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徐家店村的結果 展開

徐家店村

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辛庄鎮轄村

徐家店村隸屬鋼城區辛庄鎮,位於萊城東15里,盤龍河東岸,地處丘陵。東面是劉響泉村,西面是郭家溝村,南面是上陳村,北面是呂家峪村、下三山村,耕地1423畝,全村415戶,1238口人。

歷史沿革


據村碑記載,明末徐姓由河北省棗強縣迂此建村。因古為通往博山大道,徐姓以開店為業,由此得名徐家店。其實徐家店村是個多姓氏之村,徐姓現只幾戶,而最多的姓氏是孫、呂兩大家族,有史以來,各家族之間和睦相處,團結友愛,大家族從不欺負小家族,因此從清朝初年多姓氏遷至,至今全村有19姓氏。
據《辛庄史志資料》記載,解放初期,徐家店村隸屬辛庄區;1958年3月,撤銷辛庄區,改為辛庄鄉;同年10月改為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為辦事處;1985年10月辛庄辦事處分為辛庄鎮和鐵車鄉,徐家店村隸屬辛庄鎮。后合併鄉鎮,徐家店村隸屬辛庄鎮至今。
徐家店村
徐家店村

地理環境


氣候屬於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乾燥,春季溫暖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晴朗。2010年徐家店村年平均氣溫13.4℃,比常年平均偏高0.4℃;年降水量707.9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多12.8毫米,日照總時數2186.5小時,比常年平均偏少257.3小時;年極端最高氣溫36.7℃,出現在7月30日;年極端最低氣溫-14.5℃,出現在1月13日;終霜日期3月10日,初霜日期10月28日,無霜期231天。
村內地形以平原和低緩丘陵為主,平原分佈在中央區,也是村落最為集中的區域,丘陵分佈在村落邊緣地帶,多為農田。

社會


基礎設施

交通方面,徐家店村自古以來就是萊東交通要站,近年來濟(南)青(島)高速公路、萊鋼大道和顏苗公路等均經過本村,在村北與下三山村交界處設有濟青高速公路辛庄收費站,交通非常便捷,道路路面硬化率達80%。
教育方面,徐家店村自古以來就有重視教育的良好風氣。解放前就有孫國華先生畢業於國立北平師範大學,曾與同事創立了淄博一中,所教學生遍布全國各地,有些已成為省地級領導,在四鄰八鄉影響較大。解放前村內就設立了小學,舊址在大廟,即現集貿市場地點。1967年建五二制中小學;1985年撤初中留完全小學。1998年在村支部書記呂星春領導下,投資6.5萬元,先後將小學、幼兒園全部翻新,並增置了課桌凳、辦公用品和娛樂設施。幼兒園被評為區級示範幼兒園。。徐家店村第一個大專生是孫宗新,第一個研究生是孫亮,現在山東省安全廳工作。自1977年恢復高考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生62名。
水利方面,為蓄水灌溉,1956年在村東修水庫一座,蓄水量約30000立方,解決了低洼地的灌溉問題;1970年為增加灌溉面積,讓村南村北的山坡地也能澆上水,全村村民齊努力,修建了村南村北揚水站兩座。
環境保護方面,徐家店村很重視環境保護,大力搞好綠化工程。早在1963年在支部書記張加迎的領導下植樹10000餘株。2002年春,村委一班人研究如何綠化好村西的河灘地,為確保管理好樹苗,實行公開競標拍賣綠化河灘,調動了群眾綠化河灘的積極性,全村153.6畝河灘,全部栽上了速生楊,成活率達98%以上,“買下林權綠河灘”。被省、市電視台和《萊蕪日報》報道過,曾在市內轟動一時,也在林權承包方面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也成為省推廣經驗。

經濟


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主要農產品有花生、小麥、玉米、生薑和煙葉等。最近幾年,村委與萊蕪市煙草專賣局合作,大力發展煙葉生產,由於本村土壤條件較為適宜,煙葉質量較高,已成為萊蕪市煙草生產的定點機構。
徐家店村[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辛庄鎮]
徐家店村[山東省萊蕪市鋼城區辛庄鎮]
機械製造業方面,本村有大小機械配件廠、工業原料加工廠等10餘家,帶動致富50餘戶。
服務業方面,本村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在交通道路沿線建設有興建了大量酒店、飯莊、超市等餐飲服務設施,已成為辛庄北部遠近聞名的美食村。

