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投資學

經濟學分支

國際投資學說是在經濟全球化(Globaliztion) 的條件下發展過來的。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和必然趨勢。經濟全球化是在生產和科技不斷發展,社會分工和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加深的結果。這一過程伴隨著16世紀的早期殖民擴張而開始,到20世紀80年代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

學說定義


國際投資學
國際投資學
國際投資學說是在經濟全球化(Globaliztion) 的條件下發展過來的。經 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和必然趨勢。20世紀90年代進程大大加快,勢不可擋。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產要素跨國界自由流動,資源在全球範圍配置和重組,世界各國經濟包括生產,貿易和金融等領域,更加緊密地融合,使世界經濟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的發展過程。就其內容來說,經濟全球化主要包括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等。

代表學說


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國際投資學說:

現金移動說


該學說是由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於1809年提出的。他認為,在典型的金本位制下,只有當輸出黃金償付進口貨物的貨款比輸出其他貨物更便宜的時候,才會輸出黃金。

購買力轉移說


該學說是瑞典學派或北歐學派經濟學家俄林提出來的。他指出,資本的輸出和輸入是購買力的轉移,一國資本輸出等於購買力減少,而另一國資本輸入等於購買力的增加。兩國之間購買力的增加或減少,引起資本輸入國貨幣增加,物價上漲,資本輸出國貨幣減少,物價下跌。因此,資本輸入國因物價上漲就可用較少商品換回資本輸出國較多的商品。

借貸互利說


該學說是由現代聯邦德國經濟學家阿爾明·吉托夫基提出的。他認為,國際資本(指貨幣資本而不是實物資本)流動的原因是借貸互利,從資本輸出國方面說,積累的資金隨著收入的增長,它可以把這些資金貸給國內企業或私人而得到收益,如果外國借款者提供更高的利率時,它就願意將資本貸給外國。這就是通過國際資本市場,資本輸出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從資本輸入國方面來說,為了發展本國經濟,可以通過國際市場借入資本,只要經營得法,就可以得到高於借款利息的利潤。這就表明,資本的國際流動對資本輸出國和資本輸入國雙方都有利。這就是國際資本流動的基本原因。

促進國民收入說


該學說是凱恩斯宏觀經濟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凱恩斯學派認為,“資本輸出不僅不會佔據國內的支付和國民收入,而且還可以成為國民收入的發生器”。這就是說,“當國內投資機會貧乏而儲蓄傾向又較高時,由對外擴張(資本輸出)導致的出口貿易,就更有可能成為國內經濟活動和國民收入維持一定水平的救生圈”。其後,漢森感覺到上述提法未免有些偏頗,於是把資本輸出的好處歸納為三點:第一,促進大工業國獲得高水平的就業和生產,第二,促進借款國生活水平和生產力的提高;第三,促進全世界經濟的穩定。

投資選擇說


詹姆斯托賓是這個學說的倡導者,托賓的經濟思想源於凱恩斯學派,但又吸收了貨幣主義的觀點,從而成為“新凱恩斯主義”的代表人物。托賓以投資選擇說為基礎,以投資的安全性與收益性作為權衡的主要因素。他認為,所有投資對象——資產,都具有預期收益和風險的兩重性,只是預期收益和風險的程度大小不同而已。所以,投資選擇理論就是研究如何組合風險程度不同的各種資產,以平衡投資風險的理論。托賓曾用一句通俗的話,“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來概括他的理論的中心思想。他特彆強調貨幣的資產功能的分析,認為資產是一種存量,所以這種分析又稱之為存量分析法。這是托賓理論的特點,也是西方貨幣金融界對這個理論特別感興趣的原因。
投資選擇理論的提出,對於貨幣資本擁有者來說是一種貢獻,為他們有效地運用貨幣資本提供了理論依據、計量模型和運用方法,使他們擁有的大量貨幣資本及時投放到收益最大,風險最小的流動資產上去,從而獲得最大限度的利潤。同時,這個理論在銀行管理、資本營運和公司理財方面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風險分散即分散投資以分散風險成為理財的一條公認的原則。

全球經濟投資說


美國經濟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其所著《大趨勢》一書中,提出了“全球經濟、全球投資”的論點。他認為,在世界新技術浪潮的推動下,為適應生產全球化和勞動力、資源重新分配的迅速發展的需要,投資全球化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他指出,在這樣一個世界經濟環境中,將有大量的機會在別國領土上進行工作和投資,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國際資本流動在量上和質上的深刻變化,發達國家相互投資的日益滲透,正是生產及投資國際化的明證。
約翰·奈斯比特就當前世界新技術革命對世界經濟技術發展所產生的巨大影響進行了分析和預測。他認為,在以高技術為先導的信息全球化的推動下,生產、流通、分配、運輸全球化必將衝破一切阻力而突飛猛進。全球投資必將與全球經濟同步發展,一國經濟正轉化為相互依賴的全球經濟中的組成部分。

