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玉琮

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

良渚玉琮作為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因其具有精美絕倫的紋飾和重要的歷史價值,以及巨大的藝術魅力,自古就被嗜玉者所追捧。宋代的一些影青瓷就開始模仿良渚玉琮的造型。

上古珍品


良渚玉琮圖片集
良渚玉琮圖片集
清代的乾隆皇帝嗜玉成癮,他對良渚玉琮更是情有獨鍾,他曾在良 渚玉琮上寫道:“出幽辭子午,成器想石監石儲。環寶漢京重,廉貞君子如。硯頭沾墨雨,世外閱仙魚。幾陪清供,興懷靜賞余”。而今良渚文化的玉器,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便興起了久盛不衰、逐浪高漲的研究和收購熱潮,良渚玉琮更是成了藏玉者夢寐以求的寵兒。

精雕細工


良渚玉琮
良渚玉琮
良渚玉琮系軟玉雕琢而成,從外觀看呈外方內圓、上大下小形。其表面細密的陰紋線刻技藝達到了後世幾乎望塵莫及的地步。在既沒有青銅、又沒有鋼鐵的良渚時期,對硬度超過一般岩石和各種金屬的玉料,是怎樣進行加工,使之成為紋飾精美繁細的玉琮呢,至今還困擾著研究良渚古玉的學者。不僅如此,良渚玉琮還以體大自居,更顯它獨特的魅力。方柱形玉琮四面中間立槽,槽兩邊基本等距,誤差在1毫米左右,每節上下間距也幾乎完全相等,而且玉琮獸面紋的構圖也基本相同。每個面的轉角上有半個獸面,與其相鄰側面轉角上的半個獸面組成一個完整的獸面,這樣的組合使原本呆板的獸面更顯生動且具變化。

名稱來源


“琮”之名,始見於《周禮》等古籍。其形制依《周禮·考工記·玉人》所釋,“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東漢時的《白虎通·文質篇》也指出:“圓中牙身玄外曰琮”。但鄭玄為《周禮》作注時卻說“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鍇解釋說“(琮)狀若八角而中圓”。琮為何物,後世的確難以確指,以致南宋之後也有人稱其為“鎮圭”。至清初,高宗弘曆(乾隆)以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所稱“琮,瑞玉,大八寸,似車釭”為據,並按其形而稱琮為“輞頭”、“杠頭筆筒”或“頭瓶”等。直至光緒十五年(1889年),著名金石學家吳大澄在《古玉圖考》書中,引述嘉慶年間文字學家錢坫的說法,玉琮實物才被正式確定為琮。從而結束了玉琮名不副實的局面。

分類


良渚玉琮
良渚玉琮
據不完全統計,良渚文化玉琮,目前國內外各博物館與私人收藏的數量已達300餘件之多。依其形制特點,一般可分為扁圓筒形和方柱形兩大類,但其器身高矮、大小差異較大。前者外壁以減地法突出四塊對稱的長方形凸面,每一凸面都以陰線琢刻有獸面紋,琮身低矮而中孔大,外形和功能如同於鐲,故又稱琮式鐲)。後者琮身外表呈正方形柱體,上比下稍大,四面正中各琢刻有縱向的凹槽一道;同時又多在縱槽兩側凹面上刻出等距的橫向凹槽,把琮身分成若干節。每節又以四角為中軸,在相鄰的兩個凸面上對稱琢刻出或繁或簡的獸面紋。這種獸面紋,通常是上下兩節為一組合神像;上節為人面紋,下節表示神獸圖像。琮身上下兩端(即射面)基本呈圓形,中心則對鑽有圓孔,這便是人們所稱的“內圓外方”的方柱形琮,是規範定型后的典型玉琮。就其年代來說,鐲式琮出現較早。而後由弧邊的短方形琮發展演變成方柱形琮。良渚文化中期以後盛行的是方柱形琮;至良渚文化晚期此種玉琮的節數增多,器身也越高。而其上所刻的獸面紋(神徽)則有由繁到簡的趨勢。

