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9條詞條名為陸林的結果 展開
陸林
南京師範大學教授
陸林,1957年生於安徽合肥,祖籍安徽望江。
陸林是一個常見人名,在我國各個地區及職業領域均有分佈。本詞條內分別是陸林教授、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陸林、文科碩士陸林、西南大學陸林。
1982年元月畢業於安徽大學,1987年6月畢業於南開大學,師從寧宗一先生研治戲劇戲曲學,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南京師範大學研究員,《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副主編,戲劇戲曲學二級學科博士點帶頭人,全國古代戲曲學會理事,江蘇省明清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先後擔任元明清文學和戲劇戲曲學碩士生導師,文獻學和戲劇戲曲學博士生導師。
主要學術方向是古典戲曲理論和文獻研究、明清文學史實和實證研究、明清文言小說整理研究等。
曾主持“國家‘八五’重點規劃圖書”、“中國古籍整理出版‘九五’重點規劃”項目各一項,承擔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項目多項。現正從事國家社科基金“金聖嘆史實研究”項目。
陸洪非林青黃梅戲劇作全集(合編)安徽文藝出版社2112出版;
求是集——戲曲小說理論與文獻叢稿,中華書局2011年出版;
南京師大研究員陸林教授
元代戲劇學研究,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出版(江蘇省社科三等獎);
清人別集總目(合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江蘇省社科一等獎),2001年、2011年再版;
明代戲劇研究概說(合撰),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元雜劇研究概說(合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出版.1989年再版;
金聖嘆批評本《西廂記》(校點),鳳凰出版社2011年版;
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傳》(校點),鳳凰出版社2010年版;
皖人戲曲選刊·龍燮卷,黃山書社2009年出版;
金聖嘆全集(整理輯校),鳳凰出版社2008年出版;
朱柏廬詩文選(標點選注),鳳凰出版社2002年出版;
太平天國演義(整理校點),黃山書社2000年出版;
舌華錄(整理校點),黃山書社1999年出版;
明語林(整理校點),黃山書社1999年出版;
青泥蓮花記(整理校點),黃山書社1998年出版;
道聽途說(整理校點),黃山書社1998年出版;
清代筆記小說類編(主編),黃山書社1994年版.1998年再版;
黃小田評本紅樓夢(輯校,合撰),黃山書社1989年出版。
01.二十世紀金聖嘆史實研究的濫觴,《明清小說研究》2011年第4期;
02.胡適《〈水滸傳〉考證》與金聖嘆研究,《文學遺產》2011年第5期;
03.陳登原《金聖嘆傳》的學術貢獻及缺憾,《文藝研究》2011年第8期;
04.試論清初戲曲家龍燮及其劇作,《社會科學輯刊》2010年第4期;
05.清初戲曲家龍燮生平、劇作文獻新考,《文獻》2010年第2期;
06.金聖嘆清初事迹編年,《明清小說研究》2009年第3期;
07.金聖嘆佚文新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08. “才名千古不埋淪”:金聖嘆精神風貌和批評心路簡論,《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
09.金聖嘆晚明事迹編年,《明清小說研究》2008年第4期;
10.金聖嘆佚詩佚聯新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8年第6期;
11.《文章辨體匯選》“四庫提要”辨誤——兼論“施伯雨”撰《水滸傳自序》的來源,《文學遺產》2008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同年第9期轉載;
12.也談寅半生之“八應秋考”及其他,《明清小說研究》2008年第1期;
13.馮夢龍、袁於令交遊文獻新證,《文獻》2007年第4期;
14.朱國祚生卒年小考,《辭書研究》2007年第2期;
15.讀杜桂萍《清初雜劇研究》,中華書局《書品》2007年第1期;
16.明人之當代戲劇研究論略,《中華戲曲》2006年第2期;
17.清初戲曲家徐懋曙事迹考略,《藝術百家》2006年第4期;
18.古典白話小說整理的又一創舉——評黃山書社新版《紅樓夢》,《學術界》2006年第4期;
19.清初文言小說《觚剩》作者鈕琇生年考略(合撰),《文學遺產》2006年第1期;
