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飛航導彈的結果 展開

飛航導彈

航天三院研發的武器

飛航導彈亦稱為有翼導彈,是依靠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翼面產生的升力在大氣層內飛行、並利用翼面控制其飛行軌跡的導彈,包括多數反飛機導彈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巡航導彈等。

發展歷程


飛航導彈的發展變化可以大致從20世紀40年代初算起,至今經歷了如下四個階段:
初創階段(1940~1945年):以德國研製的V-1飛航導彈為代表,其飛行高度通常為900m,飛行馬赫數0.5,射程350km,等高、等速、直進式飛行。V-1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投入大量使用的飛航導彈。
驗證階段(1946~196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蘇兩國以V-1導彈為基礎,大力發展各自的飛航導彈技術,其中尤以蘇聯的低空、近程反艦導彈“П-15”實戰效果最為突出。
發展階段(1968~1990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艦對艦導彈首次實戰應用。埃及第一次用蘇制“П-15”導彈擊沉以色列“艾拉特”號驅逐艦,開創了“小艇打大艦”的海戰格局和現代海戰的新紀元。
創新階段(1991年至今):1991年海灣戰爭以及其後的幾次局部戰爭中,美製巡航導彈和其它飛航導彈顯示了巨大威力。朝著多極化發展的飛航導彈,在未來局部戰爭的遠程、無人、精確打擊中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中國導彈


攻堅克難

飛航導彈是我國特有的導彈分類,主要在大氣層內飛行、帶有發動機、能改變彈道並依靠動力擊中目標。在我國,巡航導彈就屬於飛航導彈。
1961年9月1日,航天三院在北京成立。我國第一型岸艦導彈、第一型空艦導彈、第一型超音速飛航導彈、第一型固體多用途反艦導彈、第一型潛射反艦導彈、第一型中程反艦導彈、第一型巡航導彈等,均由這裡研製生產。
為了儘早結束新中國“有海無防”的歷史,1961年9月1日,現在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中國飛航技術研究院)的前身——國防部五院三分院應運而生,新中國“倚天鑄劍”的歷史也由此拉開大幕。
“就是餓著肚子,就是拼了性命,也要把導彈搞出來!”這是建院后第一代科研工作者的心聲,當時,他們正承受著巨大的自然災害和外援專家撤走的雙重考驗。無所畏懼、攻堅克難、自主創新,在中國飛航導彈事業誕生之日,這些便成為塑造其精神品格的內在基因。
“海鷹二號”導彈,是我國第一型岸艦導彈,在研製的關鍵時期,前蘇聯撤走了技術專家,也帶走了所有圖紙資料。突破關鍵技術的最大問題是導彈發動機油箱材料的耐腐蝕性。蘇制耐腐蝕材料當時國內生產不了,也找不到可替代材料。“渤海灣的戰士們日夜期盼著早日裝備自己的海防武器”,時任總設計師、被譽為我國“海防導彈之父”的梁守槃知道,他必須儘快越過這道門檻兒。最終,他從籃球的結構中得到啟發,創新研製了雙層皮球式油箱,外層堅固、裡層耐腐蝕,一舉突破了技術難關,“海鷹”起飛!
哪一個型號導彈的研製背後沒有述說不盡的故事?“海鷹二號”之後,新中國第一型空艦導彈、第一型超音速飛航導彈、第一型固體多用途反艦導彈、第一型潛射反艦導彈、第一型中程反艦導彈……陸續在航天科工三院這個搖籃中誕生、成長,十餘個系列、數十種導彈武器裝備,形成了射程覆蓋遠中近程,發射平台包括艦艇潛艇、飛機、車輛,飛行高度覆蓋高中低空,飛行速度涵蓋亞聲速、超聲速,能攻擊海、陸多種目標的龐大的飛航導彈家族。在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某型巡航導彈的精彩亮相,更實現了我軍遠程精確打擊能力的跨越式發展……
與此同時,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10項一等獎、3項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近1300項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勵。記錄了中國飛航人50年自主創新的前行印記。

