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黃矮病

危害水稻的病毒

水稻黃矮病又叫黃葉病、暫黃病。我國主要分佈於華南、西南、長江中下游等稻區。由水稻黃矮病毒(RYSV)引起,主要危害水稻,也可為害大黍及李氏禾等。

水稻黃矮病又名黃葉病、暫黃病,是由水稻黃矮病毒(PYSV)引起、發生在水稻的病害。傳毒媒介是黑尾葉蟬、二點黑尾葉蟬、電光葉蟬和大斑黑尾葉蟬。黃、矮、枯是該病主要特衙,最初頂葉或其下一葉的葉尖褪色黃化,黃化部分向基部逐漸擴展,葉脈往往保持綠色而葉肉黃色,因此病葉呈明顯黃綠相間的條紋,最後病葉黃化枯卷,以後病株新出葉片陸續呈現這種癥狀。

在中國長江中下游各地,每年都有部分地區大面積發生,連作晚稻較早稻發病嚴重,並常與普通矮縮病併發,造成嚴重損失。該病在不同地區、年度流行有的為間歇性的,有的為連續性的。一般會使水稻減產20-80%,有的農戶由於播種了感病品種,造成全部受災,有的甚至絕收。

水稻徠黃矮病的農業防治主要有因地制宜選用當地已審定的抗性品種,淘汰感病品種;加強田間消毒和種植綠肥改良土壤;推廣水稻旱育秧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方法,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化學防治為及時防治帶毒昆蟲為害,對已發病的田塊及時進行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水稻黃矮病病原是水稻黃矮病毒(PYSV)。
形態特徵
水稻黃矮病毒(PYSV)粒體
彈狀或稈狀質粒:彈狀質粒長度為120-136納米,寬度約88-100納米,具有83-100納米×40-50納米大小的核心和厚度約25納米的外壁。在水稻黃矮病病葉切片中,在業肉細胞核膜周圍和核內密集著大量的稈狀和彈狀病毒質粒,有些質粒夾在核膜中間,在甲基丙烯酸酯切片中,彈狀質粒大小為100-125納米×50-75納米。稈狀質粒大小為200-250納米×50-75納米質粒具有核心和外壁結構,當質粒被橫切時,核心中央為一透明孔。病毒質粒可少量散布或大量存在於業肉細胞核內和細胞質中,也有少量散布在液泡里。倘大量病毒質粒密集於核內,其核內含物和核膜部分或全部被病毒佔據和破壞,生存於細胞質中的似系從病毒基質芽生的結果,健葉中未見上述結構。
棒狀質粒:雜交水稻黃矮病葉浸出法負染色樣品中,有一種長為250-767納米,直徑33納米的棒狀直粒,具有核心和外膜結構。在病稻葉切片中,葉肉細胞內出現大量整齊排列的棒狀質粒,外部裹有一膜狀物,呈圓形和菱形等形狀似內含體或病毒集聚體。
生理徠特性
水稻黃矮病毒(PYSV)通過黑尾葉蟬、二點黑尾葉蟬、電光葉蟬和大斑黑尾葉蟬傳毒。病原物在蟲體內循回期因氣溫而不同,黑尾葉蟬體內循期,當均溫32℃時平均循回期為19天,氣溫15℃經102天不傳毒,17℃經68天僅個別蟲傳毒,20℃循回期為53.3天,25℃為24.6天,28℃為22.2天,30℃為21.3天,33-35℃為17-25天。均溫30℃黑尾葉蟬低齡若蟲獲毒最短時間為10分鐘,12小時幾乎均可獲毒,氣溫5℃則不能獲毒。10℃獲毒蟲率為0-7%,15℃為0-27%,20℃為21-64%,25℃為50-73%。關於水稻黃矮病的寄主範圍,中國台灣省陳慶忠於1979年報道了李氏禾(游草)是該病的寄主植物,發現李氏禾感染水稻黃矮病,其癥狀與水稻黃矮病病苗相似。由於病原在黑尾葉蟬體內和雜草上越冬是成為翌年初次侵染來源。這些害蟲在刺吸稻汁時,把有毒的唾液注入水稻組織中使稻株感染病毒。水稻苗期、回青至分櫱期最易感病,拔節以後抗性增強,不易發病。