產生


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為對外貿易的繁榮準備了條件。商業繁榮導致市場競爭的加劇,驅使商人們去尋找新的原料供應地和新的外部世界市場。在英國早期的對外擴張中,商人與海盜是二位一體的。這些海盜活動給英國政府和商人自身帶來了巨大利潤,海盜也因此被國王賜給爵位而獲得政治地位,這進一步刺激了海外的擴張沽動。政府還成立了各種特許貿易公司(東印度公司,俄羅斯公司,東地公司)。批准成立各種股份制貿易公司既是政府聚財的手段,也是進行商業擴張,地理大發現和海上掠的工具。
國際投資的產生
19世紀70年代——一次世界,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過度到資本主義壟斷競爭階段,出現了大量“過剩資本”需要尋找出路(國際間接投資)。
20世紀初葉——20世紀80年代,國際間接投資與國際直接相結合,是國際投資發展階段。
20世紀80年代以後,以IT技術為代表的世界新技術革命,推動著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國際投資快速發展。

內涵


是指各國(投資國與東道國)之間的投資;
是為獲取預期未來收益而將資本投 放到國外的活動;
是國際貨幣資本及國際產業資本跨國流動的一種形式;
可能是一種債權債務關係;
也可能是一種所有權關係。

相關概念


(一),國際投資與國際資本流動,資本輸出
1,國際資本流動——指資本在國際間的轉移,輸出與輸入,即資本的跨國流動。它由於國家間為了某種經濟目的所進行的經濟交易而產生的。廣義理解:包括國際貨幣資本,國際商品資本和國際生產資本以及不斷相互轉化的綜合流動;俠義理解:指間接投資的貨幣資本(國際證券投資與國際長期信貸)與直接投資的實物資本的流動。國際資本流動的條件:外匯管制與國際金融市場。
2,資本輸出
資本輸出是資本過剩的國家或私人為了獲取高額利潤(或利息)和對外擴張而在國外進行投資或貸款。
資本輸出的類型:按資本輸出的主體不同分為私人資本輸出和國家資本輸出;按輸出資本類型的不同分為借貸資本輸出和生產資本輸出。
3,國際投資與國際資本流動,資本輸出的區別
國際投資與國際資本輸出的區別:
後者比前者在觀察同一現象時,其角度要更廣一些,包括的範圍要更大一些。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間接投資是國際資本流動的兩種主要形態,並在國際資本流動的範疇中,成為主要部分。國際投資的本質特徵在於它的贏利性,而國際資本流動只是交易性;
國際投資與資本輸出的區別:
資本輸出表現出不平等性質和單向性質;
國際投資表現出平等性質和雙向性質。
4,國際投資與國際資本流動的聯繫
現代經濟理論一般認為,生產要素可以分為資本,土地,勞動力和技術等。資本要素在國際間流動是國際投資者進行國際投資的前提條件,否則,國際投資活動沒法進行;
國際投資的結果也會導致國際資本流動,比如,股利和紅利的迴流等。
(二),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
1,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的區別
國際投資是國際貨幣資本和國際產業資本跨國流動的形式;
國際貿易是商品與勞務的跨國流動;
國際投資活動在於價值增值;
國際貿易活動在於等價交換;
國際貿易活動出現很早(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
國際投資活動出現較遲(資本主義社會)。
2,國際投資與國際貿易的聯繫
1,國際貿易發展,可帶動國際投資
以企業為例
2,國際投資可以反作用於國際貿易,投資可以帶動生產要素出口。
無論是向國外進行證券投資或貸款,還是直接投資中的貨幣資產的轉移,都會引起購買力向他國轉移,從而帶動本國商品的出口。
(三),國際投資與國際金融
1,區別
國際金融研究國際貨幣金融關係及其基本規律;
國際投資研究國際企業籌資的規律,資金運用規律和國際技術轉讓規律等;
國際金融活動是國際間的貨幣轉移,既包括國際投資活動引起的資本流動,又包括非投資活動引起的貨幣轉移;
國際投資活動除直接引起貨幣資產的轉移外還引起生產要素的國際轉移;
2,國際投資與國際金融的聯繫
二者都涉及國際資本流動;
國際投資效果的大小或好壞 貨幣的流向 各國利率,匯率的變動 國際金融活動;
國際金融活動(利率與匯率)變動 國際投資活動的變動。
(四),國際投資與對外投資,利用外資的關係
國際投資是將本國資本投放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從投資國的角度,即為對外投資,從東道國的角度,即為利用外資。因此,世界各國的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的活動總和就構成國際投資。

