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耕源
畫家
張耕源,又名張根源,號散翁。1938年10月生,祖籍江蘇張家港市。由中國美術學院退休,現系西泠印社理事、西泠印社肖像印研究室主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肖像印研究會會長、民進中央開明畫院顧問、浙江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工程院特聘藝術家、浙江開明畫院副院長等。
張耕源,兼善中國書、畫、印,作品參加過多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全國篆刻展、西泠印社國際書法篆刻展等國內外重大展事。分別在新加坡、日本、法國、杭州、張家港等地舉辦個人藝術展,在張家港市還建有“張耕源藝術館”。曾獲過日本水墨畫會大獎、首屆東方名人成就《國粹獎》、杭州市政府文藝獎、浙江省花鳥畫展金獎等諸多獎項。分別受過法國前總統希拉克和韓國前議長朴寬用接見,作品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毛主席紀念堂、中央黨校、浙江省圖書館、浙江省檔案館、杭州市政府、浙江文史館、中央電視台、中國工程院等單位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胡錦濤等收藏。國畫《向日葵》和《松鶴常青》又先後被人民大會堂和毛主席紀念堂收藏,並獲文化部頒發的國粹大獎。
張耕源
出版個人專集有《梓人印集》、《耕源印存》、《篆刻起步》、《世界名人肖像印》、《張耕源作品集》、《中國美術家——張耕源》、《中國篆刻百家——張耕源》、《張耕源印譜——隨園印語、名人肖像印》
張耕源
(一函二冊)、《西泠名家——書畫篆刻加張耕源VCD》等。國內外媒體介紹有《人民日報》海外版、《光明日報》、《美術報》、《歐洲時報》、《歐洲日報》、《南洋商報》、《巴黎國際廣播電台》等,簡歷和作品被輯入《中國美術年簽》、《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等數十種辭書。
1977年始
五年裡主編手拓印譜九種
1980年
《第一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入展
1983年
《第一次全國刻字邀請展》入展
1984年
18張
藝術剪影
《第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入展
1986年
《全國部分名家篆刻展》入展
荊州《當代名家書畫作品展》入展
1987年
加入西泠印社
開封《國際臨書大展》入展
1988年
《第一屆全國篆刻藝術展》入展
當選為浙江省書協理事
1989年
被任命為浙江書學理論研究會副會長
專著《梓人印集》由新加坡出版
14張
文字印作品一
1990年
中國畫《鍾馗圖》獲日本水墨畫會大獎(朝日新聞社賞)
1991年
《第二屆全國篆刻藝術展》入展
受聘為中國書協刻字研究會委員
增補為浙江省書協常務理事
1992年
任省書協刻字創作委員會主任
韓國主辦《第三屆國際篆刻藝術大展》入展
8張
文字印作品二
1993年
赴新加坡舉辦個人藝術展
《首屆國際肖形印大展》入展
西泠印社舉辦《國際篆刻邀請展》入展
《日、中、韓國際友好書之祭典》入展
《韓、中書畫篆刻聯展》入展
1994年
獲《中國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優賞獎
獲杭州市政府文藝獎
獲香港《世界華人藝術家成就博覽大典》有突出貢獻榮譽證書
《首屆冒際刻字作品展》入展
受聘為新加坡“墨瀾社”海外顧問
9張
佛像印作品
1995年
參加中國書協刻字代表團訪問日本,並參加國際刻字聯盟常任理事會
獲《國際書畫家代表作》收藏銀獎和終身藝術榮譽證書
1996年
獲《第二屆國際肖形印大展》國際大獎
《1996中日篆刻家交流展》入展
任《1996年全國新概念篆刻邀請展》組委會主任和顧問
1997年
