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順縣

貴州省黔南州西部的縣城

長順縣隸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縣政府駐長寨鎮,位於貴州省中南部,黔南州西部。總人口25.66萬人(2015年),少數民族人口佔56%,主要以布依族、苗族為主。縣內有杏王山、白雲山、杜鵑湖等景點。

長順縣山脈屬苗嶺山系,苗嶺分水嶺橫亘縣的北部,地勢呈北高南低,地貌類型北部為丘原區,西部為丘陵區,中南部為岩溶中低山,東部為峰叢谷地,河流分屬長江,珠江兩大水系。

工業有採煤、化肥、建材、飼料加工。農業以種植油菜為主,是黔中地區“糧倉”之一。2014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1.02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5.44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9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181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780元。

2019年,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2.98%。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20年3月3日,長順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實現脫貧“摘帽”。

2020年6月30日,長順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歷史沿革


長順縣
長順縣
遠古時期,長順開始有人類活動,東漢,蜀漢時期,長順為牂牁郡夜郎 縣治地,晉、宋、齊、梁、陳,為夜郎郡廣談,談指二縣間地。
隋為牂牁郡西邊下段地,唐為羈縻鄉州,今州地。宋依唐舊,但領於紹慶府。
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八月,以金竹寨(今廣順鎮)置金竹府,為長順建制之始。金竹府轄11個州,3個縣及16個長官司,隸順元路。
明洪武五年(1372)三月,改金竹府為金築長官司。洪武八年,升金築長官司為金築安撫司,隸貴州衛,洪武十九年,改隸廣西布政司,洪武二十七年,隸四川布政司。
正統三年(1433)隸貴州布政司,成化十二年(1476)屬程番府,隆慶三年(1569)屬貴陽府,萬曆四十年(1612)三月金築安撫司土舍金大章奏請朝廷改土歸流,朝廷准奏,設官建治,欽定改金築安撫司置廣順州,屬貴陽軍民府,並授金大章土知州世襲,不許管事。
清雍正五年(1727)三月,置長寨廳。光緒七年(1881)三月,長寨廳同知移駐羅斛(今羅甸),改長寨廳為廣順州長寨州判。
民國二年(1913)年9月,順州為廣順縣,改長寨州判為長寨縣,屬黔中道。民國9年廢黔中道,直屬於省。民國26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年(1941)10月,廣順縣與長寨縣合併為長順縣。
1949年12月21日,長順縣解放。解放初期,長順縣隸屬貴陽專區。1952年改屬貴定專區,爾後又改屬於安順專區。1956年4月,划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000年,長順縣轄7個鎮、10個鄉。
2012年,長順縣轄長寨鎮、廣順鎮威遠鎮白雲山鎮擺所鎮、代化鎮、鼓揚鎮7個鎮,馬路鄉、凱佐鄉、種獲鄉、新寨鄉、營盤鄉、擺塘鄉、中壩鄉、睦化鄉、交麻鄉、敦操鄉10個鄉,共75個村、7個社區。

行政區劃


長順縣
長順縣
2014年,撤銷長順縣長寨鎮、威遠鎮、廣順鎮、擺所鎮、鼓揚鎮、代化鎮、種獲鄉、擺塘鄉、馬路鄉、凱佐鄉、新寨鄉、營盤鄉、中壩鄉、交麻鄉、睦化鄉等15個鄉(鎮)建制,重新調整為六鎮一鄉。
2015年6月長寨鎮更名為長寨街道。
截至2015年,長順縣下轄長寨街道、廣順鎮、擺所鎮、鼓揚鎮、代化鎮、白雲山鎮、敦操鄉,一街道五鎮一鄉,縣政府駐長寨街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長順縣位於貴州省中南部,黔南州西部。距省城貴陽市84千米,至州府都勻市178千米,到安順市85千米。城市中心點為東經106.45度,北緯26.03度。總面積1554.6平方千米,縣城規模6.5平方千米。

氣候

長順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雨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均溫13.5-18.5℃,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5.5℃,極端最高氣溫為40.7℃。相對濕度81%。無霜期275天,年降雨量1250-1400毫米。