文化


自古以來,徐家店村以戲曲文化名重萊東,曲種以萊蕪梆子為主,也有琴書等。在清末民初時期,徐店村每年都會召開戲曲大會,四面八方的戲班都會於此齊聚一堂。
除傳統戲曲文化外,徐店村也有著光榮而輝煌的紅色文化。在抗日戰爭時期,日偽聯軍曾在本村和鄰村下陳村,製造慘絕人寰的“四一二慘案”,他們以槍殺、火燒、填井等手段,殘殺無辜群眾32人,傷者更多,燒毀房屋1300餘間,曾經繁榮的村莊淪為一片廢墟。這一慘案的發生,激發了村民保家衛國的決心,在革命戰爭年代,共有孫夕茂、呂英照、狄聖祿和孫洪功等30餘人參加革命隊伍,其中有7人壯烈犧牲,有的已成為黨和軍隊的高級幹部,如孫文承曾任瀋陽軍區後勤部代部長兼參謀長,田紀考曾任成都民航局政委。群眾大力支前,也為革命勝利立下了一份功勞。特別是在1947年萊蕪戰役中,成立了以孫洪喜為首的擔架隊,共出民工120人次,擔架30副、車輛50輛、嚮導20人、挑夫40人、軍糧8000斤,軍鞋1000餘雙,柴草1000餘斤,有力地支援了萊蕪戰役。
向曾經為徐家店村的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的父老鄉親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福生養我們的家園越來越美好!
歡迎四方好友來徐店投資興業,合作共贏!