赴日本舉辦《佛畫展》
《全國首屆篆刻學暨篆刻發展戰略研討會>論文入選
1998年
當選為西泠印社理事
赴巴黎國際藝術城研修考察半年
專著《篆刻起步》出版
專著《世界名人肖像印》出版
1999年
在巴黎國際藝術城舉辦個人藝術展,受到希拉克總統接見,並被收藏書法兩幅、肖像印一枚
中國畫“向日葵”獲浙江省花鳥畫展金獎
獲黑龍江《中國書畫藝術家世紀獎》
《浙江花鳥畫五十年回顧展》入展
《浙江書法五十年回顧展》入展
受聘為浙江省書協顧問、杭州市書協顧問
當選為浙江開明畫院副院長
受聘為曹州青年書畫院名譽院長
受聘為《世界藝術家協會>理事
參加西泠印社代表團赴韓國交流展
任西泠印社《第四屆篆刻展》評委
15張
世界名人肖像印之二
2000年
獲《首屆水滸杯書畫作品大展》優秀獎
文化部等舉辦《國際書畫交流展》入展
任西泠印社《第二屆國際書法篆刻展》評委
受聘為吉林市遠東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名譽主席
2001年
獲湖南《首屆東方名人成就獎》
受聘為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名譽院士、顧問、名譽書畫師
《全國篆刻藝術展覽>特邀展出
《第三屆全浙書法大展》特邀展出
參加文化部等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二周年——中華魂書畫作品
參加內蒙古舉辦《全國著名書法家作品展》
任《全國古典細朱文精品邀請展》藝術顧問
獲《國粹獎》大獎
出版畫冊《中國美術家——張耕源》、《張耕源作品集》
19張
赴日本展覽作品
2002年
在杭州舉辦《張耕源中國畫展》
在張家港市舉辦《著名書畫篆刻家張耕源返鄉畫展》
出版印集《中國篆刻百家——張耕源卷》
受聘為杭州市書協顧問
中國畫一幅被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
中國畫一幅被北京毛主席紀念堂收藏
《世界名人肖像印> -冊被江澤民主席收藏
2003年
應韓國國會之邀,於漢城國會大廈舉辦畫展,並受到朴寬用議長的接見
為浙江圖書館創作肖像印系列《浙江文化名人》共三十六枚
西泠印社一百周年之際,再次當選為理事
20張
羅漢肖像印
2004年
印作《新聞會客廳》被中央屯視台收藏
《美術報》號外版“風雲際會——浙江書法百家、浙江中國畫百家群星譜力分刊入選出刊
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參加《澳門、浙江、內蒙書法聯展》開幕活動
赴廣州參加西泠印社舉辦《印證西泠——中青年社員作品展》開幕活動
2005年
在餘杭舉辦《書畫名家走進餘杭》八人聯展
《美術報》刊出評介文章及書法國畫作品共四版
赴俄羅斯進行藝術考察
參加西泠印社國際藝術節三大展評審及相關活動
“全國第五屆篆刻藝術展”特邀參展
中國畫集《書畫合璧》出版
《浙江電視台》書畫天地專題拍攝
參加《中國電影百年書畫大展》獲“佳作獎”
20張
向日葵作品
2006年
《美術報》刊登篆刻及“耕源說印”語錄體文章
出任《西泠印社篆刻評展》評委
作品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印譜》
作品參加《西泠印社三項皆能作品展》
中國畫“東土初祖”參加《首屆世界佛教論壇畫展》
杭州市《紀念建黨85周年暨紅軍長征70周年綜合展》獲特殊貢獻獎
參加西泠印社赴馬來西亞舉辦《西泠印社社員作品展》
作品參加《西泠印社國際藝術節社員作品提名展》
作品參加《浙江省第二屆篆刻大展》
《篆刻研究》刊出畫、印、文章(共八版)
作品分別在香港<神州風情》、《中華美術》(六版)、《中國書畫收藏》(六版)、《千秋》(四版)等雜誌發表
《西泠名家系系列一書畫篆刻家張耕源> VCD首發,浙江文藝音像出版社出版
20張
花鳥作品之一
2007年
《西泠印社中國印海選》任評委
作品參加《西泠百年——迎奧運》晉京展
《美術報》發表肖像印四鈕
篆刻作品特邀參加《日本隨風會篆刻作品展(第22回)》
