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官灘棗的結果 展開

官灘棗

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特產

官灘棗,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襄汾縣城關鎮官灘村的官灘棗栽培歷史已有500餘年,明清兩朝曾作為“貢品”。官灘棗是襄汾縣的農業三大品牌之一,因產地在襄汾官灘村而得名。官灘棗鮮棗果實中大,長柱圓形,平均單果重11克;果皮深紅色,肉厚、果核小,味甜、汁少;制干棗果肉呈紅糖色,油性大,肉粘、拉開可見糖絲多,耐貯藏。

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官灘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產品特點


生物學特徵

官灘棗,民間稱其為鐵桿莊稼。樹冠呈半圓形,樹姿半開張,乾性較弱,樹勢較弱,樹體中大。主幹灰褐色,皮部縱裂,裂紋淺,不易剝落。棗頭枝褐紅色,年生長量40厘米左右,節間微曲,枝刺短小,皮孔小而密,灰白色。棗股小,灰褐色,圓錐形。通常抽生棗吊2-6個,吊長14—23厘米,著果較多部位3—9節。花量較密,每—花序有單花1—8朵。棗吊有葉10-15片,葉片小,薄厚居中,長卵形,長3.5—6.2厘米,寬1.7—3.1厘米,先端鈍尖,邊緣鋸齒淺,基部偏圓形,綠色,葉柄長0.2—0.4厘米。
20年生植株干高1米,干周0.45米,樹高6—7米,枝展5—5.5米。棗頭萌發力中等,當年結實力較差。進入結果期較早,較豐產,產量穩定。20年生單株產鮮棗25—35千克。在產地4月上中旬發芽,5月中下旬開花,6月上旬達盛花期,9月下旬果實成熟,10月下旬落葉。
果實中大,長圓形,縱徑3.4—4.1厘米,橫徑2.1-2.7厘米,大小不整齊,單果平均重11.9克,最大單果重15.5克。果面光滑,皮薄,深紅色,果點大而顯著。梗窪中深中寬,頂凹微淺。肉厚,白綠色,質密較硬,味甜,汁中多,鮮棗含可溶性固形物26—30%,干棗含糖量65.1%,含酸量0.94%。核中大,紡錘形,縱徑1.71—2.5厘米,橫徑0.48—0.79厘米,平均重0.49克,可食部分佔果重95.8%。核面較粗糙,溝紋淺,先端短尖,基部略鈍,含仁率75%,種仁較飽滿。果實品質中上,耐貯運。制干率57%。缺點:成熟期不—致,成熟期遇雨較易裂果
官灘棗
官灘棗
本品種樹勢較弱,樹體中大,抗寒抗病力較強。適應性差,適於平川、肥水條件較好和沿河平坦地區栽培。

外在感官

官灘棗鮮棗果實中大,長柱圓形,果面潔凈,無機械損傷、病蟲果和霉爛,無不正常異味,平均單果重11克;鮮棗長柱圓形,干棗深紅色,有亮光,果皮深紅色,肉厚、果核小,味甜、汁少;制干棗果肉呈紅糖色,油性大,肉粘、拉開可見糖絲多,耐貯藏。

內在品質

鮮棗,果肉厚,綠白色,肉質緻密,味甜、汁少;干棗含糖65.%以上,肉質金黃,拉開可見糖絲、絲長不易斷,有糖香味者,品質上等。

產地環境


官灘棗產地自然條件優越,土壤主要為沙壤土,土層深厚、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pH值6.8—7.5,表層有機質含量7.12克/千克,全氮平均為0.85克/千克,有效磷平均為11.82毫克/千克,速效鉀平均為175.5毫克/千克,地形為中間低向東西兩側呈階梯狀排列。氣候屬暖溫帶大陸型氣候,年均氣溫12.4℃,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年無霜期20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397小時以上,十分適宜官灘棗的生長發育。

歷史淵源


官灘棗是襄汾縣的農業三大品牌(官灘棗、太平米醋、連村粉條)之一,因其原產地在襄汾縣官灘村而得名,該村位於汾河下游東岸,古為鎮守汾河官員居住地之一,故有此村名;歷代鎮守官兵為應災年所需,連年栽植棗樹,形成了棗林。
官灘村是當地有名的紅棗種植村,栽培歷史長達500餘年,曾是明清兩朝上繳皇宮的“貢品”,留有“日食五顆棗,勝過靈芝草,七十不顯老”之說。
據道光五年(1825年)太平(襄汾縣由汾城縣〈歷史上為太平縣〉與襄陵縣合併而成)縣誌記載:“棗,有晉棗之名,多食易齒黃,舊志,太平宜棗,其樹盈野,居人有半年糧之謠”。
官灘棗
官灘棗
2001年,臨汾市啟動平川“121”工程后,襄汾縣掀起大種官灘棗熱潮。