熱血丹心

秋日,大漠戈壁,無名小站。十幾個“文弱書生”,在漫天的黃沙中,喊著號子,奮力推著一節節十幾噸重的車廂緩緩前進……這不是電影中的感人鏡頭,而是真實發生的故事。
那年,某型號試驗彈進場,由於申請不到專列,研究人員只好將七八節自備車廂拖掛在西去的貨運列車上。在甘肅境內的一個小站上,自備車廂必須轉掛到另外一列火車上繼續前進。兩趟列車不在同一軌道上,小站又沒有多餘的機車協助轉運。時間緊迫,那些平日在科研一線的“書生”毅然作出決定——“推火車”。
又是一個類似“小二黑”式的傳奇故事。雖然,今天的航天科工三院已是集預研、研製、生產、保障於一體,擁有多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高空模擬試車台和水下試車台,國內一流飛航導彈系統模擬、射頻模擬、綜合環境等綜合試驗驗證體系的飛航導彈研究院。但,研製“小二黑”時那種鍥而不捨、忘我拼搏的精神,卻始終在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中薪火相傳。
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的某型號總師劉永才院士,就曾因忙於在試驗現場排除故障而導致胃病複發,造成大出血。當人們將他用直升機火速送回北京推進手術室的時候,他的血壓已經降到了零。但是,一旦擺脫了死神的糾纏,他又回到工作崗位,往來奔波、挑燈夜戰,繼續著超負荷地工作……
“活著干,死了算。”這是劉永才院士的口頭禪,也是很多飛航人現實工作的寫照。

軍民融合

“在抗震救災的關鍵階段,作為航天高科技企業,貴單位表現出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向我方捐贈了一台專門為抗震救災趕製的新型鑽孔測斜儀,派人送到四川災區並進行技術指導,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我們對此表示非常感謝……”落款日期是2008年6月8日,距那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僅僅27天。在航天科工三院,珍藏著汶川大地震期間來自四川的一封求助信和五封感謝信。
求助信發自著名的唐家山堰塞湖前線指揮部,當時,搶險救災部隊遇到了難題——天然形成的堰塞湖壩體能否支撐大型施工機械上壩?壩體高至少150米,而已知的檢測設備只有國外能生產。危急時刻,地質專家支招:去找航天科工三院!收到求助信后,三院技術人員連夜趕製出5套特製測斜儀,第二天空運入川……三年多來,這5套設備已輾轉四川多地監測大地的細微變化,為防災減災發揮了巨大作用。如今,由航天科工三院研製的地災監測系統在國土監測、水利水電、交通運輸、露天礦山和尾礦等領域作出重要貢獻。
“在承擔我國重要武器裝備研製生產的50年中,我們具備了雄厚的技術實力,完全有能力,也有責任將航天高科技轉化為能夠服務國計民生的產品。”航天科工三院院長劉爾琦說。
他們研製的微型燃氣輪機發電站,“通吃”柴油、煤油天然氣沼氣、垃圾氣等多種燃料,可在類似2008年冰雪災害中作為救援保障的應急電源;針對森林火災研製的森林災害預警指揮調度系統,實現了火災發生后的報警與自動報警;人體體溫監測系統若遇發熱病人,能立即進行聲光報警,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智能安防報警系統能夠以最快速度和最佳方式發出警報和提供重要信息,成為應對恐怖主義襲擊和處理突發事件的有力輔助工具……飛航人正在悉心打造平安“智能城市”,用航天高科技撐起社會安全網
“中國飛航導彈事業已經確立‘十二五’及2030年前發展戰略,圍繞‘飛航導彈、空天飛行、無人機’三大領域,正在全力推進導彈武器裝備體系的轉型升級,全力打造整體式創新型能力型高科技產業集團,建設國際一流飛航技術研究院。”劉爾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