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文化圈

概念

印度文化圈(印地字:वृहद भारत),簡稱印度文明,起源於印度河谷文明,指歷史上在飲食、書寫、信仰等文化主要受到印度文化影響的地區,包括今日的巴基斯坦國、印度國、孟加拉國、中國的西藏自治區、緬甸國、泰國、寮國國和柬埔寨國,使用印度系字母(母音附標字母),信仰以印度教佛教為主,人群包括印度人達羅毗荼人、緬甸人、高棉人和泰人,但部分地區如巴基斯坦國和孟加拉國被阿拉伯化。

基本解釋


指歷史上在飲食、書寫、信仰等文化主要受到印度文化影響的地區。

詳細解釋


印度文化圈範圍
印度文化圈範圍
印度文化圈主要位於南亞次大陸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後者包括:緬甸寮國、泰國和柬埔寨。而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在回教傳入以前同樣深受印度文化影響。另外還包括了幾個印度洋島嶼國家阿富汗和中國西南的西藏、雲貴等非漢民族聚居的地區。同樣位於東南亞的越南,雲貴地區和廣西壯族自治的壯族布依族白族地區,部分屬於印度文化圈。地區內總人口達18億。這些地區具有相似的文化,包括文學、哲學、政治體系、建築、音樂、宗教信仰(印度教和小乘佛教)等。

梵文


梵語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成為了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性質的專門語言。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被當作一種宗教儀節而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它被認為是梵天的語言。
早期的梵語並沒有一定的文字來表達,曾經用過的文字包括婆羅米文佉盧文笈多文悉曇體等。到了十二世紀,天城體為梵文的位置才被確立。
在中國唐代時期,悉曇體傳至中國,後傳至日本。一同將佛教的咒語(日本稱為真言)傳至中日兩國,而寫咒語的文字多為悉曇體,所以中日兩還流通著已經不用的悉曇體,作為表達梵言的文字。
在中國宋代時期,宋、遼、大理流行著城體的梵字,並且東傳至韓國。
蘭札體流行於西藏和尼泊爾,並且隨著中國清朝統治階層對喇嘛教的信仰,流行與中國漢地。西藏同時還使用著另外一種梵文字體叫做瓦德體,是蘭札體的無頭化。
藏文蒙文、托忒蒙文、滿文、錫伯文都有利用各自的文字體系對梵文的轉寫法。
近代,歐美學者發明了羅馬字母的梵文轉寫。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是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之一(另一派別是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因其三藏及註釋使用巴利語,故又稱巴利佛教。也有人稱為南方佛教,因為這一系統的佛教,是由印度恆河流域向南方流傳,傳到斯里蘭卡,再傳到東北南亞,這些地區都在印度之南。如就所屬部派來廛,凡是信仰上座部佛法及皈依教團的,都可稱為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如盛行中國雲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印度教


梵天
梵天
印度教源於古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也代指印度文化圈內所產生的宗 教。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所謂“印度教”是產生於印度文化圈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複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而且有很多思想於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不謀而合。如“梵我一如”與“天人合一”的等。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很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