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9條詞條名為張超的結果 展開

張超

東漢末年諸侯

張超,(?—195年),字孟高,東漢末年的廣陵太守,張邈之弟。

初平元年(190年),初為廣陵太守,參加關東聯軍酸棗會盟,共同討伐董卓,推薦臧洪為諸侯同盟宣誓者。興平元年(194年)夏,曹操攻打陶謙所轄徐州。為了援救徐州,張超兄弟聯合陳宮,共薦呂布為兗州牧,攻打曹操根據地兗州。

興平二年(195年)春,曹操回軍后,呂布漸處劣勢,遂率領家族鎮守雍丘籠城,抵抗曹操猛烈攻擊。雍丘陷落後,兄弟為曹操斬殺,夷滅三族。

簡介


張超(?-195),東平壽張(今山東壽張)人,東漢末年的廣陵太守,張邈之弟。董卓弒帝,圖危社稷,功曹臧洪說超誅除國賊,超然其言,與洪西至陳留,見兄邈計事。超從曹公檄文,起兵討卓。后超遣洪詣大司馬劉虞謀,值公孫瓚之難,至河間,遇幽、冀二州交兵,使命不達。興平元年,超與太祖將陳宮、從事中郎許汜、王楷共謀叛太祖。二年間,邈從布,留超將家屬屯雍丘。太祖攻圍數月,屠之,斬超及其家。

歷史背景


東漢末年軍閥大混戰。逐鹿中原的大軍閥有董卓、公孫瓚、袁紹袁術、呂布五人,以及曹操、劉備。劉表、臧洪、張揚、張燕、張綉、陶謙、張邈、張超等人不無縱橫天下之志,他們在軍閥混戰的洪流中也捲入了逐鹿中原之爭。
臧洪集團臧洪字子源,廣陵射陽人,為廣陵太守張超功曹。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臧洪說張超起兵討董卓,張超然其計,與其兄陳留太守張邈引兵會於酸棗。關東諸侯設壇盟誓,共推臧洪為司儀。臧洪於是升壇操盤歃血為盟,慷慨陳辭,激揚士眾,聲名遠播。袁紹招致臧洪,使洪撫領青川,與公孫瓚所署青州刺史田楷連戰二年,為袁紹奪得了青州。袁紹使其子袁譚領青州,徙臧洪為東郡太守。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擊敗呂布,圍張超於陳留。臧洪從袁紹請兵救張超,袁紹不許。曹操於是破殺張超。張超兄張邈南走壽春求救於袁術,半道為其兵所殺。臧洪怒袁紹不救張超,以東郡叛紹,袁紹興兵攻圍年余,破殺臧洪。

十八路諸侯


第一路諸侯,是袁紹之弟,南陽大守(河南南陽地區)袁術,統兵二萬,前來會合。
第二路諸侯是冀州刺史(河北南部、山西東南部地區)韓馥,帶兵一萬,前來會盟。
第三路是穎州刺史(河南南部、安穩北部)孔由。統兵一萬,開赴陳留。
第四路是充州刺史(北部、山東西南部)劉岱,統兵一萬五千,前來響應。
第五路是河內太守(即河南腹地)王匡統兵一萬,響應討伐董卓。
第六路是曹操軍所在地的陳留太守張邈,派兵加入曹操的軍隊。
第七路是東郡太守(今河南淮陽地區)喬瑁,兵力有一萬。
第八路是山陽太守(山東省金鄉縣一帶地區)袁遺,帶兵一萬,前來會盟。
第九路是濟北郡相(相當於太守,今山東濟水以北地區)鮑信,領兵一萬,前來會盟。
第十路是北海太守(山東省昌樂縣一帶)孔融,統兵一萬五千,向陳留開發。
第十一路是廣陵太守(江蘇省江都縣地區)張超,統兵一萬,前來會盟。
第十二路是徐州刺史(山東省郯城縣一帶)陶廉,統兵一萬會盟。
第十三路是西涼太守(甘肅省西北部敦煌、酒泉一帶,亦即董卓的起家之地)馬騰,統
一萬五千西涼兵前來助陣。
第十四路是北平太守(河北、北京一帶)公孫瓚,統兵一萬五千,南下會盟。
第十五路是上黨太守(山西省東南部衷治縣一帶)張揚,統兵一萬,西行會盟。
第十六路是長沙太守(湖南長沙地區)孫堅,率兵一萬五千,前來助陣。
上述十六路大軍,皆應召而來,向陳留、洛陽一帶進發,前來會盟。加上袁紹、曹操的
二路,共計十八路諸侯,總兵力達三十萬,前來陳留會盟,討伐董卓,聲勢十分浩大,而上
述十八路諸侯,也就是日後逐鹿中原的十八路英雄好漢了,因此詳列於前,往下自有詳細敘
述。

