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里
源於中國古代井田制的計量單位
一里,習慣指一市裡,即500米。里,長度計量單位。1929年民國推行計量改革以來,一里特指一市裡,舊稱一華里。常用於計量路程、地理距離。如:里程碑(設於路邊計算里數的標誌)。里作為計量單位,源於中國古代的井田制,井田制被廢除之後,由面積單位演化為長度單位。
一市裡=500米,一公里=1000米。一英里≈1609.344米,一海里≈1 852米。
交叉換算:
市裡 | 公里 | 英里 | 海里 | |
一市裡(華里) | 一 | 0.5 | 約0.31強 | 約0.27弱 |
一公里(km) | 2 | 一 | 約0.62強 | 約0.54弱 |
一英里(mile) | 約3.22弱 | 約1.61弱 | 一 | 約0.87弱 |
一海里 | 約3.704 | 約1.852 | 約1.15強 | 一 |
註:1海里(nautical mile)=子午線長度的兩倍÷360÷60≈1852.25-9.31cos(2δ)米。δ是緯度。當δ=0度,即在赤道上時,一海里的長度最短,為1842.94m;在兩極最長(δ=90度),為1861.56m。約在44度14分處,一海里等於1852m。
《春秋·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前594年):“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漢書·食貨志上》:“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井,井方一里,是為九夫。”
古文註釋:
《說文解欄位注》引《穀梁傳》曰:“古者,三百步為里。”
明《續文獻通考》卷108《樂8》載:“周以八尺為步”,“秦以六尺為步”,同時又引《律學新說》指出,二者是相等的。
《小爾雅·廣度》篇中載:“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
相對於表面數據,歷代度量衡的實際值,存在不同程度變化。秦漢以六尺為步,一尺長約23厘米。隋唐以五尺為步,一尺長約30厘米。相比起來,人類步幅幾乎不變。一步(一左一右)基本是1.4~1.5米。
根據歷代尺長計算結果,如表格所示:
時期 | 一尺長度(換算單位:厘米) | 一里(換算單位:米) | 註釋 |
商周 | 約16.95(標準取值) | 約406.8(推算) | 後世推算:一步約八尺余(約135.6厘米) |
秦漢 | 23.1(標準取值) | 415.8(標準取值) | 一步六尺(取值138.6厘米),一里三百步 |
隋唐 | 約29.5(或29~31) | 約531(推算) | 一步五尺(約147.5厘米),一里三百六十步 |
明清 | 32(取整)(或32~34.35) | 576(清光緒34年) | 沿用隋唐制度,新數據為清末(1908年)測定 |
現代 | 33.33……(一米等於三尺) | 500 | 一里等於一千五百尺 |
註:雖然秦漢一尺標準取值為23.1厘米,但考古實測結果基本為23~23.7厘米,漢末三國一尺約23.8~24.2厘米,南北朝時期度量衡比較混亂,至隋文帝統一度量衡,一尺約29.5厘米。而根據收集到的唐尺實測,尺度基本在29~31厘米之間。
如果拋開尺長,直接以步幅來計算,秦漢一里約420米,隋唐一里約530米。結果如下表所示:
步幅 | 三百步為里 | 三百六十步為里 | 註釋 |
一步1.4米 | 約420米(秦漢) | (504米) | 秦漢六尺一步,一尺約23.333……厘米 |
一步1.45米(中間值) | 435米(中間值) | 522米(中間值) | 中間值(先秦六尺四寸一步,尺長不明) |
一步1.5米 | (450米) | 540米(推算) | 隋唐五尺一步,一尺約30厘米 |
一步1.47222……米 | 略…… | 約530米(隋唐) | 根據唐長安城推算,一尺約29.444……厘米 |
註:據史料稱唐長安城周長為67里,今考古實測約35.5公里摺合唐代一里為530米。
井田制一里為九百畝(300步*300步/100平方步)。也就是呈正方形時長一里寬一里。
井田制被廢除以後,里畝制度發生不同變化。其中,一畝實際值僅僅是變大。而一里的含義,則因為古人借面積單位作長度單位,由長寬各三百步的面積單位,變成距離三百步的長度單位。但方圓一里的含義,仍然是一平方里,簡稱一方里。不過,隨著畝制變化,方圓一里的面積僅相當於540畝(360步*360步/240平方步)。
井田制廢除以後,在古代城市與農村,分別演變為里坊制與里甲制(鄉里制)。
中國古代城市居民聚居之處。又名閭里、坊。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圍以牆,設里門出入,里內排列居民住宅。里原為農村的聚居形式,后移入城市。里坊制城市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盛於西漢至唐代。西漢長安城有160閭里,分佈在城北及長樂宮、未央宮之間。北魏景明二年(501),洛陽城築里323個,每里300步見方。隋唐改稱城內里為坊。隋唐長安城有110坊,坊內辟十字街或橫街,布置巷曲。北宋以後,陸續拆除城牆,封閉式的里坊制至此結束。
古代地方行政組織。自周始,後代多因之,其制不一。一二十五家為一里。《周禮·地官·遂人》:“五家為鄰,五鄰為里。”《禮記·郊特牲》:“唯為社事,單出里。”鄭玄註:“二十五家為里。”二五十家為一里。《管子·小匡》:“制五家為軌,軌有長;十軌為里,里有司。”《鶡冠子·王鈇》:“五家為伍,伍為之長;十伍為里,里置有司。”三七十二家為一里。《尚書大傳》卷二:“八家而為鄰,三鄰而為朋,三朋而為里。”《禮記·雜記下》“主之而附於夫之黨”孔穎達疏引《論語撰考讖》:“古者七十二家為里。”四八十家為一里。《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頌聲作矣”漢何休註:“在田曰廬,在邑曰里,一里八十戶。”五一百家為一里。《禮記·雜記下》:“則里尹主之。”鄭玄註:“《王度記》曰:百戶為里。”《管子·度地》:“百家為里。”《後漢書·百官志五》:“本注曰:里魁,掌一里百家。”《舊唐書·食貨志上》:“百戶為里,五里為鄉。”六一百一十家為一里。《明史·食貨志二》:“迨造黃冊成,以一百十戶為一里,里分十甲曰里甲。”《清史稿·食貨志二》:“凡里百有十戶,推丁多者為長。”