類型


(一),私人投資和官方投資(投資主體不同)
(二),直接投資,間接投資及其他(投資方式不同)
1,直接投資是國際投資方式之一。投資者以控制企業經營管理為核心,獲得利潤為目的對外投放資本。
特點:國外創辦企業,或是投資購買現有的企業,取得對企業的控制權;
不僅涉及貨幣資本流動,還涉及生產要素流動。
擁有多少股份才能控制企業,成為直接投資者,各國規定的標準不同,一般是在10%—25%之間,中國一般規定外方持股在51%。
國際戰略聯盟(Trans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成為國際直接投資中的一個突出現象。所謂國際戰略聯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跨國企業在共同投入互補優勢資源的基礎上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國際戰略聯盟主要有以下幾種形態:合併式聯盟,互補式聯盟,項目式聯盟。
國際間接投資是國際資本流動的重要的重要形式,也是早期的,傳統的國際投資形式,也稱為國際證券投資,更廣義講,還包括國際信貸投資。
特點:僅涉及貨幣資本流動。
3,其它國際投資方式
補償貿易:出口企業向進口企業提供技術,設備等作為貸款,進口企業待工程建成後用投產項目的產品或部分利潤償還貸款的一種特殊利用外資形式。
出口信貸:出口國政府為了擴大出口,加強國際競爭力,以政府補貼方式通過本國銀行對出口商,外國進口商,進口方銀行提供的一種與出口貿易相結合的利率優惠信貸
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設—經營—移交,它是指一國政府通過簽訂協議授予私人資本(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的項目公司的一定期限內的特許經營權,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特定的公共基礎設施以收回投資,並取得投資收益,特許經營權期滿后,項目公司將該項基礎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所有。
1984年廣東大亞灣沙角火電站開闢我國BOT的先河。
(三),實際投資與金融投資(按投資對象不同)
1,實際投資
實際投資:涉及生產要素的轉化和實際商品的形成。
2,金融投資
金融投資:活動於國際資本市場並形成金融商品。

特點


“跨國性”是國際投資的明顯特徵,由此決定了下列系列特點
(一)與國內投資相比較的特點
1,目的的多樣性(經濟,外交,政治)
2,不完全競爭性(市場分割所形成的)
3,貨幣單位與貨幣制度的差異性
4,投資環境的差異性
5,更大的投資風險性
(二)二戰後國際投資的特點
1,國際投資已成為普遍現象
2,投資輸出的規模較戰前有很大增長
3,不僅限於間接投資(直接投資)
4,投資的部門有所變化(服務業)
5,先進技術和設備及現代管理方法的輸出佔據重要位置
6,跨國公司,跨國銀行在資本輸出中起著重要作用
7,國家資本輸出增加(50年代的“經濟援助”,“軍事援助”)
8,發展中國家債務猛增

新趨勢


1,國際直接投資規模迅速擴大
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出現復甦,國際直接投資止迭回升,1993年和1995年分別達到2080和3150億美圓,美國重新成為投資大國;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加快,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引資國。
2,國際資本流動性,投機性空前提高
以1993年為例,全球私人流動資本3萬億美圓,是1990年的3倍,藉助全球虛擬市場,日交易可達數萬億,加大了資本的流動性,投機性,英國老牌的巴林投資銀行的倒閉和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很好的證明。
3,跨國公司迅速猛增,國際企業併購持續升溫,為爭奪科技制高點大舉向海外投資,對世界經濟技術的控制不斷加強。
目前,跨國公司掌握世界80%的新技術,,控制著50%的技術貿易。為了取得科技制高點,採取各種形式的兼并,以加強國內外的競爭實力和壟斷地位。發展中國家如何應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4,國家集團競爭加劇
經濟區域化,集團化已成為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同時,也加劇了大國在區域集團中的主導地位,促使世界格局多極化發展和競爭的加劇。隨著區域化,集團化的多極化發展,深化了國際分工合作,但也導致各國競爭加劇,不同國家為了在國際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力爭國家聯合,又進一步加深區域化,集團化發展,進而影響世界經濟。
5,貧國富國差距加大
西方發達國家經濟復甦,亞洲國家經濟強勁,世界經濟進入快速增長期,但同時,也面臨失業增加,金融動蕩和爭奪投資市場的激烈競爭,
以及貧富差距加大的嚴峻形勢,如何建立新的平等的國際經濟,加強國際間的協調機制,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作用


