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沫傳播
飛沫傳播
飛沫傳播,即空氣飛沫傳播,是空氣傳播的一種方式。病原體由傳染源通過咳嗽、噴嚏、談話排出的分泌物和飛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腦、猩紅熱、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過此方式傳播。
一般情況下,飛沫傳播只有與傳染源近距離接觸才可能實現,而距離傳染源1米以外是相對安全的。因為,沒有外部條件(如風力)的幫助,飛沫噴射到兩米以外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1.經飛沫傳播(droplet transmission)含有大量病原體的飛沫在病人呼氣、噴嚏、咳嗽時經口鼻排入環境,大的飛沫迅速降落到地面,小的飛沫在空氣中短暫停留,局限於傳染源周圍。因此,經飛沫傳播只能累及傳染源周圍的密切接觸者。
2.經飛沫核傳播(droplet nucleus transmission)飛沫核是飛沫在空氣中失去水分後由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所組成。飛沫核可以氣溶膠的形式漂流到遠處,在空氣中存留的時間較長,一些耐乾燥的病原體如白喉桿菌、結核桿菌等可以此方式傳播。
3.經塵埃傳播(dust transmission)含有病原體的較大的飛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乾燥后形成塵埃,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凡對外界抵抗力較強的病原體,如結核桿菌和炭疽桿菌芽孢,均可以此種方式傳播。
通過飛沫傳播病原體包括流感病毒、SARS冠狀病毒,以及2019新型冠狀病毒等。對於此類疾病,可以通過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等方式進行預防。
2020年3月1日,央視新聞消息,2月16日至24日,中國-世衛組織聯合考察組的25位專家用了9天的時間,分別到了北京、湖北、廣東、四川這四個省份考察,並最終形成聯合的考察報告,考察報告也在2月29日正式發布。報告認為主要的傳播途徑是兩個,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接觸傳播中主要是密切接觸傳播,沒有空氣傳播的證據,但是也沒有證據完全否認這種傳播的存在。
飛沫傳染是許多感染源的主要傳播途徑,藉由患者咳嗽、打噴嚏、說話時,噴出溫暖而潮濕之液滴,病原附著其上,隨空氣擾動飄散短時間、短距離地在風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張口或偶然碰觸到眼睛表面時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