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庄村
中安庄村
中安庄村是山東省莒縣安庄鎮下轄行政村,位於安庄鎮以西1500米(安庄鎮對空面積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萬畝,轄42個行政村,3.3萬口人),境內莒(縣)天(寶)公路、道(托)黃(墩)公路縱穿南北,安(庄)沂(水)公路、安(庄)果(庄)公路橫貫東西。屬暖溫帶季風性大陸氣候,以丘陵為主,土質較好,水資源豐富,東鄰山東省第四大水庫--青峰嶺水庫(流域面積770平方公里,沿庫岸長13公里,可利用水面1萬畝)。
朱元璋
二、朱元璋死後,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標的大兒子朱允(火文)即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聽從齊泰、黃子澄等大臣建議,大力削藩,剝奪分封全國各地的叔父們的兵權。燕王以討齊、黃為名,起兵反抗,號稱“靖難”。建文帝派兵平叛。於是在河北、山東一帶,進行了長達三、四年之久的大戰。史書上稱之為“靖難之戰”,民間傳說則為“燕王掃北”。在此期間,人民遭受戰亂的破壞和自然災害的襲擊,“村莊毀去十之八九,民僅存十之一二”,“春燕歸來無棲處,赤地千里少人煙”。史書上記載,河北這塊地方“青轔白骨”,“怵驚心目”,滿目荒涼。而山西洪洞一帶,卻無兵荒馬亂之苦,連年風調雨順,四境安寧,人民生息繁衍,一片昇平景象。“靖難”之役,以朱棣的勝利而告終。1403年,燕王軍攻佔南京,建文帝於戰亂中失蹤。燕王即皇帝位,改年號永樂,是為明成祖。明成祖在歷史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大力發展生產,極力恢復河北一帶經濟。永樂初年,詔令從山西“分丁於真定、南官一帶占籍為民。”於是,當時的中央政府便在洪洞縣設立一個移民機構,專門辦理移民事宜。相傳此處有一棵老槐樹。故河北老百姓中有“要問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老槐樹”的說法。
關於當年明王朝強制組織大規模移民,在民間流傳著許多傳說。儘管都無從考證,但卻銘記了人們對大移民的難以言說之痛。“解手”一詞也是自那時流傳下來的。又因當時明軍頭上都系有紅頭巾,所以才有後來的“紅頭蒼蠅”追趕一說。據《明史》記載,安姓作為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山東、河南、安徽、浙江等地(詳見安姓由來)。
洪洞大槐樹遷民並非只遷洪洞人。洪洞大槐樹是山西遷民的總聚集地,遷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陽(今臨汾)二府,澤、潞、遼、沁、汾五州為主。據粗略估計,至少有數百萬。當時,曾有移民的記錄,具體記載著所有移民來自哪裡、遷徙到哪裡,可惜在文革時期被毀了。
當時遷徙的也算是中國移民史上的一大壯舉。安氏兄弟便是那時從山西省洪洞縣老槐樹底遷往莒地先期移民的一支,兩人遷至今安庄鎮,因姓安,遂取名安庄。后安氏兄弟二人家族逐漸壯大,安家後人再逐步分散建村,先建西安村,后在兩村中間再建一村,因此村正在安庄與西安村中間,所以取名中安村。又因村后是一塊窪地,安氏稱為安家窪,后逐步建村。(安庄最少有五個村莊與安氏有關:安庄、中安、西安、安家窪和安家的寶窪)
后安氏因諸多原因集體移居他鄉,具體安氏因何事何時遷往何地,已無證可查,給安庄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和神秘猜測。這便是安庄史上有名的“安氏之謎”,也是莒縣史上有名的“莒州四大謎”(亦稱“莒縣四大謎”)之一,所以,安庄再無安姓。(筆者以為,這麼龐大的家族集體遷徙與消失,即便是現在,亦是不太可能,未遷之人後來隨作他姓仰或與清初大地震有關倒也不無可能。)
從安氏定村,到後來李氏、張氏,來氏、郭氏、孫氏陸續依次遷入,沿用此名,前後歷經幾百年,才形成現在之中安庄村。最近幾年,陸續在村周圍發現石碑,記載著明洪武、永樂年間就有山西洪洞遷民過來,但除“安氏”有記載是從山西洪洞遷往山東一支以外,“張來郭氏”即便是從山西洪洞遷來的移民,也並非是遷來之後直接入住本村,而是遷入他地之後,再轉入本村。
(註:另有資料顯示,村中張氏實乃是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入山東的一支,但其祖上先遷至今天沂水縣崔家峪附近,再至安庄鎮南店村,后再分散遷出。來氏後人,由於家丁不旺,到20世紀中葉,只有兄弟兩人,老大已經移居東北,老二“來成美”亦無妻女子嗣,也於1987年冬雪天黯然辭世,終年84歲。李氏他遷,現今中安村中已無李姓來氏。)
現村中住戶230有餘,人口800餘人。