中國里的長度及其演變,無論今人關於度量衡的著作和古籍記載,都很少談及。著名中國經濟史專家梁方仲先生在所著《中國歷代度量衡之變遷及其時代特徵》中說:“自漢代以後,歷代計算長度,都是自尺以上,到丈為止。至清光緒34年(1908年)重定度量衡制時,……才明文規定於尺之外,另立里制。①所以,中國里作為計算道路等的長度單位在制度上確立得是很晚的。但這決不是說中國古代沒有里這種長度的概念,相反這種概念當時應用很多。如《漢書·西域傳》所載數十個方國中,大多數方國到長安有多少里的記載:“鄯善國,本名樓蘭,……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且末國,……去長安六千八百二十里”等等。這說明裡這種長度概念在當時是常常用到的。雖然如此,正史講度量衡時卻沒有里的長度。如《漢書·律曆志》談到長度時說:“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一為一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此處講的五個長度單位,是分、寸、尺、丈、引,就是沒有里。這裡沒有講里的長度,不是沒有里的長度,而是由於種種原因(編輯者【青鼎0】註:里原本是面積單位)缺少記載造成的。
探討中國里的長度演變,不僅要探討里本身的長度,而且還要牽連到其他長度的演變問題,如尺的長度。有時,同一個朝代就有幾十個不同長度的尺,與此相應,可以計算出幾十種里的長度。但這些里的長度,並不一定是法權認可的現實應用的里的長度。因此,這裡僅計算社會公認的里長度的演變,供關注此問題的人們參考。
一、周、秦、兩漢里的長度:周代里的長度在計算井田面積時常常提到。《春秋·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前594年)載“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周代井田制下,方一里,耕地九百畝,四邊都是三百步一里的長度。這一點在古代是公認的。《說文解欄位注》引《穀梁傳》曰:“古者,三百步為里。”然而,僅僅知道一里三百步,不知一里多少尺還是無法求得一里的具體長度。
《漢書·食貨志上》說:“理民之道,地著為本。故必建步立畝,正其經界。六尺為步,步百為畝,畝百為夫,夫三為屋,屋三為升,井方一里,是為九夫。”從這一記載可知,井方一里,為九夫耕種的九百畝耕地,每一邊的邊長為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則一里三百步為1800尺。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據《續文獻通考》卷108《樂8》載“周以八尺為步”,“秦以六尺為步”,同時又引《律學新說》指出,二者是相等的。所以《漢書·食貨志上》在這裡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於秦漢尺的長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銅斛尺、後漢建武銅尺都是一尺等於0.231米。②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於1800尺為415.8米。現今的市裡一里為500米。則知周代一里為今市裡的83.16%。由於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漢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所以這一里制可視為周秦漢三代的里制。
①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第527頁。
②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天賦統計》,第540頁:古今尺度的比較表。
二、以營造尺計算里的長度是里長度的一次重要演變。唐以後歷代為工部用的營造尺,也稱部尺,俗名叫魯班尺,也叫大尺。這種尺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步為五尺。一尺的長度為秦尺的1.25尺。《續文獻通考》卷108《樂8·度量衡》:“商尺者,即今木匠所用曲尺。蓋自魯般傳至於唐,唐人謂之大尺。由唐至今用之,名曰今尺,又名營造尺。古所謂車工尺。”由於營造尺是歷代工部用的尺度,公信力強,應用廣泛。隨著社會發展,以營造尺計算里的長度是一種合理的選擇。然而這一點來得畢竟太遲了。
清光緒34年(1908年)重定度量衡時明確規定里製為:“五尺為一步,二步為一丈,十丈為一引,十八引為一里。”在“新制說略”中指出:“長短度分為兩種:一曰尺度,以尺為單位,所以度尋之長短也。一曰里制,以一千八百尺為一里,用以計道路之長短也。里制即積尺制而成。蓋道里甚長,若僅以尺計,則諸多不便,故必別為里制。”①這裡把尺制、里製作為基本長度單位列出,在當時是有新意的。
據上述清光緒末年所立里制可知:一里為營造尺1800尺。營造尺一尺等於0.32米,所以1800尺,等於576米。因今市裡一里為500米,所以以營造尺計里則一里為今市裡的115.2%。
三、第三次中國里制的變化,發生在民國時期:“公元1929年制定一市裡為150丈,合公製為500米。這次制定的里制一直沿用至今,既繼承了中國傳統里制的特點,又吸收了西方米制,並與其結合。所謂繼承中國里制特點表現在:從周代開始中國傳統里製為一里300步,這次里製為一里150丈,而以營造尺的五尺為步、二步為一丈,則150丈恰為三百步。所謂吸收西方米制與之結合表現在:“一市裡為150丈合公製為500米”,則是以西方的米制表示中國的里制,而中國的市尺則變為西方一米的三分之一。這樣二者融為一體。由於這次制定的里制,適合了社會發展的需要,方便了與西方長度單位的換算,所以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