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浮丘山的結果 展開
- 華北四大古廟會之冠
- 湖南省桃江縣浮丘山
浮丘山
華北四大古廟會之冠
河南浮丘山位於浚縣縣城西南,故又稱浮丘山,系太行山余脈。南北長約1.5公里,東西寬約0.65公里,面積0.98平方公里,海拔103米,相對高程45米。浮丘山與大伾山隔城相望,綽約多姿,妙景無窮,因山傍水勢如行舟,故有“浮丘”之美稱。山上,目前有國寶級文物唐代開鑿的千佛洞,內有浮雕造像千尊,姿態各異,栩栩如生,為石雕藝術珍品,明代建起的碧霞宮,大氣恢弘,為明代建築藝術佳作。系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因宮中供奉泰山神碧霞元君而揚名四方。自明嘉靖年間以來,以朝拜碧霞元君而形成的每年的正月古廟會聲勢浩如汪洋,一日可達數十萬人有餘。位居我國華北四大古廟會之冠。
浮丘山[河南省浚縣浮丘山]
小姑山與浚縣古城偎依相連,山上有城,城中有山,“十里城池半入山”,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依然顯示著古城的風貌。衛水河到了這裡被一分為二,如同兩條玉帶,蜿蜓而來,飄逸而去,為風景區平添了許多靈秀之氣。河上古橋飛架,岸邊楊柳依依,兩河之間有琵琶形小島,濃陰如蓋,島上河邊,幾多情韻。浮丘山高l0l米,坐落面積約150平方米。西環衛水,東峙伾峰,南毗曠野,北負古城,形勢壯麗,氣象崢嶸,"歲寒雙秀","八景"列名。千佛寺、碧霞宮、文昌閣、觀瀾亭……不是"深山隱古剎",而是"古剎隱青峰"。
踞浮丘山南端之最高峰,坐北向南,是一處規模宏大的道教宮觀。建築宏偉,保護良好,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碧霞宮,即碧霞元君行宮,俗稱奶奶廟。碧霞元君為道教所奉之神,名氏不可考,"碧霞元君"乃其封號。碧霞宮建於明代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后又經清代順治、康熙、嘉慶、道光、咸豐、同治等年間擴建、重建,始具現代規模。碧霞宮以南北軸線為中心,兩廊對稱,前後三個院落,殿宇80餘問,總佔地面積11160平方米、是一處規模完整、保護良好的古建築群。
山門之前是廣場,廣場的南端有戲樓,建於清光緒年間,坐南朝北,與山門遙遙相對。
走過山門,便是前院,兩側有鍾、鼓二樓。院中有長方形蓮池。蓮池架石券拱橋一座。一條甬道直達二門。
二門有三個。上面各建門樓一座。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修,頂棚全用木架堆成,結構複雜,形式奇絕。門樓內外各嵌一橫匣,前書"貽爾多福",后書"群生系命"。
走過二門到中院,院落宏寬,古柏蒼翠,碑碣林立。兩廊各7間,中5間為閻君殿,原有十殿閻王,及"陰司報應"等塑像,相貌威嚴。東廊南梢間為三曹官。北梢間是羅祖,西廊南梢間包公廟,北梢間財神,緊接兩廊,又各建有三間陪殿,東為子孫殿,西為眼光殿。
大殿是碧霞宮的主體建築,由卷棚歇山頂拜殿和懸山頂加迴廊式後殿組成,均用琉璃瓦覆頂,四周迴廊。面闊五間,進深五間。殿內有三尊神像,中為碧霞元君,左為佩霞元君,右為紫霞元君,俗稱"三仙奶奶",均為神話中西王母之高徒。拜殿的明間和兩次間各開四扇通楣條欞格扇門,兩梢間上木雕透欞窗,花卉鳥獸,圖案精緻。左窗嵌有"光映西池"字樣。
