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慶

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次子

愛新覺羅·溥儁(1885年-1942年),愛新覺羅氏,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次子,母親為慈禧的弟弟葉赫那拉·桂祥之女。

戊戌變法失敗后,以慈禧太後為首的頑固派想廢黜光緒帝,於是在1900年1月24日(己亥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召集王公大臣會議,決定立溥儁為“大阿哥(皇儲)”,預定庚子年元旦光緒帝舉行讓位禮,改元“保慶”。此舉遭到國內外各派勢力的強烈反對,慈禧被迫停止廢立計劃。後來溥儁生活落魄,晚景凄涼。

人物生平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政變后,光緒皇帝被囚,慈禧太后訓政。慈禧太后與心腹榮祿商議立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的兒子15歲的愛新覺羅·溥儁為皇帝。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慈禧太后懿旨,溥儁入繼穆宗同治帝為嗣,賞頭品頂戴,號“大阿哥”。隨後大阿哥在弘德殿讀書,師傅為同治帝的岳父、承恩公、尚書崇綺和大學士徐桐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初一日,溥儁恭代皇上到大高殿、奉先殿行禮。
慈禧太后預定庚子年即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舉行光緒禪位典禮,改年號為“保慶”。但京師內外,議論紛紛。大學士榮祿與慶親王奕劻(kuāng)以各國公使有異議,各種勢力也反對,建議此事停止。不久,義和團事起,載漪篤信義和團,認為義和團是“義民”,不是“亂民”。五月,載漪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日本使館書記杉山彬、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殺,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使館。七月,八國聯軍進逼京師,慈禧太后同光緒等一行西逃,載漪、溥儁父子隨駕從行。慈禧逃到大同,命載漪為軍機大臣。十二月,以載漪為這次事變的禍首,奪爵位,戍新疆。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慈禧等迴鑾。途中,以載漪縱容義和團,獲罪祖宗,其子溥儁因父獲罪不宜做“皇儲”,宣布廢除“大阿哥”名號。加賞給入八分公銜俸。溥儁歸宗,仍為載漪兒子。另以醇親王奕譞第六子愛新覺羅·載洵為奕志后。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下令將載漪父子均流放新疆,載漪父子逃到了蒙古。住到了內蒙古阿拉善旗羅王府妻舅家。
1942年,愛新覺羅·溥儁死在了羅王之子的塔王府,死後棺材停放了寺里,直到解放后才就地埋葬。

家庭成員


愛新覺羅·溥儁的高祖父為嘉慶帝,曾祖父是道光帝。祖父是和碩惇恪親王愛新覺羅·奕誴
因嘉慶帝第三子惇親王綿愷沒有兒子,所以道光帝旻寧的第五子奕誴過繼給綿愷為後。奕誴第二子載漪是溥儁的父親。載漪又過繼給嘉慶帝第四子瑞親王綿忻之子瑞郡王奕志為後,襲貝勒。后載漪晉封為端郡王。
愛新覺羅·溥儁的母親為慈禧的弟弟葉赫那拉·桂祥之女。
愛新覺羅·溥儁有子二人,長子愛新覺羅·毓巍,次子愛新覺羅·毓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