人物生平


任用臧洪
張超在東漢末年時擔任廣陵郡太守,徵用名士臧洪、袁綏等。當時正值董卓之亂,董卓殺少帝劉辯,臧洪預感到天下大亂,於是勸張超說:“明府歷代受皇室的大恩,兄弟幾個都是大郡的長官,現在王室危在旦夕,賊臣未被梟首示眾,這正是天下義士報效皇室的大好時機啊!如今您所在的郡還未遭戰亂之苦,吏民都很富足,如果您一擂戰鼓,馬上會有很多人前來響應。用這支軍隊去誅滅國賊,為天下除害,這正是義士的表現啊。”張超聽從了他,與臧洪一起西行到陳留去見兄長張邈,商議起兵之事。張邈早有此意,於是兩軍在酸棗會合。張邈對張超說:“聞知弟弟為郡守,教化人民施威施恩,並不都是自己作主,而是因為重用了臧洪,臧洪是什麼人啊?”張超說:“臧洪,真是海內之奇士。他的才智過人,我很器重他。”張邈會見臧洪,與他敘談,深感驚訝。於是又將他介紹給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他們與臧洪也成了好朋友。
酸棗會盟
後來隊伍都到齊了,酸棗盟軍開了一次大會,向大家宣講一下此舉的行動方針,但是等到設壇盟誓的時候,各路諸侯都互相推讓,不肯上壇領誓,於是共推臧洪上壇。臧洪毫不推辭,升壇歃血盟誓,臧洪語氣慷慨激揚,聲情並茂、涕淚交流,發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說:
一、聲討董卓暴行: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懼淪喪社稷,翦覆四海。
二、宣布討董的仁人義士的名單: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陳留太守邈、東郡太守瑁、廣陵太守超等,糾合義兵,並赴國難。
三、盟誓: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殞首喪元,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臧洪辭氣慷慨激昂,當時聽到這篇盟誓上至刺史將侯、下至卒伍仆隸,沒有不感動振奮的。但至此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各路諸侯相互猜忌,遲疑不前,糧草耗竭,酸棗會盟在公元192年(初平二年)宣告瓦解。
討伐董卓期間,張超委任袁綏主持廣陵政務。
大戰曹操
興平元年(194年)夏,曹操討伐陶謙,遠征徐州。張超、張邈和陳宮共謀推戴呂布為兗州牧,攻打曹操的根據地兗州。
興平二年(195年)春,曹操回軍,呂布漸漸處於劣勢。同年八月,張超在兄長命令下保家族守雍丘籠城,曹操猛攻雍丘。張超說:“我所能依靠的只有臧洪了,他應該來救我。”眾人都以為袁紹和曹操關係已經緩和,而臧洪很明顯地為袁紹所重用,他必定不會毀了自己的前程自招災禍,遠道趕來救援。張超說:“子源是天下有名的義士,他肯定不會背叛原主,恐怕是被袁紹所禁止,來不及趕上援救啊!”臧洪聽說張超被圍的消息,果然赤著腳邊跑邊哭,召集了他手下的軍隊。他又請求袁紹撥給他一部分兵馬,以便去救張超,被袁紹拒絕了。
同年十二月,雍丘陷落,張超被曹操斬殺。張邈、張超三族被滅。張邈向袁術求救途中,被部下殺害。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志通俗演義》里,稱張超字孟高,生平與正史大體,武藝超群,威儀出眾,為十八路諸侯的第十一鎮,討伐董卓失敗后,隨張邈迎呂叛曹操,雍丘城破后,張超自刎。

家庭成員

兄長:張邈,東漢末年陳留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