受特邀參加《當代篆刻藝術大展》中國文聯主辦、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
作品分別在《中華美術》、《投資中國》、《藝術博覽》(九版)等發表
中國畫、篆刻作品輯入《2006年杭州市藝術精品收藏圖錄》,並由杭州市政府收藏
2008年
作品參加韓國舉辦之《國際書法篆刻展覽》
參加《人文浙江——美術解讀》展覽
《中國花鳥畫》雜誌發表作品11幅
澳門《印緣》發表肖像印及書、畫、印作品、文章“漫說肖像印”
20張
花鳥作品之二
赴長春參加《南京、武漢、杭州、長春四市政協文化藝術交流展》
個展《金秋飄香——張耕源書畫印作品賞會》在杭舉辦
作品入編《中央黨校國畫收藏集>,並被該校收藏
參加《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藝術成就展》國家博物館主辦
受聘為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20張
花鳥作品之三
作品參加《騰飛的北侖一全國當代書畫印名家作品邀請展》
參加《西湖老十景》主題創作,杭州“相約西湖”文化系列活動
為殘疾篆刻家“孔黎翔篆刻集”撰序言
《張耕源藝術館》在張家港市建館,同時舉辦《張耕源師生作品聯展》
中國畫“東海朝陽”(4米X2米)捐贈寧波市博物館
赴日本參加《第五屆中日聯合藝術展》中國文聯和日本世界文化振興協會聯合舉辦
2009年
受特邀參加《全國第六屆篆刻藝術展》
參加《第五回中韓文人畫交流展》
參加《歌頌祖國——中國工程院與書畫家聯展》。受聘為院士書畫社特邀藝術家
《張耕源印譜——隨園印語、名人肖像印》(一函二冊)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作品五件參加《浙江書法六十年——浙江名家展》
作品一件參加《浙江花鳥畫六十年》
畫一件參加《民進中央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書畫展》
12張
花鳥小品
畫三件參加《浙江省文史館——中央文史館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
參加《中國印——百年西泠,西泠印社巴黎特展》代表團赴巴黎、羅馬等地
作品入編《一九四九——二零零九共和國書法大系(篆刻卷)》
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篆刻藝術精品展》
參加《風雨同舟——輝煌六十年書畫展》
參加《張家港美術館開館展》並出畫冊
參加《歷程20年——江南書畫院成立20周年展》並出畫冊
任西湖國際美術家聯誼會常務理事
2010年
參加由省宣傳部主辦的“若榴花屋“紀念沙孟海先生誕辰110周年全國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
《美術報》發表專屬作品《虎虎有生氣》一幅
篆刻作品參加上海世博會《萬國印譜》展
中國畫作品參加畫說世博——走進上海國際美術交流展》於陸儼少藝術館展覽
篆刻作品《和為貴》參加《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篆刻藝術精品展》
肖像印作品參加《2010年上海世博會參展國(地區)政要金石印象展》,並參加開幕活動
論文《篆刻的節奏感》入編中國書協主編的《當代中國書法論文集》印學卷
受邀參加《畫說世博走進上海——浙滬書畫名家邀請展》
《西泠印社第七屆國際篆刻評展》任評委
3張
人物作品
2011年
《百名老藝術家藝術展》在香港展覽中心和澳門展覽中心展出,隨團參訪港澳
參加台灣高雄文化中心舉辦的《希望之花》海峽兩岸水墨聯展
受邀參加省書協舉辦的《萬山紅遍書法大展》,作品《毛公鼎》參展
受聘為西泠印社肖形印創研室主任
書法作品參加第二屆中國書壇蘭亭雅集《蘭亭書法雙年展》
赴韓國濟州島參加《中韓文人畫協會聯合展》
中國畫作品參加《畫說西湖、走進俄羅斯——中國當代國畫名家交流展》
《藝術財富——張耕源專輯》出版
赴井岡山參加紀念建黨九十周年畫展
應省書協邀請赴北侖舉行學術講座“篆刻應走出自閉”
