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恢
韓恢
目錄
當時,革命思潮激蕩于軍中,韓恢如魚得水,高興地說:“此真吾輩之事業也。”不久,韓恢升為下級軍官-正目。由於他能體察下情,與士兵同甘共苦,常常助人為樂,很得士兵的擁護和愛戴。
新軍里有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成員趙聲、柏文蔚、冷御秋、林之夏、倪映典、熊成基、林述慶等。在新軍中,韓恢不拘小節,但氣宇軒昂,膽識過人,勇於吃苦,深得趙聲賞識,不久介紹他加入同盟會。為了宣傳進步思想,同盟會在南京三牌樓標本部設立俱樂部,在珍珠橋營部設立書報社,秘密向士兵宣傳革命道理,組織革命團體。韓恢在此受到熏陶,政治覺悟和文化水平不斷提高。後來,他們的革命活動被上司發覺,趙聲被撤銷統帶職務。被迫離開新軍。趙聲離去時,委託韓恢負責聯絡工作。韓恢受託不顧個人安危,經常深夜外出活動。一日,韓恢私出被隊長發覺,訓斥他為什麼深夜外出?韓恢從容回答說;“為思想啊!”隊長又問:“何為思想?”韓恢笑道:“隊長為堂堂晉東學生,尚不知思想么?”弄得這位隊長張口結舌。
在趙聲的引薦下,韓恢結識了當時革命首領之一的黃興,並報名參加了黃興率領的由同盟會會員組成的廣州起義先鋒突擊隊,又名“敢死隊”。在著名的廣州黃花崗起義中敢死隊中有同盟會成員一百二十多人,他們直撲兩廣總督衙門。衙門衛隊負隅頑抗,雙方展開激戰,衛隊管帶被打死。敢死隊殺入後堂,總督張鳴岐越牆逃走。誰知,大隊清軍趕到,雙方展開激烈拼搏,終因寡不敵眾,敢死隊支持不住。韓恢保護黃興衝出重圍,有72位同志壯烈犧牲,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兩江總督張人俊、江寧將軍鐵良和江防營提督張勳,對新軍第九鎮統制徐紹楨很有戒心。蘇州獨立后,張人駿下令把第九鎮調南京城南六十里的秣陵關駐紮。調張勳江防營部隊入城警戒。辛亥年(1911)十一月,徐紹楨新軍起義,與張勳軍隊在雨花台激戰。
韓恢得知秣陵新軍起義,進攻南京,即率領黨人組織敢死隊,被推為隊長,在城內作內應,攻下模範監獄,釋放囚徒,並親自出城接應新軍到雨花台會合。韓恢在雨花台與張勳軍隊作戰.他脫光上在與敵人肉搏,徒手奪得機槍二挺。但因聯絡中斷,他只好隨九鎮新軍退守鎮江。是役傷亡慘重,韓恢的敢死隊有47人英勇犧牲。
新軍第九鎮失利后,上海同盟會總會召開緊急會議,策劃江、浙各軍聯合進攻南京,推選徐紹楨為江浙聯軍總司令,統一指揮。參加戰鬥的聯軍有一萬四千多人。
總司令徐紹板下令攻擊南京城,韓恢任敢死隊隊長,經過幾天激戰。於12月2日光復南京。南京光復后,韓恢接受北伐軍總司令林述慶任命,任北伐軍炸彈隊司令,偕同臧再新等先行出發,揮戈北上,於徐淮之間連克數城,最後抵達山陽(今淮安)。而駐淮陰的舊官僚蔣雁行自稱江北大都督,宣布獨立。韓恢知蔣為革命障礙,欲推翻蔣雁行。不久,南北議和成功,韓恢停止進軍。
1913年,袁世凱大借外債,擴充其反革命武裝。孫中山興師討袁,黃興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此時袁軍南來已至南京城下。韓被推為南京都督,他在南京兵臨城下之際,召集全軍官兵會議,慷慨陳詞,曆數袁軍所犯下的罪行,聲淚俱下,軍心感奮,同仇敵汽,誓與袁軍血戰到底。
