潛伏期,才出現體溫升高,食欲不振,仔豬有肺炎癥狀,有些表現結膜炎、腹瀉、多發性關節炎。生殖系統感后,公豬則出現尿道炎、龜頭包皮炎、睾丸炎及附屬腺體的炎症;母豬則發生流產、死胎和弱胎。
(3)實驗室檢查 可及時採取流產胎兒和血清送檢。
要控制傳染源。引進的新鳥先要了解當地是否有衣原體病存在,有條件的可做血清學檢查。隔離觀察2周後方可入群。病鳥糞便、墊料、羽毛要認真處理,籠具應嚴格消毒,消滅吸血昆蟲,嚴防此病傳播。可用四環素(包括金黴素、土霉素、紅黴素)治療,氯黴素有毒性,不能用。治療量為每千克飼料加2~4克。這對隱性感染者效果不大。治療應在嚴格的隔離條件下進行,數量少時應考慮淘汰病鳥。(一)綜合措施為有效防制衣原體病,應採取綜合措施,特別是杜絕引入傳染源,控制感染動物,阻斷傳播途徑。加強禽畜的檢疫,防止新傳染源引入。保持禽舍和畜欄的衛生,發現病禽病畜要及時隔離和治療。對於敏感性較強的禽類(如鴿、鴨)的飼養應該警惕,一旦發現可疑徵象,應該快速採取方法預以確診,必要時對全部病禽撲殺以消滅傳染源。帶菌禽類排出的糞便中含有大量衣原體,故禽舍要勤於清掃,清掃時要注意個人防護,如戴口罩、禽舍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