地形地貌

長順縣
長順縣
長順縣地處黔中兩級剝夷向廣西丘陵傾斜的斜面上,分屬苗嶺山系,苗嶺分水嶺橫亘縣的北部。長順縣地貌分為岩溶中山、岩溶中低山、峰叢陸地、峰叢谷地、孤峰波地、中山峽谷、溶丘窪地、中低山河谷、丘陵寬谷、丘陵谷地類型。長順縣按海撥的高度,可分為三級梯地。一級梯地,安樂、新寨、種獲、擺塘以北一線,海撥1250-1579.5米,一級梯地以南簡慶、擺茶、格冗、簡面以北為二級梯地,海撥1100-1400米。東部的威遠、長坡、付家院、冗雷及代化大部地區為三級梯地,海撥660-1200米。南部邊緣格凸河谷與羅甸交界處的河邊,是長順縣最低處,海撥660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08年,長順縣耕地面積3.87萬公頃,耕地中水田佔33.8%,其中萬畝以上的壩子2個,千畝以上的壩子29個,500畝以上的田壩占稻田的52.4%;林地面積3.65萬公頃,活力木總蓄積74.1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27.2%;長順縣有各種草場資源1.92萬公頃(其中成片草場0.39萬公頃);待開發的非耕地資源1.28萬公頃。
2015年,長順縣耕地面積3.94萬公頃,耕地中水田佔34.2%,其中:萬畝以上的壩子2個,千畝以上的壩子19個,500畝以上的田壩占稻田的50.2%;林地面積8.9925萬公頃,活力木總蓄積193.8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1.8%;待開發的非耕地資源1.1萬公頃。

生物資源

長順縣
長順縣
長順縣生物資源有水稻、玉米、烤煙、茶葉、黃姜半夏天麻、生薑、生漆、辣椒、豆腐皮、核桃、板栗、香蕉、梨、米花糖等,其中綠殼蛋雞、高鈣蘋果、紫王葡萄、小米核桃 被稱為“長順四寶”。
2013年,實施天然林保護91.7萬畝,營林造林8.8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0.1%。

礦產資源

長順縣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長順縣域內已發現礦種17種,主要有煤、鐵、方解石、電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築砂石、石料用灰岩、磚用頁岩和耐火粘土等,其中煤炭儲量2718萬噸、鐵礦儲量124萬噸、方解石儲量229萬噸、電石用灰岩4078萬噸、水泥用灰岩4722萬噸、建築石料用灰岩2674萬噸、磚用頁岩497萬噸、高嶺土1125萬噸。探明屬大型礦床的有廣順高嶺土礦和者貢水泥用灰岩礦各1處,屬中型的水泥用灰岩礦有2處。煤礦礦區主要集中在縣域的西部,縣域內有煤礦產地15處,其中開發利用的11處。東部是優質灰岩和冶金用砂岩(硅石),白雲岩、方解石為主體礦產;南部是以建築砂石、石料用灰岩,冶金用砂岩為主,同時有錳、螢石、水晶、冰洲石等礦產產出,北部主要是高嶺土礦和磚用頁岩,同時有鐵、建築砂石用灰岩、煤及耐火粘土、陶瓷粘土等礦產。

水資源

長順縣境內有大小河流9條,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93597千瓦,可開發利用75970千瓦。其中縣南部的格凸河水量大、落差大、地質條件好,是長順縣電力附帶漂流旅遊開發建設產業帶。長順縣可開發利用的水能資源潛力共有5.88萬千瓦。全縣有水電站7座,裝機17170千瓦。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5年末,長順縣人口256559人,其中漢族103321人,少數民族153238人。分別佔總人口的40.27%和59.72%,其中:漢、布依、苗3個民族是主體民族,在全縣各鄉縝均有分佈。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201540人。

民族

境內有漢、布依、苗、水、侗、毛南、瑤、壯、彝、土家、回、土、東鄉、仡佬、滿、白、黎、蒙古、藏、傣、朝鮮、哈尼景頗、僳僳、維吾爾、德昂、獨龍等27個民族和1個待定民族(穿青人)。少數民族中,布依族95524人,苗族55785人,其他少數民族1929人,分別佔總人口的37.23%、21.74%和0.08%。

政治體制


縣委書記:高曉昀
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友軍
縣委副書記:韋曉燕
縣委常委:韋 松、冉崇永、周興邦、李華祥、劉海濤、馮大洲、周貴平、劉春曉