(一)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技術革命
產業結構演進:第一產業到第二產業到第三產業到第四產業;
資源結構演進:有形資源到無形資源(信息資源)。
(二)生產及資本等要素國際化
國際投資推動跨國公司的形成和發展,導致生產要素重組,優化了資源配置,加深了國際分工與合作。
(三)國際投資成為宏觀調控的手段
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已成為一國政府調控宏觀經濟的重要內容。如何有效的在國際要素市場配置資源,開拓國際市場是擺在各國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務和工作內容。
(四)加速了生產經營跨國化
80年,世界上約有1000家跨國公司,擁有子公司和分支機構112000家,其中90%僅涉及10個國家,到95年,世界上約有40000家跨國公司,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250000家,促進了要素優化配置,提高了利潤,進而推進國際化良性循環。
(五),開拓發展中國家新市場
只有發展中國家經濟得到發展,工業國家才能為自己的產品找到新的市場。為此,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投資採取一系列的政策。
從資本輸出入國的角度,具體分析國際投資的作用:
對資本輸入國,積極的方面:
1,可以彌補本國資金的不足;
2,引進先進的管理方法與管理經驗;
3,加速技術改造,增強其競爭力;
4,增強本國出口創匯能力;
5,為本國勞動者提供新的就業機會;
6,增加本國的財政收入;
7,擴大對外的經濟技術交流;
8,為本國培養國際經濟人才;
9,促進本國旅遊業的發展;
10,活躍國內市場,增強國內市場聯繫;
消極的方面:
1,資本輸入意味著將來資源的流出,借貸資本需償還本息,外商直接投資要以未來利潤分配為代價;
2,對外資的過分依賴,可能衝擊本國金融市場;
3,會造成某些部門受外國壟斷力量控制;
4,資源過度消耗與污染轉嫁。
對資本輸出國,積極的方面:
1,維持壟斷地位;
2,增強產品的競爭力;
3,擴大外貿規模;
4,獲取先進技術;
5,有利於人才交流;
6,吸取先進的管理經驗與方法;
7,獲取經濟信息。
消極的方面:
1,投資國國內就業水平降低;
2,投資國的技術與人才外流;
3,影響投資國的財政收入。

發展原因


(一),科學技術發展加速資本國際化
1,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導致發達國家取長補短;
2,科學技術引起產業結構大調整。
(二),國際分工的新發展
單純的垂直型國際分工水平型國際分工混合型國際分工的發展 國際產業結構的轉移。
(三),跨國銀行的發展
離金融市場 (20世紀60年代) 跨國銀行(20世紀70年代)
(四),跨國公司的發展
1,制度條件
戰後,發達國家鼓勵對外投資和扶持跨國公司成長的政策;
戰後殖民體系瓦解,許多新獨立的國家資本短缺,希望能在維持主權條件下,吸引跨國公司投資,並改善其投資環境。
2,過剩資本
發達國家的過剩資本,過剩商品需要通過跨國公司尋找出路。
3,經濟國際化
經濟國際化 降低投資成本 提高利潤
擴大市場份額 跨國公司本身的發展。
(六)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
1,經濟現代化需要
資本短缺
技術與科技落後
2,石油輸出國的資本積累

研究內容


國際投資學研究的內容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
(一),宏觀方面的具體內容
1,國際投資學產生和發展的客觀基礎
2,國際投資對世界經濟發展的作用和影響
3,國際投資的政策和法規
(二),微觀方面的具體內容
1,國際投資的重要方式
2,國際投資環境的分析與評價
3,國際投資的重要主體——跨國公司
4,國際投資的風險分析與防範
5,國際投資實務