袁軍號稱10萬,來勢洶洶。韓恢不畏強敵,鎮定指揮,派兵分守南京各城門,並親自鎮守城外天堡城和雨花台要害之地。討袁軍士氣高昂,奮勇殺敵,苦戰三天三夜,終因寡不敵眾,南京諸門失守。袁軍攻入城內大肆燒、殺、淫、掠,韓恢易服脫險。
二次革命失敗,長江流域各省被袁軍控制。袁世凱對孫中山、黃興二人扣以“亂黨”罪名,嚴令通緝。孫、黃被迫流亡日本,其他革命志士也相繼去日本、南洋,唯獨韓恢在上海不走。他約集革命同志以謀再舉,得到各界人士支持贊助,韓恢被推舉為討袁軍江北總司令。
南通是蘇北的大門,上海的軍火要運到蘇北各地,必須經過南通。韓恢為控制蘇北大門,準備在南通起義。在上海的南通籍革命黨人,紛紛繞道潛回原籍為起義作好準備。韓又令泰州的肖玉春,在通散、如、海、泰一帶招兵買馬,準備成立一個軍。
準備就緒。1913年8月18日清晨,韓偕同陳壯等人,從上海坐輪船到南通登陸。不料,韓恢行蹤被縣警備隊發覺,警備隊報告城裡鎮守使管雲臣。管調集清鄉營、工商團、城區警察計一千多人圍攻韓恢。韓恢原來安排好的內應李公序又不慎被捕,失去聯繫。結果起義軍連續作戰三天,因力不能支,遂向四方退卻,南通起義失敗。
南通起義失敗后,韓恢在蘇北又招募800多人準備再次舉事。反動勢力獲悉,連忙抽調兵力,加強防衛。袁世凱懸賞10萬元購買韓恢的人頭。韓聽之,若無其事。孫中山在日本聞訊,恐怕韓恢有誤,急電召韓恢東渡日本。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韓恢立即加入組織,宣誓忠於革命,忠於孫中山。1915年底,袁世凱在北方稱帝,全國各地紛紛討袁,韓恢奉孫中山之命,回到上海,任討袁軍第三軍軍長。軍部設在上海,先遣部隊師長伏龍先赴南通,準備再次舉行南通起義。
“韓恢回來,又要打南通了!”社會上傳言四起,搞得守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江蘇總督馮國璋連忙調集重兵,到南通防禦。袁軍在城內大肆搜捕革命黨人。先行潛入南通的伏龍師長不幸被捕,遭袁軍殺害。
韓恢在滬聞知伏師長遇難,痛心疾首,很想率軍到南通為烈士報仇雪恨,但敵人早有防備,韓恢從全局考慮,暫時忍下心頭之恨。
1917年,孫中山率海軍赴廣州,建立元帥府,開展“護法”運動。軍閥段祺瑞驅逐總統黎元洪,解散國會,宣布廢除舊國會和臨時約法。一個要廢法,一個要護法,雙方發生矛盾。同年10月,段祺瑞派軍入湖南與護法軍作戰。這時,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軍閥混戰的局面。要護法,就必須打倒軍閥。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任非常時期大總統。同年12月,孫中山準備出師北伐,任命韓恢為江蘇招討使。部署北伐軍事上的準備工作,便於北伐軍到江蘇時作為內應。
韓恢上任后,將指揮機構設於上海。為了開闢蘇北根據地,他率領部隊開赴家鄉泗陽,決定先佔據泗陽,再攻清江浦,以策應北伐軍北上。但因臨時組建的新軍成份複雜,缺乏訓練和教育,紀律鬆弛,在進駐眾興和南新集時,出現搶劫現象。當地群眾對此不滿,以“糜爛桑梓”相責。韓恢聞之感嘆地說:“余欲化匪為兵以救省,事成,則化兵為工以救國。沒想到,新兵不守紀律,遭到鄉人埋怨。”他只好將軍隊撤回撤回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