經濟概況


綜述

長順國民經濟由於受歷史等因素的制約,曾是國家“八七”扶貧攻堅重點扶持的貧困縣之一,其中縣南部是有名的麻山極貧地區。改革后22年年均經濟增長率9.02%,其中“九五”期達15.18%。1998年實現了面上脫貧,被國家批准為對外開放縣。2007年,長順縣國內生產總值9.7億元,人均3840元。
2010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6.03億元,五年年均增長11.83%,比2009年增長16.6%,全州排名第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69億元,年均增長46.5%,比2009年增長82.1%,全州排名第一;財政總收入達到1.53億元,年均增長16.5%,比2009年增長30.5%,全州排第4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66億元,是“十五”期末2.8億元的1.7倍,年均增長10.7%,比2009年增長19.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55元,年均增長16.4%,比2009年增長18.4%;2010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為17.2億元和7.9億元,是2005年末的3.9倍和4.5倍。
2013年,全縣生產總值完成31.9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7.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8.2億元,同比增長2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4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4.4%;財政總收入完成4.3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4.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6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7.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45.6%,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1.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5%。
2013年,三次產業比重由21.44∶29.88∶48.68調整到20.94∶28.41∶50.65。
2014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1.0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5.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2.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6.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6.4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34.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4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3.1%;財政總收入完成5.44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4.7%,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9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1.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0181元,同比2013年增長10.1%;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6780元,同比2013年增長11.9%。
2019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79.72億元,同比增長11.3%(其中:一產增長6.2%、二產增長15.3%、三產增長1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8.16億元,同比增長12.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42億元,同比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2.4億元,同比增長1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88億元,同比增長3.7%;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增速9.07%,六個指標增速分別排全州第3、2、3、2、5、2位。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8元,同比增長9.1%。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42元,同比增長11.5%。2019年增比進位在全省縣域第三方陣15個甲類縣經濟指標綜合測評中位居第一。
2020年一季度,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9.73億元,同比增長1.2%,全州排第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43億元,同比增長1.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54億元,同比增長9.9%;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完成8.58億元,同比下降12%;農業總產值完成4.83億元,同比增長18.4%;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增長1.3%;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78元,同比增長2.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0元,同比增長5.4%。

第一產業

農業方面推行“一鄉一品”特色經濟和“北糧果、中蔬菜、南林畜”的產業規劃布局。在畜牧養殖方面重點以生豬和南江黃羊為主,家禽方面以綠殼蛋雞為主,種植方面重點以蘑菇、生薑、西紅柿、蘋果為主的特色農業經濟產業鏈。
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210元。雙苞蘑菇1200畝,共飼養蛋雞64824羽,南江黃羊存欄1.62萬隻。“綠殼蛋雞、紫王葡萄、高鈣蘋果、優質核桃”分別達到400萬羽、3萬畝、4.8萬畝、16萬畝。長順綠殼蛋雞、高鈣蘋果產業園區被列為全省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區之一。
2014年,全年糧食總產量穩定在9.74萬噸,糧經比達到91.5:100。刺梨、高鈣蘋果、紫王葡萄、中藥材、優質核桃分別達2800畝、800畝、300畝、5268 畝、3萬畝,綠殼蛋雞存欄5萬羽,長順綠殼蛋雞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被貴州省確定為全省蛋禽產業主導品牌。綠殼蛋雞、高鈣蘋果、紫王葡萄、小米核桃全年銷售達到億元以上。
2019年,長順縣重點發展山地高效特色農業,尤其是蔬菜、生態家禽、精品水果、生豬、刺梨、食用菌等六個產業,重點放在32個500畝以上壩區的產業結構調整。啟動貴陽萬畝蔬菜保供基地等16個重點壩區建設,多個現代農業種植基地初步形成,強化“村社合一”“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組織方式,調減低效農作物6.7萬畝,糧食總產量達10萬噸以上,發展蔬菜種植18.61萬畝次、綠殼蛋雞存欄336.2萬羽、櫻桃谷鴨出欄35萬羽、年底生豬存欄8.12萬頭、水果11.6萬畝、刺梨8.34萬畝,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6%,農產品加工轉換率49%,獲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

第二產業

2013年1-9月,長順縣生產總值完成15.16億元,同比增長20.40%;規模工業產值完成16.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73.3%。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長順工業園區簽約企業43個,入駐企業28個,簽約投資總額為50.51億元,已完成投資23.7億元。
2013年,投資8.4億元實施威遠工業園區二期拓展計劃,擴建工業園區路網12千米,建設標準化廠房21萬平方米,基本形成了以特色食品、輕工、裝備製造、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的威遠工業園區,以刀具工業、高載能產業為主的鼠場園區,以高新技術、新型材料為主的廣凱園區。全年共引進落戶項目31個,累計達82個,同比2012年增長63.16%,新增就業1690人。
2014年實現全部工業總產值48億元,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12.2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6.1%。全年簽約項目33個,合同投資額88.62億元,年內到位資金30.12億元;威遠園區累計落地項目120個,建成59個,園區新增就業1810人。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55家。
2019年,盤活3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用閑置廠房,清退4戶“殭屍”企業,實施7戶“千企改造”工程,完成6.86億元工業投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70戶。