研究方法


(一)辨證唯物主義的基本方法
(二)歷史分析與現實分析
(四)宏微觀分析

微觀理論


(一)海 默的壟斷優勢理論
1,Steven H。Hymer(PHD。)其人
生於加拿大,美國求學和執教的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首先創立了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壟斷優勢理論,開創了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先河。1960年,他完成了其博士論文—《國內企業的國際經營:對外直接投資研究》。該文問世后,並未引起世人重視,由於快速發展的國際投資實踐對其理論的驗證,該理論才成為最有影響的流派之一。到1976年,該理論正式問世時,他已謝世2年。
2,壟斷優勢理論的形成
運用西方廠商壟斷競爭的原理實證分析美國1914—1956年對外投,資結論如下:
(1)1914年前,美國有大規模的直接投資,而對外證券投資則沒有;
(2)20年代,二者都迅速增長;
(3)30年代,對外直接投資下降小,對外證券投資則較大;
(4)二戰後,直接投資增長快,證券投資發展慢;
(5)地區分佈,1929年在加拿大的直接投資與證券投資相差不大,同期,美國對歐洲的比例卻為2。5:1。
傳統理論不能對此做出科學解釋。海默認為:
(1)美國對外投資在於壟斷優勢和市場不完全;
(2)市場不完全競爭是跨國公司進行國際直接投資的根本原因;
(3)如果產品和生產要素的運行是完全有效的,則對外投資就不可能發生;
(4) 由於存在不完全競爭,跨國公司具有壟斷優勢(技術優勢,先進管理,資金,信息,國際聲望,銷售,規模經濟等);
(5)東道國企業與跨國公司相比具有人文,地域,制度等優勢,但跨國公司仍具有凈優勢。
3,壟斷優勢理論的發展
(1)H·G ·johnson認為:跨國公司的壟斷優勢在於“知識的轉移”(1970);
(2)R ·E ·Caves認為:跨國公司的壟斷優勢在於其能產出差別產品(1971);
(3)F ·T ·Knickerbocker提出:“寡佔反應論”;
(4)S ·Hirsch從成本的角度提出了“出口貿易與對外投資比較理論”(1973),即:
跨國公司選擇對外前
當跨國公司國內生產成本與出口銷售成本之和小於國外生產成本與運輸成本之和時,跨國公司選擇出口貿易方式參與國際經濟,以獲取最大利潤;反之,則選擇對外投資方式參與國際經濟,以獲取最大利潤。
(5)F·R ·Root認為:跨國公司選擇對外投資的方式主要原因是避免許可證交易中存在的技術泄密風險,繼續保持其技術壟斷優勢(1978)
4,對壟斷優勢理論的評價
積極的方面:
(1)壟斷和市場不完全競爭代替完全競爭來解釋國際資本流動;
(2)把證券投資與直接投資區別開來;
消極的方面:
(1)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無法解釋沒有壟斷優勢的中小企業對外投資行為;
(2)沒有涉及區位選擇的問題。
(二)產品周期理論
R·Vernon教授於1966年在《產品周期中的國際貿易與國際投資》一文中提出的,用產品周期的概念分析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認為產品周期有四個階段。
1,產品周期理論要點:
(1)從貿易方面,隨著產品從“創新”到“標準化”,創新國會由出口國變為進口國,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則由進口國變為出口國。而且新產品的周期演進逐步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2)從投資方面,具體內容:
投資國生產,技術等優勢,而東道國擁有資源和廉價勞動力等的區位優勢,如果把二者結合起來,投資者就可以克服到國外生產所引起的附加成本和風險。
第一階段,新產品尚未定型,價格的需求彈性低,新產品生產最初有在國內選擇生產地點的趨向;
第二,三階段,技術雖未達到標準化但已成熟,企業更關心的是生產成本,特別是競爭對手出現后。選擇出口或對外投資 取決出口商品的邊際生產成本加運輸成本與進口市場的預期生產成本的比較。如果前者低於後者,創新國選擇出口,否則選擇對外直接投資(新產品周期在美國結束,而在歐洲繼續);
第四階段,技術已標準化,價格是競爭的基礎,投資選擇發展中國家(新產品周期在歐洲結束,在發展中國家繼續)。
2,產品周期理論的發展
維農的產品周期理論主要提供的是50—60年代美國向歐洲擴展的投資理論框架,
僅說明一個製造商最初作為一個投資者進入國外市場的情況,對雙向投資及逆向投資問題不能解釋,於是他又將其理論加以發展:將產品周期分為三階段(發明創造寡佔階段,成熟寡佔階段,老化寡佔階段),不再強調美國是新產品的唯一來源,歐洲及日本也是新產品的來源。發明創造寡佔階段:應把生產地點放在發明創造國,以把生產過程同研發和市場購銷活動結合起來;
3,對產品周期理論評價
積極方面:
(1)該理論適應於當時美國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和區位選擇;
(2)該理論既可以稱為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也可以稱著國際貿易理論
消極方面:
(1)該理論無法解釋80年代后發達國家對外投資生產非標準化產品的行為;
(2)該理論無法解釋在國外原材料產業基地的投資行為;
(3)該理論無法解釋發展中國家對外的直接投資行為。
成熟寡佔階段:跨國公司以創新為基礎的壟斷優勢消失,規模經濟成為其壟斷優勢的基礎。為了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各國的跨國公司到雙方的主要市場進行直接投資,削弱對方的競爭力(進攻型或防禦型投資);
老化的寡佔階段:跨國公司以規模經濟為基礎的壟斷優勢已經消失。由於大量的競爭者的進入,競爭十分激烈,一些廠家退出該領域。這一階段,跨國公司進行對外投資的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是生產成本。
(三)內部化理論(或市場內部化理論)
1,代表人物
英國里丁大學P。J。Buckley M。Casson(《跨國公司的未來》1976)和加拿大學者A。M。Rugman
2,理論核心
公司在其跨國經營活動中,面臨各種市場障礙,為克服障礙,彌補市場機制的內在缺陷,實現利潤最大化,將各種交易不經過外部市場而在公司所屬的各企業之間進行,形成內部市場,當內部化超越了國界,跨國公司便產生了,內部化的動機是企業對外投資的主要原因。
3,三個重要概念
(1)市場內部化
指將市場建立在公司內部,以內部市場取代原來固定的外部市場,價格劃撥起著潤滑內部市場的作用。實行市場內部化是當代西方跨國公司的重要經營戰略
(2)市場失效(或市場失靈)
指由於市場不完全,以致企業在讓渡中間產品時難以保障其權益,也不能通過市場來合理配置其資源,以保證企業最大經濟效益的情形。不完全競爭並非由規模經濟,寡佔行為和貿易保護主義或行政干預所致,而是由於某些市場失效導致企業交易成本增加。
(3)交易成本
指企業為克服外部市場的交易障礙而付出的代價。
4,市場內部化的動機
知識產品具有特殊的性質,知識產品的市場結構和知識產品在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的主要地位決定其市場內部化的動機最強。知識產品及其交易有如下特點:
(1)形成耗時長費用大
(2)給擁者提供壟斷優勢,轉讓則扶 持對手
(3)由於存在市場的不完全性,知識產品的價格不易確定
(4)知識產品的外部化可以導致增加額的交易成本
基於上述原因,企業對其知識產品實行內部化。此外,資本密集型的製造業中間產品,農副產品,礦產資源產品,企業也有較強的內部化動機。
5,市場內部化的收益與成本
(1)市場內部化的收益
市場內部化的收益來源於消除外部市場的不經濟性,包括如下五個方面:
統一協調的經濟效益
有效差別價格的經濟效益
消除買方市場不確定的經濟效益
消除國際市場不穩定性的經濟效益
保持技術優勢的經濟效益
避免各國政府干預的經濟效益
(2)市場內部化的成本
資源成本
通訊成本
國家風險
管理成本
6,內部化理論區別於壟斷優勢理論的特點
首先,壟斷 市場不完全為跨國經營的前提
內部化 消除市場的不完全性;
其次,市場不完全 壟斷排斥競爭
市場不完全 市場失靈
再次,技術壟斷優勢 跨國經營的重要意義
交易成本最小 保證跨國經營的優勢
最後,壟斷優勢理論適用於發達國家
內部化理論既適用於發達國家,也適用於發展中國 家,即可適用於國內,也可適用於國外。
7,對內部化理論的評價
積極的方面:目前較為流行,較有影響的國際 直接投資理論之一,有人把它推崇為一般理論或通論。
消極的方面:對外投資的區位選擇未作解釋。