檐下垂攏,玲瓏剔透,上繪"二十四孝圖"及"子路問津"、"河馬負圖"、"女娟補天"等畫。殿內雕樑畫棟,繪有"進姐己"、"訪姜尚"以及取材於古詩、生活、器物和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案畫共有30餘種,真是琳琅滿目。殿正脊當中裝有一個"銅寶瓶",年久不銹,金光閃爍,人稱"風磨銅寶葫蘆"。後殿內有三座磚雕蓮台,台上各有木雕神櫥一座,木櫥透雕龍、鳳、花卉,極其精緻,櫥內各塑有一尊女神,中間一尊神像號為碧霞元君,她是碧霞宮的主宰。三尊各有風格,中間表情"寬厚"、左側神采"仁慈"、右側目光"爽直"。金冠黃袍,端坐執圭。
碧霞宮的最後一處院落為寢宮,共有三座高樓,東、西配樓各3間,均為前廊硬山頂,中間為碧霞元君寢宮樓。寢宮樓建於清順治三年(1646年),面闊五間,三重檐歇山頂樓閣式建樓。樓分兩層,上、下均有走廊可繞一圈。登樓遠眺,心曠神怡。樓上一暖閣內有木質碧霞元君睡像一座,人稱"睡奶奶"。
浮丘山[河南省浚縣浮丘山]
浮丘山景色
浮丘山位於大伾山之西1公里許。宋代稱小橫山,金元時稱浮龍山,因山勢狀若浮舟而得名。明嘉靖年間,浚縣城牆橫跨其上,將山分為兩部。城內部分建一居姑庵,因名小姑山;城外部分稱南山。山之東西有砂石砌盤山古道,循勢漸進,曲徑通幽。樹蔭蔽天,肅穆靜謐。山上遍布寺庵廟宇,亭台樓閣。明建築碧霞宮(聖母廟)居于山巔,紅磚綠瓦,氣勢宏偉,院內古柏蒼翠,清靜幽雅。浮丘山引以為奇觀者,當首推小金頂。小金頂系突兀而立之石峰北邊鑿有石階,遊人可拾階而上,人稱山上山,唐代於千佛寺石窟即鑿於此。
碧霞宮之北有一突起的小山頭,平頂削壁,高約4米,南北略長,人稱"山上之山",小山頭的南、北、西三面鑿有很多佛龕,多為唐代造像。有元、明、清各代題記,均有一定的書法價值。
小山頭西壁並排有兩個石窟,南窟即千佛洞,洞內大小石佛在文革時期已基本被毀完。券形洞口高150厘米,上額刻"佛國"二字,下面刻有六個巴思巴文。洞口內前有大唐永隆元年(680年)、開耀二年(682年)、永淳二年(683年)、如意元年(692年)等時期的題記。石開鑿於盛唐時期。千佛洞石造像雖大部分殘損,但它還保留著盛唐時期的石刻藝術作品,是一批珍貴的文化遺產。1963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窟洞口高150厘米,闊3米,進深170米,穹窿頂,飾有藻井。窟內雕有大小佛像120餘尊,都已無頭,洞內壁上刊有宋代嘉祐年間,明代成化年間題記。這是兩個石窟中最晚的題記。洞高250厘米,穹隆頂,飾有藻井,進深3米,窟內四壁造像990餘個,最高的約2米,最小的只有4厘米,大部分已無頭。
千佛寺與千佛洞緊鄰,寺以千佛洞得名,《河朔訪古錄》載:"千佛寺始建失考。寺內有石崖,高丈余,上建閣以祀真武。崖下鑿洞二,並大小佛像身軀,而所謂千佛洞也"。於此可知建寺當在鑿窟之後。
千佛寺現存建築有水陸殿七間,十八羅漢殿五間,兩廊各五間,過去曾作校舍用,已非佛寺面目。院內有檜柏一棵,高約4丈,圍粗7尺余,枝葉茂盛,有千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