清初,1668 年7月25日8時左右(清康熙七年農曆六月十七日戌時)莒縣發生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8.5級大地震(地震級別是級與級之間相差30倍),莒地災情是“官民房屋、寺廟、牌坊、城垣俱倒,周圍百餘里無一存屋”,“城內四方遍地裂縫,或寬一尺、二三尺,或長數丈,百步、數百步,亦有十字形裂者。城東南沭河東崖裂縫寬三尺”;“馬亓山崩四散,屋樓固山劈裂一半,閻家固、旋風朵、科羅朵、馬亓山、大山各裂一半”……現在已過去300多年,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到底是多少已無法查考,我們來看一組數字。郯城,“打死男婦子女八干七百有奇。查上冊人丁打死一千五百有奇”沂州,“震死人丁一萬二千有奇”。蘭山縣(今臨沂縣),“地震壓死五百五十六丁”。莒州,“壓死人丁在冊三干五百九十餘丁,男婦老幼死者共二萬餘人”。沂水,“除地震壓死人丁一千二百九十五丁,實存見在人戶二萬九干八百六十丁”。由於當時人口還不密集,這些死亡人數已經占當時地區人口相當大的比例,而且還不包括後來因洪水、疫情等造成的死亡。
莒地大部分人喜歡將人的一輩稱作一世,莒地現在無論何種姓氏,大部分都在17至20世之間,這也許是因為莒縣大部分人都是在清初那場大地震之後遷徙過來的一個主要原因。
此村雖有山有水,人傑地靈,名流輩出,但也屬窮山惡水出刁民的聖地,酗酒滋事、偷雞摸狗之事屢見不鮮。
村南一條河,謂之中安村河,一年四季汩汩不斷,自西向東奔流而下,直入洛河,后入沭河。由於村中無工業,所以此河並沒有受到污染。路過此河,口喝之時,隨手在河中沙下取一泉眼,全身附沙,兩手撐地,探口入泉,痛喝一氣,清爽可口,頓涼心脾。村中現在仍有好多居戶,喜歡清晨擔著桶,到河中挑水吃。
河中沙子清純,不含泥土。夏日傍晚全村老少皆喜在河中沙子上或倘或坐,與聊友閑侃,孩童則在水中嘻嘻,玩老鷹抓小雞,藏貓錨,一陣微風飄來,涼風習習,甚是愜意。
村河南邊有一塊平地,土地肥沃,旱澇保豐收,是村中上等的好菜園地,一年四季鮮菜不斷。
菜地南面,便是村中的南山嶺,嶺上原有一片上好的原始針葉松林,閑來無事,村民便到山嶺上隨便轉轉,滿山鳥語花香,順手採摘一點野菜,拾點松蘑菇,還能看到成群結隊的飛鳥走獸,原是村民心中一大驕傲,但後由於1988年冬天,村兩委會決斷失誤,導致全山林木被伐一空,現今光禿禿一片,看了讓人甚是心寒。不要說再看飛禽走獸,就是不到秋收季節,連個山老鼠都不會見到。
中安村至2007年成為莒縣十大速生楊林大村之一,其森林綠化覆蓋面積佔全村土地面積的46%,據安庄鎮首位。
石英砂
由於村中債務累累,舊村改造至今未能實現,這不能不算中安村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史上的一大敗筆。
村中有一小學,依河而建,現以荒廢。由於村中資金奇缺,早以變賣給農戶,改為民房。村中學童,不得不起早貪黑,奔赴三四華里的路程,到安庄鎮去求學。
村中有醫務室一座,醫生兩名,醫務室原址在學校校舍,后因變賣,現租用一民房。
村委會除了賣地並無外來收入,社會在發展,中安村卻在倒退,從生產隊的豐衣足食,到現在的不外出打工而不能解決溫飽問題。從改革開放責任到戶,人均土地兩畝多地的自力更生,到現在的人均不足七分地的餓死老鼠。要說安庄鎮是莒縣貧困山區的代名詞,那麼中安村就是安庄未脫貧致富的典型代表。
全村以沙壤土為主,出產的花生米、黃煙和紅薯澱粉全國聞明(但村民並為因此而改善了生活)。
該村地處北溫帶,四季分明,雨量適中,氣候宜人,光照充足。全村年降雨量為775毫米,年總日照數為3532小時,太陽輻射量為12.34千卡/平方厘米,無霜期為183天,光、溫、水、土適合各種果品、無公害蔬菜生長。
村內近些年來無重大建設項目,直至2009年,由縣裡拔專款為村裡修建水泥路一條,1000餘米。
村內有河無橋,村人也養成了脫鞋過河、開車繞行的習慣。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村民花巨資切成兩口直徑40米的大口井,以河南大井投資最大,一切工程順利完工,但是村委會以燒不起油為理由,拒絕送水上嶺,至今未能改變靠天吃飯的歷史,設備亦也拆了機器賣零件,兩口大井都已荒廢坍塌,成了村中學齡前和留守兒童潛在的一大安全隱患。倒是便宜了開鐵礦的老闆,不用投資,就可用村民的血汗來榨取村中僅有的礦產資源。成了村民心中永遠的痛。
張世海:原名張倫(張侖),莒縣安庄鎮中安村人,東北抗日民族英雄,
中安庄村
張 余:莒縣安庄鎮中安村人,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淮海戰役、孟良崮戰役等。新中國成立后,又跨過了鴨綠江,參加了抗美援朝的上甘嶺等戰役。身經大小戰爭上百起,立戰功無數,身負重傷十餘次。回國后,為不給國家添負擔,遂決定回村養傷病。於1995因病去逝。
郭文錄:山東省莒縣安庄鎮中安庄村人,1922年生,1946年參軍,1948年參加濰縣戰役,同年壯烈犧牲。
郭文寶:山東省莒縣安庄鎮中安庄村人,1927年生,1944年參軍,1945犧牲。
中安庄村
頒獎辭:
臨危不懼,挺身而出,這個曾經軍營里的戰士,再一次衝鋒陷陣,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為他人換回生機,譜寫了一曲悲壯的正氣之歌。他的壯舉,將是一曲流傳千古的正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