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

匈奴的政治中心地

龍徠城指匈奴祭祀天地、祖先、鬼神的地方,是匈奴的政治中心地。

基本內容


具體位置眾說不一,一說是現今內蒙古赤峰市附近;二說是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古詩中經常用龍城指代匈奴居住地。2003年,初中語文教科書中對“龍城飛將”的註釋做出修改:“龍城”指奇襲龍城的名將衛青,而“飛將”則指飛將軍李廣。“龍城飛將”並不只一人,實指衛青李廣,更多的是借代眾多漢朝抗匈名將。
唐詩中提到的“龍城”一般都與匈奴有關,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秦始皇在位期間,被逐出黃河河套地區。南陽、濮陽、柳州都在比較偏南的位置,屬於匈奴不會到達的範圍。
龍城又稱龍庭,匈奴單於京城。明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誌銘》“使天假數年,則公(袁可立)將奮謀決策,焚冒頓之虎落,犁老上之龍庭,以抒我皇上東顧之憂。”
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其六》“昔別雁門關,今戍龍庭前,驚沙亂海日,飛雪迷胡天。”
清王琦對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其六》龍庭註:班固《燕然山銘》: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章懷太子對《燕然山銘》:躡冒頓之區落,焚老上之龍庭。章懷太子對《燕然山銘》註:匈奴五月大會龍庭,祭其先、天地、鬼神。
龍城
龍城

龍城遺址


龍城遺址發現於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以西大約470公里處(后杭愛省額勒濟特縣),是匈奴單於庭遺跡。 
蒙古國國立烏蘭巴託大學2020年7月18日宣布,經過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單於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國中部地區被找到。考古研究小組負責人、烏蘭巴託大學考古學系副教授伊德爾杭蓋博士當天告訴新華社記者:“考古小組對匈奴王朝政治中心已進行十多年的跟蹤考古調查,很高興我們已找到並開始對這一‘龍城’遺址進行系統性發掘。”
徠關於匈奴單於庭“龍城”遺址,即匈奴人的統治中心和重要禮制性場所,文獻記載並不多,只記載其大概位於今蒙古國杭愛山脈一帶。伊德爾杭蓋說:“早在2017年,我們就在後杭愛省額勒濟特縣發現這座城址,但由於項目資金的匱乏,一直等到2020年才啟動發掘工作。”
他告訴記者,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逐步深入,專家們驚奇地發現寫有“天子單於”“與天無極,千(秋)萬歲”的巨型瓦當,其中“天子單於”瓦當在蒙古國境內屬於首次發現。“這足以證明我們找到的遺址就是‘龍城’遺址。城池相距中蒙聯合考古隊此前共同發掘的三連城遺址並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