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辟雍大殿
乾隆年間皇帝講學的殿堂
辟雍建於清乾隆48年(公元1783年)除石基外,全部為傳統的木質結構。大殿為兩重屋檐,上覆黃色琉璃瓦,檐角翹起,四條屋脊直達頂部,頂端做成圓型,銅包鎏金,既所謂四角攢尖,鎏金寶頂式建築。大殿正面屋檐之下,高掛著乾隆皇帝書寫的“辟雍”匾額,這塊華帶匾邊框為七彩九龍祥雲圓雕,其精美程度在北京的名匾中也是極其罕見。
辟雍四周建有圍廊,紅色檐柱、廊柱多達數十根,柱間建雀替,大木構架繪以最高等級的“金龍和璽”彩畫。四面開門,門窗裝飾三交六碗菱花圖案。高大的石基下建水池環繞,池岸用漢白玉做護欄,構成“辟雍環水”的古代形制。池水之上東南西北各建一座石樑橋通達四門,連接內外,構成了辟雍的獨特建築風格,體現了辟雍深邃的歷史內涵。“辟雍”一詞起源於我國三千年前的周代,據史料記載“天子之學曰辟雍”,辟雍四面環水,是周天子學習、議事的場所。辟雍最早是建在湖心小島上的大房子,周邊是水,水的外邊是樹林,天子不僅可以在裡面學習文化政治知識,還可以在四周捕魚狩獵,古時所謂“禮、樂、射、御、書、數”六藝都可以在這裡學習演練,是一處即安全又安靜的好地方。也正是由於這種優美的自然環境,決定了它的名稱。據漢代大學者蔡邕解釋:辟雍的“辟”字與玉璧的“璧”通用,就是指周邊的水環繞一周,湖水清澈透明,形成圓型,就像一塊無暇的玉璧;“雍”為水中陸地;而“辟雍”這座大房子就建在上面,是玉璧的中心,所以取名辟雍。
“辟雍”亦作“璧雍”等。
辟雍的興建與清乾隆皇帝有關。在乾隆登基的第二年,他親臨國子監講學,因為那時太學還沒建辟雍,皇帝講學是在後邊的彝倫堂內設座。乾隆不甚滿意說:“以天子講學於彝倫堂,只可以說是視察學校,而不能說是“臨雍講學”。他幾次提議建辟雍,但都因故沒有實現。直到乾隆48年,年逾古稀的乾隆終於下了死命令:“國學為人文薈萃之地,規制宜隆,辟雍之立,元明以來典尚闕如,應增建以臻完備”。派當時擔任工部尚書的劉墉主辦此事,讓他“兼理國子監事物”。
劉墉首先以開鑿深井,取地下水注入環池,解決了辟雍環水問題,又在環池搭建四座石橋,直通辟雍四門,形成了既實用又具觀賞性的環橋造型。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創造性地建成了辟雍環水工程。乾隆皇帝非常高興,誇讚說:“辟雍建築復古而不泥古,循名以務實”。還特意寫了一篇文章《國學新建辟雍環水工成碑記》,用滿、漢兩種文字刻在高大的石碑上,矗立在辟雍前東西碑亭中。又將他對古時候天子在辟雍內進行敬老尊賢活動時所謂“三老五更”的認識,寫成《三老五更說》一文,也用兩種文字,分別刻在石碑的背面。這樣兩座御碑,相同的內容,也成了國子監碑亭的特色內涵。另外,還把國子監里報時的鐘鼓,移到琉璃牌坊稍前方的左右兩側,造就高台階的鐘鼓亭,構成了以辟雍為主,包括東西碑亭、琉璃牌坊一組皇家級建築,為國子監整體建築群增添了幾分高貴的氣息和美感。
走過寬闊的石橋,踏上六級台階,跨過高高的門坎,進入殿內。殿內井口天花,正面以龍彩繪;無梁無柱一覽無餘。其實,辟雍殿內並非無梁,而是採用斜角架梁的辦法。
當年劉墉他們在內部結構的設計中,四角位置原設計有四根立柱做支撐,該設計上報乾隆帝審批,乾隆批轉戶部尚書和珅審議,和珅提出:可不可以把四根立柱去掉,改成斜角架大梁的辦法。這一提議立即被採納。僅這一項改動,即節省了4400兩銀子,又使殿內沒有柱子遮擋,整體顯得更加宏偉寬敞,結構更趨合理,而且造就了辟雍殿內穹隆頂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