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揚

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1387—1449)字光訓,今江西省峽江縣水邊鎮何君村人。其父吳節性,洪武二十年(1387)舉人,曾任國子監助教。永樂十二年(1414),吳揚中京師(南京)鄉試第8名舉人,次年(1415)中陳循榜3甲第143名進士。永樂十五年(1417),拜工部主事。不久遭母喪,服闋,調刑部主事。升刑部郎中。正統四年(1439),以少師楊榮薦,出任廣東左布政使。正統十一年(1446),其父吳節性卒,因職務之任不得回鄉守制。召為兵部右侍郎,不及拜命而卒,享年六十三歲。葬何君深陂山乙辰向。其詩文經兵火多散逸,惟存《海甸隨錄》一卷藏於家。

基本介紹


在江西省峽江縣水邊鎮的玉笥山下,坐落著一個千年古村,這便是何君。相傳秦末有個叫何紫霄的在此修鍊成地仙,後世為了紀念他,便把此地稱作“何君”。宋時,有個醫士名吳鐵鏡,自南劍州(今福建南平)來到江西永豐縣。“以醫道來訪永豐葛陂橙山之族,游其術於縣判劉公之家,公賢之,遂以女妻焉。於是卜居於邑之西北隅,曰聳溪(一曰聳陂)。”仕宋為醫學博士,加輕車都尉,卒后葬永豐。其子吳杏林繼為太醫院正。景德年間(1004—1007),為躲避唐小龍之亂,吳杏林與其子吳正道移家於新淦縣玉笥鄉何君石下,從此何君吳氏便在峽江繁衍生息。吳正道,即吳揚九世祖。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位於仙人石下的吳姓始祖太醫院正吳杏林墓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之父吳節性(1356—1446),名邁,以字行。邑庠生。洪武二十年(1387),中江西省鄉試,征入國子監。后授處州府龍泉縣教諭,調金華府武義縣教諭。不久升國子監助教,以清謹著稱。洪熙改元(1425),仁宗皇帝朱高熾親賜敕書:“文學老成,蹈履端靜;冰檗之操,揚於士林。”以示褒獎。宣德二年(1427),以子揚貴封承德郎、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致仕歸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家族畫像
鄉。正統二年(1437),加封奉政大夫、刑部福建清吏司郎中。正統十一年(1446)十月二十日卒,年九十一。奉祀鄉賢,文行載郡邑志,與妻合葬張家州龜形。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明朝大才子解縉為何君吳氏族譜撰寫的序文(節選),解縉與吳節性為同年舉人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節性有三子:昭訓、謨訓、光訓(行三,即吳揚)。洪武二十年(1387)三月初三日,吳揚生於家鄉何君村,這年其父正好考中舉人。吳揚生而聰慧穎異,父親吳節性曾說:“先世種德於醫甚多,食其報以光大門閭者,必此兒也。”年齡稍長,吳揚跟隨父親來到京師的國子監讀書,刻苦用功,日夜不倦。經史子集,從不死記硬背,卻能通曉其中義理,異於常人;寫文章也務求創新,從不蹈襲前人。時任國子監司業的吳溥曾對吳節性說:“令子學識卓越,非常器也。”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氏大宗祠
永樂十二年(1414),參加京師鄉試,中第8名舉人。十三年(1415),登陳循榜3甲第143名進士。時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召見新科進士10人,高興地說:“皆年少奇才也。”賜歸。永樂十五年(1417),授工部主事。旋遭母喪,回鄉守制。服闋,調任刑部浙江司主事。
宣德改元,封吳揚父刑部主事,其母、妻皆安人,復歸鄉省親。任滿,升為刑部郎中。
正統四年(1439),正遇粵東發生大飢荒,餓殍遍野,朝廷急需幹吏前往撫恤,以少師楊榮推薦,吳揚被委任為廣東左布政使。吳揚前往道謝,楊榮說:“薦賢為國,豈可謝耶?”實際上,當京官當然要比地方官威風舒坦,何況當時廣東還屬蠻荒之地,吳揚一下子從京師的正五品郎中外放為從二品的布政使,雖說官位升遷了,但是卻身處蠻荒、前途也比不上京官。大學士楊士奇正好從家鄉祭掃還朝,有點替他不平,便在朝中說:“吳揚勤慎富才識,宜留內用,豈可外補?”可見,吳揚很受朝廷重臣的賞識。赴任前,英宗皇帝還親自召見他,叮囑他“修舉荒政,保護生靈”。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任布政使時,在家鄉何君建布政廳,現仍保存在何君古村
