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振呼圖克圖
藏傳佛教八大呼圖克圖之一
熱振呼圖克圖,俗稱“熱振活佛”,是藏傳佛教八大呼圖克圖之一,駐錫於熱振寺。熱振活佛為有資格在達賴喇嘛親政前攝政的四大林呼圖克圖之一(錫德林)。
熱振寺是藏傳佛教噶當派的祖寺。位於拉薩林周縣北部,始建於公元1051年(宋仁宗皇祐九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比拉薩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早350年以上。
熱振寺的創建者是噶當派始祖仲敦巴·傑哇迥乃。藏曆“火空海”紀元381年即公元1004年,仲敦巴生於吐蕃堆龍地方(今堆龍德慶縣羊八井一帶),先後師從賽尊、班智達彌底學習佛經和梵文、因明學。1045年,他拜北上西藏的孟加拉高僧、當時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學者阿底峽為師。阿底峽圓寂后,仲敦巴率徒眾修建了熱振寺和供奉阿底峽法體的銀塔。自此,仲敦巴繼承和弘傳阿底峽的經教,逐漸形成了噶當派,即為格魯派(黃教)的前身。
熱振寺位於拉薩北面240公里的林周縣唐古鄉唐古村,是藏區著名寺廟。熱振寺於1056年由阿底峽的大弟子仲敦巴·嘉瓦迥乃(1005—1064)興建。1054年阿底峽在聶塘圓寂。1055年(藏曆木羊年)仲敦巴在聶塘主持了悼念阿底峽的儀式,並在聶塘建了聶塘寺。不久,藏北當雄一帶地方的頭人們集會,派人請仲敦巴到熱振地方傳教。
1056年(藏曆火猴年)初,仲敦巴帶領阿底峽的其他弟子連同阿底峽的遺體一起搬到了熱振,同年修建了熱振寺,將阿底峽的遺骨供奉在熱振寺銀塔中。噶當派由仲敦巴·嘉瓦迥乃傳承阿底峽教旨而發展起來。熱振寺是藏傳佛教噶當派的第一座寺廟,現為格魯派寺廟。
熱振寺早先由仲敦巴的弟子師徒相承,公元18世紀七世達賴封其經師阿旺曲丹為熱振寺呼圖克圖,成為第一世熱振活佛,並且從他開始通過轉世的方法輩輩相承,自此形成熱振活佛系統。
據《蕃僧源流考》載:熱振活佛已傳十二世;但據《熱振寺志》記載只傳到第六世,截至2013年已傳至第七世。
上一世熱振活佛圓寂后,熱振寺僧眾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尋訪轉世靈童的請求,嚴格按照國務院和自治區關於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有關規定,按照宗教儀軌和尋訪靈童的傳統做法展開尋訪。
熱振寺請求精於星占的活佛進行占卜,其結果會諭示靈童出生的方向、地點和靈童外貌特徵等,尋訪小組進一步按照歷史定製和宗教儀軌進行地貌觀察(如:觀湖),其結果也同樣諭示靈童出生的方向、地點、地貌特徵等。
隨後,尋訪小組根據占卜和觀湖的諭示,對西藏境內符合大致特點的兒童進行探訪。同時,尋訪小組將上一世熱振活佛生前用過的眼鏡、經書、佛珠等遺物拿給兒童辨認,轉世靈童會表現得彷彿見到自己的東西一樣,愛不釋手。
首先靈童來到釋迦牟尼佛像前虔誠頂禮,然後由相關人士宣讀自治區政府關於熱振活佛轉世靈童認定書,並向新一世熱振活佛頒發批准證書。
緊接著為靈童剃度、取法名。靈童端坐在椅子上,面朝釋迦牟尼佛像。擇日舉行坐床典禮,正式繼任熱振活佛。
阿旺確登(Ngawang Chokden),生於1677年(藏曆火蛇年),於1751圓寂。
洛桑益西·丹巴繞傑(Lobsang Yeshe Tenpa Rabgye),1759年出生於四川理塘,1815年圓寂。他佛學淵博,是西藏宗教界頗有名望的“甘丹赤巴”(精通經典的長老),1770年被清帝乾隆賜與呼圖克圖諾門罕Hutuktu Archimen Nomihan稱號。
阿旺益西·赤臣嘉措(Ngawang Yeshe Tsultrim Gyaltsen),生於1816年,於1863年圓寂。公元1845年,因色拉寺僧人湧入策墨林拉章,毆打噶倫,造成與駐藏大臣武力對峙的局面,三世熱振活佛阿齊圖受命於危難之際,接替七世班禪擔任攝政,平息了事態。1855年十一世達賴圓寂后,三世熱振再度出任攝政。
阿旺·洛桑益西·丹巴堅贊(Ngawang Lobsang Yeshe Tenpai Gyaltsen),曾擔任第九世班禪喇嘛的經師。
第五世熱振·圖旦絳白益西丹巴堅贊,1912年出生,西藏東南部塔波下如地方(今西藏加查縣境)的人,西藏近代史上對政教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的愛國者,曾任原西藏地方政府“攝政王” 。
1947年的5月7日,熱振仁波切被秘密毒死於拉薩布達拉宮的一間牢房內,終年僅36歲。
熱振·單增晉美土多旺秋,1948年藏曆十二月十二日出生於拉薩,3歲那年被西藏政府確認為五世熱振轉世靈童。1955年他正式接受了“熱振阿晉圖·諾門罕”的稱號。1959年六世熱振活佛並沒有隨西藏政府流亡印度。60年代初,六世熱振先後兩次到北京,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接見。此後,他曾擔任過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西藏自治區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西藏自治區分會副會長等職。1997年2月13日,六世熱振活佛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