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清顆粒

腎科臨床的一種常用藥物

尿毒清顆粒是腎科臨床的一種常用藥物,尤其對於西醫治療,臨床大夫經常使用包醛氧化澱粉,愛西特、尿毒清等藥物治療腎功能不全腎衰竭等。

尿毒清顆粒是用黃芪、黨參健脾益氣,制何首烏補腎益精,共奏健脾益腎之功;用制大黃通腑泄濁,使濕濁之邪從大便而出,白朮健脾除濕,茯苓車前草利尿除濕,姜半夏燥濕和中、降逆止嘔,共奏通腑降濁之功;更用川芎丹參等活血化瘀。綜觀全方,具有健脾利濕、通腑降濁、活血化瘀等功能。

簡介


● 通用名:尿毒清顆粒
● 英文名:Niaoduqing Keli

主要成分


● 大黃、黃芪、桑白皮、苦參、白朮、茯苓、白芍、制何首烏、丹參、車前草。

性狀特徵


● 尿毒清顆粒為棕色或棕褐色的顆粒;味道甘、微苦。

主要作用


● 通腑降濁、健脾利濕、活血化瘀。
● 可降低肌酐、降低尿素氮、穩定腎功能、延緩透析時間。也有改善腎性貧血、提高血鈣、降低血磷等作用。

治療


● 治療由尿毒蘊結、濕濁不泄、積聚下焦引起的關格。緩解尿少黃赤、嘔吐、全身浮腫、大便不通等不適。尿毒症患者,也可以使用尿毒清顆粒進行治療。
● 也可治療由脾虛運化無權、濕濁內阻造成水腫。緩解腹脹、無尿、身腫明顯、不欲飲水、噁心等不適。慢性腎衰竭患者,也可以使用尿毒排析散進行治療。
● 還可治療由久病水毒浸漬、脾腎衰敗、濁瘀內阻引起的腎勞。緩解面色萎黃、神疲乏力、納差、噁心嘔吐、腰膝酸軟、脹痛不適、痛有定處、夜尿頻數而清長、肌膚甲錯、肢體浮腫等不適。慢性腎衰竭患者,也可以使用尿毒排析散進行治療。

用藥前須知


● 尿毒清顆粒為處方藥物,需憑醫師或其他有處方權的醫療專業人員開具處方出售,並在醫師、藥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監督或指導下方可使用。
● 如果對大黃何首烏、丹參等過敏,禁止服用。
● 肝腎陰虛者慎用。
● 慢性腎衰竭尿毒症晚期不宜使用。
● 患有高血壓、肝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務必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他藥物,請務必提前告知醫生。
● 過敏性體質者謹慎服用。
● 女性懷孕或哺乳期間服用,請務必諮詢醫生。
● 少年兒童、年老體弱的患者須謹慎服用。

製劑規格


● 顆粒劑,每袋5克。

服用


● 服用時間:最好在飯後服用。
● 服用方法:按照說明書,溫開水沖服。
● 服用劑量:口服,1天4次:6、12、18時各服1袋;22時服2袋。每日最大服用量為8袋;也可另定服藥時間,但兩次服藥間隔勿越過8小時。

溫馨提示

● 兒童一定要在成年人的監護下服用。

不良反應


● 服用尿毒清顆粒的不良反應暫不明確,但患者之間的癥狀、體質都不相同,如果在服用藥物期間出現不適,請減少劑量或者停葯,停葯后不適未減輕的患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注意事項


● 忌食肥肉、動物內臟和豆類、堅果果實等含高植物蛋白食物。
● 應進食低鹽飲食,並嚴格控制入水量。
● 尿毒清顆粒含有何首烏,口服何首烏及其成方製劑可能有引起肝損傷的風險,超劑量、長期連續用藥等可能會增加此風險。
● 因服藥每日大便超過2次,可酌情減量,避免營養吸收不良和脫水。
● 對24小時尿量>1500毫升患者,服藥時應監測血鉀。
● 避免與腸道吸附劑同時服用。
● 藥物有效期為18個月,拆開包裝后請儘快服用,長時間放置后藥物性狀發生改變請勿服用。

溫馨提示

● 使用中成藥時,首先需要請中醫進行辨證,做到合理應用。
● 不要自行根據癥狀盲目加量、減量服用,也不可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長期服用。
● 發生不良反應時請停葯,並及時去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繼續用藥,還是調換藥物。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不要聽信廣告宣傳使用中成藥。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成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藥物應放置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
● 密封保存。
● 如果希望了解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尿毒清顆粒說明書[國葯准字Z20073256,康臣葯業(內蒙古)有限責任公司]
● [2]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成藥方劑卷(上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3]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第6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