20.金聖嘆詩選俞鴻籌“讀後記”考辨,黑龍江大學《學府》2006年卷,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壓縮版:金聖嘆基本史實考論——《沉吟樓詩選》“讀後記”史實探源與辨誤,《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1期轉載;
21.清代指畫名家高其佩小傳異說辨誤,《文獻》2005年第4期;
22.金聖嘆所作“元暉”詩本事考——兼論清初戲曲家葉奕苞的生卒,《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年第5期;
23.金聖嘆與周庄戴氏交遊探微,《文史哲》2005年第4期;
24.金聖嘆早期扶乩降神活動考論,《中華文史論叢》第7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出版;
25.《午夢堂集》中“泐大師”其人——金聖嘆與晚明吳江葉氏交遊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26.“焦東周生”即丹徒周伯義——清代文言小說《揚州夢》作者考(合撰),《明清小說研究》2004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同年第9期轉載;
27.晚明書畫家邵彌生年新說,《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4期;
28.周亮工參與刊刻金聖嘆批評《水滸》、古文考論,《社會科學戰線》2003年第4期;
29.讀“書”雜“品”,中華書局《書品》2003年第4期;
30.《王漁洋事迹征略》拾遺補缺,《中國詩學》第8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6月版;
31.金聖嘆與吳江沈氏交遊探微,《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
32.清初總集《詩觀》所收徽州詩家散論,《徽學》第2卷,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3.蔣寅《王漁洋事迹征略》(書評),商務印書館《中國學術》2002年第4期;
34.《王漁洋事迹征略》商訂和獻疑,《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36.清代文言小說家潘綸恩生卒定考,《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4期;
37.教育家的執著和理學家的憤世——明遺民朱用純的心路歷程和散文創作,《求是學刊》2002年第6期;
38.夏庭芝生活時代及其他——《元曲家考略》讀書筆記,《文學遺產》2002年第5期;
39.金聖嘆與王鏊後裔關係探微,《江海學刊》2002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同年第11期轉載;
40.金聖嘆與長洲唯亭顧氏交遊考——兼論顧予咸與清初三大史獄之關係,《藝術百家》2002年第2期;
41.金批《西廂》、《水滸》的參與者:王斫山、王道樹事迹探微,《戲曲藝術》2002年第2期;
42.由稀見方誌《越中雜識》作者緣起,《文獻》2002年第2期;
43.明代《弘正詩鈔》輯者考,《中國典籍與文化》2002年第1期;
44.金聖嘆與周計百交往揭秘,《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同年第10期論點摘編;
45.《晚明曲家年譜》金聖嘆史實研究獻疑,《文學遺產》2002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同年第6期轉載;
46.歙人張潮與《虞初新志》,《古典文學知識》2001年第5期;
47.晚明曹臣與清言小品《舌華錄》(合撰),《中國典籍與文化》2001年第1期;
48.讀《清初人選清初詩匯考》,中華書局《書品》2001年第2、3期;
49.《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初讀——有關作者史實缺誤商兌補苴,《文學遺產》2001年第1期;
50.《吳江詩粹》所收沈璟軼詩辨析,台北《書目季刊》第34卷第3期,2000年12月出版;
51.陸長春評傳(合撰),《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4期;
52.生命中的最後一次歡會——金聖嘆晚期事迹探微,《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5期轉載;
53.楊維楨戲劇序跋新論,《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54.金聖嘆與“哭廟案”中的“二丁”——從金詩《丁蕃卿生日二章》談起,《中國典籍與文化》2000年第2期;
55.楊維楨籍貫考,《辭書研究》2000年第3期;
56.夏庭芝戲劇思想新論,《藝術百家》2000年第1期;
57.明代前期元劇研究論略,《河北學刊》2000年第1期;
