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大陸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國土資源部大陸動力學重點實驗室

國土資源部大陸動力學重點實驗室是一家以大陸動力學為主的實驗室,依託於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實驗室-依託


國土資源部大陸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依託: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實驗室-領域


學科(領域):構造地質、基礎地質研究
研究方向:
1、大陸科學鑽探(板塊會聚邊界動力學;現代地殼作用);
2、中國巨型超高壓變質帶及南北板塊匯聚;
3、青藏高原的地體拼合及碰撞動力學。

實驗室-目標


預期目標:以中國中央巨型高壓超高壓變質帶和青藏高原為大陸動力學野外基地,以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為大陸動力學實驗平台,以超高壓變質作用和大陸碰撞造山帶動力學為主要研究方向,以板塊匯聚邊界深部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為主要研究內容,建成以國家重大項目為主要支柱,集樣品加工、觀察、實驗分析、數據處理和多學科綜合研究於一體的,對國內外開放的實驗室。
大陸動力學實驗室特色:
有研究目標、有研究方向;有實驗平台、有野外作業基地;有多學科的研究群體(精幹梯隊)、有與國際接軌爭一席之地的戰略;有寬鬆的環境、有交流的舞台(國內外);有充足科研經費、有(將有)創新的系統研究成果。

實驗室-成果


1、對獲得的3000米的金柱子(岩心),建立了以下多種剖面:
岩性剖面、地球化學剖面、構造變形剖面、流變學剖面、岩芯伽瑪異常剖面、礦化剖面、岩石物性系列剖面、地下流體化學剖面、地下微生物剖面、14種測井參數剖面;
2、首次利用深孔進行三維地震探測及數據處理,建立結晶岩地區的地球物理標尺;
3、蘇魯地區大量柯石英包體在佔有90%的榴輝岩圍岩中發現,表明巨量物質深俯衝;
4、中央巨型超高壓變質帶的提出(4000公里長由兩個時代加里東和印支期)組成);
5、阿爾金地體為祁連山的西延;阿爾金斷裂平移400公里;阿爾金斷裂形成於印支期;
6 、青藏高原已完成10000多公里的地震層析剖面;
7、蘇魯發現金剛石和柯石英;柴北緣發現超高壓變質岩秦嶺發現金剛石;超高壓變質岩鋯石年代;鈦粒硅鎂石及鈦硅鎂石出熔條帶在石榴石單斜輝石包體中發現。
上述成果已在Science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地質學報岩石學報、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學報、地學前緣等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
8、2005年3月8日中國大陸科學鑽探達到5158米勝利終孔,4月18日曾培炎副總理出席了中國大陸科學鑽探竣工典禮。以我所許志琴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中國大陸科學鑽探科學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和多項創新成果。
9.發現青藏高原北緣和拉薩地體的兩條高壓-超高壓變質帶,為中國和世界的超高壓變質作用和深俯衝的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10.西藏羅布莎礦等4種新礦物被國際礦物委員會新礦物、礦物命名委員會批准;在羅布莎鉻鐵礦中發現超高壓礦物柯石英和被鋨銥礦包裹的原位金剛石,提出鉻鐵礦深地幔成因的理論假設,為研究地幔礦物學和地幔動力學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11.在建立青藏高原新的地體結構、變形體系、板塊邊界、大型走滑斷裂、周緣造山帶形成以及深地幔結構等方面取得系統、集成的重要新成果,發表大量文章,出版了《造山的高原》巨著。
12.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實驗室立即成立汶川地震小組,向上級適時提交對於地震主斷裂和餘震趨勢的報告,主持編製"汶川地震圖集"。科研人員冒著餘震危險奔赴龍門山進行地震破裂考察。首先提出實施回應大地震的"汶川地震科學鑽探"工程,這是世界上回應大地震最快的科學鑽探工程,得到中央領導的支持,於2008年11月開鑽,汶川第一井已鑽進800多米。
其創新成果是:建立了伸入地球深部的"金柱子":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在獲得主孔5118.20米珍貴岩心和氣流體樣品的基礎上,按照國際大陸科學鑽探編錄的科學原則及測試,完成了中國第一井的系列"金柱子",包括岩性剖面、地球化學剖面、構造剖面、岩石伽瑪異常剖面、礦化剖面、岩石物性剖面、流體剖面等。通過這些剖面的研究,揭示了板塊會聚邊界深部連續的物質組成,三維結構,流變學,殼幔物質交換,流體組分及地球物理狀態。中國大陸科學鑽探主孔5000米岩性剖面揭示50多種豐富多彩的岩石類型,並在已知的達到工業品位的毛北金紅石礦層下在1600米深度以下又發現400米厚的達到工業品位的金紅石礦層。

實驗室-團隊


實驗室現有研究人員28人,其中包括許志琴院士和楊文采院士,研究員14人,副研究員9人,21人具有博士學位,其 巾7人獲得國外博士學位;實驗和輔助人員9人;在讀研究生1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實驗室主任為楊經綏研究員,副主任為劉福來研究員和曾令森博士。主要研究成員是以中青年科研骨幹為主,長期從事青藏高原和中央造山帶的基礎地質學研究,成果顯著,有重要的發現或新的突破。三年發表論文近100篇,SCI期刊論文26篇。同時,這些人員都有自己的科研項目或在重大項目中承擔主要工作,並具有實驗儀器的操作經歷,可以獨立進行實驗研究工作。客座研究人員12人,其中國內4人,國外(德國、加拿大、法國、美國、日本)8人,均為國內外相關領域的專家,與我方主要研究者有長期有合作用關係,而且他們都具有自己的、在國際上有影響的高水平實驗室,與我們的實驗技術方法可以互相補充。技術隊伍5人。2000-2002年,大陸動力學實驗室共培養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5名,碩士研究生1名。