第三產業

2013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完成56.5億元,同比增長56.05%;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5826元,同比2012年增長13.9%;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30.22億、16.51億,增速分別達到18.35%、18.36%。全年共完成商住開發22萬平方米。
2014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完成68億元,同比增長20.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4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3.1%;旅遊總收入完成14.52億元,同比增長23.1%;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2.42%、39.07%。
2014年全縣商住面積開發總量達到44.49萬平方米、完成投資6.5億元。
2019年,全年共接待國內過夜遊客22.2萬人次、同比增長28.6%,入境過夜遊客同比增長125%。

社會事業


城鄉建設

2013年,建成通村油路95.39千米,開通公交線路3條、投入公交車12輛、設置公交站62個。投資1.18億元重點完成廣順東昌、白雲山擺紀、馬路堰塘和花寨4個病險水庫治理,擺所、威遠11千米河道治理,78千米農田水利配套設施建設,解決了2.57萬人農村安全飲水問題。電訊配套日益完善,行政村實現網路全覆蓋。農村電網升級改造699千米,配電變壓器改造131台,一戶一表改造7670戶。
2014年,投資6834萬元建成通村油路102千米;投入1646萬元實施“一事一議”項目50個。投入資金2.48,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項目、鄉鎮抗旱應急水源工程及3.32萬人的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完成了投資2.19億元的220千伏威遠輸變電項目、5591萬元的180千米電力改造工程;全縣82個行政村實現移動通訊網路全覆蓋,50個行政村實現網際網路覆蓋,3個園區實現移動4G網路覆蓋。
截至2015年,有110千伏變電站1座,35千伏輸變電站3座,輸電主幹線和主要分支線587.4千米。
2019年,長順縣農村環境綜合治理“三個一”、“五個一”工程全面實施,安全飲水、農村電網、4G網路、富民廣播、電商站點服務等全面覆蓋,村寨串戶路硬化達98%以上,實現垃圾集中收運自然村寨達95%以上,農村集中供水率達99%,自來水普及率達98%。謀划重大項目203個、總投資466億元,72個省州縣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1.14億元,28個項目進入省人民政府基礎設施領域“兩張清單”,爭取上級各類專項資金8.15億元,民間投資佔比達52.1%。

教育

2013年,民族高中、三小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擴建20所鄉鎮幼兒園,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納入全省“百校大戰”建設。
2014年,教育方面共投入1.47億元,新增校舍面積8.93萬平方米,實施254套教師公租房、154套教師周轉房項目,建成學生宿舍20個,啟動縣第二幼兒園等4所學前教育工程。小學、初中輟學率分別為0.1%和2.64%,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鞏固率達92.6%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6.6%。落實教育惠民資金5691.6萬元。
截至2015年,長順縣擁有高中1所,中專1所,初中9所,小學54所。
2019年,發放教育資助金5365.65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4.87萬人次,實現“零漏助”。將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標準提高到一類500元、二類400元、三類300元。教育改革模式入選全省、全州優秀改革案例。

衛生

2013年,縣人民醫院規範化建設項目建成使用,完成6個鄉鎮衛生院改擴建工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25%。
截至2015年,長順縣擁有綜合醫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1所,私立醫院2所,鄉鎮衛生院15所。
2019年,為貧困戶減輕就醫負擔6468萬元,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覆蓋;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公立醫院改革被國務院評為“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縣” 。

社會保障

2013年,建成保障性住房168套,完成第二批農村危房改造摸底調查工作。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9.03萬人。城市低保和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0.7%和14.86%,發放城鎮低保金1549.52萬元,農村低保金3250.47萬元,建成5個社會福利機構。城鎮新增就業2392人,轉移勞動力就業603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在4.2%以下。全年減少貧困人口2.16萬人。建成敦操、代化、營盤等4個扶貧生態移民安置點,安置移民438戶2036人。全年刑事案件立案927起,破獲808起,在全省嚴打整治“雷霆行動”中,排名全省第6、全州第2。
2014年,全年減少貧困人口2.52萬人。城鎮新增就業2428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94人,完成勞動力轉移7293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49萬人。全縣新農合參合率達96.25%,補償資金9019萬元,受益34.59萬人次。全縣城鎮低保、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0%、15.29%,全年發放低保金4528.99萬元、城鄉醫療救助資金464.6萬元、救濟救災和優撫安置資金452萬元。全年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分別控制在13.3‰、6.15‰以內。建成公租房、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558套。投入800萬元建成5844平方米的人才公寓項目。完成危房改造1422戶。在全州率先試行“雙加”惠農貸款,共發放貸款1.07億元,惠及涉農經濟戶1100戶。落實150戶小微企業“3個15萬”扶持政策。縣城、廣順及威遠工業園區“天網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全年共立刑事案件567起,偵破案件488起,打擊處理違法犯罪人員440人;長順交警被評為“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集體”。
2019年,長順縣貧困人口從2014年的21717戶83501人減少至1443戶2977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6.06%下降到1.29%。實施產業扶貧“三個一”工程、“三小”工程、“庭院經濟”,探索推行“三定三統”模式,通過產業扶貧利益帶動8700戶穩定脫貧。依託農業園區、工業園區、旅遊景區和扶貧車間等,實現戶均就業1.98人,基本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群眾安全感達99.67%,排位居全州第2。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水質達標率、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達100%。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萬人,其中貧困戶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5700人;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等資金共計8200餘萬元

