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安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何家安,河南羅山縣人,1946出生。河南省群藝館,2006年退休,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

個人簡介


何家安,早年自學繪畫,后入西安美術學院學習,師從王鴻、張步、張之光、羅銘諸先生,主政山水。有作品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曾在中國美術館、廣東東省美術館、關山月美術館、巴黎中國文化部藝術中心以及鄭州、武漢、長沙、蘭州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或聯展。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天津美術出版社、廣西美術出版社出版個人畫集和文集。多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美術雜誌、國畫家雜誌發表作品及文章。
2001年至2007年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培訓中心任兼職教師,長達7年的課徒授業機會,學員遍及全國各地,不少人已是中國畫界的中堅力量,其學術主張和繪畫理念傳播甚廣。
2010年信陽市在市區金牛山文化公園建何家安美術館,該館為全民公益事業單位,有事業編製五人,隸屬信陽市浉河區文化局,2012年對外開放。

藝術年表


1946年 出生於河南羅山縣定遠鄉南河村;
1953年上學
1960年 輟學;
1970年 任本村民辦教師;
1971年 被招工到到羅山縣劇團繪布景;
1972年 參加羅山縣教育局舉辦中央五七幹校下放畫家王鴻、張步等老師執教的美術學習班學習;
1973年跟隨張步老師學習山水畫;
1980年 調入羅山縣周黨鎮文化站工作,《一張沒收證》獲河南省第二屆青年美聯社展優秀獎;
1984年 調入羅山縣文化館;同年與人合作國畫人物《內當家》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年底入西安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遇老師張之光先生,棄人物學花鳥山水;
1985年 跟隨西安美術學院教授羅銘先生學習,赴重慶至南京,順長江寫生。
1986年 結束西安美術學習,回羅山縣文化館;
1990年 與老師王鴻在鄭州河南省博物館舉辦聯展;
1992年 策劃革命老區《大別山寫生畫展》,在北京中國革命博物館展出,並在《光明日報》《北京周刊》《美術》《國家畫》發表;
1992年 《浩月》獲加拿大國際水墨畫楓葉獎優秀作品獎;
1993年 借調河南政協宋慶齡基金會工作,《煙嵐》參加全國首屆山水畫展;
1995年 調河南省藝術館,籌建河南省國畫院任該院秘書長;
1995年策劃紅旗渠畫展與中國畫研究院聯合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2001年 策劃《大別山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同年,受中國美術家協會培訓中心聘請在天津為該學習班授課。
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文章《關於中國山水畫寫生問題》在《國家畫》雜誌發表;
2002年孫克撰文《獨樹一幟的何家安》在《美術》雜誌發表;
2003年 《國家畫》雜誌對何家安做專門介紹,在北京仁和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
2004年 文章《違背規律的全國美展》在《國家畫》雜誌發表;
2005年 參加中國研究院的“山水畫油畫比較展”、“當代山水畫家提名展”及美術創作院的“四季鄉情畫展”;
在全國政協禮堂華寶齋舉辦“何家安山水畫展暨學術研討會”;
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甲子同庚”龍瑞陳玉圃張復興、何家安四人聯展;
2006年 在深圳博物館舉辦“甲子同庚”龍瑞、陳玉圃、張復興、何家安四人聯展;
2008年 在國家畫院舉辦龍瑞、程大利、陳玉圃、張復興、程振國、何家安6人巨幅山水聯展;
2010年 在全國政協禮堂,九三學社主辦,何家安畫展;
2011年 創作《新富春山居圖》並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發表;
2012年 信陽市在金牛山文化公園修建何家安美術館,該館佔地5千米,建築面積2千平方米,美術館被納入國家事業單位,編製5人,隸屬於浉河區文化局;
4月,該館開館;
9月,赴平頂山寫生,創作《堯山圖》長卷,書畫頻道作出專題節目報道;
2013年 在中國美術館舉辦何家安畫展,召開學術座談會,會議內容在《美術》雜誌增刊全文發表;
8月,在鄭州市博物館舉辦,《何家安晉京作品彙報展》;
9月,在北京鳳凰嶺招山水課題班,開課授徒;月底帶領學生沿長江寫生;
11月,開始創作《長江新卷》;
2014年 11月,《長江新卷》初稿完成,在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辦何家安師生課題班結業展;
2015年
攜課題班學員去法國巴黎,中國文化藝術中心舉辦何家安師生作品聯展;
2016年
應邀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並向該館捐贈作品40餘幅;
同年繼續修改長江新卷;
2017年
4月,在鄭州河南藝術中心,舉辦何家安山水畫展,該活動被納入省委宣傳部主辦的“老家河南”炎黃祭祖慶典系列活動之一;
11月,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何家安長江新卷展》;展出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30件;
2018年3月,在廣東美術館舉辦“記住鄉愁——何家安巡展第四站”

