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圈
概念
印度文化圈(印地字:वृहद भारत),簡稱印度文明,起源於印度河谷文明,指歷史上在飲食、書寫、信仰等文化主要受到印度文化影響的地區,包括今日的巴基斯坦國、印度國、孟加拉國、中國的西藏自治區、緬甸國、泰國、寮國國和柬埔寨國,使用印度系字母(母音附標字母),信仰以印度教和佛教為主,人群包括印度人、達羅毗荼人、緬甸人、高棉人和泰人,但部分地區如巴基斯坦國和孟加拉國被阿拉伯化。
指歷史上在飲食、書寫、信仰等文化主要受到印度文化影響的地區。
印度文化圈範圍
在中國唐代時期,悉曇體傳至中國,後傳至日本。一同將佛教的咒語(日本稱為真言)傳至中日兩國,而寫咒語的文字多為悉曇體,所以中日兩還流通著已經不用的悉曇體,作為表達梵言的文字。
在中國宋代時期,宋、遼、大理流行著城體的梵字,並且東傳至韓國。
近代,歐美學者發明了羅馬字母的梵文轉寫。
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是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之一(另一派別是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因其三藏及註釋使用巴利語,故又稱巴利佛教。也有人稱為南方佛教,因為這一系統的佛教,是由印度恆河流域向南方流傳,傳到斯里蘭卡,再傳到東北南亞,這些地區都在印度之南。如就所屬部派來廛,凡是信仰上座部佛法及皈依教團的,都可稱為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如盛行中國雲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