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司馬長風的結果 展開
- 《冷月孤星劍》角色
- 《雪花女神龍》中的人物
- 現代作家
司馬長風
現代作家
司馬長風(1920~1980),原名胡欣平,別名胡若谷、胡靈雨。筆名嚴靜文、司馬長風。原籍遼寧瀋陽,出生於哈爾濱。1945年畢業於國立西北大學歷史系和文學系。1949 年初到香港定居。與友人創辦香港友聯出版社,,主編《祖國周刊》《東西風》《大學生活》《中國學生周刊》《兒童樂園》等刊物。曾任《明報月刊》編輯及執教於香港樹仁學院和浸會學院,教授文學和歷史。1980年赴美省親,病逝於紐約。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鸝歌》《海茫茫》,散文集《鄉愁集》,文學史著《中國新文學史》,歷史著作有《毛澤東評傳》《周恩來評傳》等。
目錄
司馬長風曾說他的本行是政治思想史,“一生最好的廿年時光用來研究馬克思主義,現代政治、經濟制度”,儘管“一九五四年文學與興趣開始迴轉,偶爾寫些散文,讀文學作品,但是仍被政治思想的巨石壓得喘息維艱。”這裡道出了他個人興趣與學術選擇的矛盾,而這種矛盾顯然又聯繫著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不過,儘管作者說他從童年和少年時代開始就興趣文學,其人生態度和文學的價值取向卻是情感主義的。他有一本散文集,就取名為《唯情論者的獨語》,認為權力、地位和名聲等,“若一旦與情感衝突時,我就毫不猶豫,棄之如糞土。”這種“唯情論”,顯然影響了他的寫作,不僅散文的寫作,而且也在他以《中國新文學史》為代表的文學批評著述的取捨、判斷和敘述語氣中體現出來。
司馬長風作品《中國新文學史》
對抗式的研究動機和情感主義的文學立場,使得《中國新文學史》難以成為高水平的學術著作。但在七十年代的背景下,它也敞開了被政治意識形態所長期遮蔽的文學現象和作家作品,譬如作者將“文學革命”(1915-1918)獨闢為“第一編”,較全面地介紹了當時的思想文化情勢,同時在文類方面引入了文學批評,使文學史有較大的包容性;又如對文學主流以外自由主義思想的邊緣作家(如周作人、沈從文、巴金、朱光潛、李健吾、梁實秋、李長之、李劼人、徐訏等)作了較充分的介紹,在當時也是一種貢獻。然而從嚴肅文學史的要求看,史料掌握不全是一方面,敘述過於情緒化、文本分析的功夫不到又是一個方面,因而在今天讀來,雖然酣暢流利,架空浮泛之處也舉不勝舉。有些方面,甚至還不如他就某個具體問題展開話題的《新文學叢談》,來得具體實在。
《新文學叢談》是一本頗有史料價值的隨筆集,可與《中國新文學史》互相補充,但趣旨各異,不象後者重知識和實證,而較有掌故性和趣味性。但它提出了不少一般人忽略的問題,因而值得留意。譬如,作者評論趙家壁主編的《中國新文學大系》,指出各編的得失,通過編者的立場、好惡,發現“裡面有鬥爭”,就很有自己的見識,又如(《新月》的後繼刊物)一文,認為徐志摩遇難之後,“新月社”諸人風流未散,“在某種意味上,《獨立評論》紹繼了《新月》的政論和學論,《自由評論》則較綜合的紹繼了《新月》,《學文》則紹繼了《新月》的文學創作和文學研究和批評;《華年》則紹繼了《新月》的論學部分。”亦不失為一個新穎的見解。這些隨筆都從第一手材料出發,又寫得直言不諱,給人以較深的印象,幾乎要讓人認為:隨筆中的司馬長風,的確是讀過許多現代文學資料的。但顯然,這些資料,寫寫隨筆尚可,寫一部文學史,卻有相當大的匱乏。不僅僅是資料上的匱乏,還有時間上的匱乏和成熟文學觀念的匱乏。因而《中國新文學史》讀後,難免會讓人感慨系之:這畢竟是一個研究政治思想膩煩了半道轉行的人寫的文學史,一個資料不足的香港學者寫的文學史,一部上卷只用了六個月、中卷只用了七個月寫出的文學史,而在寫文學史期間,每周還有十四節課要上,每天還有三千字的雜文要寫。其他香港批評家像司馬長風這樣在學院任教學者,都還不能專致於文學研究和批評,其他“業餘”批評家,其批評數量和質量當然就更受影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