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行路難

作品賞析


屠沽兒】亦作“屠酤兒”。以屠牲沽酒為業者。亦用為對出身微賤者的蔑稱。《後漢書·禰衡傳》:“是時許都新建,賢士大夫四方來集。或問衡曰:‘盍從陳長文、司馬伯達乎?’對曰:‘吾焉能從屠沽兒耶?’”唐顧況《哭從兄萇》詩:“皇恩溢九垠,不記屠沽兒。”清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二:“今世不論年誼有無,通謁概稱年家,即屠酤兒亦然。”【行路難】1.行路艱難。亦比喻處世不易。唐杜甫宿府》詩:“風塵荏苒音書絶,關塞蕭條行路難。”唐白居易太行路》詩:“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2.樂府雜曲歌辭名。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原為民間歌謠,后經文人擬作,采入樂府。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十九首及唐李白所作《行路難》三首都較著名。《晉書·袁山松傳》:“初,羊曇善唱樂,桓伊能輓歌,及山松《行路難》繼之,時人謂之‘三絶’。”陳去病《少年行》之三:“勸君莫誦《行路難》,勸君莫復居長安。”

作者簡介


戴叔倫(約732——約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