危害癥狀


主要特徵是矮縮,花葉,黃枯。株形鬆散,葉肉黃色雜有碎綠斑塊,葉脈綠色,呈條狀花葉,葉鞘仍為綠色。重病時葉片平展或下傾,後期枯黃捲縮,僅中肋或中肋基部綠色,始病葉以下葉片一般不表現癥狀,心葉抽出緩慢,分櫱停止或極度減少,病株葉枕有的發生錯位,根系老朽短小。始病葉位,苗期以頂葉(已展開的心葉)下一葉或頂葉為主,分櫱期發病以頂葉下第二葉為主,拔節期以後發病以劍葉或劍葉下一葉為主。發病時先在葉尖微呈黃綠色,不久現黃色並雜有碎綠斑駁,後向葉片的中部和下部擴展,而葉脈仍呈綠色,形成黃綠相間的條狀花葉,此時心葉抽出緩慢,植株開始矮縮,早發病的第一、二葉片角度隨著病情的進展而逐漸增大,成平展或稍下傾,最後全葉從葉尖開始逐漸枯黃,並向上縱卷,僅中肋基部為綠色,始病葉及其上第二、三葉片病情發展較快,易於枯死,以後新發病葉片僅葉尖或上半葉發黃。從一個植株來看,各葉片發黃是有順序性的,可與一般生理髮黃相區別。
苗期發病植株多嚴重矮縮,不分櫱,鬚根短小黃褐,根毛很少,易早期枯死。分櫱期發病則分櫱減少,根系差,抽穗遲而小,穗頭半包或全包在葉鞘里,結實很差。拔節至孕穗期發病,植株稍矮,僅劍葉病狀明顯,抽穗遲而小,結實較差。分櫱期感染的,部分輕病株有恢復現象,即病株始病葉以上2-3葉病狀較為明顯,以後抽出的葉片僅葉尖有隱約的斑駁,再抽出的新葉片則無病狀,至後期與健株一樣,但抽穗結實稍差。
各品種間病狀略有差異,矮稈秈稻品種大多金黃色,條狀花葉明顯。粳稻品種病葉大多橙黃色,條狀花葉不甚明顯。糯稻品種大多鮮黃色或淡黃色。也有個別品種如南優2號等雜交水稻或東方紅1號則呈紫色。
癥狀
水稻黃矮病的水稻,矮縮、花葉、黃枯為本病的主要特徵。多從頂葉下1-2葉開始發病,病斑從葉尖向基部發展,葉肉鮮黃色,葉脈綠色,病葉與莖稈夾角增大,葉鞘仍為綠色株形鬆散病株顯著矮縮,不分櫱,多不能抽穗。
水稻黃矮病
水稻黃矮病

侵染循環


該病的侵染循環,除帶毒黑尾葉蟬的卵不傳毒這一點外,基本上和上述普通矮縮病的侵染循環相同。但在中國華南溫暖地區,葉蟬在冬季還可孵育1-2代(廣州地區2代,粵北地區1代),由於該病原病毒不能經卵傳染,所以當地的葉蟬不成為該病在當地的初侵染源二在廣東,該病的初侵染源有兩個方面,在大發生的20世紀60年代主要是中國南部冬季溫暖地區的帶病越冬再生稻,而在20世紀70年代該病在廣東全省范鬧內基本上絕跡,僅偶爾在粵北地區有所發生,其初侵染源看來是廣東以北省份(湖南、江西、浙江)的南遷帶毒黑尾葉蟬造成的。

流行規律


氣候條件
在常發病地區,冬季氣候狀況決定越冬若蟲的數量:據中國浙江調查研究,如越冬代黑尾葉蟬的數量較多,帶毒率為2-3%,早稻株發病率為1-3%。當早稻後期株發病率在3%左右時,笫二、三代黑尾葉蟬的帶毒率為5.5%;晚稻本田初期遷入的蟲量每畝1-5萬頭時,株發病率約為10%;5-10萬頭時,約20%;10-32萬頭時,可達50%。凡是病害大發生年,均為夏季長期高溫乾旱、葉蟬發生量特大的年份,如1971年黃矮病和普通矮縮病在浙江併發大流行,當年6-8月浙江持續高溫乾旱,是第二、三代黑尾葉蟬發生量最大的一年。
據中國江蘇蘇州地區報道,由於該地區新三熟制比例增大,前季早稻早栽有利於第一、二代黑尾葉蟬的繁殖,后季因晚熟面積大,有利於第三代黑尾葉蟬的繁殖,所以後期晚稻蟲多病重。隨著三熟制的面積擴大,茬口布局如安排不合理,插花田多,就有利於葉蟬在不同成熟期的品種問遷移傳染。所以栽培制度和作物布局是影響該病發生流行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水稻原因
水稻生育期:水稻對該病最感病的生育期是在分櫱期前,拔節期后就較抗病,潛育期也因水稻生育期不同而有所差異。當氣溫在30℃時,在2-5葉期接種的潛育期約為10天,分櫱期接種的為13-14天,拔節時接種的為17天。
品種抗病性:據中國廣東在黃矮病大發生的20世紀60年代調查,秈稻品種間抗、耐病性差異很大,但沒有免疫的。一般來講,高稈種較矮稈種抗病,但高稈品種中也有易感病的,而矮稈種中也有不少品種抗、耐病性較強。