宏觀理論


小島清的比較優勢理論或邊際產業擴張理論
(一)該理論產生的背景
微觀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基本都可以得出結論:
只有擁有雄厚資本和高技術的大企業才能擁有獨佔市場的優勢,才能有能力從事對外投資。70年代中期以後,日本學界開始對壟斷優勢理論提出異議。從日本的情況分析,對外投資的主體大都是中小企業,所擁有的是易為發展中國家所接受的勞動密集型技術優勢。
至70年代以來,日本留英,美學者,日本國立一橋大學,著名的國際經濟學家——小島清教授提出了邊際產業擴張理論,該理論不僅在日本,而且在歐美產生了巨大的反響,被認為是“小島設想”,“小島主張”|,“小島方案”,“小島清模型”。
(二)理論核心
對外直接投資應該從本國(投資國)已經處於或即將處於比較劣勢的產業—邊際產業—(這也是對方國家具有顯在或潛在比較優勢的產業)
依次進行,所以該理論又稱邊際產業擴張理論。
(三)比較優勢理論的推論
推論一:可以將國際貿易和對外直接投資的綜合理論建立在“比較優勢(成本)原理”的基礎上。國際貿易是按既定的比較成本進行的(擴大比較優勢),而國際直接投資則可以創造新的比較成本(擴大比較成本)。
推論二:日本式的對外直接投資與對外貿易的關係不是替代關係,而是互補關係,體現在對外直接投資創造和擴大對外貿易,日本的對外直接投資是導向順貿易型的。
推論三:對外經濟應當立足於“比較成本原理”進行判斷,即運用“比較之比較公式”進行判斷與決策。
推論四:在國際直接投資中,投資國與東道國從技術差距最小的產業依次進行移植,由投資國的中小企業作為這種移植的承擔者(這類企業與東道國的技術差距較小)
推論五:國際直接投資可以為投資國與東道國雙方產生比較優勢,可以創造更高的利潤。
(四)比較優勢理論的應用主張
主張一:日本資源開發型直接投資政策—非股權安排方式;
主張二:日本向發展中國家工業進行直接投資政策—“教師的作用”;
主張三:日本向發達國家直接投資政策—“協議性的產業內部交互投資”
(五)對比較優勢理論的評價
1,比較優勢理論所分析的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以垂直分工為基礎的國際直接投資,不同於海默和維農等人所分析的發達國家之間,以水平分工為基礎的國際直接投資;
2,所研究的對象是日本跨國公司,反映了日本在國際生產領域尋求最佳發展途徑的願望,而且,該理論比較符合60—70年代日本對外投資實踐;
3,該理論無法解釋發展中國家的對外投資行為,也無法解釋80年代之後日本對外的直接投資實踐(此時日本的對外投資是貿易替代型而非投資與貿易互補型)