生產情況


2008年,襄汾縣適宜官灘棗生長的鄉村,保有棗樹達15萬株,年產量達到1500噸。
2014年,襄汾縣有棗樹1萬餘株,佔地500餘畝,年產果10萬千克。

產品榮譽


1997年,官灘棗在山西省首屆乾果經濟林產品評獎展銷會上,被認定為“山西省十大名棗”。
2000年,官灘棗在樂陵全國紅棗交易會上評定為“優質產品”。
2010年03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官灘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官灘棗
官灘棗
2010年10月,官灘棗在首屆黃河金三角區域農業新技術新產品展示展銷會暨首屆蘋果文化節組委會獲“名優產品獎”。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官灘棗產地位於于山西省襄汾縣東南角的汾河下游兩岸,介於東經111°21′-115°55′,北緯35°56′-37°18′之間,海拔420-550米。地域保護涉及襄汾縣2個鄉鎮18個行政村,具體是新城鎮:官灘村、柴庄村蒙亨村伯玉村伯社村曲里村丁村敬村柴寺村陳郭村南賈鎮萬王村裴村、蒼頭村、下魯村、上魯村東劉村下尉村大柴村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棗樹園地宜選擇生態環境良好,遠離污染源,土壤土層深厚、肥沃、排水透氣性良好,pH值6.8-7.5的沙壤土或壤土,平地或坡度小於10°的陽坡,生態環境符合NY/5013—2006《無公害食品林果類產品產地環境條件》。
(2)品種選擇:官灘棗適應性廣,抗逆性好,較耐乾旱,適宜栽植在灘塗地和沿河流域階地。
(3)生產過程管理:生產過程要採取多項技術,如園地選擇、栽植、栽培管理、科學施肥、合理間作(以棗—麥間作為主)、適度密植(成片棗園採用)、整形修剪、花期化控、病蟲害綜合防治、果實採收、人工烘乾、貯藏等。
官灘棗
官灘棗
①生產基地的選擇要求:要有良好的生態環境,生產基地必須遠離污染源,該地域的大氣、土壤、灌溉水等應該經檢測符合國家標準,土壤質地適合棗樹生長,有灌溉條件,有機肥料來源充足,農民群眾栽培管理技術比較先進,生產積極性高。
②有懂技術的管理人員:棗樹豐產生產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工作,管理人員要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特別是基地負責人和技術人員要鑽研業務,有豐富的生產實踐經驗。
③生產管理:首先是土壤管理,在秋季棗果採收后至土壤封凍前,棗園行間和樹盤要進行耕翻,深度為20厘米左右,目的是使土壤疏鬆和熟化,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吸水和保水能力,有利於冬季積雪,減少和消滅部分土壤中的越冬害蟲。其次是中耕除草,在棗樹生長期間,降雨和灌溉以後,要及時中耕鬆土保墒和清除雜草,一般全年中耕除草4-5次,使土壤經常保持疏鬆和無雜草狀態。第三是澆水,根據棗樹生育規律,有澆水條件的棗園一般年份應進行四次灌水,第一次在萌芽前進行,第二次在盛花期進行,第三次在果實膨大期進行,第四次在土壤封凍前完成,如7—8月份遇到乾旱天氣時,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灌水量以浸透根系分佈層40—60厘米為準,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70%,灌水方法盡量採用地下輸水管道等節水灌溉措施,灌溉水的標準一定要符合GB5084-92《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第四是整形修剪,適宜豐產栽培的樹形為小冠疏層形。第五是嚴格執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規程,在施肥中,採取以施用腐熟有機肥為主,複合肥為輔的施肥原則;在病蟲害防治中,採取以人工防治和物理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為核心,科學合理綜合應用生物、物理、化學等防治措施,杜絕使用高毒、劇毒、高殘留農藥,嚴格規定化學農藥使用劑量、使用品種、使用次數,嚴禁安全間隔期內用藥;在全生產過程中,嚴格執行NY5252-2004《無公害食品棗生產技術規程》。
(4)產品採收與保存:9月中下旬,當果實已充分發育成熟,果皮呈品種特有深紅色時,採用人工竹竿震落或手工採摘方式採收;需要制乾的,采后,立即於陰涼處攤開,隨後分批進入烤房,輕烤20-24小時,再置陰涼處攤開陰乾,可保存1年以上;需要做酒棗的,手工採摘后,剔除破損、有蟲及不規格的,隨後於酒中速蘸1-2分鐘,取出置於磁壇或其它容器中,密閉保存,可保鮮存放至來年2-3月份。
(5)生產記錄要求:在棗生產過程中,嚴格記錄生產的各環節,各項農事操作,重點記錄農業投入品如化肥、農藥等的使用時期、用量、次數,建立健全完整的田間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