獲“中國現代刻字藝術突出貢獻獎”,赴廈門受獎並參加第二屆國際刻字展暨慶祝中國書協刻字研究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
肖像印作品受邀參加西泠印社“光輝的歷程”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百印展
中國畫二幅參加《第四屆“畫說西湖”國際美術節,中外名家美術精品展》
中國肖像印研究會成立大會,受聘任會長
肖像印作品參加《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百傑金石印象展》
中國畫作品受邀參加中國民進舉辦《“共鑄偉業”全國書畫精品邀請展》
19張
書法作品
2012年
獲浙江省書協頒發“榮譽獎”
參加《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歷屆顧問理事書法作品展》
肖像印作品參加《中國歷屆奧運冠軍金石印象展》
西泠印社開辦名家工作室“張耕源肖像印工作室”
《歷史的表情——張耕源刻名人肖像印展》於杭州十竹齋舉行
2013年
作品參加由西泠印社舉辦“中日蘭亭會百周年紀念書道展”,在大版舉行。
由西泠印社舉辦的《張耕源肖像印工作室首屆研修班》開學,學制一年。
浙江省文史研究館於8月20日在浙江美術館舉辦《館慶60年——館員書畫作品展》,書畫印作品參加60米長卷集體創作,以及個人作品參展。
2014年
向大石齋致敬—錢大禮、張耕源、吳靜初作品聯展
播芳六合——西泠印社社員作品系列展,其中張耕源“丹青有味,筆墨多情”作品展,在南山路唐雲藝術館展覽
參加《西湖歷史文化名人肖像印展》
2015年
“相約西湖”——藝術名家西湖書畫作品邀請展
參加“百年西泠·樂石吉金”大型國際篆刻選拔活動,並擔任執行委員會委員。
2016年
“喜迎G20·西泠印社文化藝術系列活動”將於6月和8月分別在北京、杭州隆重舉辦。屆時將展出由西泠印社資深社員張耕源領銜創作的20國領導人肖像印。
《浙江書壇名家二十一人精品展》應邀參展作品五幅。
張家港市電視台拍攝《張家港驕子》系列傳記片入列。
入編張家港市文聯出版《張家港驕子》傳記專集,並題寫書名。
7張
山水作品
2017年
入展《八·八戰略新征程·美麗浙江新視界》書法大展。
為廣州電視專題片《滄海一粟》《劉海粟》傳記片題寫片頭。
出任湖州市民進開明畫院名譽院長。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出版個人作品集《國韻墨香》
特邀參展《錦溪杯—全國甲骨文書法篆刻大賽》
應邀參加《浙江書法二百家》優秀作品展。
2018年
中央電視台書畫頻道《一日一印》採訪拍攝並播出。
受聘為溫州開明畫院名譽院長
西泠印社115周年社慶,社員作品展覽會評委
繼續當選為西泠印社理事
5張
歷史資料
2019年
隨西泠印社代表團赴捷克共和國參加《百年西泠·中國印》布拉格特展開幕式及相關活動。
《新時代·新印象》當代篆刻名家·新銳聯袂邀請展參展,並赴上海參加相關活動。
受聘為空軍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文藝輕騎兵”專家組成員。
受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深圳基地文化建設專家。
2020年受日本篆刻家協會邀請,於日本篆刻展(第36回)之際,舉辦《張耕源書畫篆刻作品》特別展覽,此乃受邀於日本辦作品展的首位中國篆刻家。共展出作品有書法、中國畫、篆刻、紫砂、陶片等共計74件。
張耕源的肖像印世界
文/朱關田
肖像印是一門新近初崛起的藝術,融肖像畫與篆刻於一體。
所謂印者,蓋傳承消形印而來,其方寸之間,依然是“守朱知白”,依然是筆法、刀法並重。然而已一改似肖非肖純意趣的篆刻傳統。而肖像,則為人造形,古之所謂“寫真”“妙手何人為寫真,只難傳處是精神”。無論寫實、寫意,其以形寫神,或遺貌取神,已屬繪畫手段。
肖像人印,自清季中葉以來,或有所見。初取漢魏造像遺意,純作單線白描,后漸多誇飾,參入版畫形式,造型手法為之一多,傳神寫照,更可見其匠心,遂發揚光大而自立門戶。