發病規律


水稻黃矮病傳毒介體黑尾葉蟬
水稻黃矮病傳毒介體黑尾葉蟬
水稻黃矮病由黑尾葉蟬、二點黑尾葉蟬和二條黑尾葉蟬傳播。能連續傳毒,終身保毒,不經卵傳毒。病毒主要保存於蟲體內越冬,次年再傳染。水稻在苗期和返青分櫱期最易感病,一般早稻發病輕,而晚稻受害重。
水稻黃矮病田間癥狀
水稻黃矮病田間癥狀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淘汰感病品種。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實行連片種植。改進栽培管理措施,加強肥水管理,適時曬田,清除田邊雜草。
2、藥劑防治:病害流行的秧田用3%呋喃丹顆粒劑l.5-2千克,拌細土20千克,在稻穀播種后撒施。選用50%混滅威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100毫升,或20%葉蟬散乳油每666.7平方米用150-200毫升,對水40-50千克,在秧苗露青后每隔5-7天施藥1次,共施2-3次。
農業防治
● 因地制宜選用當地已審定的抗性品種,淘汰感病品種
水稻品種中,不同品種抗病能力差異不同。被譽為“世界天坑之都”的樂業,素有小東北之稱,屬於高寒山區,年平均氣溫在16-21℃。因此在選擇水稻品種中必須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在中國廣西栽培,水稻品種必須屬於廣西高寒山區的稻作區,海拔應在800米以下的中稻品種,全生育期在130-140天左右。通過調查發現,選用高稈品種抗病較強。如中浙優8號、中浙優10號、花香7號、野香優2998、宜香305、宜香1979、泰香5、群優2號等品種表現較好,但是選擇抗病品種不能一成不變的重複使用,應不斷更新換代優良抗病品種。
● 加強田間消毒和種植綠肥改良土壤
田間消毒,按一定比例每667平方米撒施100千克生石灰與耙田施入田間。綠肥是重要的有機肥料,養分含量豐富,莖稈用來還田,改良土壤物理結構,促進團粒結構的形成,增強土壤的通透性和蓄水保肥,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改善農作物茬口,同時減少農田化肥的使用量,從而降低了農業的環境污染,改善了農業的生態環境,減少病蟲害。綠肥播種時期在每年10月中旬左右,根據水稻的實際成熟情況后,掌握好綠肥與水稻的共生期在15-20天,保持田面濕潤,每667平方米用綠肥種量8千克撒施。要管理好綠肥種植,田間水不要太深,綠肥遇到澇漬會生長不良,甚至死亡。在水稻收完后及時開溝,要求3-4米間隔開一條溝,溝深25厘米,同時排干外圍水。經常清理排水溝,做到水溝保持暢通,壟面不積水,保證綠肥正常生長根深葉茂,從而使土壤水、肥、氣、熱合理協調。翻壓綠肥時間一般在後茬作物種植前30天左右,防止腐解過程中排出的有毒物質影響后茬作物的生長。翻壓深度一般20厘米左右,翻壓后要及時灌水,有利加速綠肥分解腐化,提高綠肥轉化使用。因此水稻在移栽前要重施基肥,增施農家肥,及時耘田追肥,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保證大田夠苗即露田曬田,防止過早封行和田間郁蔽,增強水稻抗病能力,發病病害時,及時排水曬田,拔出病株。
● 推廣水稻旱育秧技術