實驗室-支撐


已具備的實驗條件:科研用房情況:固定科研人員的辦公用房約20間,按每間30平方米計算,約600平方米。
大陸動力學實驗室設置
(一)大陸動力學實驗平台(東海
岩石構造實驗室:負責中國大陸科學鑽探現場的岩心編錄和採樣,包括:岩性單元劃分、構造編錄、礦化編錄和岩心定向歸位。編錄室擁有:國際大陸科學鑽探(ICDP)提供的德國製造岩心表面圖像掃描儀,自然γ測量儀,偏光透反射顯微鏡和立體實物顯微鏡,以及全套的手動和自動磨片設備。
深部流體實驗室:主要任務是進行地下流體分析,並實施氣體異常值判定,收集地下深部氣體。同時通過對鑽井過程,工藝參數,流體組分與泥漿相互作用的研究,判斷流體來源,研究地球深部流體變化。流體地球化學實驗室由在線實時氣體分析和泥漿現場分析兩部分組成。並與國際大陸科學鑽探組織(ICDP)和德國Posdam地學研究中心(GFZ)開展了合作。實驗室的主要設備包括質譜儀、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測氡儀、氣體自動收集器及脫氣器等。
岩石物理實驗室:科學鑽井岩石物理性質測試通常分為兩大類:⑴ 鑽井現場實驗室物理性質測試是在常溫和常壓條件下進行。測定項目主要包括:密度,電導率,磁化率,熱導率,滲透率孔隙度和超聲波速度等。⑵ 場外實驗室岩石物理性質測試:為了更加準確地對地表和井中地球物理探測成果 進行合理解釋,還需要在岩石所處的原始深度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In Situ)進行高溫高壓岩石物性測試。通常要將部分鑽孔岩心送往國內外高水平實驗室進行測試和綜合研究。主要儀器:岩石地震波速高速採集儀,HK-IV型滲透率自動測定儀,HKXD-C型氦孔隙度自動測定儀,ZL5智 能LCR導電率測量儀,LP1002型比重儀,HKB-3型磁化率儀,KT-04型熱導儀。
測井與錄井實驗室:任務是取全取准全井孔的多種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學原位測井數據,經處理和解釋后,提供多種信息,為地學研究和深化地球物理解釋服務;測井工程還要為鑽探施工提供技術支持。
長期實驗觀察站:
(二)大陸動力學實驗研究基地(北京)
微區測試分析實驗室
深部地震層析實驗室
深部地震反射實驗室
(三)大陸動力學岩心、資料庫、博物館(東海、北京)
大陸科學鑽探主孔岩心庫(東海)
大陸科學鑽探預先導孔岩心庫(北京)
大陸科學鑽探資料庫及網站(東海-北京-ICDP)
大陸動力學標本館(北京)
"地球、人類及科學鑽探"科普博物館(東海)
現有儀器設備
我們將在大陸科學鑽探工程和其它項目的支持下,投入近1000萬元,購置下列70多台套儀器設備:
電子顯微鏡- X光能譜儀(1台)
拉曼光譜(1台)
陰極發光(1台)
X光岩組儀
離子色譜
岩礦顯現成像系統(3套)
岩心掃描成像系統
岩石物性分析系統(8台)
冷熱台
岩礦樣品加工製作系統(10台)
高級偏光顯微鏡(7台)
立體顯微鏡(3台)
計算機工作站(3台)
三分量攜帶型地震儀(30台)

實驗室-交流


管理和開放運行情況:大陸動力學實驗室採用對國內、外開放的機制運行。實驗室實行主任負責制和崗位責任制,對有關負責人要求:需要對儀器的正常維護和使用負責,制定並嚴格執行操作規範;對要求使用儀器人員進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的培訓;負責對申請使用者排班,檢查儀器使用記錄;領取耗材和登記耗材使用情況。
實驗室設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由國內外知名學者組成,是實驗室的學術指導機構。其職能為:(A)確定重點實驗室的學科發展方向;(B)審議實驗室主任提出的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和實驗室主任提交的年度工作報告;(C)評議重點實驗室資助的課題;(D)評價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包括客座人員的成果)。
積極開展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主辦會議:在北京主辦了第二屆海峽兩岸祁連山及鄰區地學研討會。參加會議代表約50名,其中台灣代表分別來自成功大學、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央研究院(台灣)、中央大學、中山大學(台灣)等單位共15名。國內代表分別來自中國地質科學院、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礦產資源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同濟大學、中國地質調查局天津地調院、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調院等單位共35名代表。
參加國際學術會議:10人次參加了在成都舉辦的第15屆HKT國際學術討論會、1人次參加了在奧地利舉辦的第16屆KHT國際學術討論會、20人次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紀念中法地學合作研究二十周年國際研討會、3人次參加了美國地球物理年會(AGU)、3人次參加了在巴西召開的31國際地質大會、7人次參加了在日本舉辦的超高壓變質作用國際會議、10人次參加了在台灣成功大學舉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地學研討會、5人次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超高壓變質作用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