玉琮功用


玉琮的功用是什麼呢?這是一個爭論最為激烈的學術問題。就目前研究的情況來看,玉琮的功能歸納起來至少有20多種。如女陰的象徵說、圖騰柱說、大地之表號說、祖先崇拜(男女密合器)說、天象觀測器物說等,但歸納起來其功能性質不外乎為實用器、陳設器、禮器和明器。
儘管玉琮的器型和或繁或簡的獸面紋基本相同,然其高矮、方圓和大小各異,節數也有多寡,用途也不可一概而論。就現有資料來看,真正可稱為玉琮的是器身較大而中孔較小(器身多低矮,有1節或2—3節)者和形製為內圓外方、器身較高(往往節數較多)、上大下小、略呈方柱形者兩大類,特別是以方柱形的多節長玉琮最為典型,因而頗有深入研究的必要。筆者認為玉琮是同原始宗教(巫術)有關的工具。它被葬入墓中,表明玉琮既是良渚先民用以保護死者、鎮墓壓勝、辟凶祛邪的法器;同時又具有斂屍防腐的作用(先民認為)。綜此,反映出隨葬有大量玉琮的墓主人生前具有特權,既佔有財富,擁有妻妾,又可殺殉奴隸,應是當時的顯貴者,有的可能是軍事首領,實際上,也是最早的奴隸主。

重要意義


“良渚古玉”它以質地堅韌、造型奇特、紋飾神秘而贏得人們的青睞。良渚玉器品種豐富,已形成了自己的玉器體系,在中國史前玉器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獨特地位。其中的玉琮、玉璧、玉鉞和玉錐形器既是良渚文化的玉製品重器,又是學術界爭論最為激烈的焦點。
玉琮因造型奇特精巧、寓意神秘而著稱於世。尤其是1986年在餘杭反山、瑤山大墓中出土的玉琮上發現雕琢精細、令人嘆為觀止的“神徽”后,更為中外學者所矚目,激起了人們去揭示其蘊含奧秘的熱情。玉琮遂成為一項世界性的研究課題。

百世謎團


良渚玉琮的用途學術界也眾說紛紜,有“男性祖先說”、“地母女陰說”、“圖騰柱說”、“禮地說”等,但一般認為玉琮與宗教祭祀、財富權力有關。戰國《周禮》書中曾有“蒼璧禮天”、“黃琮禮地”之說法。東漢鄭玄注“璧圓像天,琮八方像地”。良渚時期的玉琮是否與祭地有關尚在探討中,看法也不一致。
良渚時期的玉器有很多的謎,尚待後人學者去破譯。精美的良渚玉琮則反映了祖國歷史的悠久、文化的燦爛,必將會激發人們進一步去研究、探討,破譯良渚時期的謎團。

珍玩代表


1、南京博物院藏良渚玉琮,高7.2厘米,上端寬8.5厘米,下端寬8.3厘米;呈乳白色,柱體筒形,外方內圓,內為圓孔對鑽,採用透閃石軟玉雕琢而成。四面由1.5厘米寬的直槽分為左右兩塊,由0.3厘米的橫槽分為上下兩節;以四角為中線,上下兩節各飾造型不同的面紋,且相鄰兩個側面的半面紋構成一個完整的面紋;上下面紋由圓眼闊嘴構成,下節面紋由寬鼻、寬嘴、圓眼構成,在眼瞼、嘴、鼻的四周飾以由勻稱細密的雲紋、弧線、橫豎短條直線組成的雲帶。面紋刻畫精細得令人驚嘆,最細的僅為0.7絲米,內眼圈直徑只有2毫米,紋寬一般為0.2-0.9毫米。只有藉助放大鏡才能清晰可辨,足以反映良渚時期精湛的琢玉水平。
良渚玉琮
良渚玉琮
2、良渚琮黃白色,有不規則紫紅色瑕斑。器形呈扁矮的方柱體,內圓外方,上下端為圓面的射,中有對鑽圓孔,俯視如玉璧形。迂體四面中間由約5厘米寬的直槽一分為二,由橫槽分為四節。這件玉琮重約6500克,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稱“琮王”。
在四面直槽內上下各琢刻一神人與獸面複合的圖像,共八個,系首次發現。單個圖像高約3厘米,寬約4厘米,用淺浮雕和細線刻兩種技法雕琢而成。這一種人與獸面複合圖像為良渚人崇拜的神徽。
分為四節作角尺形的長方形凸面上,以轉角為中軸線向兩側展開,每兩節琢刻一組簡化的象徵性的神人獸面紋圖案,四角相同,左右對稱。
這件玉琮出土時平正地放置在反山第十二號墓墓主頭骨的左下方,是一件神聖崇高的玉制禮器。這件玉琮的製作,技術高超,可稱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瑰寶。
良渚玉琮
良渚玉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