吳揚奉命星馳入粵,精選廉潔能幹的屬吏十餘人,命他們殫心竭慮,務必施惠於民,處理好飢荒。吳揚還召集當地鄉紳父老,曉以孝悌忠信之道,並承諾有肯向官府捐出糧食千石者,朝廷會下詔褒獎,並蠲免其徭役。於是富民爭相捐粟,官廩得以充盈。經過吳揚一番努力,“溝壑胥慶再生,流離盡歸故土”。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吳揚[明朝廣東左布政使]
正統九年(1444),廣西地區的瑤族劫掠兩廣邊境,當時吳揚正在海南辦公(海南當時屬於廣東布政使司管轄,為處理民事,廣東地區的官長需定期在海南辦公),巡按御史便囑咐留在廣東的右布政使彭遠處置,但彭遠已年邁,無力進入蠻荒之地。吳揚回粵后,立即戎裝前行,而且不忍心讓同僚彭遠隨軍,說:“水路崎嶇,瘴毒尤甚,豈老者所堪?”一至瑤區,便召其族首,語重心長地勸以禍福,瑤民最終感化歸順。
吳揚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有一次經過梅嶺古道時,見過往行人有烈日之苦,便仿照張九齡之故事,在道路兩旁遍植青松,南來北往者皆受蔭庇,世人頌為“召公棠”、“萊公柏”。
吳揚雖位至方伯,卻嚴於律己,對家人也嚴禁他們營私徇法。曾經寫誡書給家族子弟們說:“家之隆替,系乎公私而已。不然幽有神遣,明有國法。”吳氏子侄皆畏服,一家大小百餘口同居共爨無間言,鄉邦稱之。
正統十一年(1446),其父吳節性卒於家。吳揚上奏朝廷希望回鄉服喪守孝,但朝廷正需能吏處理瑤亂,未批准。處於國事家喪之間的吳揚因“上不能裨益於君,下不能致孝於親”,終日不懌,寢食悲嘆,以至得疾。正統十四年(1449)正月二十九日卒,年六十三。葬何君深陂山乙辰向。所著詩文經兵火多散逸,惟存《海甸隨錄》一卷藏於家。政跡具載《粵藩碑記》,世祀名宦,並祀峽江縣鄉賢祠。
廣東左布政使吳公楊墓表(張元禎)
太宗皇帝時,有名助教曰吳節性者,道方行直,矩度端嚴,蔚為縉紳師表,公其季子也。諱楊,領永樂甲午京闈鄉薦,明年登進士第,賜歸。丁酉,拜工部主事。內艱服闋,調刑部浙江司。宣德改元,封助教以其官,母妻皆安人,復賜歸省。滿考,遷本部郎中。己未,陞廣東左布政使。甲子,廣西蠻徭流劫邊境,往撫捕之。丙寅,助教訃聞,乞歸守制,朝廷方倚公撫輯,不聽。戊辰,回司親事而疾作矣,遂卒。距生洪武丁卯,得壽六十又三。
公新淦著姓,十一世祖仕宋醫學博士,子杏林繼為太醫院正。九世祖正道始自吉之永豐徙今何均石下。曾大父貴倫,大父仲信,俱隱德弗耀,鄉稱長者。母某氏。公生有美質,助教先生異之曰:“先世種德於醫甚多,食其報以光大門閭者,必此兒也。”比長,侍先生肄業大學,晝夜不怠,至忘寢食。與天下士交遊,輝光日新,經傳子史,不事記誦,而穎悟過人。為文章辭必己出,不蹈襲前人。司業吳公嘗語先生曰:“令子學識卓越,非常器也。”領京薦時,第名前列。
仁宗皇帝以儲貳監國,召前列者十人見,喜曰:“皆年少奇才也。”在刑部所司訟諜特繁夥,公門敏果斷,且宅心平恕,人無冤難。他司有疑獄,移公鞫之,輒一言決,大為秋官卿所器。治獄暇,手不釋卷,或誚公復欲為進士耶,公曰:“學豈間於仕不仕,古人飾吏事以經術,為此耳。”及陟方岳,一以承流宣化為己任,先德政而後刑罰,設施不亟不徐,大利害必具以聞而罷行之。嶺海之間,時和物阜,帖然寧謐焉。
朝廷嘗慮嶺南水旱,勑公處置,公奉上德意問民疾苦,恤窮困、理冤抑、勸農桑、興學校,召父老語以孝弟忠信之道,有能捐粟千石者,如詔旌異,蠲其徭役。於是民爭出私儲,而官廩皆充溢。其撫蠻徭,觀風使以公方在海南,而屬之右布政使彭公遠,遠年老矣。公還,即促裝戒行,曰:“水陸崎嶇,瘴毒尤甚,豈老者所堪?”遇同僚之有恩如此。公不避艱險,至則呼徭首,語以禍福,卒靡然從化。
父喪,不得歸,公以上不能裨益於君,下不能致孝於親,色甚戚,寢食悲嘆,人與之言,不應。僚寀屢以慰釋之,終不懌,以至於卒。公賦性仁厚,才德優贍,得失不動於中。居官簡靜寡默,未嘗及人之過,或以語侵之,受之不校。閣老諸先生咸敬慕之。一日,少師石首楊公退朝引公,訪以大才,公謙讓未有知,強之,遂以某數人對,少師親筆之冊。未幾,皆不次擢用。秋官貳卿楊公寧善品量人物,或以公問,曰:“澄之不清,撓之不濁,廊廟器也。”其陞方伯,以少師建安楊公之薦,公往謝焉。建安公曰:“薦賢為國,豈可謝邪?”陛辭,適少師西昌楊公祭掃還,揚言於朝曰:“吳某勤慎富才識,宜留內用,豈可外補?”
公曆仕久,家政悉其兄昭訓、謨訓所綜理。公友愛,尤篤子姓,有營私者,公作書戒之曰:“家之隆替,系乎公私而巳。吾幼時與二兄并力一心,未嘗私一錢尺帛。汝曹生豢養,不知稼穡艱難,不務耕讀,惟營私而婦言之惑,恨不執汝告縣官。宜速改悔,不然幽有神譴,明有國法。”諸子侄皆畏服,一家大小百餘口同居共爨無間言,鄉邦稱之。有能業舉子者,誘掖獎勸,恐其成之晚,復親為講析而課試之,鄉族多經生學士,公為功為多——《國朝獻征錄。卷九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