拍賣記錄


2011年11月17日何家安作品《山水》 鏡心 紙本68×136cm,以149,500元在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成交。
2011年11月13日何家安作品《雪村》 鏡心 紙本68×137cm,以145,600元在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成交。
2012年5月26日何家安作品《山居圖》 鏡心 紙本68×136cm,以138,000元在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成交。
2012年12月7日何家安作品《故鄉的河》 鏡心 紙本68×136cm,以149,500元在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成交。
2013年6月1日何家安作品《雪村》 鏡心 紙本68×68cm,以230,000元在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成交。
2014年5月25日何家安作品《平湖秋色》 鏡心 紙本69×137cm,以209,300元在廣東中翰清花拍賣有限公司成交。
2017年11月20日何家安作品《山水》 鏡心 紙本136×68cm,以437,000元在廣東萬眾拍賣有限公司成交。
2018年5月22日何家安作品《山水》 鏡心 紙本136×68cm,以110,000元在廣東萬眾拍賣有限公司成交。

出版書籍


2010 人民美術出版社 大紅袍系列《何家安-中國當代名家畫集》;
2013 人民美術出版社 《何家安畫集》;
2016年 廣西美術出版社 《藝海春秋——何家安藝術文獻集》

名家點評


對何家安山水畫藝術簡評
陳玉圃(天津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教授,碩士生導師)
社會經濟的日趨繁榮,似乎給當今畫壇帶來了無限的生機,然而繪畫藝術的商品化也給繪畫藝術的聖潔與純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數不盡的拍賣會,大獎賽,電視宣傳,網上炒作,給一些名利之徒大開方便之門。於是竟相馳逐,與市迎合。或襲西風以弄新潮,或摹宋元以作古雅,或招貼剪裁,以做工炫奇,或橫塗豎抹,以欺世盜名……一時間畫壇擾攘,濁霧迷雲,幾無尺地之凈土也!然而大智若愚的何家安,卻像是出泥不染的蓮花,始終以其純潔的心態編織著山水畫苑的一片凈土。
細審家安的畫,雖氣勢雄強,卻無兢爭躁戾之氣,造境多變卻息機巧便利之風,以朴茂天真寫山川靜氣,化機在手,元氣狼籍、出入風雨,舒捲蒼翠,正所謂可以“悅澤神風,陶鑄性器”者也。
愚每以為繪畫是造形藝術,技巧固然重要,但畫家之修養尤其重要,世雲“書如其人“殊不知畫亦如其人也。然而修養不僅限於學問,而是畫家學識,生活閱歷等藝術綜合素質的表示,是畫家對山川自然乃至宇宙人生的一種超常的感悟能力,以此綜觀,何家安正是一位極具藝術素養的畫家之一。
何家安少日寸,大別山區農村艱苦的生活經歷,曲折艱難的自學道路,除了造就了他堅忍不拔的耐受力之外,尤其賦予他深沉多思的個性特點,正因為有耐受力,故能幾十年如一日寒冬酷暑,不廢丹青之志。終至筆精墨妙,漸臻上乘;因為深沉多思,故能求畫於道,不趨時風,而獨僻蹊徑,樹自家風骨。家安早年曾師從畫家張步、羅銘諸先生,但目下何家安畫中已很難尋覓張步、羅銘的影子。時或透有一點石濤龔賢的風骨,卻又不是“克隆"式的仿效,而是一種大而化一的傳統文化氣息,這就是何家安和何家安的山水畫藝術,一種墩厚,雄強而樸實無華,近乎天真爛漫的藝術特點。
