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馬西風

匹馬西風

《匹馬西風》是一本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的書籍。

百科簡介


狀態:選載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北大醉俠之稱的孔慶東曾在韓國梨花女子大學講學兩年,本書即他在此期間深入體悟韓國文化的產物,延續了孔慶東文章的一貫風格:幽默,戲謔,尖銳,有力。

書評:馬兒肥 眼兒媚


書評人-張稚容
北大多名士,醉俠孔慶東也是真風流。他在煌煌北大開課講金庸,大講特講,一不小心講成了諸多學子擠破頭的盛況。更有字句幽默、行筆磊落的《47樓207》、《口號萬歲》等書流傳天下。據眾多圖書閱覽室的管理員觀察,若是讀孔俠慶東的書,很少有讀者面相嚴謹,把持著不苟言笑,如進食難咽之精神食糧,倒有不少如下情況發生:少女捏著鼻子莞爾,少年壓著喉嚨乾咳,中年人連連搖頭嘆息,不敢撲哧出聲,成此種種笑壓抑的慘狀,可見圖書館禁止喧嘩的規定,對幽默的書,和能識得幽默的讀者都是非常的有害。
論孔俠慶東的幽默,是因其博學多采,能講魯迅也侃得金庸,又心胸開闊,在北大濡染多年仍以“東北鬍子”自況,所以人壯馬肥,可縱橫江湖長嘯吟。論孔俠慶東的幽默,又因其雙眼構造不對稱之美而流生嫵媚,一眼大,專事媚人,一眼小,可內檢嘲己,幽自己一默從來是天下最好的幽默,若然其雙目凝神,又可識美景佳人的可愛之處。以上所言,舉實例證,來自孔俠慶東的新書《匹馬西風》。
匹馬西風,說的是孔俠在韓國梨花女子大學任教兩年有餘的生活。有日記,有隨筆,兼有雜文議論。大的文章有關歷史、自由、仁愛思想,從板門店的槍聲,說到恐怖主義足球,再說到韓國的哲人如何拯救一隻鵝的故事,娓娓生動。小的故事呢,開篇一個喜戰李昌鎬,說起自己被石佛擊潰的幸福經歷,孔俠沾沾自喜的言辭,一向以自貶而褒人的德行盡現。談風景,說到韓國的海,峨嵯山,更多八卦,延世大學校徽上有一隻鷹,如何因為見不到一個處女而不肯飛去,韓國的美女們如何從整形外科手術刀下魚貫而出,雖失尊重,卻也有趣。
書中日記若干篇,也都是老夫私語,多感慨之詞,近於日常流水,不加修飾,想來可能是真日記,孔俠也是每日翻開本子只寫給自己,不要求讀者觀眾的,現在出版大概也是出乎意料之外。《匹馬西風》的每篇結尾,孔俠慶東必注一括弧,說此文曾在何處發表,受何人褒獎,又是沾沾自喜的形狀,半是自謔,半是自誇,頗有欣欣然的天真。唉,恐怕這也正是孔大俠的可愛之處啊。