水稻旱育秧是以培肥苗床,旱育旱管培育葉櫱同申的壯秧為核心。苗床選肥沃、疏鬆的地塊,最好是菜園地,畦高15-20厘米,畦面寬1.0-1.5米,要求深、松、碎、平。淋足水後用300倍強氯精、300倍敵克松藥液進行消毒,鋪上2-3厘米厚的營養土,營養土中要有3-4份腐熟的有機肥和每平方米苗床加上45%複合肥200克混均,經過10-15天左右,才能播種。播種前再淋水。種子處理方法:浸種,採用濃度為10%的吡蟲啉300-500倍液,浸種10-12小時即可催芽,將水稻種子浸種露白后,按1千克種子10克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00毫升水攪拌均勻涼干,次日播種。播種要均勻,播完種后要輕壓種子入土然後蓋一層0.5-1厘米左右的細糞土,以剛好不見種子為宜,最後噴施除草劑400-500倍的丁草胺乳油,搭拱蓋膜密封四周壓實。通過實踐證明,水稻旱育秧和用吡蟲啉拌種后,秧苗出苗整齊,苗體矮壯,葉片短,根系發達,抗病性強,噴葯次數減少,降低農藥污染,有效預防稻飛虱的為害,避免黃矮病發生,從而保證糧食增產增收。
●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方法,提高水稻的抗病能力
在煙區煙后水稻種植要特別注意化肥用量,由於前茬烤煙作物一般沒有吸收完高效肥料,烤煙專用高效三元複合肥肥效期長,還有一小部分化肥在田間逐步化解。插秧前一周每667平方米秧田撒45%三元複合肥5千克的送嫁肥,促使新根發生,秧田水管理方面要做到淺水勤灌,以利於秧苗分櫱。移栽時要合理密植,可以適當稀植,培育壯苗。一般插秧規格為20厘米×23厘米為宜,每叢插2粒穀苗,每667平方米插1.5-1.6萬叢,插秧后7-10天,每667平方米施45%三元複合肥10千克進行追肥,促進早分櫱,增加有效分櫱數,同時用10%大功臣噴霧防止稻飛虱為害,引發黃矮病的發生。那麼非煙區稻田施肥量一般基肥每667平方米45%複合肥25千克,普鈣25千克,結合最後一次耙田撒施,移栽后10天同樣用45%複合肥10千克撒施追肥,分櫱肥用45%複合肥30千克撒施,使水稻分櫱植株正常生長,增強抗病能力。
化學防治
● 及時防治帶毒昆蟲為害,是防治水稻黃矮病的關鍵
提倡連片育秧,不要零星育秧和在溝邊的田塊來育秧,這樣會引起帶毒昆蟲的危害。秧田位置選擇遠離重病區,在傳毒昆蟲羽化前要及時犁翻秧田,秧田用3%百克威顆粒劑1.5-2千克拌細土在播種后撒施,用速滅威、葉蟬散、大功臣、吡蟲啉等農藥在秧苗露青后噴霧,每隔5-7天施藥1次,共施2-3次進行預防。由於黑尾葉蟬和飛虱是傳播黃矮病的罪魁禍首,一定要做監測防治工作。一般在秧田期移栽前15天必須用葉蟬散+吡蟲啉噴霧。移栽大田前2-3天再噴一次殺蟲藥,移栽后8天再一次噴葯撲殺稻飛虱,在中期結合其他害蟲兼治。直至分櫱盛期,確保杜絕有毒昆蟲的傳播。
● 對已發病的田塊及時防治
由於水稻黃矮病是一個持久性病毒,而且媒介葉蟬在田間的活動範圍一般不多,所以在較小面積上進行噴葯治蟲,其防治效果也不錯。在秧田期禾苗感病,移栽大田后病株和健康植株高矮有明顯的差別,田間發病呈不規則狀態。田塊發病初期,要及時排水。具體方法如下:
● ● 用3%克百威顆粒劑,每667平方米用2千克拌細土20千克撒施,同時用50%葉蟬散可濕性粉劑兌水1000倍液,35%速虱凈100毫升、25%速滅威可濕性粉劑100克兌水50升于晴天噴霧,每間隔5-7天噴葯。
● ● 用抗病毒寧南黴素、病毒A、20%苦鈣硫磺等加入葉面肥和殺飛虱葯混合噴施,抑制病毒病蔓延,促進植株恢復生長,減少病害程度。
水稻黃矮病
水稻黃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