代表人物


(1)“四一二慘案”始末
1944年春天,博菜縣地方武裝在徐家店村、南下陳村東的碌碡嶺,居高臨下打了一個埋伏仗,給駐三山據點的漢奸隊一次突然的打擊。他們惱羞成怒,認為被伏擊是徐家店和下陳兩村的人勾通八路軍所為,因而當即行兇報復,向兩村無辜而善良的人民開刀。
1944年農曆四月二十一日(公曆5月13日)下午一點左右,這伙漢奸百餘人在偽營長馬貞元的帶領下突然包圍了徐家店村,那些如狼似虎的漢奸,在日寇面前是搖尾乞憐的走狗,對付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卻成了威風凜凜殺氣騰騰的“英雄好漢”。他們將村子包圍起來后,蜂擁而進,見房就燒,遇人就殺,霎時全村濃煙滾滾,火光衝天,槍聲大作一哭喊聲、慘叫聲,使人耳不忍聞,目不忍睹。他們瘋狂地叫囂:“該村8歲以上的男性村民一律斬盡殺絕!”他們這種慘絕人寰的獸行,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群眾在燒殺聲中四散奔逃,幸好小麥尚未收割,他們都隱蔽在麥田裡,逃跑不及而被圍在村裡的群眾大部分都慘遭殺害、有的被槍殺,有的被刺刀穿死,有的被大刀砍死,有的被填到水井裡活活淹死,甚至有的被大卸八塊碎屍數段,該村張西立是抗日積極分子,鐵車區參議員,被敵人抓住后,在押回三山據點的路上,走到據點附近的橫里河時,被敵人槍殺,后又碎屍數段,收屍時真是慘不忍睹,而且屍體也未找全只有16歲的呂英傑被敵人抓住后,不僅填在井裡,而且接著用石頭往井裡砸幸好他將身子緊貼井壁而未被砸死,但由於受傷過重和驚嚇過度,從井裡撈出后醫治無效而死亡。呂振峰被敵人打傷后,老伴將其拖進屋內,敵人放火將其燒死在屋裡,事後,揀了幾根未燒盡的骨頭進行埋葬,其子呂玉樂也同時被槍殺,呂法吉之女,在敵人獸性大發要強姦她時,其妻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將女兒掩在身後死不離開。敵人便惡狠狠地開槍打死了她。女兒的貞節保住了,但母親的性命卻葬送在野獸般的漢奸手裡。馮成美的一個幼女,適其母不在家中,跟她姐姐跑進同院呂世來的屋裡避難,當敵人放火燒屋子時,她姐姐驚惶失措地和同屋人都逃了出來,未將其幼小的妹妹帶出,被火燒死在屋裡,最慘者莫過於狄西瑞一家。狄西瑞年青時被土匪打傷一條腿,終生殘度。在敵人大屠殺時,因下肢不能動,無法轉移。敵人間進他屋裡,他坐在椅子上被敵人用大刀將頭砍下,頭滾進大飯鍋里,血流如注,目不忍睹。他的長子狄聖文被敵人用棍子活活打死在自己大門外邊,其三子剛跑出屋門即被敵人槍殺在磨道里。狄聖文的女兒只有三四歲,看到家中如此慘狀活活嚇死。一日之內,家中慘死四口。狄聖文死後,女兒被嚇死,其妻不得不另嫁他人,小妹妹也逼著當了童養媳。一個美滿的九口人家,經過漢奸的洗劫,只剩下三口人。次子狄聖祿雖倖免於難,但見家人大都被殺,房無—間,一無所有,再無法生活下去,他動員其妻暫住娘家,毅然決然地參加了八路軍,為父親兄弟報仇,為民族解放而戰,后離休在家,還有很慘的一家是孫配成,全家死去五口,全村被槍殺者共32人,受傷者更多。受傷者最慘的是孫洪勤,被敵人槍擊時,子彈從嘴上打進,從腮部穿出,傷勢雖不重,因無錢醫治,致傷口化膿成蛆,每天只能到河邊用水洗洗。雖時已40餘載,談起此狀,仍不免令人髮指。不僅人口傷亡慘重,而且牲畜也大部分不能倖免,生豬被燒死六七十頭,耕牛大都被燒傷、燒死,腥焦難聞。漢奸一炬,可憐焦土,一個大村,被燒掉1300餘間房屋,僅剩下一些零星和不相連接的二三十間廬舍。一個比較繁華的山區村鎮,半日之間變成一片廢墟,幾百口人食、衣、住完全無著落,老弱稿殘和傷員嗷嗷待哺。造成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一片凄慘景象。
(2)烈士英名錄
孫洪功男,生於1903年,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萊蕪縣敵工部任部長。1945年在響水灣戰鬥中犧牲。
孫洪章男,生於1925年,1945年入黨,同年參加萊蕪縣獨立營戰士,1947年在萊蕪崮山前戰鬥中犧牲。
孫洪儒男,生於1917年。1945年入黨,任中共蒙陰縣縣委青年書記,1947年在惠民因公犧牲。
孫銀成男,生於1922年,1945年入黨,被編入華東野戰軍七縱二十一師六十三團二營五連任排長。1948年11月在淮海戰役中犧牲。
呂英照男,生於1912年,1940年參軍被編入山東縱隊四旅戰士,1941在沂源迎昌峪戰鬥中犧牲。
孫學成男,生於1919年,1946年入黨,被編入二十三軍六十九師,1949年在南京犧牲。
狄聖奎男,生於1920年,1938年入黨,任萊蕪縣獨立營文化教員.在1941年在萊蕪沈家莊戰鬥中犧牲。
(3)歷任村支書
1949年-l954年張加迎
1955年-1960年徐傳文
1961年-呂英成
1962年-1982年張加迎
1983年-1995年呂英友
1996年-呂星春
(4)歷任村主任
1949年-1951年孫賓成
1952年-1955年呂英林
1955年-1956年張延東
1957年-1961年呂英文(大隊長)
1962年-1982年呂星泉(大隊長)
1983年-1992年孫宗和
1993年-2001年呂星良
(5)副縣級及其以上幹部
孫文承曾任瀋陽軍區後勤部代部長兼參謀長
田紀考曾任成都民航局政委
田紀同曾任湖南長沙305鋁廠黨委書記
孫明成曾任湖南長沙陶瓷廠黨委書記
孫延清西安航天發射中心副主任
孫安祿瀋陽軍區某部師長
田英利西安兵工廠科長
田英新石家莊市駐軍某部師長
田利軍廈門市某企業董事長
田路霞廣州軍區醫院正團級幹部
(6)副高級及其以上專業技術人員
孫宗新勝利油田高級工程師
孫安華西安市某人民醫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