58.歐陽兆熊生卒及其他,中華書局《書品》1999年第4期;
59.《舌華錄》作者和版本考述,《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2期轉載;
60.繼承和影響——試論《錄鬼簿》歷史地位,《戲劇》1999年第2期;
61.元代戲劇學研究導論,《文教資料》1999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戲劇、戲曲研究》同年第8期轉載;
62.梅鼎祚與《青泥蓮花記》,《中國典籍與文化》1999年第1期;
63.清代文言小說家宋永岳事迹系年,《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第4期;
64.叛逆和創新──鍾嗣成《錄鬼簿》劇學思想綜論,《藝術百家》1998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同年第11期轉載;
65.理學家與曲學家的統一——元初胡祗遹曲學思想的重新審視,《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同年第10期轉載;
66.鍾嗣成《錄鬼簿》外論三題,《戲曲研究》第54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版;
67.《明語林》校點後記,《文教資料》1998年第2期;
68.明雜劇《一文錢》本事考述,《中國典籍與文化》1998年第1期;
69.宋遺民的獨特視角——試論元初周密的戲劇學思想,《戲曲藝術》1997年第3期;
70.包公藝術形象的早期塑造——宋金筆記。話本。雜劇摭談,《中國典籍與文化》1997年第3期;
71.宋元明清家訓禁毀小說戲曲史料輯補,《明清小說研究》1997年第2期;
72.《誌異新編》—《亦復如是》作者考;《文教資料》1997年第1期;
73.試論先秦小說觀念,《安徽大學學報》1996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7年第3期轉載;
74.“善道”封建末世的“俗情”——試論潘綸恩《道聽途說》,《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第3期;
75.朱柏廬生卒和別號,《中國典籍與文化》1996年第1期;
76.漫說《三字經》,《中國典籍與文化》1995年第1期;
77.錢謙益詩文集版本知見錄續補,《文教資料》1994年第1期;
78.試論周德清為代表的元人戲曲語言聲律論,《戲曲研究》第45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版;
79.金聖嘆佚文佚詩佚聯考,《明清小說研究》1993年第1期;
80.清代文言武俠小說簡論——兼談文言武俠小說發展軌跡,《明清小說研究》1992年第3、4期合刊;
81.錢謙益詩文集版本知見錄,《文教資料》1992年第6期;
82.元人趙半閑《構欄曲》漫論,《中國典籍與文化》1992年第3期;
83.賈仲明評傳,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國古代戲曲家評傳》1992年版;
84.徐復祚評傳,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國古代戲曲家評傳》1992年版;
85.近年“湯沈之爭”研究綜述,《文史知識》1989年第7期;
86.《魚兒佛》原作者及改編者新考,中央戲劇學院《戲劇》1989年第2期;
87.元人戲劇史論初探,《安徽大學學報》1989年第2期;
88.元人戲曲功能論初探,《文學遺產》1989年第1期;
89.書會才人自風流——關漢卿[南呂一枝花]《不伏老》賞析(合撰),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
90.幽艷顯情深,清麗寓情濃——鄭光祖[雙調蟾宮曲]《夢中作》賞析(合撰),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年版;
91.鍾嗣成戲曲文學創作論新探,《戲曲研究》第26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版;
92.元雜劇喜劇研究綜述,《中華戲曲》第4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3.元人戲曲表演論初探(下),《戲曲藝術》1987年第4期;
94.元人戲曲表演論初探(上),《戲曲藝術》1987年第3期;
95.白樸劇作不同風格之成因淺探,《光明日報》1987年1月27日,《文學遺產》第724期;
96.《“元曲四大家”質疑》的質疑——“鄭”是鄭廷玉說不能成立,《戲曲研究》第21輯,文化藝術出版社1986年版;
97.簡論張潮的小說批評,《藝譚》1986年第5期;
98.淺談祁彪佳的戲曲人物論,《藝譚》1985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戲曲研究》同年第7期轉載;
99.對包公藝術形象應有個正確的評價,《江淮論壇》1981年第6期。