始作俑者,當歸之於吾浙張耕源。
張耕源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前身)附中,是我的前輩校友。版畫是他的專長。留校后,從事水印木刻工作。因其多藝並舉,善書工畫,且好學好問,院中老先生諸如潘天壽、陸維釗、諸樂三莫不視以為孺子可教,競加激勸。又蒙方增先、周昌谷、朱穎人等中年教師愛重,交契同調,得益多多。詩曰:“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其於學問、人品之外,尤悟得變通之理。大凡書畫,一通則變,若其執法不變,縱使入木三分,亦僅是媽匠一個。此亦乃中國美術學院所以善生俊異,代有聞人之緣由所在。
張耕源因曾雕制梓版多年,自署“梓人”,有《梓人印集》問世。柳宗元謂“梓人,蓋古之審曲面勢者。”縱觀其書、其畫,尤其篆刻,無論廣收博取,眾益多師,抑或厚積薄發,神明變化,真有如梓人察審曲直形勢而為之者。其實,審曲面勢者,蓋出其通變精神之表見。
返觀張耕源之肖像印,印外求印,以姐妹藝術補益之,其識其行,洵不失為高明。
張耕源於斯道,可謂志堅行苦。其篆刻多取氣與勢,每每如荒荒岫雲,寥寥長風;又如巫峽千尋,走雲連風,雄渾勁健,而獨標一格。又重布置,直以陸維釗蜾扁書入印,非篆非隸,大疏大密,又導又頓,且濡且挪,使之狼藉點畫,殊甚朱白而後工。同時,不拘刀法,因需而用,其沖、切之外,披、削、刮、擊,乃至錘、鑿、磨、泐,無不信手而出,隨機應變。有基於此,一刻肖像,便出手不凡。惟其運用版畫原理,強調造型工夫,遂別開生而演成先聲。
肖像入印,以名人為最難,尤其中國名人,有世人共識,真不允絲毫改易。張耕源刻世界名人肖像印,內中寫照處,多獨出機杼,其出神入化者,堪稱傑構。世界名人肖像印系列是張耕源的一項長久性創作計劃,今先將現階段成果結集出版。他正在創作另一系列作品—《西泠印社社員肖像印集》,我們期待著他能不懈努力,取得更大成績。謹寫數言以志之。
(本文作者系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書法家協會原副主席、浙江省書法家協會原主席)
張耕源:中國現代肖像印開拓者
文/蔡樹農
浙江篆刻界,張耕源是非常響亮的一個名字,他幾乎伴隨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作為中國篆刻之都——杭州篆刻復興至今的浙江篆刻界、杭州篆刻界健在而且又能高產高質進行篆刻創作的極少數老篆刻家之一。快到80歲的他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許多,尤其是他的開放頭腦、舒展胸襟和一種大氣的氣質加上魁偉帥氣外表,令人矚目。這位脾氣溫和,中見鋒芒,有時敢在公開場合就原則問題講些良心話、真情話的篆刻界藝術修養全面的前輩,除了詩詞偶爾涉獵外,他的書法、繪畫功夫均不在他篆刻作品之下,至於篆刻更是他向外主打的強項。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幾十年堅持不懈、碩果累累的肖像印創作,我們即便不願用“現代肖像印之父”形容他的創作水平以及業內權威性,承認他對肖像印大手筆的突破、承認他對肖像印在篆刻界的滲透帶動、承認他對肖像印在篆刻圈之外社會大眾層面的普及宣傳則是不得不加以高度讚揚的。如果沒有張耕源存在,如果張耕源不在杭州,如果張耕源不作為西泠印社理事,那麼,中國肖像印研究會還能不能夠在杭州成立,西泠印社肖像印研究室能不能特別設立都可能要打問號的。又如果沒有張耕源之前更早的肖形印大家來楚生等的大力宏揚和親身實踐,張耕源或許也會找不到靈感與方向,張耕源之後的新生代對肖形印、肖像印的繼承創新勢必缺少一種可以依靠、借鑒的過渡帶,肖形印、肖像印,乃至今日印壇日漸紅火起來的佛像印創作便不可能出現這麼繁榮並呈現超越之勢的景象。