書評:慶東嘯西


書評人-曹明珍
孔慶東的《匹馬西風》,封面蒼蒼,馬尾飛揚,好一幅江湖圖畫。少年更上47樓,老大評作教授副。噫吁兮,歲月忽已晚,醉俠仍醉中,隻身行“古道”,不走立交橋。
乍看書名,就想到金庸的《白馬嘯西風》,孔氏客居韓國兩載,教鞭小鞋輕勝馬,何妨徐行且吟嘯,於是,就有了這洋洋洒洒的聽潮之作。雖說“韓流”來襲后,國人盡哈之。但我們其實並不了解一個真正的韓國,那個比它的時尚產品與流行文化更豐富精緻、深閎內美,也許比我們更接近儒家傳統的韓國。好在這位作為孔子的第七十三代旁系傳人的北大教授講學高麗,為我們帶回了令人捧腹深思的見聞:譬如中秋節,韓國對這個偉大節日的重視程度令我們汗顏,似乎已到了“假如敵人中秋節這天進攻韓國,豈不是舉國亂成一團,一觸即潰”的程度。孔慶東當然不是以此勸我們多吃點月餅,常回家(抬頭)看看,他指出了一種可怕的淡漠,對中秋這樣的節日的淡漠本質上是對民族文化的淡漠。
再比如每周打飛機來聽課的呂承娟,讓孔慶東這個資深的教育工作者為“教育”感動,向學生學習。孔慶東從來不是一個板著臉的教師,他也從來不是一個讓人“汗不敢出”的作家。他有多認真,就有多胡鬧。他可以在板門店題字,與李昌鎬對弈;他可以把峨嵯山考證成“我操山”。對於韓國人的山地性格(倔強、脾氣暴,要強,善變),他適時祭出中庸的傳家寶、金庸的無招勝有招,取得了民間外交的一次又一次勝利。
本書以其親歷性,給出了一個具體而微的韓國:化妝室里的韓國,餐桌上的韓國,與韓劇的女性意識對稱的幽怨的韓國。但它不僅僅是關於韓國的現場報道,孔慶東主要的用心還是借韓國杯酒,澆祖國塊壘。這一點他在自序的牢騷里已流露一二。為人父、為人師,為人大代表,守著讀書人齊家治國的傳統願望,竟惹得街坊媒體諷謗后的滿腹悶騷。但孔慶東像李文秀一樣有著古高昌國人的固執。世風是滑車鐵壁,筆紙乃匹馬西風。因此慶東之“嘯”,既是快板評書,亦是馬嘶蟬鳴。
想當年,少年聽雨歌樓上,醉里挑燈蚊帳,如今是,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嘯西風。我們欣慰地發現,在這本書里,選擇用一隻翅膀飛翔(左翼)的孔慶東,意氣並未隨年華而消磨。

書評:小故事,大悲憫


書評人-郭小寒
幽默的人多是智慧的,又智慧又幽默的人可稱“大智慧”。“北大醉俠”孔慶東頗近於這種人。大學的時候捧讀《47樓207》,笑得不行;前些日子每天半夜追看《百家講壇》聽他講武俠,亦成為日常生活享受之一種。
《匹馬西風》說的是孔俠在韓國梨花女子大學任教兩年有餘的生活。有日記,隨筆,兼有雜文議論。無論是寫風景,講故事還是寫日記,孔俠均率性揮筆,自然而成,隨意之間,引人深思。
2005年是“韓流”頗猛的一年,《大長今》、裴永俊、張娜拉、東方神起……韓國的明星對外“出口”政策,搞得我們滿眼都是韓國溫情帥男和改進版美女,但真正的韓國是怎樣的?一向注意女子言行舉止的韓國真的現在滿街都是野蠻女友么?拍了《大長今》的韓國怎麼天天只是泡菜醬湯?那些滿大街穿寬褲子、染黃頭髮的小孩們到了韓國真的能找到同類么?
好的作家應該是有責任感的,但這種責任感不應僅僅表現在口頭的演講或說教,比較喜歡孔俠的這種方式,客觀具體地講故事講段子,根據自己親歷的一些小事情小見聞,而這些小事又不是瑣碎無聊的,小事背後隱藏的是一種大的悲憫,一種對歷史、民族、文化和個人德行的正視和反思。
比如他從與石佛李昌鎬的對決,自嘲地表達了大家應有的心態。他通過對自己坐飛機來聽課的女學生的描述,突出了中韓兩國人對待知識的態度。通過自己在化妝室、餐桌上、大街上對別人的觀察,悟出了世俗煙火背後的人情百態。這效果就像暗暗給了一飛鏢,且正中要害,暗爽!而且,可貴的是他在快意它事的時候也不忘偶爾幽自己一默,這種謙虛自嘲的態度,恰恰是一個胸懷包容者的風範。
這本書是很時髦的,先迎著“韓流”而上不說,光是這種散文加日記的形式,就應了當下最流行的“博客”文體了。這種總是閃爍著幽默和智慧的零散篇章,進一步拉近了孔俠與讀者的距離。不過最近獲聞孔大俠日前也趕上了新潮流,在新浪博客上開了個“東博書院”,風趣幽默,點擊率頗高。預祝孔大俠也能早日搞定博客這塊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