投資綜合理論


鄧寧的國際生產折衷論
(一)該理論的代表人物—J。H。Dunning
是國際直接投資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著名學者。他於1957年獲得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美國在英國製造業中的投資》。他除擔任里丁大學的教授外,還擔任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西安大略大學,波士頓大學和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等院校的客作教授以及聯合國,世界銀行和跨國公司的經濟顧問等。
他在1977年《貿易,經濟活動的區位與多國企業:折衷理論的探討》一文中提出了——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二)該理論產生的背景
基於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戰後國際直接投資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
主體多元化
投資部門分散化
資金流向多元化
直接投資形式多樣化
二是缺乏具有普遍意義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
(三)理論核心
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區位優勢=對外直接投資
鄧寧認為,所有權優勢只是進行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於是他把內部化優勢加到所有權優勢之中。他認為,內部化的目的也只是為了保持和擴大壟斷優勢,把兩組優勢結合起來還是無法解釋直接投資動因。因此,他引入一組區位因素,並認為區位因素制約著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選址及其國際生產布局。區位優勢構成對外投資的充分條件。
也就是說,只有當三種優勢具備時,才能進行對外直接投資;如果只有前兩項優勢,則選擇出口貿易方式;如果只有所有權優勢,則選擇技術轉移方式。
(四)三個重要的基本概念
所有權優勢——指一國企業擁有的,國外企業沒有或無法獲得的資產及其所有權。包括:技術優勢,企業規模優勢,組織管理優勢,金融與貨幣優勢。
內部化優勢——指跨國公司能夠且原因建立公司內部市場願意取代原來固定的外部市場,降低交易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的優勢。
區位優勢——是東道國不可或不易流動的要素稟賦優勢以及東道國政府鼓勵或限制政策等優勢。
包括:
勞動力成本
市場需求
關稅與非關稅壁壘
政府政策
(五)對國際生產折衷理論的評價
1,被認為是迄今最完備的,被人們最廣泛接受的國際生產模式,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2,被認為是集各家之長,真正的建立一個通論;
3,“創建一個關於國際貿易,對外直接投資和國際協議安排三者統一的理論”;
但是,這種兼收並蓄的理論,也有許多缺點:
1,該理論以利潤最大化為跨國公司的目標,這與跨國公司的多元化目標有矛盾;
2,該理論僅以私人作為研究對象,不能對官方投資活動的科學解釋;
3,巴克利和卡森評論:三優勢的相互關係及其在時間過程中的發展沒有交代清楚,要素的分類體系缺乏動態的內容,而且把所有權優勢分離出來是不科學的。

定義和特點


一,定義
國際間接投資——是指個人或機構購買外國發行的股票,公司債券或政府債券,只謀取股息,利息或買賣該證券的差價收益,而不取得對籌資者經營活動控制權的一種投資方式,也可以把國際間接投資稱為國際證券投資。
國際證券投資
國際信貸投資
國際信託投資
國際股票投資
國際證券投資
國際間接投資
(二)國際證券投資的特點
期限的可選擇性,高投機性和高風險性
(三)國際證券投資發展的原因
商品經濟發展 規模經濟 資金需求
(間接融資)
∑閑置資金 後顧之憂 取代國際信貸融資
1980—1989年國際銀行凈貸款額從$ 1600億下降為0億,而國際債券的發行凈額從0億上升到$ 2500億。據英國《銀行家》1990年的統計,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證券融資額占整個金融市場融資額的85%。
變現需求
虛擬資本
一級市場
二級市場