書畫藝術到了晚清民國已經把歷史上留給書畫藝術的任何方面的發展空間、發展渠道差不多給佔領了、用盡了,很難有天才再在趨於勝境的書畫天地施展拳腳,製造出一套新樣式。反觀篆刻藝術,直至晚清民國吳昌碩、齊白石的出現才掀起了真正意義上的寫意篆刻,隨著大量出土書法印章實物,篆刻取法的參照物空前廣闊,篆刻界眼界空前提升,經過晚清民國篆刻家全方位地建設性開拓積澱,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輻射到篆刻領域也是生機一片,其中古璽大篆、寫意篆刻、肖形肖像印三架馬車的快速推進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關鍵有兩點起了決定性作用:一是歷史留出的相對空白地帶,罕有耕耘; 二是歷史機遇使篆刻家處在篆刻史料、實物大爆炸的核心時代,沒有理由不在這個屬於篆刻豐收的篆刻時代不出現篆刻高峰迭起、高潮迭起、高手迭起。“手把紅旗旗不濕”的篆刻弄潮兒生逢其時,“弄潮兒向濤頭立”,篆刻的金石之聲響徹中國的大江南北,江浙京滬魯等傳統篆刻大省強省繼續引領時尚,河南、黑龍江、廣東、四川、湖南、遼寧等篆刻事業蓬勃興旺。“中國印”一時星火燎原,越來越多的普通民眾越來越對篆刻藝術產生興趣,篆刻藝術的大好形勢直接帶動了青田、壽山、昌化、赤峰四大國產印石的印石文化的連鎖發展,“‘印’如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對篆刻藝術一旦入迷,它涉及到的書法繪畫、雕刻、文字學、印材等等就如同魔法師讓愛之者、好之者欲罷不能。
殷商實物無幾不算,秦漢時期的肖形印儼然肖形印開創期的制高點,後人難以企及和撼動。肖像印一脈的嘗試,正是依缽古代肖形印的基因結合時代發展所產生的產物。擔任中國肖像印研究會會長、西泠印社肖像印研究室主任、浙江省書協篆刻創作專業委員會顧問的張耕源曾經在中國美院(前浙江美院)水印工場任職,他選擇性地採納部分木刻技法轉嫁到肖像印的創作是有一定風險的:“刻肖像印必須刻每個對象的皮相,但皮相為形,即是色,色即是空,空是什麼,永恆之精神。我努力追求的是人物的精神,為什麼我刻的不同於別人刻的,在有神也!以形寫神,這是中國文化傳統,真正地繼承傳統。一些人吹毛求疵,什麼像版畫,什麼俗格……看問題舍本求末,永遠不會有創造力!”任何領域創新探索不會一帆風順,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不同聲音指指點點,但創新探索的腳步不能就此停頓,個性鮮明的張耕源我行我素終於修得正果:“自從現代肖像印開始至今,數十年曆程中,一直是在穩步健康地向前推進,尤其是西泠印社把這個列入工作範疇,以及中國肖像印研究會的成立,使得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更是形勢喜人!這期間得到了諸多專家學者和業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如:朱關田、韓天衡、蔣北耿、林乾良、章子峰……等。”
張耕源作為中國現代肖像印的領軍人物,樂於做肖像印“學科”帶頭人,樂於和同道共同努力將肖像印藝術豐富完善,他刻或牽頭組刻的系列世界肖像名人印、西泠印社名家肖像印、十八羅漢肖像印、歷屆奧運會中國獲獎運動員肖像印、紀念抗戰勝利開國將領肖像印深獲好評並得諸多榮譽光環。剛剛結束不久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張耕源又應西泠印社有關方面之請單獨創作了一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肖像印,又領銜他的肖像印團隊集體創作了一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肖像印,為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貢獻了一份中國特色的金石篆刻藝術禮物,可謂錦上添花。
張耕源——詩書畫印為一體 德藝雙馨的藝術家
肖像印章是一種世界性的藝術語言
我先談一下肖像印這個大體的概念,其實肖像印是屬於圖像印章這個範疇。就是肖像印是圖像印中的一部分,它是刻畫特定對象。
那麼,肖像印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什麼呢?