五六十年代美麗的大別山農村,卻曾是一個瀰漫著飢餓和貧窮的地區,何家安對自己曾“挨餓受凍”的童年記憶猶新,在何家安看來,人生能有溫飽實在是一種奢望,所以何家安對物慾的要求很有限,這種淡化物慾的心態,使何家安能遠離世俗紛爭和名韁利索,自由馳騁於其繪畫藝術的曠漠無人之野,從而奠定了何家安畫中,平和安適的基調。不事雕鑿,古樸,老健,從容不迫,率性自然。《芥舟學畫編》認為:“汨沒天真不可以作畫,外慕紛華者不可以作畫,馳逐聲利者不可以作畫,與世迎合者不可以作畫,此數者皆沉沒於俗而絕意於雅者也。”又說:“作畫宜僻,僻則與世俗相左而不得累其雅,作畫宜痴,痴則與世俗相忘而不致傷其雅,作畫宜貧,貧則每乖乎世俗而得以任其雅,作畫宜迂,迂則自遠乎世俗而得以全其雅……”莊子日:“同乎無欲,是謂素樸”可見欲書畫之雅必先求做人之雅,欲求為人之雅,必先節乎物慾,所謂“欲者生之賊”豈僅為生之賊,實亦畫之賊也。
以此論證何家安其人其畫,豈不若合符節哉!站在何家安畫前,我們往往會被畫中那種一氣貫注的整肅的秩序感所吸引,畫家如椽之筆,力能抗鼎,而信手占來,舉重若輕,自然天成,毫無雕飾做作之弊,這與當今畫壇追逐形式感的“做畫”風大相庭徑,眼下人們在欣賞此類繪畫時往往稱讚說:“做得很精緻”。就像在評論一套傢具上面的雕工做得精緻一樣。評者固發自內心,而畫者亦不以為忤。可見商品意識導致純藝術審美的異化已經遠離藝術作為陶冶性情,升華靈魂這一初衷。
當然,藝術離不開形式,也就離不開雕與飾,然而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卻主張“既雕即鑿復歸於朴”的藝術境界,尤其以“大朴不雕”為藝術之道的至真之境,而中國傳統文化之重內涵,薄表相,重實質,薄形式,如老子“美言不信”的觀念皆基於此。
劉勰文心》有日:“衣錦衣褧,惡文太彰,賁像窮白,貴乎反本",為什麼要在錦衣外面罩一層麻衣(褧),那是因為禮服上的花紋太鮮艷了!《易》之《山火賁》卦為什麼以“白賁”為至尊?那是因為“白賁”表示“反樸歸真”的道理呀!“賁”是修飾的意思,而從初爻“賁其須”升到五爻“賁於丘園”皆以下天之質而飾之以文,而上六爻曰:“白賁”。白賁者樸素無色,既無所修飾,故終將天下之文復歸於質,這就是東方傳統文化審美與商品意識的不同之處,是人從物慾競逐到精神境界的一種提升,何家安以其真率的藝術實踐,印證著中國傳統山水畫藝術的審美理則,就像李可染先生對“不雕”的藝術追求一樣,這不僅是藝術創作的高度。同時也是人格修養的高度。
孫克先生認為:“何家安先生的畫可貴之處在於他熟悉自然,他筆下的山川河流、樹木、房舍,無不是他爛熟於心的故鄉風物”我同意這種觀點。所謂“花鳥重情趣,山水重意境”“意境的創造卻又離不開對現實山川林木之深刻了解,妙在不離於物,而又不役於物。以我真性情,化真山川,是畫家“澄懷觀道,物我冥化”的結果。正如石濤所說:“一知其理,即變其權。一知其經既功於化”“山川脫態於予也,予脫態于山川也,搜盡其峰打草稿也"。
家安少時生長在大別山區,對山川自然之趣可謂耳濡目染之,從藝后又遍游天下名山以外師造化,自然可以“運山川之氣脈,貫山川之形神”了。
另外,在意境創作方面,同行每贊何家安,畫格之墩厚,我亦贊家安畫格之墩厚,所謂墩者沉穩之意也,所謂厚者,含蓄之意也。而時下求沉穩者多滯。求幽深者多濁。而家安用筆雖沉穩,而行筆疾如裂電。布局靈動,處處活眼,而繁密處莫可容針。造境幽深,山川林木房宇皆秩序井然,墨法變化豐富,筆筆明透,無堆砌濁污之氣,此又家安畫高妙之處也。
當然,何家安的畫也還有值得進一步思考與完善之處,正如朋友們指出其在書法藝術修養與用印方面的缺憾,誠然,書法素養與用印之妙可以補充畫中之文化氣息,然而此皆瑕不掩瑜,造不成對家安山水畫藝術的重大影響,且五十七歲的何家安做為畫家的年齡還算年輕,倘俟以時日,必當火氣消盡,爐火純青,或可鑄成我畫壇龍象,亦未可知也!

作品欣賞


何家安作品集 20張
何家安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