文化體育

2013年,雙人舞《追戀》代表全州首次入圍全國第十屆舞蹈大賽決賽。“”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兩人在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中,奪4金、2銀、1銅。
2014年,全縣完成3個鄉級農民體育健身場、10個村級全民體育健身場地、2條路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完成3424套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2019年,長順縣承辦黔南州第三屆山地戶外運動會,入選全省“十佳人氣體育旅遊精品線路” 。

交通運輸


320國道橫穿長順縣境北部(41千米),縣城至貴陽87千米油路全程貫通,320國道和縣道惠狗線在北部和中部橫貫東西,縣道“中廣線”、“擺代線”和“三代線”縱貫南北,構成了以國道、縣道為框架,鄉村道為網路的公路交通體系,長順縣通車里程625.5千米,另有惠水-興仁省級高速公路(惠興高速)貫穿長順縣境內,惠水至興仁高速公路路線全長203.053千米;採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計時速80千米,路基寬度21.50米。

旅遊資源


杏王山紅色旅遊度假區
杏王山位於貴州省長順縣廣順鎮,距長順縣城30千米,海拔1590米,因樹圍長16.8米、高50餘米、需15名成年人伸展雙臂方能合圍的中華銀杏王而得名。杏王山紅色旅遊度假區面積約150平方千米,包括杜鵑湖景區、杏王山紅軍標語紀念館、廣順鎮天台苗族村、種獲鄉生聯村。
杏王山紅軍標語紀念館
杏王山紅軍標語紀念館位於長順縣種獲鄉生聯村內,是杏王山紅色旅遊度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杜鵑湖國家水利風景區
2002年9月15日,杜鵑湖風景區成為第二批國家水利風景區。杜鵑湖景區位於長順縣城西北18千米,距省會貴陽及安順市分別為102千米、92千米,是集山、水、鳥、林、泉、洞、寨為一體的貴州唯一水上杜鵑花景區。因湖岸嶺崗上大紅、粉紅、白色杜鵑花密布叢生,綿延數十里而得名。
敦操苦李沖溶洞
敦操苦李沖溶洞坐落在長順縣敦操鄉打召村,距鄉政府所在地9.5千米。敦操苦李沖溶洞是天然水溶洞。
白雲山
位於長順縣白雲鎮北部,海拔1462m,東暖夏涼,氣候宜人,景區面積約20千米2,北起平山(壩乃),南至花芽,西起保合營,東至土地關,位於東徑106°28′55″—106°36′43″,北緯26°14′39″—26°10′12″。白雲山風景名勝區旅遊資源比較豐富,但比較分散,共有景物景觀14個,面積20平方千米。白雲山已被列為貴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貴州歷史上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天子洞
“天子洞”位於潛龍閣左側,為一天然洞。沿中一巨石平卧,傳建文帝在此下塌,石床右端登七級出一洞口至山絕頂處,稱白雲蓋頂,此洞口也稱望天洞,傳為建文帝登機遙望京城(今南京)思鄉之處。

最新消息


2020年3月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布公告,經研究,同意正安縣等24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貴州共有57個貧困縣(區)實現脫貧“摘帽”。
貴州省人民政府在公告中稱,經縣級申請、市級初審、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託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專項評估檢查和向社會公示等程序,正安縣、水城縣關嶺縣七星關區織金縣松桃縣、思南縣、德江縣、黃平縣、岑鞏縣、天柱縣、錦屏縣、黎平縣、台江縣、劍河縣、長順縣、獨山縣、三都縣、荔波縣、平塘縣、羅甸縣、貞豐縣、普安縣、冊亨縣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標準。

城市榮譽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屬於長征片區(紅一方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