它是不分國界、不分民族、不分文化背景,是一種沒有隔閡的一種藝術語言。
肖像印可以說是分古典派和現代派,那麼古典派從明代開始一直到近代的都有。
現代派就是結合了很多現代藝術的這些元素、各種畫種特色、以及國外藝術等因素,吸收了多方面的營養,結合我們中國傳統印章藝術,發展成的現代藝術,形式感比較新穎的一種肖像印。
所以我把它定名為現代肖像印,以區別於以前的古典派。
形神兼備的藝術,脫胎於中國的哲學思想
我出的第一本作品集《世界名人》,這個作品集的序言是朱關田老師寫的,他就以很敏銳的眼光,看到了這個新興藝術的發展前景,所以他給予很大的支持。
另外給予很大支持的就是蔣培根老師,他是西泠藝報的主編,他當時就跟我提出,他說你可不可以搞個專欄。這個專欄前前後後加起來出版了有三年左右的樣子,最後影響非常大。所以一直到現在為止,很多人跟我談起對肖像印的認識,最早的就是西泠藝報,所以
我對蔣老師是很感激,也很佩服他有這樣莫大的氣魄和度量。
對於人物肖像的刻畫,它有兩個層面,一個層面就是技術性的,那就是像與不像。第二個層面是抓到“神”,而這個“神”是建立在“形”的基礎上的,但是應該說比形更重要,也更加困難。
所謂的虛實,就是說實中有虛 虛中有實,取捨也就是虛實的問題,是源於中國的一種哲學思想。就拿卓別林這枚方印來說,應該說是我觀念上繼承了這種思維吧,以後,我也曾經在處理有些人物的時候,採用這些思維,但是,這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個人他本身有符號性的特徵在那裡。
基礎越廣博,越能成就更高的藝術金字塔
我認為作為一個中國的藝術家,既應該是“通才”型的,還應該是很專業性的。
因為我們的傳統藝術,它講的是作者的學問、修養、人品,再加上技術,所以自古以來,凡是大師,這個時代代表的大家,基本上都是“通才”。詩書畫印,基本上都是。
知識它本身有一個結構的,它是一個整體啊。所以我一直認為知識結構,它是一個金字塔結構,基礎越廣越大的話,它這個尖高度就有可能越高。
知識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況,知識結構也就是這樣,要廣泛的基礎,然後可能在某一、兩方面,能夠達到尖端。所以我自己一直也在努力,也是儘可能的進行全面的學研。
G20是杭州的機會 也是肖像印藝術的機會
G20對杭州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之前我們就想過肖像印能通過這個機遇走向世界。以前我們也做了一些努力和工作,正面效果非常好。西泠印社和我的想法不謀而合,我們一起協商這個事情,搞一個專題的創作。
這批作品呢,在北京西泠印社進京展覽的時候展出了,反響很好。
針對G20契機創作的作品,實際上它有兩套,全部作品由我一個人完成的有一套,它是屬於集團的,屬於西泠印社集團公司所有的。現在呢,社團處也組織創作了一套,由我領銜,其他十幾個社員跟我們原來的一些學生,也是西泠印社影會的一些作者。連我一共20個人進行創作刻了一套,這一套還沒有展出,正在製作中間。我覺得這也是說明了社會對肖像印的一種肯定,一種需求。
藝術需要耐得住寂寞 年輕人貴在踏踏實實做學問
在整個藝術發展的過程中,現在是一個低谷,或者呢,我們經常講的是一個斷層。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很多人認為,現在是沒有條件出大師。
要說對年輕人寄予什麼希望的話呢,就是早一點醒過來,早一點清醒,向古人學習,就是所謂的耐得了寂寞,不要名利心太重。名利心在某種角度上來講也是一種上進心,但是名利心要在一個正確的軌道上面。有一部分年輕人,在默默無聞的、踏踏實實的在做學問,有的,而且水平很不錯,很有希望,那麼,像這樣的年輕人,能夠多一點。年輕一輩,希望大家共同來努力,才能夠更好的繼承傳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