股票投資


一,國際股票概念
指國際股票市場上交易的或是在居民與非居民之間的股票,它並非是區別於國內股票的特別的股票名稱(不同與國際債券)。國內股票轉化為國際股票有兩個途徑:
其一,在境內外同時上市;
其二,如果一國的資本市場較為開放,該國公司股票只在境內上市,但其中一部分被非居民所購買。
二,股票的種類
普通股
優先股
其它創新工具:
累積優先股(Cumulative Preferred Stock)
可轉換優先股( 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
累積可轉換優先股( Cumulative 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
參與優先股( Participating Preferred Stock )
累積優先股(Cumulative Preferred Stock)——指公司當年的盈餘達不到優先股應分的股利,其不足部分在其後年度分配盈餘時給予補足的股份。
參與優先股( Participating Preferred Stock )——指在按原定比例分配股利之後,如公司還有盈餘,還可以同普通股一起參與剩餘盈餘分配的股份。
可轉換優先股( 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指股份有限公司按規定的條件和比例將優先股轉換為普通股或公司債券。優先股無論是轉換為普通股或公司債券,對增加股份有限公司籌資與投資者投資的靈活性都有積極作用。可轉換優先股在國外已日益流行。
累積可轉換優先股( Cumulative Convertible Preferred Stock )——指同時具有累積優先股與可轉化優先股特徵的優先股。
三,股票價格
股票價格的種類
1,面值(Par Value)——指股票的票面上所標明的每股金額。它只在股票發行時對投資者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股票的發行價格並非以面值為準,可能溢價或折價發行,面值已經失去意義。國際股票的面值貨幣為公司所屬國的法幣。
2,市值(Market value)——或股票的市價,指在交易所中買賣雙方確定的某一時點的價格。
3,凈值(Net value)——指通過對發行股票的公司的財務報表的分析計算而得出,又稱股票的帳麵價值。
凈值=(資產總額-債務總額-優先股的總面值)÷普通股總數
4,內在價值(Intrinsical Value)——它把公司現有的財務狀況和將來的盈利前景結合起來,並把未來的收益折算成現值。計算公式:
P0=D1/(1+i)+D2 /(1+i)2+…+ Dn/(1+i)n=
P0——內在價值,D1, D2 … Dn代表第1,2…及第n年的每股股息收入,i表示資本還原率(貼現率或必要報酬率)
假設股息在一定時期內將按一個固定比例g增長,若前一年每股支付的股息為D0,則第二年的股息D1= D0(1+ g ) ,則第三年的股息D2= D1(1+ g )= D0(1+ g )2
則 Dn= D0(1+ g )n
P0=
5,面值,市值,凈值和內在價值的關係
股票的市值不僅與面值相脫離,而且與凈值不相等,但凈值可以作為長期投資判斷的重要依據之一,如果是市值高於凈值的股票,市價可能回落,反之,則上漲。同樣,內在價值對市場判斷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影響股票市價變動的因素
股價的變動由每股股息和銀行利率決定的,即Pm=D/I
Pm, D, I分別代表股票市價,預期的每股股息額和銀行利率。因此,凡是能影響企業分派股息和銀行利率等因素的,都會對股價的變動產生影響。
內部因素
公司的經營狀況:好 盈利 股息總量 Pm
公司的股息政策:收益積累與分配關係 Pm
宏觀經濟因素
經濟周期:經濟周期的高漲階段 消費,投資和 出口高漲 Pm
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
財政支出政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Pm
稅收政策:
正常情況下,稅收的高低與企業的凈收益成反比。如進口稅提高會增加經營成本,所得稅提高則企業的凈收益減少,降低股息,股價下跌。
金融政策:
再貼現率提高(緊縮銀根),商業銀行成本提高,則 Pm下跌,反之則反是;
銀行存款準備金比率提高(緊縮銀根) ,商業銀行成本提高,則 Pm下跌,反之則反是;
公開市場操作:央行出售證券(國債) (緊縮銀根),減少流通中的貨幣流量,利率上升,則 Pm下跌,反之則反是。
產業政策:
產業政策:產業差別政策會引起不同企業的價格 不同的變化。
其它因素:
政治因素
心理因素
非理性因素
時間及季節變動因素
四,股票交易的程序與方式
收集信息
投資決策
委託經紀人代為買賣
投資者經紀公司交易所競價 清算所
五,股票行情指數(Stock Market Index)
股票行情指數——指股票市價變動指數。它是由金融服務等中介機構運用其廣泛的信息來源和專門知識編製而成,對投資者了解股市行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非系統風險(Unsystem Risk)——指由於各個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不同股票的價格上升,有的股票的價格下降,且升降的也不相同,這種變動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預測該風險很困難。
系統風險( System Risk )——宏觀經濟情況(如經濟周期,宏觀經濟政策等)的變動,引起多數股票的價格都發生趨勢相同的變動。預測該風險很困難。
六,國際上馳名的股票指數
指編製所選用的股票均屬於一國範圍之內,但參加交易的可以包括外國投資者。
1,道·瓊斯股價平均指數(Dow Jone Averages)
是美國各種股票指數中歷史最悠久(1889年開始編製),最著名的一種,在國際上影響也比較大,由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出版者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 理斯·道開始編製。
現在採用的股票指數共分四組:
(1)30家工業公司股價平均數;最具代表性(媒體報道)
(2) 20家運輸公司股價平均數;
(3) 15家公用事業公司股價平均數;
(4) 前三組共65種的股價平均數。
道·瓊斯股價平均指數(Dow Jone Averages)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將選用的各種股票價格用簡單算術平均數法求得平均數(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作為100。然後以同樣的方法計算出比較期的平均數,再與基期相比較,計算出的百分數即為比較期的股價平均數。例如,1999年12月31日的股價平均數為11497。12,即表示該日的股價平均數約為1928年10月1日的115倍
2,標準·普爾股票指數由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標準·普爾公司編製的股票價格指數,在美國與道指齊名。
3,日經指數(日經平均股價) 系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製並公布的反映日本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股票價格平均數。該指數從1950年9月開始編製。
4,金融時報股票指數全稱是“倫敦《金融時報》工商業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由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發表的。
5,香港恆生指數 由香港生銀行於1969年11月24日始發布。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包從香港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挑出來的33家有代表性且經濟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為成份,佔香港股票市值的68。8%,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

債券投資


一,債券的特點
債權與債務關係
期限的有限性
收益的確定性
二,債券的分類
1,地理範圍劃分
國內債券(Domestic Bonds)
國際債券(International Bonds):外國債券(Foreign
Bonds)如Yankee Bonds Samurai Bonds Bulldog Bonds ;
歐洲債券(Eurobonds)
續前
2,按發行者的性質劃分
公司債券:
無擔保債券
有擔保債券
政府債券:
國債(National Bonds)
國庫券(Tresuries)
地方債券(Local Bonds)
市政債券(Municipal B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